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

儘管如此,晉陽目前屯駐的鮮卑騎兵至少有兩到三萬可以北上,漢軍在平城不過萬餘騎兵,恐怕還不夠啊。

其他的,再加上從銀州等地可以調動的萬餘兵馬,韓擒虎麾下步騎總共也就是五萬,而且還是很水的五萬,相比之下宇文憲要是想要進攻平城,少則五萬,多則十萬,應當絕大多數都是主力,韓擒虎面臨的壓力絕對不小。

楊素的話雖然聽上去很輕鬆,但是李藎忱也能夠感受到他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擔憂。

對於這一戰,哪怕是漢軍擁有火器上的優勢,太尉府顯然也不是非常有把握。

現在的火器,還不足以彌補數量上的差距。

就像歷史上的明軍火器營一樣,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女真騎兵,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杯水救不了車薪之火。

“太尉府拿出來一個章程,平城那邊不容有失。”李藎忱沉聲說道,河套乃至於關中的可用之兵基本上都在平城了,一旦韓擒虎戰敗,李藎忱在關中等地只能處於被動防守的態勢,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蒲阪戰局。

當然還有一些事情不是太尉府就能夠做主的。

“傳令幽燕白袍,務必加緊探查宇文憲有可能的動向。另外長安工坊生產的火器,優先調撥平城。”李藎忱徑直下令,“抽調羽林騎一部五百人並禁衛軍一部五千人轉入關中前往平城,急行軍,越快越好。還有,關中屯駐兵馬、漢中兵馬乃至於西北兵馬,可以調動的都應在考慮之中。”

“臣遵旨!”楊素就像是拿到了尚方寶劍,頓時打雞血一樣高聲應諾。

而張須陀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

太尉府制定計劃的範圍也就侷限於正面戰區,並且現在怎麼着也得先以大河兩岸戰局爲主,平城那一塊因爲鞭長莫及,實際上也有些放養的意味,太尉府固然按照要求抽掉了參謀前往平城,但是中間的聯絡不順暢,那邊的消息斷斷續續,一直是大家的一塊心結,現在總算是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上面了。

另外諸如關中、漢中等地已經轉入屯田的軍隊,原本並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這些兵馬多數都是當時投降大漢的楊堅軍隊中遴選後的老弱,讓他們上戰場也就是湊個數,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屯田呢。現在正好是農閒的時候,再加上前線的確需要兵馬,這些人並不是不可以考慮,但是沒有李藎忱的准許,大家還是不好先考慮進來,免得陛下認爲這些人沒有一戰之力,導致太尉府的計劃不可實行。

“五千人,還是不夠啊。”李藎忱的手輕輕敲着桌子。

路途遙遠,就算是這五千人甚至關中的屯田兵馬能夠及時趕到,恐怕時間也來不及了。

主要還是要看韓擒虎的造化了。

李藎忱只能說盡力而爲之。

之前他已經派遣李靖率領一部火槍手北上支援,希望這些人能夠先給韓擒虎打打氣吧。

——————————

“寒冬用兵,乃是兵家大忌!”

鄴城,崔世濟將從幽州來的戰報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雖然不過十月中旬,北方的天氣已經很冷,天陰沉沉的,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一場雪隨時都有可能會覆蓋大地。尤其是到了晚上,院子裡的池塘甚至都會結上一層薄冰。

尚且偏南的鄴城都是如此,幽州那邊天氣必然只會更加嚴酷。

坐在上首的裴矩合上一份文書,擡頭看向崔世濟。

這是裴矩的府衙,崔世濟登門拜訪之後,裴矩就屏退了左右。

他當然很清楚,這傢伙絕對不是來和自己說這件事的。

“春夏主耕種,秋冬主殺伐,秋收之後正是征戰之時,可不是什麼兵家大忌。”裴矩微笑道,“仲民(崔世濟表字)兄何出此言?”

“弘大兄,你也得看看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崔世濟憤憤不平道,“現在的鄴城已經這麼冷,更何況幽燕之地?陛下對薛延陀動兵乃是迫不得已尚可理解,但是竟然還要轉而對平城用兵,勞師遠征,怕是不妥啊!”

ωwш ★тт kan ★C○

裴矩目光一閃,看向崔世濟:“仲民兄啊,爾這是在爲陛下擔憂,還是在爲平城的漢軍擔憂?”

崔世濟一怔,下意識的環顧左右。

“隔牆無耳也。”裴矩笑着指了指背後的屏風。

崔世濟呼了一口氣,上前兩步,小心的坐下:“弘大兄,爲誰擔憂,汝亦知也,何必說出來。”

裴矩笑了一聲,聲音也壓低:“清河崔氏和漢軍已經隔河相望,難道開始迫不及待了?”

崔世濟尷尬的笑了笑。

迫不及待當然不至於,甚至可以說崔氏並不傾向於投降大漢,畢竟在北周他們依舊是和裴氏站在一起、一等一的豪門大戶,但是到了大漢恐怕就沒有這些待遇了,甚至自家子弟還得擠破了腦袋和一幫寒門去搶奪入學、深造以及科舉的名額。

對於一開始的世家來說,和寒門子弟爭奪並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家族都期望能夠以此彰顯家族子弟之能耐、更可以光宗耀祖,但是現在的世家早就已經是垂死的百足之蟲,縱然死而不僵,但是真的要說去和別人平等競爭,哪有這個底氣?

家裡的紈絝們養尊處優慣了,都是什麼貨色,大家心裡都清楚。

去競爭,那就是去送死啊,祖宗多少代人打下來的基業和威名,恐怕短短一兩代人就會丟的一乾二淨。

聞喜裴氏當然不會怕,裴氏人才即使是在大漢的科舉制度下依舊有放光的,現在書院之中也有不少裴氏子弟高居榜首,畢竟這個家族繁榮昌盛了這麼久,底蘊是在的。

但是清河崔氏早就已經落寞了,現在甚至還成爲了聞喜裴氏的小跟班,底蘊早就所剩無幾,前人的智慧也都鎖在書庫裡生灰,也就只剩下一個架子和名號在了。

清河崔氏當然不着急做漢臣。

他們更期望的是雙方能夠維持現在的這種局面。

大漢走大漢的陽關道,崔氏走崔氏的獨木橋。

清河崔氏的小算盤,裴矩當然是清楚的,此時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不過對於崔氏這種美好的幻想,裴矩心裡也是很鄙夷的。

就憑藉着這點兒空架子,清河崔氏難道還真的以爲自己能夠左右逢源,讓大漢和北周皆聽從其指揮麼?

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序章 白袍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三章 鄰里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
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序章 白袍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三章 鄰里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