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

眼前這個渡口顯然比北側的兩個渡口更大,而正在準備渡河的吐谷渾兵馬少說得有五六千人。並且天邊煙塵滾滾,還不知道多少兵馬正迤邐而來。

“這麼多?”年輕人目瞪口呆。

“阿舉,你覺得應該如何是好?”薛汪的眉頭一直沒有舒展。

眼前的敵情顯然讓他感到很是棘手。

“阿爹,吐谷渾是各個部落彙集而成,又勞師遠征,”年輕人很快就鎮定下來,伸手指着對岸說道,“阿爹且看,敵人兵馬雖衆,但是絕非一時半會就可渡河,屆時我軍以火槍和箭矢壓制,扼守灘頭,並以騎兵來回衝殺,則敵人難以立足,當可破之。其餘兩處渡口亦是如此,其兵馬更少,阿爹只要派遣百名將士,如法炮製,則敵一時便難以把我們如何!”

“此計可行?”薛汪攥緊馬繮,心裡顯然一直在猶豫。

年輕人靜靜盯着自家爹爹,似乎很肯定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金城校尉薛汪,本來只是一個地方豪強。金城薛氏也並非什麼地方名門望族,而且祖孫幾代多半也都以武立命,擔任校尉等職,盡職盡責、守土一方。

這種邊境上地頭蛇一樣的世家,本來就沒有什麼影響力,而且因爲又是以武立家,自然而然也難以融入到西北世家的小圈子之中。不過薛汪本來就不是喜歡爭風頭的人,小門小戶,老老實實的待在金城也沒有什麼壞處,至少地方上無論是漢人還是羌人,都要賣給他幾分薄面。

後來大漢進入西北,金城搖身一變,從原來邊境上毫不起眼的小城一下子變成了大漢和羌人之間重要的通商榷場所在地,商貿的快速發展也讓這座小城快速崛起於邊陲,再加上漢人和羌人以及吐谷渾之間逐漸明顯的矛盾衝突,這座小城也不可能置身於漩渦之外。

身爲金城校尉的薛汪自知責任重大,一直在積極配合整頓鄉兵、招募兵馬,甚至還因爲郡府資金緊張的時候自散家財以招募豪強而受到過西北巡撫府的嘉獎。

也正是因爲其雖無戰功,但在鞏固邊陲、整頓兵馬上有功,再加上之前也不乏有戰場衝殺的經驗、馬術又不錯,自然而然不能一直窩在金城這一畝三分地上,很快就被選拔進入漢軍騎兵隊伍中。

大漢騎兵除了支援中原戰事的兩路之外,還有五六千新兵依舊留在西北。

北伐戰事結束,大漢驟然間不需要面對鮮卑騎兵的壓迫了,甚至還反過來收編了很多鮮卑騎兵,足以威懾北方的薛延陀。此次漢軍主力支援西北,原本在平城配合奮武軍作戰的於璽也率領騎兵前來,不過此時應該還在路上。

而原本應該編入各路騎兵隊伍的這五六千新兵蛋子,一時間倒是也不需要忙着動身了,直接準備和吐谷渾交手就可以了。而本來就是以基層軍官身份進入騎兵隊伍之中、表現又不錯的薛汪,此時已經是騎兵都尉,距離偏將也只有一步之遙。

漢軍騎兵組建不過數年,兵力少、將領們官銜自然也不高,一個都尉也是統帶千人的高官了。

此時薛汪就是負責帶領一千五百名騎兵前出到大河東岸,監視西岸吐谷渾兵馬的動向。

親自下達這個命令的裴子烈倒是沒有強求薛汪能夠阻擋敵人,只是表示敵軍勢大則快速回報,敵人若只有小隊斥候或者些許步卒則儘快絞殺,使得其無法探知我軍虛實。

畢竟現在漢軍還在從六盤山向大河岸邊趕來的過程中,薛汪要是和敵人的主力對上了,那漢軍主力也愛莫能助。

薛汪也知道這個道理,憑藉一千多名騎兵,對付兩三千步卒到還能勝任,再多的話就是給人家送人頭的。

不過薛汪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舒坦。

現在敵軍勢大,但是還沒有到已經完全渡過大河、自己根本就是以卵擊石的地步。甚至假如自己能夠在渡口這邊來回衝殺,則敵人反倒是難以集結成陣,可以爲主力抵達爭取足夠的時間。

假如因爲看到敵人數量多就直接撤退,雖然並沒有違反軍令,可是面子上怎麼都掛不住不說,本身也未免太謹慎保守了,麾下的將士們肯定要有意見的。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些年輕的騎兵將士們剛剛從訓練營中走出來不久,正是滿懷雄心要殺敵立功的時候,現在每天在東岸看着敵人晃來晃去,早就眼饞不已了。薛汪看到的是敵人不斷多起來的船隻,而漢軍將士們看到的自然是那一個個腦袋,也是一個個戰功。

結果現在敵人還沒有渡河,自己倒先要跑路了,將士們怎麼可能會心裡服氣,而且本身對士氣也是一個打擊。

不說別人了,就是自家兒子薛舉,恐怕都會看自己不順眼。

薛舉今年纔剛剛十八,尚未加冠,但是從小就有豪氣、和當上將軍就心滿意足的自家爹爹不一樣,一直想要開疆拓土、立下一番功業,薛汪從軍,薛舉也自告奮勇跟着一起,並且以一個小兵做起,絕對不沾自家父親的光,因此也在兵營之中受到了很多人明裡暗裡的笑話。

小小年紀,沒事跑到兵營裡湊什麼熱鬧?

結果一直到一次演習中,薛舉帶着兩名同伴衝陣,連“斬”對方十名騎兵,又撞入陌刀手隊列之中好一番攪和,讓陌刀手們手忙腳亂,最終本來處於劣勢的自家騎兵抓住機會一波反擊,原本應該是騎兵剋星的陌刀隊,反倒是敗下陣來。

這一次讓薛舉一戰成名,親自觀戰的曹忠不但接見了他,而且還直接破格提拔爲仗主,隨其父征戰。

其實就連薛汪自己都沒有想到兒子的表現能夠這麼好,之後便對自家孩子刮目相看。此時的薛舉看到敵軍勢大,在短暫的的失神之後提出的計策,未嘗不是拖延時間並且滿足大家對於功勞之渴望的好辦法。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阿舉,你敢衝殺否?”薛汪徑直問道。

“有何不敢?!”薛舉大聲應道。

薛汪揚起馬鞭:“那就由你帶五百騎兵下到灘塗,盡力殺敵,斷不可辱沒我金城薛氏之名聲!”

“諾!”薛舉慨然應諾。

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完本感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五十章 冷潭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
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完本感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五十章 冷潭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