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錦州

一切還都是需要毛鋒之批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奈的現實,民主政府,自由政府,這都是一直爲之奮鬥的目標,就是在這麼一個新政府內,又有多少民主與自由呢?這不是政學系的官員所注意的,他們注意的是到手之利益。

黃郛也好,楊永泰也罷,甚至張羣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在保證自身的前提下才會琢磨其他,比如民生,比如國家之前途。他們更看重的是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如果這個不能滿足自己的話,他們這些人寧肯賦閒在家也絕不會出仕。

政學系的想法恰恰就是目前很多國人的想法,在這個時代更多的還是爲了自己,爲了自身,都是僅僅爲了好好活着。普通民衆如此,一些富庶之家也是如此。

第十五天深夜,山海關攻克的第三天,北伐大軍對錦州一線發起攻擊,在摸清錦州奉系兵力部署的情況下,汲金純坐鎮指揮以一個軍猛攻,二個軍打援的計劃發起了對錦州的第一次進攻。

三個軍的兵力完勝奉系一個軍,但是激戰到天亮,錦州依舊在奉系手中,汲金純立刻改變計劃,立刻抽調一個營的敢死隊,對着錦州再次發起進攻。

就在錦州門戶即將被攻克的時候,錦州即將被突破的時候,負責打援的二個軍突然傳來堅守不住的戰報,汲金純沒有摸清具體的情況下,他立刻把攻堅錦州指揮權交給了郝俊生,他親自帶着警衛營一個排趕往第六軍。

楊傑此刻是高度集中,額頭上的汗珠子不斷在滴落。他從沒有想過奉系的攻擊是如此的猛烈,錦州是東北門戶,是出入關的咽喉要道,拿下錦州就如同死死遏制住奉系入關的希望。攻克山海關讓楊傑獲取了極大的榮譽,也讓他這次沒能拿到主攻錦州感到一絲的不忿。

打援,無非就是保護好錦州攻城部隊的兩翼,何況自己只是負責一側,這完全是相當簡單的任務,奉系的戰鬥力也不過如此。

開始的時候楊傑絲毫不爲意,打退了好幾撥的攻擊,但是隨着天亮,攻擊力度猛然增大,這讓第六軍以及楊傑都是措手不及,反覆求證與偵查,楊傑得出了結論,那就是這敵人突然提高了戰鬥力,那只有日本人,日本人必然參戰了。

事實上確實如此,一個日本旅團參加了戰鬥,爲了證明日本對張雨亭的支持,也是爲了證明日本的誠意,錦州攻防戰日本派出了一個旅團參戰。

松本旅團,也是臺灣常駐旅團,後調往朝鮮成爲朝鮮常駐旅團,可以說這個旅團沾滿了中國臺灣與朝鮮兩地百姓的鮮血。自然這支旅團部隊也是日本的精銳陸軍部隊之一,作爲爲數不多的獨立旅團,松本旅團也是擴編成師團的熱門之一。

松本旅團前身是第二十三旅團,因爲旅團長是松本伊一,所以旅團也叫松本旅團,也是松本伊一成爲旅團長之後這支部隊最爲強盛的時期。

擁有近七千人的旅團,大小輕重火力配比要超過奉系一個軍。這支旅團上下都是充滿了對國民政府軍的蔑視,他們有着自身對着支那軍隊的蔑視。如同日本海軍看不起日本陸軍一般模樣。

日本軍部其實對於東北雖然充滿野心,但是心裡一直沒有底,哪怕沒有上海戰事,日本當局也是完全沒有信心能吃下整個東三省,緩緩圖之成爲最佳的計劃。

上海就是前車之鑑,雖然不服氣,雖然已經全面開戰,但是吸取教訓是成爲必然,這也是土肥極力主張的政策,對於中國人要分而化之,中國人一直不團結。

張雨亭批准日本參戰的原因就是在於看看日本人的戰鬥力到底如何,最好能與國民政府軍隊拼個兩敗俱傷,這纔是最好。

牛都過河了,還要什麼所謂的臉面,更談不上後悔什麼,張雨亭就是如此的心情,既然已經與日本當局談判妥當,那麼就徹底執行,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那麼暫時與日本人妥協又能如何,只要是還能在自己控制之內。

松本旅團的參戰確實讓第六軍將士遭遇到了開戰以來最大的考驗。無論從衝鋒隊形還是從士兵的戰鬥力,都是完全在第六軍士兵之上,射擊精準度,炮火精準度,以及炮步結合戰術都勝過第六軍一籌,這是楊傑都不得不承認的。

松本旅團就是猛攻一個點,而第六軍則是兵力無法全部展開,前赴後繼與松本旅團拼消耗,這絕不是楊傑需要看到的結果。

制空權一直是心中的痛,之前襲取山海關,那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是現在呢?日本戰機瘋狂在天空中投擲炸彈,很多士兵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負傷乃至陣亡犧牲,如果一個團一個團往裡填,那需要多少?

