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民亂(3)

“哈哈!”孔晟縱聲狂笑起來:“本王在江南推進土改新政,觸及江南氏族豪門的根本利益。 現在坊間都在傳說,我孔某人與整個江南豪門爲敵,將來沒有什麼好下場。現在看起來,似乎是一語成箴了。”

“很多人包括在座的諸位其實都不明白,孔某人爲什麼要在江南推行土改,從世家豪門手裡奪取土地田產,還歸於民。不是孔某吃飽了撐的,也不是孔某想要沽名釣譽,而是孔某想要做點實實在在利於社稷蒼生的事情。”

“今天孔某跟諸位坦誠相待。”孔晟臉上的笑容斂去:“孔某在長安的時候,曾與陛下有過一番討論。”

“根據戶部的統計造冊,大唐人口在天寶十五年時有接近一千萬戶,近五千萬人。而經過戰亂,如今大唐人口在冊的不超過800萬戶,三千萬人。這是戶部的數據,或許有出入,但出入應該不大。”孔晟的聲音凜然起來:“我向陛下說,戶部的數據並不準確,差異巨大。根據孔某的判斷,大唐現如今民戶不低於一千二百萬戶,人口六千萬人以上。爲什麼差異如此之大?是戶部的人玩忽職守嗎?不,不!”

“這是各地官府呈報彙總的數字,不會造假。”孔晟冷冷一笑:“換言之,大唐至少有隱形人口三千萬人之上。這麼龐大的人口到了什麼地方?就是依附於各地世家大族,沒有戶籍,土地被豪門圈佔,而其人也被世家擄爲農奴……”

“這不是孔某亂講話,而是有現實數據爲證。本王自在江南推進土改以來,土地重新登記在冊,人口重新清理入籍,已經造籍十八萬人。這只是江寧一地,而放眼江南,乃至整個天下,又該會是一個如何龐大的數字?想必大家都會算賬,孔某就不贅言了。”

“這些人口沒有戶籍,意味着朝廷流失巨大的稅賦。孔某粗粗覈算了一下,如果天下隱形人口被重新登記造籍,發還田產,不出一年,朝廷如今的賦稅收入至少要翻兩番。”孔晟輕笑一聲:“不瞞諸位說,孔某已經向皇上奏明此事,希望皇上能允准在天下推進土改造籍,還田於民。”

“這是孔某的初衷,並無半點私心。”孔晟嘴角一挑:“我在這裡講這番話,是想告訴大家,無論我孔某人會不會因爲德清民亂受牽連,都不會改變朝廷推進土改的決心。這是國策,得到了陛下的認可。將來即便孔某離開江南,換成他人,也不會將土改半途而廢或者推倒重來。因爲說穿了有一點很重要:這是陛下認可的勵精圖治之現實舉措,非孔某一人擅自所爲。”

“此事暫且不提。既然民亂在即,我等不能坐視不管。傳本王的軍令:江寧鐵騎營五百人會同江南軍一千人,隨本王趕赴德清平亂,不得延誤!”孔晟猛然大喝道:“若是耽擱軍國大事,休怪本王翻臉無情!只要本王還在江南一日,爾等就要聽從本王號令,誰敢挑釁本王的權威,不妨試一試!”

孔晟冷笑着拂袖而去。

留下劉平山和楊奇衆人面面相覷,神色複雜。孔晟所言的確是有些推心置腹了,這讓他們心內聳然一驚,如果這是皇帝認可的決策,那麼,即便是扳倒了孔晟,也於事無補,不會影響朝廷在江南試點土改的決心。

站在世家豪門的利益上說,這是荒誕不經的決策,但站在國家和朝廷的大局上,這似乎真的是利國利民的英明決策啊。

但宋寧顯然不屑一顧根本不相信。

宋寧冷笑一聲,草草向楊奇抱拳一禮,然後匆忙離去。在宋寧看來,孔晟根本就是虛張聲勢,開口恫嚇這羣江南官僚罷了。至於平亂,區區五百江寧鐵騎和一千江南軍,就能平定十萬餘人的民亂?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待衆人都散去,劉平山這才向楊奇深躬一禮,輕輕試探道:“使君大人,此番宋寧向朝廷稟報德清民亂之事,實際上等於是向皇上參奏了孔郡王一本,儘管孔郡王言之鑿鑿大義凜然,但在下官看來,似乎……”

