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

“陛下已經遲到了一個時辰了。”楊素多少還有些擔憂。

正說到興頭上的徐陵擺了擺手:“擔心什麼,陛下自有分寸。”

“陛下真的要動手了?”楊素眉毛一挑。

徐陵瞥了他一眼,壓低聲音道:“這豈不是正合你的心意,現在明裡暗裡反對的都是東南士族,陛下既然把棒槌敲在他們的腦袋上,就肯定要對你們多加拉攏。”

楊素一下子被揭穿了“虛僞”的心思,忍不住尷尬的笑了笑:“那孝穆公難道就不感到擔心麼?”

徐陵淡淡說道:“老夫有何要擔心的,徐氏上下清清白白,問心無愧,又何必要擔心。”

楊素詫異的說道:“可是陛下要對付的怎麼說都算是東南世家,徐氏出身吳郡,難道就真的打算置身事外?”

徐陵笑了一聲:“現在大漢地跨塞北江南,陛下想要建立完整的皇權權威,就必然要和當初的秦漢一樣極大的增強皇帝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徐家再極力的體現出來自己東南世家的立場,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楊素一時沉默。吳郡徐氏這等於是徹底和東南士族劃清界限,而也的確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底的融入大漢。大漢一旦真的成爲重新統治整個九州的龐大帝國,那麼就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存在什麼世家團體,否則很有可能會走西晉短命的老路子,因此李藎忱就是要讓這些世家變成類似於西漢的貴族羣體。

這樣的貴族羣體固然依舊是皇權的威脅,但是在皇權的強壓之下,他們很難翻出來什麼波浪,只能傾其所有服務於皇帝,成爲皇帝手中任意揉捏的螻蟻,但是相對應的,身在這個位置上所意味着的財富和權力也依舊是旁人所不能及。

有收穫自然就要有代價,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社會形式,公平永遠都只能是相對的,不可能實現人與人、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絕對公平,那種所謂的烏托邦式的衆生平等,實際上也是對那些既得利益者不公平。因此統治者要想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就只能讓每個階級有獲得有失去,這樣每個階級在受到一定損失的同時也會有收穫。

華夏民族作爲世界上最典型的農耕文明之一,易於滿足本來就是典型的特點,李藎忱自然不會放過。

而徐陵要做的,就是帶着徐氏成爲大漢的貴族,而不是東南世家之中的一部分。

突然間楊素髮現,似乎是自己把徐陵看得太簡單了,這位孝穆公十有八九並不是從現在纔開始有這樣的打算的。他顯然在和李藎忱合作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的想法了。

所以當現在東南世家即將失去在朝堂上獨斷朝綱的位置、甚至就連自家子弟進身之道都要被切斷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開始着急上火,但是儼然已經不和他們是一路人了的徐陵······甚至是另外一個也在整好以暇、閉目假寐的顧野王,纔會如此穩坐釣魚臺。

東南世家裡面的這些心懷不軌或者寧古不化的雜質被去除掉,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樂得看到的。

而此時大殿外,驟然響起清脆的腳步聲。

那是戰靴敲擊地面的聲音。

大殿之上原本的竊竊私語剎那間消散的無影無蹤。

“爾等何人,竟然敢劍履上殿!”一名戶部官員忍不住伸手指着大步走上來的甲士說道。

當先一名甲士伸手摘下來頭盔,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此處是朕的大殿,朕如何不能劍履上殿?!”

“陛下?”那官員嚇了一跳。

“參見陛下!”羣臣們急忙行禮。

而李藎忱擺了擺手,李平和程峰一左一右帶着甲士大步衝上去,在人羣之中把幾個身影直接揪了出來,有戶部的,有禮部的,有吏部的,還有門下省和中書省的,這些甲士們手下絲毫不留情面,若是敢於反抗就直接打暈了拖走。

侍衛親軍也好,羽林騎也罷,這都是戰火中磨礪出來的,下手打人這種事自然是輕車熟路又有分寸。很快這些官員就直接被拖出了大殿,而李藎忱冷哼一聲,徑直大步走向上方的皇位。

對於整個過程,至始至終顧野王還有徐陵等人都沒有說一句話。

他們都心知肚明,這些官員幾乎都是出身東南世家,雖然在朝堂上都不算什麼舉足輕重的職位,但是人加在一起依舊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身後的那些家族多數都不是最近才崛起的,而是在南朝傳承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士族。

而這些士族長期以來不溫不火,也沒有什麼突出的人物涌現,但是又一直沒有衰敗,就是因爲它們構成了整個東南士族之中的中下層,任何一個豪門想要崛起,離不開他們的支持,而作爲回報,自然也就是讓這些小家族們能夠通過九品中正制不斷地把自己的子弟輸送到朝堂之上。

然而這些子弟多數都沒有什麼引以爲傲的才能,只不過都是跟在那些豪門後面以求進取之道,要真的讓他們制定出來什麼治國理政的政策,就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也正是因此,李藎忱減少九品中正制推舉的人才數量,首當其衝的實際上就是這些中低層的世家,他們在權力上爭奪不過那些豪門,因此要推舉人才自然也先輪不到他們,可是在教書育人上他們也不一定是豪門的對手,更何況下面還有衆多虎視眈眈的寒門子弟,就等着通過這麼一條終南捷徑把他們取而代之。

而他們家族之中本身的那些子弟,都已經享受了幾代人的榮華富貴,可以稱得上紈絝,因此也指望不上。

所以對於這些家族來說,李藎忱如此推行新的選拔人才制度,也就等於直接要了他們的命,因此這些人在私下裡有一些串聯和小動作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徐陵掃了一眼就意識到,能夠讓李藎忱如此大動肝火,說明這些人的手應該不僅僅是伸向朝堂上了,十有八九也在盤算着對軍隊下手。

軍隊,這是李藎忱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底線。

難怪陛下會如此生氣。

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十章 往事(上)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
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七百零一章 兩步走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十章 往事(上)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