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

尤其是東宮是太子的勢力,現在陛下龍體時常欠安,說句不好聽的,可能也支撐不住幾年了,或者會提前將皇位讓出來給太子,否則以陛下一向猜忌的性格,不可能一直放任東宮勢力如此膨脹。

因此在外人眼中,東宮很強大,並且還是陛下允許的強大,能夠掌控這樣一個團體,沈君高當然應該是驕傲和自豪纔對。

可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沈君高也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歸根結底實際上還是因爲東宮日益強大,自然也有東宮內部的人開始坐不住了。

東宮的整個體系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實際上就是以蕭摩訶爲首的武將體系和以沈君高爲首的文官體系,再加上週確等外放的文官,構成分庭抗禮卻又相輔相成的團體。

可以說蕭摩訶對沈君高和沈君高對蕭摩訶,更多的都是配合和賞識,雙方還沒有什麼明顯的矛盾和衝突,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恐怕也就是蕭摩訶堅持在對付李藎忱上採用更加柔和的手段,但是沈君高和傅縡等人已經達成一致,蕭摩訶也就沒有再多抗辯,只是保留自己的意見。

而實際上這對整個東宮的戰略影響並不大,因爲東宮的當務之急還是儘可能的掌握建康府朝堂,而不是對付李藎忱這種已經明顯分離出去的外人。

更何況就算是對付李藎忱,現在也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因此沈君高並不需要蕭摩訶的鼎力支持,而且沈君高現在並沒有想好應該怎麼對付這個對東宮瞭如指掌的年輕人。

真正讓沈君高擔心的,實際上還是現在一直圍繞在太子陳叔寶身邊的幾個人,而這些因爲詩文被陳叔寶賞識的年輕人,以孔範和江總爲代表。

說句實話,之前沈君高一直避于山林,對於這些甚至比自己還要早進入東宮的人實際上並不怎麼了解,而且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陪同陳叔寶遊山玩水,就猶如陳叔寶的貼身侍衛也似,所以沈君高一向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一些倖進小人,只要他們不出什麼餿主意、不干擾陳叔寶接受沈君高等人提出來的建議,那麼沈君高還是願意和他們維持同僚關係的。

可是最近沈君高已經察覺到了一些端倪,隨着東宮勢力的不斷擴張,一些小人和投機取巧之輩也想要從東宮獲得的龐大利益之中牟利,要知道東宮體系的擴展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手,這對於之前一直忍氣吞聲的東宮肯定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滿足的。

沈君高並沒有想要把一些剛正忠誠之人拒絕在門外的意思,現在的東宮也需要充實和發展,自然不可能只保持一個空架子,這樣一旦和其餘的敵人矛盾激化,將會變得不堪一擊。

而選拔人才的事情則自然而然落在了傅縡的肩膀上,對於傅縡,沈君高還是很放心的,這個直腸子的同僚不但看人很準確,並且會用最刺耳的語言斷絕那些妄圖投機取巧之人的心思。

只不過這種人才的選拔和填充需要一定的時間,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知道一個人合不合適不是那麼容易的。

每想到這個問題沈君高就想要嘆息,因爲在他心中,最適合支撐起來東宮下一代的自然是李藎忱、蕭世廉和裴子烈這三個年輕人,可惜現在他們已經走上了另外的道路,和東宮已經不再是朋友而是敵人。

而在外面的官員中挑選合適的人尚且還是小問題,現在的大問題是,原本在陳叔寶身邊只是每天遊山玩水的江總和孔範等人,竟然也開始向陳叔寶請求交給他們一些任務。

這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沈君高的警覺,他當然不會傻乎乎的以爲這幾個人真的是想要給陳叔寶分憂。最簡單和直接的解釋就是他們也想要趁着這個機會躋身東宮體系之中,並且逐步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旦陳叔寶登基,那麼自然就是他們飛黃騰達的時候。

沈君高雖然對於這種逢迎小人一向嗤之以鼻,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們這種辦法有很大的風險,卻也不失爲一個平步青雲的好辦法。

尤其是現在陳叔寶似乎也覺得這些親信跟在自己身邊的時間不短了,所以想要給他們歷練和證明自己的機會,並且已經明確的向沈君高和傅縡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沈君高雖然非常想要拒絕,不過還是暫時先答應下來了,因爲他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這些小人,否則如果一旦他們懷恨在心而在陳叔寶耳邊碎碎念,那麼可就足夠沈君高吃不了兜着走的。

畢竟沈君高不敢保證以陳叔寶軟弱的性格,不會信以爲真。

而除此之外,實際上沈君高更擔心的還是東宮的未來,東宮發展到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但是同樣面臨着無處施展的問題,朝堂上東宮儼然已經是第一大勢力,原本親近陳叔陵的官員現在都已經保持沉默,不會主動挑釁,而其餘中立派的官員也一向小心,所以東宮想要掌控朝堂,應該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但是如果只是這樣下去,東宮終究沒有辦法向年輕一輩的人才證明這個團體的能力,因爲東宮實際上還是缺少諸如李藎忱孤軍拿下巴蜀那樣的功績,缺少可以改變整個南陳臃腫而落後行政體系的勇氣和能力,所以想要保持整個體系的能力,吸引更多有能力和見解的年輕人,而不只是吸引一羣阿諛奉承的小人,那麼就需要拿出來更多的功績來證明。

同時趁着這樣的機會,沈君高也可以向陳叔寶證明,東宮需要的是能夠做實事的實打實的人才,有如孔範和江總那種寫得一手華麗文章、卻只會溜鬚拍馬的人,不是東宮需要的。

因此沈君高敏銳的抓住了這一次北周動亂的機會。

李藎忱現在還沒有辦法招惹,若是能夠讓東宮勢力在這一次北周動亂中有所表現,那麼也是一次不錯的證明自己的機會。這也是爲什麼沈君高如此着急的找上門來,他也想要聽取徐陵的意見。

徐陵上下打量一番沈君高,在心中暗暗嘆息一聲。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沈君高能夠支撐起來東宮,着實不容易。

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九十章 袁英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六章 陷阱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
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九十章 袁英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六章 陷阱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