楊奇冷冷一笑:“劉平山,孔郡王與宋寧的爭鬥這纔剛剛開始,怎麼,你這就打了退堂鼓嗎?你既然已經站在了孔郡王一邊,以老夫看來,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否則,左右搖擺不定,站錯了立場,可是要吃苦頭的。”

楊奇沒有給劉平山留什麼面子。那譏諷之意無非是說,既然你急匆匆投靠了孔晟,此刻若是想要反悔也來不及了。即便是你轉而投向宋寧,恐怕人家也不把你當回事兒。

劉平山臉色漲紅起來,張了張嘴,卻是又無力地閉上。

他的確是有些擔心孔晟未來的境遇。因爲無論如何,江南發生民亂,皇帝肯定會追究孔晟的責任。而在此方面,孔晟是很難擺脫世人詬病的。

宋寧在背後陰了孔晟一刀,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孔晟似乎沒有更好的應對應變之策。

“兩虎相爭,勝敗尚未可知,劉平山,你我不妨靜觀其變吧。”楊奇輕輕一笑,掃了劉平山一眼,卻又意味深長的道:“只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平息民亂,老夫想,皇上會酌情裁處的。”

劉平山苦笑一聲:“使君大人,郡王只命一千官軍和江寧鐵騎營五百人出動平亂,恐怕……恐怕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江南大營擁兵數萬,爲何孔郡王只調兵一千?下官實在是想不明白。”

楊奇沉默了一會,才道:“孔郡王行事從來都是神出鬼沒,不可用常理來揣度。或許……”

楊奇“或許”了半天最終還是閉口不言。楊奇心裡的確是有一番猜測,但他卻無法真正跟劉平山交流什麼。孔晟要做什麼,他不知道,但孔晟既然這麼做了,就必然有他一定的道理。按照楊奇現在對孔晟的瞭解,必然是如此了。

實際上,不但楊奇和江南官員對孔晟只調江南官軍一千去平叛的做法不理解,就是李彪李虎這些身邊宿將也莫名所以。在李彪這些心腹看來,出現所謂的民亂並不可怕,區區十萬餘衆又能如何,只要官軍及時清剿,都不足爲患。可是孔晟卻偏偏只調動了一千人馬,李彪李虎就是再對己身所部戰鬥力擁有很強的信心,卻也不認爲單單憑藉自己這五百鐵騎就能蕩平十萬多人的叛亂。

但沒有敢多問半句,更沒有人敢提出所謂的質疑來。

這麼多年了,孔晟做事從來都是乾坤獨斷自有主張,而往往他的主張和決策都是極其英明正確的,這經過了無數事實的檢驗。所以,本着對孔晟百分百的信任和忠誠度,李彪李虎還是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郡王府書房。

孔晟端坐在書案背後,神色平靜微有凝重。而袁晁則神色恭謹中略帶一絲不安,靜靜伺候在側。孔晟突兀將他招來,來了之後卻又一句話也不講,這讓袁晁心裡發毛。

其實袁晁心裡多少有些猜測,知道孔晟爲什麼要找他。此刻在德清起兵的袁瑛就是他的堂弟,而原本,起事反抗官府,爲百姓爭一口活路,這是兩人謀劃已久的事情。只是後來袁晁來了江寧,意外被孔晟重用,推行土改之策,這讓袁晁看到了還田於民天下大同的希望,而孔晟爲了百姓和家國利益不惜與江南權貴世家爲敵,從無半點私心的高風亮節,袁晁深受感動,這才漸漸熄了謀反一心。

袁晁私下給袁瑛去信,希望袁瑛罷了起事之心,最好是來江寧幫他做事。可如今的事實證明,顯然袁瑛並沒有把他的勸告放在心上,還是按照既定的計劃起兵反抗官府了。

但袁晁與袁瑛的關係,在江寧城中無人知曉,袁晁不知孔晟是如何洞若觀火的。

“袁晁,那袁瑛……你可能說得上話?”孔晟低低道。

袁晁苦笑一聲,不敢欺瞞,悶聲道:“回郡王,袁瑛乃是袁晁之弟,只是……”

