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兩全其美

“子柔,德珪,跟了我也這麼多年了,卻不如孔明你這個新來的,能在我面前暢所欲言,也着實讓人嘆息啊。”劉表嘆息道。

“州牧大人大可不必如此想。蒯公與蔡公跟隨大人這麼多年,素來是忠心耿耿,然則現在天下紛爭,他們也需要考慮自己家族將來的去向。蒯公想要保持蒯家在荊州的超然地位,所以厭惡騾騎將軍。蔡公則與曹孟德有登堂拜母的交情,自然更希望曹孟德能夠入主荊州,保持他的富貴。當然,州牧大人只要還在,他們就不會有疑心。關鍵的問題是,州牧大人自己,是怎麼想的。是願意傾向許昌的朝廷呢,還是願意傾向揚州的騾騎將軍呢?”諸葛亮微笑道。

劉表再次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他內心真正的想法,當然不能就這麼展現出來。

其實劉表現在是矛盾的。

要說他有野心沒有,就算以前有,現在也沒有了,六十二歲的老人家了,就算真讓他當皇帝,又能當幾年?更何況以劉表的能力,早就看出來,爭奪天下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做的,也不是他的兒子能做到的。

待價而沽,把荊州賣個好價錢,保住兒孫的富貴,也許是他唯一的一條路。

很明顯,能出高價的,肯定不是許昌朝廷,因爲曹操完全可以以更低的代價,取得荊州。

他和蔡瑁等人的交情,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要劉表這個荊州牧幹什麼?

不管怎麼說,劉表都是姓劉的,作爲掌控了許昌朝廷的權臣,曹操是絕對不會允許有姓劉的權臣出現的,這是劉表和曹操之間本質的矛盾。

曹操要的是一個沒有劉表的荊州,這一點,劉表心知肚明。

劉備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出更高的價格,甚至可以承諾接下來的朝廷裡,劉表或者他的後人,可以擔任一個極高的職位,哪怕不掌握實際的權力,位置也會足夠尊貴,比如宗正之類的,這樣的條,劉備要提出來,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大家都是漢室宗親,劉繇之前可以毫無顧慮地把豫章直接交給劉備,劉表當然也可以。

然而……劉繇做得了豫章的主,劉表卻做不了荊州的主。

劉繇的長子劉基現在就在劉備的騾騎將軍府任職,深受劉備的喜愛,次子劉銖和幼子劉尚都得到了很好的供養,劉繇雖然已經病逝,想必也可以很好地閉眼。

爲了家人,劉表當然願意靠近劉備那邊,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兩個兒子,都是有好處的。

亂世中,他們兩個都不是能守住家業的人,能夠用家業去換將來的富貴,當然也是好事。

然而他卻做不到。

甚至劉表清楚,如果他今天宣佈荊州加入劉備的地盤,明天也許蒯家蔡家還有其他的家族就會馬上造反,把他控制起來,然後以他的名義下另外一條命令,取消之前的命令。

他在襄陽,何嘗不也是在虎狼之地?

只不過,他是安全的,沒人想要承擔起弒主這個名聲,除非有大義在前。

可是隻要能控制住他,向許昌朝廷上一份書,撤了他的位置,讓蒯良或者蔡瑁取代他,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是劉表現在最矛盾的地方。

他的個人意願,和荊州上層的意願,是相悖的。

“很多事情,未必是非黑即白的,站在中間,照樣可以兩邊取利。”諸葛亮微笑道。

“可試言之。”劉表簡單地回答道。

“大公子在荊南,他知道您真正的意圖就可以了。您在襄陽,大可表現出另外一種態度。”諸葛亮也很簡單地回答。

聰明人談話,不需要說透。

你劉表在襄陽,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甚至可以聯合起來荊州所有的兵力,去和劉備開片,表現得很激進的樣子。

而劉琦在荊南,大可按兵不動,保留屬於他的兵馬的元氣。

這樣雖然看起來騎牆,卻可以兩全其美。

諸葛亮並沒有把話說透,可是劉表的能力,自然可以讓他腦補出後面應該怎麼做。

兩手抓,兩手都做好準備。

驅使士族的勢力和劉備開戰,卻在荊南和荊北,保存自己的實力一一荊州這些士卒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是聽從劉表直接指揮的,一半在長沙,由劉磐統領,另外一半在新野,由文聘統領。

