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介紹

南陳大軍在呂梁之地到底是戰還是退,這裡面牽扯到的不僅僅是現在愈發嚴峻的敵我勢態,還有很難忽略的每一個人的考慮,尤其是吳明徹這個南陳主帥和蕭摩訶這個未來主帥、現在的前鋒大將的考慮,畢竟只有他們兩個的決定還會真正左右南陳大軍的去留。

正是因爲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事關重大,所以蕭摩訶纔不敢亂說,他寧肯相信吳明徹在最後依然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但是李藎忱清楚,在歷史上正是因爲吳明徹沒有太大意義的堅持,才導致南陳在呂梁之戰的慘敗,所以李藎忱既然已經決心進入到這呂梁大戰混亂的旋渦之中,就要全力以赴將這風潮平息下來,將這南陳最後的一支大軍安安全全的帶回去。

亂世之中,有兵就是草頭王,尤其是對於偏安江南的南陳來說,想要堅持下去,這一支大軍是必不可少的。

李藎忱看着營帳外面已經只剩下漫天晚霞的天空,沉聲說道:“蕭兄,此去見吳老將軍,你我任重。”

低頭不知道在想什麼的蕭世廉猛地“呀”了一聲,緩緩仰起頭迎着李藎忱看過來的目光,鄭重頷首。

——————————

南陳主營實際上就在蕭摩訶營寨的西南側,比鄰呂梁水,背靠一座低矮的山丘,進可攻、退可守,絕對算得上一個兼顧進攻和防禦的上佳之地。

同時主營寨又和東北側的蕭摩訶前鋒騎兵營寨互爲掎角之勢,又能庇護山丘另一側的輜重營寨,使得南陳軍隊在呂梁這並不大的地方上佈置下一個三角形陣勢,三個角上的軍隊可以相互支援、又自然而然成包圍之態勢,使得敵人不敢全力進攻,以防被進攻側路,其安排之巧妙,令人歎服。

吳明徹作爲征戰沙場一生的老將軍,展現出來的軍事素養和排兵佈陣的能力還是沒得說的,如此刁鑽的營寨安排方式足夠讓每一個前來進攻的人頭疼不已,也難怪之前北齊和北周都在這前面吃了不小的虧。吳明徹一直覺得呂梁之戰還有轉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這營寨佈置之巧妙,給他很大的信心。

不過因爲王軌包抄後路的原因,所以輜重營寨之中的大部分糧草和車馬都提前撤退向淮南,吳明徹就算是覺得還有支撐下去的機會,也沒有愚昧到將自己最薄弱的輜重營寨暴露在王軌刀槍前的意思。

“現在大營還有五天的糧草,而前鋒營寨之中多一些,尚且可以支撐十天,另外戰馬的草料也足以堅持七八天。”蕭摩訶一揚手中的馬鞭,指着遠處空蕩蕩的輜重營寨說道,“因此一時半會兒沒有輜重糧草也無妨。”

李藎忱眉毛一挑:“話雖如此,但是恐怕五天之後這呂梁之地雙方的攻守軍隊對比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吧。”

蕭摩訶苦笑着點了點頭。吳明徹實際上想等一等也就是等這五天,五天之後如果戰事還沒有轉機,那麼他不撤退也得撤退了。可是正如李藎忱所說,現在北周還會讓他們在這裡穩坐釣魚臺坐上五天麼?

說句不好聽的,之前一敗塗地的宇文忻實際上只是個來探路的,而王軌也就算得上是前鋒,誰知道五天之後率領大軍趕到的是誰,北周名將雲集,韋孝寬、尉遲迥還有隨國公楊堅,又有幾個是好招惹的,到時候南陳軍隊就不是鑲嵌在淮北的一顆釘子,而是北周軍隊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了。

晚風吹拂着蕭摩訶的衣襟,在如此詭譎而艱難的局勢面前,這個從十三歲開始就追隨陳霸先征戰天下的大將也沉不住氣了,當下裡只能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走吧,我們走一步是一步,總比在營寨裡面等死來得好!”

跟在他身後的李藎忱和蕭世廉都是神情一凜,急忙催動戰馬跟上蕭摩訶的身影,後面護衛的親衛也是急忙跟上。十多名騎兵在原野上掀動滾滾煙塵。

因爲武毅將軍的旗號打在前面,所以守衛營寨的士卒並未多加盤問,看見是蕭摩訶親自帶隊,急忙打開營寨。蕭摩訶也沒有猶豫,策馬直衝向吳明徹的大帳。

看着蕭摩訶飛快下馬的矯健身影,李藎忱緊皺的眉頭也隨之舒展了不少。蕭摩訶走出營寨,顯然非但沒有動搖,反倒是將勸說吳明徹的想法堅定了幾分,否則也不會這麼匆忙。

不過蕭摩訶快,李藎忱卻快不起來,說句實話這還是他前世今生第一次策馬奔馳,前世曾經去草原旅遊的時候騎過馬,但是也只是騎着馬溜溜圈罷了,要說真的打馬飛奔,李藎忱可沒做過,而且這上馬、下馬更是極大的挑戰。

當然不會騎馬對於南朝人來說還真算不得什麼羞恥的事情,傳聞就連當年一手調教出來七千白袍的陳慶之,在三十歲之前都不會騎馬。北人善騎,南人善舟,這句話不無道理。

所以看着李藎忱笨拙的從馬背上下來,後面護衛的親衛們倒也沒有笑,而蕭世廉還很熱心的給李藎忱演示了一遍正確的上下馬姿勢——將門蕭家是掌騎出身,對於其子弟和親衛來說,當然都有嫺熟的馬上功夫。

等到李藎忱費勁下馬,蕭摩訶的身影已經消失在主帳之中。而蕭世廉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徑直和蕭世廉並肩走入主帳中。

天色已晚,主帳中只有幾根蠟燭搖晃着散發出淡淡的光芒,而就在這暗淡的光芒中,蕭摩訶肅然佇立,聽到身後的腳步聲,方纔開口說道:“這是跟隨末將前來的兩個小輩,一個是家中犬子,添爲軍中幢將,還有一個是府上客人,受邀于軍中。”

蕭世廉怔了一下,自家爹爹在軍中一般都是以將領上下級關係稱呼自己,只有兩個人單獨或者區區幾名心腹在場的時候纔會以父子關係稱呼,今天這是怎麼了?

而李藎忱則翻了翻白眼,說好聽一些是府上客人,說實在一些實際上就是指幕僚。蕭摩訶還真是很乾脆的給自己安了這麼一個身份。不過不得不說這個身份正是現在的李藎忱想要的,既然蕭摩訶已經說出來了,那以後只要李藎忱不反對,肯定也沒有收回去的道理。

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七十章 衝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十二章 接槍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九章 秘密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
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七十章 衝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十二章 接槍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九章 秘密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