“你們二人謀劃起事應該不是一年半載了,既然你還留在孔某身邊安心做事,沒有返回德清帶頭起事,顯然是認可了孔某所做的事情——”孔晟笑了笑,揮揮手:“你不需否認。對於你的來歷和過往種種,孔某瞭若指掌。我今天既然與你坦誠相待,就沒有半點猜忌之心,你不必擔心。”

袁晁沉默了下去,良久,他才噗通一聲跪拜在地,慨然道:“回郡王,小人起初的確懷了起事之心,而在德清謀劃日久。只是當日來江寧之後,小人被郡王委以重任,這讓小人看到了通過官府手段來爲百姓爭取生計活路的希望,既然如此,小人就何必再大動干戈冒着滿門抄斬的危險去做叛逆之事?小人去信勸說袁瑛,但袁瑛執意不從,這德清亂起,其實與小人並無關係。”

孔晟笑了,點點頭:“我明白,我沒有怪你之意,我只是問你,如果你代表孔某去德清與那袁瑛一談,可有把握讓他罷了刀兵免得禍及江南百姓?”

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657章 郎情(3)第618章 美人計、連環套(1)第691章 孔晟之怒(2)第362章 登臺亮相(3)第165章 雷肖氏第627章 美人計、連環套(10)第633章 屠寺(4)第684章 民亂(2)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55章 大清洗(1)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502章 大炮在轟鳴(7)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549章 靈武(4)第469章 抗婚(6)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56章 劍出鞘(3)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543章 雍州(2)第488章 復出(4)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7章 望江樓(1)第711章 骨朵第705章 鋌而走險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198章 雍丘(1)第74章 驛館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161章 臨別第55章 劍出鞘(2)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74章 江寧大學堂(1)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58章 海闊天空!第708章 刺客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15章 范陽戰報第225章 嫌隙(2)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197章 整編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116章 寧死不屈第131章 車門山(2)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405章 朱雀門血案(5)第45章 優柔寡斷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701章 宋母過壽第75章 不靠譜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594章 年少肝膽雄(6)第267章 見蘇嫿(2)第9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4)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600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2)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151章 見虢王(1)第79章 夜行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628章 美人計、連環套(11)第633章 屠寺(4)第55章 劍出鞘(2)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82章 脫身(3)第123章 絕處逢生叛軍來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430章 遣婚使(4)第333章 孤臣第640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3)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733章 能量異變(1)第7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第746章 叛亂平(3)第709章 毀滅!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490章 復出(6)第762章 在長安(1)第269章 見蘇嫿(4)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694章 斬汝之狗頭(1)
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657章 郎情(3)第618章 美人計、連環套(1)第691章 孔晟之怒(2)第362章 登臺亮相(3)第165章 雷肖氏第627章 美人計、連環套(10)第633章 屠寺(4)第684章 民亂(2)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55章 大清洗(1)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502章 大炮在轟鳴(7)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549章 靈武(4)第469章 抗婚(6)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56章 劍出鞘(3)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543章 雍州(2)第488章 復出(4)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7章 望江樓(1)第711章 骨朵第705章 鋌而走險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198章 雍丘(1)第74章 驛館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161章 臨別第55章 劍出鞘(2)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74章 江寧大學堂(1)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58章 海闊天空!第708章 刺客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15章 范陽戰報第225章 嫌隙(2)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197章 整編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116章 寧死不屈第131章 車門山(2)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405章 朱雀門血案(5)第45章 優柔寡斷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701章 宋母過壽第75章 不靠譜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594章 年少肝膽雄(6)第267章 見蘇嫿(2)第9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4)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600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2)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151章 見虢王(1)第79章 夜行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628章 美人計、連環套(11)第633章 屠寺(4)第55章 劍出鞘(2)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82章 脫身(3)第123章 絕處逢生叛軍來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430章 遣婚使(4)第333章 孤臣第640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3)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733章 能量異變(1)第7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第746章 叛亂平(3)第709章 毀滅!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490章 復出(6)第762章 在長安(1)第269章 見蘇嫿(4)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694章 斬汝之狗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