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6)

皇帝態度的變化,推動着朝臣重新站隊,朝中局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是楚王李俶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肯定李嗣業的功績,這說明皇帝的寬容,對於三軍將士而言,這無疑意義重大。在孔晟代表皇帝去李嗣業府上宣佈詔命之後,長安百姓的羣情鼎沸到了一個極致。

而一種無形的聲音在坊間悄然傳播。

越來越多人傾向於朝廷應該重新冊封孔晟爲領軍之將,率軍出征平叛。這種呼聲越來越高漲,以至於在孔晟去李嗣業府上宣佈詔命之後的第三天,就陡然間上升到了一個極點,在某種無形之手的推動下,長安百姓商賈聯名製作萬民傘,呼籲朝廷重用孔晟,送進宮去獻給皇帝。

含元殿。

李亨面對數名宮女太監執掌着的色彩斑斕的萬民傘,神色微微有些古怪。

所謂萬民傘,背後必然有人在幕後操控。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孔晟在長安,在朝中,幾乎沒有朋友,這是孔晟刻意潔身自好的結果,也是皇帝幕後推波助瀾的結果。因爲李俶的關係,朝中人幾乎大多數都對孔晟懷有排斥之心,那麼,究竟是誰在背後導演了這一切呢?

莫非是孔晟自導自演?李亨搖搖頭,暗暗否了自己的這個念頭。

難道是……李亨眼眸中掠過一抹奇色。這個他一直忽視和輕視着的名字,再次泛起在他的腦海中,他站在原地沉吟良久,神色變幻不定。

站在他身後的李輔國微微有些緊張。

若是皇帝同意啓用孔晟,無疑說明皇帝對楚王李俶的態度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這可是一種不太樂觀的跡象。

這幾日,楚王李俶也改變了策略。他不再堅持追究郭子儀等人的罪責,而是再三上表請求率軍掛帥出征,親臨戰陣,討伐相州的安慶緒。

可皇帝卻一直保持着異樣的沉默。

李輔國越來越摸不準皇帝的脈搏,眼前的皇帝讓他感覺到陌生。越是這樣,他越是心驚膽戰,不知道皇帝會出什麼牌,而帝王心術之下,這幾****真的是如履薄冰惴惴不安。

翌日的朝會之上,皇帝命人將萬民傘豎立在殿中一側,甚至主動提出了任命孔晟爲河南河北河東三道行軍大總管,披甲出征剿滅盤踞在相州的安慶緒。

與過去不同的是,皇帝的建議如今得到的不僅僅是以李俶爲首的諸多反對之聲,還有以謀士李泌爲首的一些言官的支持。

當然,以趙王李係爲首的一些宗室親王,也一反常態的進言表示支持。

但就在兩方爭執不下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孔晟病倒在牀的消息。還不僅如此,孔晟還託李泌上表,請求辭官辭去爵位,隨恩師司馬承禎出家修行。

司馬承禎在大唐天下和朝野之中鼎鼎大名,不少權貴都與他有交情。哪怕是李亨昔年爲太子時,也與司馬承禎見過面。

孔晟竟然是司馬承禎的外門弟子,這讓很多朝臣吃了一驚,這也讓不少人恍然大悟,難怪孔晟一介少年郎如此深不可測,原來他背後站着上清宗師擁有老神仙之名的白雲子司馬承禎。

皇帝自然不準,下詔派御醫去長安侯府爲孔晟診療。

散朝之後,皇帝命李輔國過府探病。旋即,皇帝又命魚朝恩再次過府探病。而只過了一個時辰,皇帝又命趙王李系去長安侯府,宣佈皇帝詔命。

一日三次探病,皇帝對於孔晟的無比重視姿態就傳遞出來了。

短短兩三日之中,長安城中暗流涌動。

其實趙王李系過府宣召的時候,司馬承禎已經攜道童阿泰飄然而去離開了長安,不知所蹤。當然,他走的時候,帶走了一大車孔府佳釀,整整百餘壇,夠他大半年暢飲了。

長安候府。

趙王李系向孔晟抱拳拱手道:“孔晟,本王奉陛下旨意,特來探病,但本王見你身輕體健,哪有患病之相?”

