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

這些李藎忱麾下的兵都是真正的血火磨練出來的,只有他們想不到的,可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所以這個罪名許善心是堅決不想揹負的,這樣一來他就只能乖乖的幫着李藎忱稟報此事了。

想到這裡,許善心有些委屈和無奈,自己爲了不得罪李藎忱,這麼一開口可就是一定會得罪陛下了,不過現在的自己卻也沒有別的選擇,總比被李藎忱團體徹底記恨上來得好。

早知道自己當初說什麼都不應該接下來這個任務!

“這個屬下自當爲之,儘量解釋將軍的意思,不過朝廷具體如何施爲,那樹下就不得而知,一旦朝廷有類似的回覆,屬下一定儘快告知將軍。”許善心斟酌說道。

李藎忱微笑着一點頭,緊接着給了顧野王一個讚賞的眼神,顧野王含笑不語。

許善心在這裡坐着真的是如坐鍼氈,撐着桌子就想要起身告辭,他不知道自己繼續待下去,李藎忱和顧野王這一老一少、一唱一和的還能給自己佈下多少圈套。

而李藎忱注意到許善心的動作,向下按了按手:“許君且不用着急,我們還有一些禮儀細節想要和許君商議一下,許君想必也從朝廷那邊拿到消息了,不知道朝廷準備怎麼安排此次典禮?某麾下將士都是小門小戶人家出身,若是不知道朝廷的事先安排,恐怕到時候少不了要出什麼亂子呢。”

許善心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李藎忱驟然問這個問題讓他只覺得背後一陣發涼。

實際上他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現在李藎忱既然已經問出來了,也就只能硬着頭皮說。

而顧野王也挺直腰桿、豎起耳朵,現在纔是他要發揮作用的時候。李藎忱則饒有興致的端起茶杯,他並不打算繼續和朝廷在典禮儀式流程上有過多的爭執,見好就收的道理李藎忱可是清楚,得寸進尺可就不好了,畢竟以後還少不了要合作呢。

只要朝廷不下絆子,一切都好說。

————————————--

一抹月色灑在庭院中,李藎忱的親衛在書房門口站得筆直。

蕭世廉、裴子烈、戴才、唐正良、李迅等人環繞着李藎忱的桌案。可以說除了不在蜀郡的駱牙、杜齊以及唐亦舜之外,李藎忱團體之中的中堅力量都已經在這裡了。

如果這屋子出了什麼意外,恐怕陳頊笑都能從夢裡面笑醒。

“按照朝廷的計劃,到時候軍隊會從南城門入城,沿着御街直接到大司馬門,”李藎忱站在一幅建康府的輿圖面前,敲了敲,“八百人排成五個縱隊前進已經足矣。”

“大司馬門是皇城城門,也是平日裡陛下校閱禁軍的城門,所以一切都合乎禮制,並無問題。”顧野王此時加了一句,“問題就在於之後朝廷安排的軍營並不在石頭山,而在朱雀航南。”

其餘人還不太明白這個意思,而蕭世廉是土生土長的建康府人,登時皺緊了眉頭:“這朱雀航在城南,是通往南方的官道上重要的節點,同時橫跨秦淮河,想要從南方前往建康府,就要過朱雀航。”

頓了一下,蕭世廉有些無奈的又補充了一句:“然而相比於就在建康府城北、可以俯瞰整個建康府甚至是皇城和宮城的石頭山兵營,朱雀航外的兵營雖然更大一些,但是距離都城尚且有一段距離,而且從朱雀航到大江可以不近。”

“朝廷在這上面是咬死了的,我們沒有多少和朝廷爭奪的餘地,”顧野王沉聲說道,“顯然這也是朝廷的底線所在。”

唐正良等人對視一眼,都能夠理解,他們也能夠從輿圖上看到石頭山的位置,如果朝廷讓李藎忱直接把兵馬駐紮在石頭山,那恐怕纔是瘋了呢。

而李藎忱微笑着說道:“朱雀航雖然距離建康府有一段距離,但是並不是沒有一點兒好處。”

蕭世廉和裴子烈都看過來,蕭世廉皺眉說道:“此處地遠而且偏僻,何談有優勢?”

李藎忱的手指順着輿圖一滑動:“因爲朱雀航下有碼頭,而這秦淮河就直接連着大江,水師纔是我們這一次前去建康府的底牌,若是駐紮在石頭山,水師實際上很難直接靠岸接應我們。”

蕭世廉和裴子烈等人頓時詫異的交換了一個眼神。這一點他們之前確實是沒有注意到的。

這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爲此時的秦淮河還遠遠沒有後世十里秦淮那麼繁榮發達。南北朝時期的建康府實際上在現在明清以及現在南京城的北側,秦淮河並不是穿城而過,而是在城池的南部,這也就使得這裡更多的是荒郊野外。

否則也不可能將兵營安置在這裡。

秦淮固然直接連通大江,但是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水師戰船直接進入秦淮,平日裡往來的也就是一些商船。

如果按照李藎忱所說,那麼朱雀航的這個兵營距離建康府固然是遠,但是距離大江可就不算遠了,畢竟水師戰船橫行水上,只要南陳沒有足夠數量的相應水師阻攔,就擋不住李藎忱。

更重要的是秦淮這個優點甚至就連蕭世廉這種長在建康府的人都注意不到,說明這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之中應該都是一個盲點。

李藎忱仔細端詳一遍輿圖,沉聲說道:“這一次去往京城的八百人必須是精銳之中的精銳,直接把隊伍拉到巴郡去,某會在那裡先行訓練他們。我們前去建康府,本意並不是爲了和朝廷鬥爭的,所以更需要展現出來我巴蜀將士的英姿。”

李藎忱現在依舊面臨巴蜀沒有足夠人才的問題,所以趁着這一次機會,他也想要展現出來巴蜀蒸蒸日上的勢頭,展現出來巴蜀的風貌,告訴那些不得志的江南士子,巴蜀並不是他們想象之中的窮鄉僻壤,而是一個很有可能重新光輝的天府之國。

除此之外,李藎忱當然也必須要把握住這一次機會,用最少的兵馬向朝廷展現出來最威猛的力量,必須讓朝廷投鼠忌器。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雖然不知道李藎忱還想要集中訓練什麼,蕭世廉和裴子烈都是一口答應。實際上在他們前來蜀郡之前,就已經開始在軍中進行初步的選拔,現在只要再經過一層篩選然後儘快將人送到巴郡就可以。

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序章 白袍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
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序章 白袍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