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

李藎忱微微頷首,代王的封號全稱是代奰(音必)王,奰是壯大的意思,因爲這個字比較複雜,而且念起來也不好聽,再加上作者他懶得打,所以世人一向以代王相稱。

歷史上的代王宇文達因爲年紀輕輕就死於楊堅之手,並沒有什麼功績可言,唯一出點名的事情,就是他哥宇文泰覺得這個弟弟一向穩重不好聲色,所以乾脆把馮小憐賞賜給了他,免得自己辣手摧花又不至於讓哪個宇文家的子弟就此沉淪酒色,結果馮小憐到了宇文達的府邸還想要和王妃爭風吃醋,差點把代王妃陷害死,成爲馮小憐“紅顏禍水”的又一證明。

不過不管怎麼說,代王也是宇文泰的兒子,至少現在來看宇文泰培養子弟的本事還是可以的,宇文邕和宇文憲以及宇文純等人明顯都不能算等閒之輩。

這個宇文達雖然沒有多少戰場上的經驗,但是也應該清楚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樣的。若是軒轅關再守不住,那洛陽就更加危機,洛陽危機,北周國祚即將不保,宇文氏也要遭受沒頂之災啊。

所以宇文達要拼命也在情理之中。

再不拼命的話,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樣下去,洛陽西面也不能遲遲沒有行動,”李藎忱皺了皺眉,“朕今日便前往軒轅關督戰。”

“陛下,前線刀劍無眼,萬萬不可!”曹忠和陸子才急忙勸道。

您老人家又來?上一次知道您老人家跑到樑郡和王軌正面衝突了一次,朝野上下誰不是嚇得夠嗆,您再上一次前線,鬼知道會遇到什麼,要是出了啥意外,大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藎忱有些無奈,突然間他還是很羨慕當年自己能夠縱橫天下、無人阻攔的日子,現在家大業大了,往往敵人攔不住自己,自家人卻總能擋住自己。

不過李藎忱倒也是知道自己身爲皇帝,如果直接就跑到戰場上去了,固然可以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但是在這處處人力物力緊張的情況下只會給前線帶來更多的麻煩,畢竟爲了保障皇帝的安全以及能夠確保皇帝陛下在有疑問的時候有足夠多的官員爲他解答,整個行轅都得直接拉到前線上去,甚至曹忠和陸子才也得放下手頭上的所有事情前來作陪,這反而不利於戰爭的進行。

這點兒分寸李藎忱還是有的,他也不打算流露出來對陳智深的不信任,不過給陳智深敲敲鼓還是很有必要,上一次許昌之戰,這個傢伙的推進速度就讓包括太尉府在內的朝堂有些不滿,這個一向以敢打敢衝出名的猛將多少有些磨蹭,正是因爲許昌之戰耽誤的時間有點長,所以才導致現在出現了漢軍西路和中路竟然不能會攻洛陽。

雖然中路的距離要明顯比從潼關到洛陽的距離長,但是這一路上阻擋陳智深的主要都是一些小雜魚,畢竟尉遲迥和王軌的防區交界的地方,幾乎是天生的薄弱區。而從潼關到洛陽,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血戰,甚至就連李藎忱自己親自來指揮,都不一定有把握。

這個陳智深,不是在鬧情緒就好,還是得警告他一下,李藎忱當即斟酌說道:“先告訴陳智深,如果他不能在三天之內拿下軒轅關的話,那朕就親自主持此戰。”

曹忠和陸子才頓時鬆了一口氣,陛下既然這麼說了,那親自上戰場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前線雖然遲遲沒有取得突破的戰報傳來,但是也能夠肯定周人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了,宇文達就算是勇氣可嘉,雙方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依舊是沒有辦法只憑借勇氣、甚至還是一個人的勇氣就能夠彌補的。

李藎忱現在當然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往戰場上跑,御駕親征固然可以振奮士氣,但是也代表着沒有了皇帝的後方中樞,很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陷入遲鈍甚至乾脆停止運轉。

這一次北伐,李藎忱也並沒有堅持衝在最前面,他已經不是一名將領,而是堂堂九五之尊了,衝鋒陷陣本來就已經不再是他的責任,如何在後方統籌安排纔是。

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過一過征伐的癮,而是面對現在北方戰事緊張、官員缺乏的情況,必須要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一來他必須要在軍事上起到統籌指揮的作用,各路兵馬的戰略目標還是李藎忱來制定的,如果李藎忱還在建康府的話,一次戰報來往就花費少說半個月的時間,這仗就不用打了。

二來他還要起到穩定後方的作用,各地新收復的州府需要李藎忱來安排人才進行管轄,諸如潁川世家這種地頭蛇也需要李藎忱來安撫,以免他們和地方接管的軍隊和官員之間產生矛盾衝突,從而爲前線廝殺的將士們減少後顧之憂。

這纔是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

只要他在,宵小之輩不敢騰雲駕霧,大漢前線拼搏的官員將領們也可以吃一顆定心丸了。

除非是像清江口和樑郡那樣已經迫在眉睫的戰鬥,李藎忱也不傾向於干擾將領們的戰術安排,他只要負責在戰略上把把關就好了,而且這一次太尉府也幾乎算是主力盡出,等於李藎忱隨身攜帶了大漢的參謀部,這戰略上的安排也只需要楊素拿出來合適的方案讓李藎忱來挑選就可以了。

因此說句實話,陛下更像是一個吉祥物。

“許昌而今的糧草有多少?”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糧草纔是大漢繼續征戰之根基,沒有糧草一切都是免談。

陳智深提兵北上之後,許昌的後勤實際上一直都是曹忠負責的,曹忠也清楚指揮大兵團攻堅作戰並不是自己的長處,我一個擅長搞後勤的你讓我去攻城,那當然是不怎麼擅長了。而後勤這一方面,長期以來作爲李藎忱大後方負責人的曹忠卻是頗有些本事。

只是李藎忱從潁水這一路走來,親眼目睹着潁水上的船隻來往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速,就知道曹忠做得很不錯。

曹忠沉聲說道:“我們搶在秋天之前拿下了許昌,在秋收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收成,但是這些糧食終究只能支撐軍隊繼續作戰到冬天,還是需要依靠從南方轉運更多的糧食過來。”

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八章 危機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序章 白袍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
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八章 危機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序章 白袍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