孔晟笑着還禮,意味深長道:“殿下,孔晟偶感風寒,倒是讓陛下和殿下掛念了。在眼下這個時候,若是孔晟不稱病,豈不是要成爲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嗎。”

趙王李繫心知肚明地哈哈大笑:“長安百姓向陛下進獻萬民傘,讓你掛帥出征的呼聲甚高,朝中也有不少人支持。以本王看來,長安候何必矯情,爲了早日平定天下,還大唐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你不如當仁不讓,擔下這份重任吧!”

孔晟搖頭微笑:“殿下,當朝名將如雲,任何一個人率軍出征,實際上都強過孔晟。孔某倒是以爲,殿下何不主動請纓率軍平叛呢?殿下文武雙全,在諸皇子之中有口皆碑,若是殿下出徵,他日必凱旋而歸喲。”

李系愕然,望向孔晟的眸光中多了一抹凝重和奇色。

“本王領兵?長安候,你倒是說笑了。”李系旋即輕笑一聲:“本王倒是有報國平叛之熱忱,只可惜世人早有定論,諸皇子中只有楚王才能領軍打仗,本王素來不受待見,要是主動請纓,只能遭受衆人恥笑罷了,何必自討沒趣?”

孔晟深吸了一口氣:“殿下,不試一試,怎麼知道結果呢?同爲陛下皇子,陛下必不會厚此薄彼,倘若殿下願意掛甲,孔晟當爲殿下進言!”

李系目光閃爍起來。

孔晟又道:“孔某與殿下相交,貴在坦誠。若殿下並無野望,就當孔晟什麼都沒有說。可殿下若是有此心懷抱負,就不能不爭。而要跟楚王爭,殿下缺的其實不是陛下的寵信,而是軍功威望!”

李系嘴角一挑,卻是長嘆了一聲:“長安候,不是本王不想爭,也不是本王不敢上陣殺敵,而是——就是本王主動請纓,不要說楚王會竭力反對,就是陛下也不會允准。”

孔晟忍不住笑了:“孔某斷定,這一次,陛下會準的,一定會給殿下這個機會。在孔某看來,陛下或者早有決斷,用不了三兩日,陛下就會下詔,誓師出征……至於領軍者——”

孔晟欲言又止。

李系搖搖頭:“主將人選,不是楚王,就是長安候。本王更傾向於父皇會冊封你爲三道行軍大總管。”

孔晟輕笑一聲:“楚王不可能,孔某更不可能了!殿下,這是一個機會,若是你不能抓住機會,日後恐怕就難了。”

李系面色變幻不定。孔晟平靜地盯着他,心道李系啊李系,你若是連這點氣魄都沒有,憑什麼跟李俶去爭儲君之位?而若你只是扶不起的劉阿斗,老子對你的支持也就僅限於此了。

片刻後,李系牙關一咬,斷然道:“那麼,本王就斗膽一試!明日早朝,本王就主動請纓,且看父皇怎麼裁斷!”

孔晟聞言哈哈大笑,點點頭。

沒有人比孔晟更清楚李系在幕後小心謹慎的佈局了。他從來沒有放棄與李俶爭奪儲君之位,但一直卻不受朝臣看重。雖然李俶對李系也有所警惕,但真正放在李俶心中能有資格成爲他走向儲君之位的真正對手,只是張皇后和張皇后所生的兩個皇子。

這是李系的聰明之處,但也是他的最大弱點。

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裡,這也包括皇帝。如果他一直默默無聞,儲君名單上怎麼會列上他的名字呢?

楚王府。

李揆等朝中重臣齊聚,南衙禁軍和北門禁軍諸將也都在場。李俶環視衆人,目光陰沉。他已經竭盡所能利用各種手段去向皇帝施加壓力了,但皇帝卻一反常態,遲遲沒有動靜。而且,種種的跡象表明,皇帝還有再次啓用孔晟領軍出征的念頭。

若是讓長安候孔晟帶兵出征,一旦孔晟再立戰功,他在朝中的威望就無人能及。而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楚王也難以真正向他下手了。

班師回朝之後,長安候至少要封國公。而大唐兵馬大權,至少有一半會落在孔晟的手上。

“諸位,若是長安候孔晟掌握兵權領軍出征,將來,必成本王的心腹大患。所以,本王不能坐以待斃,你我衆人必須要再次聯名上書,請父皇早下決斷!”李俶一字一頓道:“事不宜遲,明日朝會,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李揆等人紛紛開口附和。