文聘雖然也更親近一些士族,然而他卻是一個標準的軍人,只聽從指揮,所以劉表對他也是放心的。

如果贏了,那他依舊是荊州之主,如果輸了,他的力量還是保存着,到時候投入劉備的麾下,也同樣能夠得到重用,至少,他的兒子能保留下來至少一個。

正好他有倆兒子……

越是這麼想,劉表就越是覺得這樣做有道理。

“只不過,光是我們荊州出兵的話,肯定沒法和揚州徐州對抗,我那皇帝,虎踞東南,帶甲雖然只是三十萬,可是以他治下的民衆之多,府庫之充盈,揮手之間,百萬帶甲之士也是唾手可得,以荊州這區區三十萬人馬,想要和騾騎將軍治下對抗,也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若大將軍和司空也能夠同意聯手,那就沒問題了。”諸葛亮搖着扇子,繼續微笑道。

“哦?”劉表臉色微微動容。

“若州牧大人信得過,就會與蒯公蔡公都談談,然後爲荊州出使。以這三寸不爛之舌,促成與大將軍和司空的聯盟,共同討伐騾騎將軍!”諸葛亮慨然道。

“三方聯盟?”劉表驚詫着站起,他的臉色,在這個時候,終於變了!

“若不是看起來有必勝把握,蒯公蔡公,又如何會動心?”諸葛亮淡淡地道。

劉表緩緩地坐了回去,然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是在玩火。”劉表喃喃自語的道。

“僵局想要打破,當然就得需要一些非常手段才行,不然的話,繼續僵持下去,天下間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那麼到時候,破壞的也會越來越大,這對天下人,都沒什麼好處。”諸葛亮嘆息道:“最近幾年的和平,只是推遲了殘酷亂世繼續來臨的時間罷了,早來晚來,都是會來的。”

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361章衝擊第449章征戰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681章糾結事情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267章只會守,不會攻第118章只能調兵第319章期待來年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263章趙雲第380章離開第632章四分五裂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10章重新洗牌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9章肅清淮南這個呢?1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451章正面措施第632章四分五裂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310章清君側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271章最大的魚第94章安排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624章過於重要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574章來者不拒第79章肅清淮南這個呢?1第39章寒門不易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242章威懾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230章發散第150章重新劃分第407章心情如何第630章工程量第713章背後一涼第302章三顧茅廬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627章夙願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686章帶路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356章孤注一擲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132章聯姻第369章放棄兵權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588章揮霍無度第382章自相殘殺第729章逐漸適應生活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217章受你喜歡第645章兵臨城下第637章太鬧心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660章犧牲自己第156章奇門兵刃第410章相互依存第617章越快越好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94章安排第623章緊張第682章有待考究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362章不能做主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140章連奪三城第690章倒背如流第626章凱旋而歸第156章奇門兵刃第309章郭圖設謀第383章公孫康第677章處理事情第80章新的光彩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35章按照圖紙第188章來了第96章冬季攻勢第338章麻雀在後第42章古籍第645章兵臨城下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416章交織第245章鹿門學子
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361章衝擊第449章征戰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681章糾結事情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267章只會守,不會攻第118章只能調兵第319章期待來年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263章趙雲第380章離開第632章四分五裂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698章直接斬草除根第510章重新洗牌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79章肅清淮南這個呢?1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451章正面措施第632章四分五裂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310章清君側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271章最大的魚第94章安排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624章過於重要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574章來者不拒第79章肅清淮南這個呢?1第39章寒門不易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242章威懾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230章發散第150章重新劃分第407章心情如何第630章工程量第713章背後一涼第302章三顧茅廬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627章夙願第115章鬱悶的孫策第686章帶路第566章結果十分滿意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356章孤注一擲第23章貧窮的汝南黃巾第132章聯姻第369章放棄兵權第531章不能崩形象第588章揮霍無度第382章自相殘殺第729章逐漸適應生活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217章受你喜歡第645章兵臨城下第637章太鬧心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660章犧牲自己第156章奇門兵刃第410章相互依存第617章越快越好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94章安排第623章緊張第682章有待考究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362章不能做主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140章連奪三城第690章倒背如流第626章凱旋而歸第156章奇門兵刃第309章郭圖設謀第383章公孫康第677章處理事情第80章新的光彩第693章回復統一的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35章按照圖紙第188章來了第96章冬季攻勢第338章麻雀在後第42章古籍第645章兵臨城下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90章期待和嚮往第416章交織第245章鹿門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