汲金純抵達了軍部,對着楊傑沒有訓斥,而是詢問詳細情況,知曉全部狀況之後,汲金純與楊傑商議了一陣之後,立刻達成一致,那就是集合部隊反突擊,狠狠對着日本部隊反衝鋒,日本這支部隊的兵力一直是軟肋,是致命的軟肋。

抽調一個師的兵力,雖然是東拼西湊,但是畢竟都是同一個軍,在指揮配合上完全不是問題。楊傑親自帶隊負責指揮這次反擊。

反擊在二個小時後打響。反擊不是單純的正面反擊,而是切斷日軍後路的全方位反擊,汲金純與楊傑的看法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既然要逆轉戰局,那麼就必須把變數完全根除,那就是必須把這支日本部隊消滅在戰場上,絕不能把這支變數所帶來的影響擴大,乃至影響整個戰局。

廝殺在一起,就是有效避免空中打擊的方法之一,爲了如此,純粹的衝鋒則是成了必然,在日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楊傑指揮部隊也即刻發起了突擊。

從兩翼發動攻擊,正面由汲金純親自坐鎮指揮反突擊,這完全就是依靠了一個軍的兵力在與日軍旅團在拼殺,當然還要加上可有可無的奉系部隊一個師。

激戰到傍晚,松本旅團兩翼被完全突破,松本旅團見機的早及時後撤,松本主力沒有被包圍,雖然第一時間沒有被圍,但是楊傑還是死追不放,數次大戰,錦州攻防戰沒有結束,而打援之戰同樣激烈。

握有三個軍,超過十萬大軍,汲金純的本錢自然不少,他也是第一次指揮如此衆多的部隊,他信心十足的前提下也是格外的謹慎,就是這樣的謹慎才能讓這次危機能如此渡過,如果兵力分散,那麼錦州之戰就是會被翻盤。

第296章 考、試第49章 來信第70章 曖昧第101章 任命第605章 分歧第420章 會議求花第257章 病逝第533章 得手第386章 局第224章 大工程第269章 變數第93章 結束第150章 議論第422章 談話第180章 名單第270章 押走第144章 整編第26章 開戰?第118章 無奈第545章 後續第404章 蔣百里第27章 翁婿談話第571章 東北第24章 震動第484章 思慮第369章 無題第567章 戰後第282章 前奏一第573章 風波第148章 刺殺第431章 開始第250章 思第526章 援軍第116章 張民達第388章 風波第411章 安排第427章 瑣事第544章 地雷第36章 局面第78章 風骨第260章 自編自導?第514章 局勢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547章 心思第471章 紛亂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394章 進行中第239章 各人心思第412章 聚會第375章 屠刀第54章 德國來使第9章 遇美第439章 審查第517章 血戰第594章 談第151章 刺殺與預謀第459章 談判第612章 紛爭第480章 紛亂第573章 風波第2章 無奈入伍第361章 心思第86章 排斥第222章 攻克與談話第3章 榮升排長第98章 憂第299章 局面第566章 告一段落第443章 勢第128章 過年第625章 開始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184章 應變第6章 反擊第295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談判第581章 出山第476章 算第416章 戰後第162章 縱論第12章 內訌第576章 事後第458章 論第583章 正酣第258章 送行第569章 事後第612章 紛爭第412章 聚會第453章 無題第347章 汪張會談第624章 心思第508章 絕密第125章 決定第441章 步驟第627章 上海第217章 四川攻略第386章 局第471章 紛亂第492章 變化第111章 林直勉
第296章 考、試第49章 來信第70章 曖昧第101章 任命第605章 分歧第420章 會議求花第257章 病逝第533章 得手第386章 局第224章 大工程第269章 變數第93章 結束第150章 議論第422章 談話第180章 名單第270章 押走第144章 整編第26章 開戰?第118章 無奈第545章 後續第404章 蔣百里第27章 翁婿談話第571章 東北第24章 震動第484章 思慮第369章 無題第567章 戰後第282章 前奏一第573章 風波第148章 刺殺第431章 開始第250章 思第526章 援軍第116章 張民達第388章 風波第411章 安排第427章 瑣事第544章 地雷第36章 局面第78章 風骨第260章 自編自導?第514章 局勢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547章 心思第471章 紛亂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394章 進行中第239章 各人心思第412章 聚會第375章 屠刀第54章 德國來使第9章 遇美第439章 審查第517章 血戰第594章 談第151章 刺殺與預謀第459章 談判第612章 紛爭第480章 紛亂第573章 風波第2章 無奈入伍第361章 心思第86章 排斥第222章 攻克與談話第3章 榮升排長第98章 憂第299章 局面第566章 告一段落第443章 勢第128章 過年第625章 開始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184章 應變第6章 反擊第295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談判第581章 出山第476章 算第416章 戰後第162章 縱論第12章 內訌第576章 事後第458章 論第583章 正酣第258章 送行第569章 事後第612章 紛爭第412章 聚會第453章 無題第347章 汪張會談第624章 心思第508章 絕密第125章 決定第441章 步驟第627章 上海第217章 四川攻略第386章 局第471章 紛亂第492章 變化第111章 林直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