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爲程二爺求娶名姝!”商梓姝聲音忍不住拔高。
震驚,恍惚,恍然到揶揄,一雙靈動的眼裡滿滿情緒變化。
商梓姝是最早察覺程赦對商名姝有意之人,那時商名姝中意的是程勉。
現如今與程勉不再可能,商梓姝未曾想過商名姝與程赦還能成,畢竟程家兄弟三人同氣連枝,兄友弟恭,整個徽州府無人不知。
商名姝當真嫁給程赦,日後程赦與程勉如何相處? 顯然她顧忌這一點,程家卻不在意,大大方方請冰人上門。
“應是程大夫人之意。”商名姝直覺程赦不會這般行事。
商進樑看了眼小虞氏:“是程大夫人託冰人上門,我與你娘沒有應下亦未拒絕,只說要看你心意。”
小虞氏點頭:“冰人在徽州府有口皆碑,諸多官家子弟的媒都託於她,她這一上門,不出一日,程家爲程二爺求娶你之事,半個徽州府都能知曉。”
“我明白。”商名姝知道小虞氏的意思,先前她和程赦就隱隱傳過要結親,程家把事情擺在明面上,是讓她做決定。
這門婚事,她答應,結兩姓之好。
她不答應,也是明明白白,以免有人背地裡造謠,或許還有絕程赦心思之意。
“老爺,程二爺求見。”下人忽然來報。
商進樑目光看向商名姝,他深知程赦這個時候上門,不是來尋自己。
“我去見吧。”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讓商進樑出面,程赦還是會要求見自己。
商府的小花廳,程赦來過數次,初春新綠抽芽的盎然生機仍是首次見着,簇簇花朵綻開的紫藤高高垂落,庭院裡種着高大的玉蘭花,白花與紫花相間,與紫藤遙相輝映,交織出華貴而不失清新的風雅。
正如緩步無聲而來的商名姝。
“三娘子。”程赦先見禮。
商名姝回禮後開門見山:“程二爺是否來尋我?”
“正是。”程赦大大方方承認,“此來尋三娘子有兩件事。”
“請講。”商名姝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其一,家中瞞着我請冰人上門,實非我本意。”程赦目光專注落在商名姝身上,沒有裹挾一絲壓迫感,“我需向三娘子坦誠,我心悅三娘子。”
程赦的心意,商名姝早有察覺,做不出驚愕和詫異,她眼眸底處似有一泓活水盈動,磊落行禮:“不敢擔二爺青睞。”
意料中的迴應,程赦忍不住牽脣,笑容先是苦澀,苦澀她確然對自己無意,又化作真心的欣賞:“我知我不符合三娘子心中擇婿之選,故而不欲唐突。”
“二爺偉岸英勇……”
“名姝。”程赦笑着截斷商名姝客套誇讚自己的話,不願聽到她誇完自己後無情拒絕,“我會竭力,以期成你心中良人。而你,爲情因勢,我皆無介懷。唯求承你一生之託,與你執手偕老,百年之後,與你同穴而眠。”
商名姝長睫微顫,交迭的指尖不自覺攥緊。
她不是心動,是無措。
到底她是個及笄不過一年的女娘子,她能夠沉着應對各種商場的大小場面,是自小就靜默在商進樑與人你來我往間觀摩;她能夠冷眼看待善惡嘴臉,是無數次坐在茶樓高臺,琢磨每一張面孔隨着說書人變化;她能夠理智掌控風雲變幻,是熟讀古往今來史書,從每一段兵不見血刃文獻記載參透興衰成敗。
獨獨沒有費心在男女之情上,她心在商家,在她的根基之上,從小她就把姻緣當做鞏固家業的基石。
能夠覓得良人,是錦上添花。
相敬如賓,各自體面,是得償所願。
自然,以她的眼光,不會使自己所託非人,這是她的自信。
程勉是純真熱烈而又青澀的,她應對自如; 徐天行是乾脆果決而又剋制的,她遊刃有餘; 面前的人,坦誠直白,語氣堅定,他沒有咄咄逼人,沒有指天發誓,更稱不上柔情蜜意,商名姝卻能夠聽得出話裡的執着。
他不會似程勉那樣脆弱;不會似徐天行那般諸多顧忌……
商名姝清楚地知道,她無論說什麼,都不可能打消程赦的心思。
“二爺,姻緣一事,強求不得。來日之事,變幻莫測,人力不可料。我尚年少,目下心無旁騖,未敢輕言風月。”深思熟慮後,商名姝遵從心意拒絕。
至於程赦說的他會竭力成爲自己心中良人,商名姝沒有當真,也沒有否決,正如她心所想,未來的事情,誰能預料得到呢? 商名姝的回拒,同樣在程赦的意料之中,他深知於男女之情,商名姝根本沒有開竅。
不再糾纏這個話題,以免商名姝不自在,程赦:“此來第二件事,是告知三娘子,今年貢市不開。”
“爲何?”商名姝心頭一緊,她爲朝廷貢市準備諸多,沒想到朝廷突然不開貢市,是今年不開,還是日後都不開?
“去年施家之事,朝廷順藤摸瓜,對倭寇潛伏勢力清剿,使其大傷元氣。爲出口惡氣,他們傾巢而出,在海上大肆掠殺,不少使團受創,朝廷爲大局考量,今年不開貢市。”
倭寇在海上作亂,純粹是爲噁心朝廷,遇上能殺的就殺,遇上稍微剛硬一點的立即撤退,沒有造成大傷亡,距離沿海碼頭更遠,朝廷擔心影響民生下了封口令,除非已經出海遇上的商戶,大多數人不知情。
商名姝神色一鬆,萬萬沒想到施家還給他們家帶來這麼大的後續影響。
“三娘子放心,朝廷不會允許他們猖狂下去,或許明年就能重開貢市。”程赦知道商名姝籌謀貢市,讓商氏的香茗齋一舉聞名已久,只得輕聲安撫。
“多謝二爺告知。”商名姝真心感激。
其實新茶雖然研製出來,商名姝三姐妹都覺還有改進之處,但她們品茗無數次,試過許多辦法,都沒辦法改進,此時拿出去也成,日後能夠精益求精,再創佳品。
但供貨未必足,緩上一年半載,或許是好事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