李適在一旁看得心情沉重,不知爲何,他突然覺得自家父王在這件事上的努力和各種經營,會化爲泡影。若是皇帝肯讓楚王披甲出征,又何必至今還沒有明確的態度。皇帝一直沒有下決斷,至少說明皇帝不肯輕易將兵權再次賦予尾大不掉的皇長子。

無論楚王如今的權勢如何沖天,但皇帝始終還是皇帝,皇帝對臣下起了猜忌之心,不是好事啊。

李適望向了父親李俶,見李俶神色冷漠,眸光中閃爍着堅定不移的殺氣,心頭更加沉重。他知道,父親李俶對太子之位志在必得,若是有人阻礙他登臨大業,一向手段果決心狠手辣的父親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哪怕面前阻擋的是皇帝。

與至高無上的皇權相比,父子的親情根本不值一提。(。)

第709章 毀滅!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17章 請都金陵表(1)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45章 優柔寡斷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444章 抉擇(6)第518章 孔晟的手段(6)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736章 能量異變(4)第118章 追風救主一瞬間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207章 不滿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461章 賜婚?(1)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167章 義之所至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80章 神力第654章 軍變(4)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68章 欽差到(4)第635章 紀國出家(1)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724章 大唐戰神(5)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475章 天怒(2)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424章 銅鐵合金大炮(7)第489章 復出(5)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338章 大朝會,大幕揭(1)第547章 靈武第54章 劍出鞘(1)第692章 朝會第37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22章 鴻門宴,殺機騰(4)第177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3)第127章 義無反顧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69章 欽差到(5)第382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2)第709章 毀滅!第346章 孔府家酒(1)第287章 兩女爭鋒(1)第140章 氣運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270章 火中取栗(1)第617章 太子妃第543章 雍州(2)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203章 連升三級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376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6)第1章 吃軟飯的獨一份第120章 王家堡中將養傷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652章 軍變(2)第173章 話鋒如刀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744章 叛亂平(1)第147章 脫身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162章 走捷徑第199章 雍丘(2)第407章 十王宅(1)第260章 蘇嫿(2)第475章 天怒(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628章 美人計、連環套(11)第418章 銅鐵合金大炮(1)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726章 大唐戰神(7)第46章 李輔國下江南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267章 見蘇嫿(2)第224章 嫌隙(1)第647章 當驚世界殊(3)第522章 辣手(2)第434章 宮變(3)第521章 辣手(1)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648章 殺威棒(1)第633章 屠寺(4)第339章 大朝會,大幕揭(2)第452章 力挽狂瀾(7)第533章 紅線女(1)第718章 唐州(4)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44章 舉薦冊封
第709章 毀滅!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17章 請都金陵表(1)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45章 優柔寡斷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444章 抉擇(6)第518章 孔晟的手段(6)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736章 能量異變(4)第118章 追風救主一瞬間第704章 驚天動地在江寧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207章 不滿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461章 賜婚?(1)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167章 義之所至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80章 神力第654章 軍變(4)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68章 欽差到(4)第635章 紀國出家(1)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724章 大唐戰神(5)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360章 登臺亮相(1)第475章 天怒(2)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424章 銅鐵合金大炮(7)第489章 復出(5)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338章 大朝會,大幕揭(1)第547章 靈武第54章 劍出鞘(1)第692章 朝會第37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22章 鴻門宴,殺機騰(4)第177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3)第127章 義無反顧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69章 欽差到(5)第382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2)第709章 毀滅!第346章 孔府家酒(1)第287章 兩女爭鋒(1)第140章 氣運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270章 火中取栗(1)第617章 太子妃第543章 雍州(2)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203章 連升三級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376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6)第1章 吃軟飯的獨一份第120章 王家堡中將養傷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652章 軍變(2)第173章 話鋒如刀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744章 叛亂平(1)第147章 脫身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162章 走捷徑第199章 雍丘(2)第407章 十王宅(1)第260章 蘇嫿(2)第475章 天怒(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628章 美人計、連環套(11)第418章 銅鐵合金大炮(1)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726章 大唐戰神(7)第46章 李輔國下江南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267章 見蘇嫿(2)第224章 嫌隙(1)第647章 當驚世界殊(3)第522章 辣手(2)第434章 宮變(3)第521章 辣手(1)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648章 殺威棒(1)第633章 屠寺(4)第339章 大朝會,大幕揭(2)第452章 力挽狂瀾(7)第533章 紅線女(1)第718章 唐州(4)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44章 舉薦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