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最初的桃園(完)

劉備的想法,李基可謂是洞若觀火。

烏桓之亂未平是事實,但也已然接近了尾聲的程度。

不出意外的話,在冬季來臨前,公孫瓚就能夠平定這一次的烏桓之亂。

因此劉備這一次北上,與其說是帶着二十萬大軍馳援幽州,還不如說是爲了榮歸故里,光宗耀祖去的。

不過考慮到曹魏歸降,劉備帶着二十萬大軍途徑冀州,正好能收復地方,威懾人心,於公於私都能說得過去,李基也就由着劉備去了。

事實也正如李基所料的那般,爲了接受曹魏的歸降,劉備不得不在冀州逗遛了一段時間。

等李基輔助着劉備將冀州初步梳理了一遍,然後領着大軍繼續北上幽州之時,劉備纔剛剛抵達涿縣。

與烏桓在右北平大戰的公孫瓚就傳回了捷報。

大勝!

如此一來,大軍自然也就沒了繼續北上的必要。

劉備順勢就在涿縣進行駐軍,然後帶着李基、關羽、張飛回到了那一片最初結義的桃園。

通過錦衣司暗中打理着桃園依舊,只是季節的原因,並無桃花綻放。

時隔十四年有餘,再度回到這裡。

不管是劉關張,還是李基都是感觸良多。

這一夜,四人也均是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日,劉備還特意帶着李基重遊那一片曾住過的茅廬故居。

這故居倒是也被錦衣司暗中照料得不錯,且也沒有被其餘路過的流民之類的給住了。

看着這一處茅廬,劉備的眼中也滿是追憶之色,指着笑道。

“興漢乃由此起也。”

“得遇大王,實乃基之幸也。”

李基也是頗爲感慨。

旋即,一身王袍的劉備還硬拉着李基在茅廬這裡的水塘邊上垂釣一番,想要感受一番以前李基居住在此處的感覺。

李基勸說不了,也便由着去了。

不過在與劉關張垂釣了一陣,這太陽漸高,曬得李基那是頗爲疲乏,乾脆就回到了屋內小憩了起來。

這一眯,李基都不知自己睡了多久,睜眼往外一看,卻發現已是黃昏時刻。

這使得李基頗爲吃驚,連忙推門而出,卻發現劉關張三人在門外束手而立,似是靜靜等待了多時。

“基一時睡了過去,都不知時日變化,大王怎麼不早點叫醒我,免得誤了回去的時辰。”

“無礙無礙,子坤爲國事操勞困乏,備只怕擾了子坤清夢,等候片刻又算得了什麼?”

劉備笑着應道,那比之十四年前成熟了許多的臉龐,神態依舊,笑意同樣依舊。

李基心中頗有觸動,拱手朝着劉備一拜。

而劉備則是將李基扶了起來之餘,笑吟吟地說道。

“子坤若是喜歡此處,備就給你把這片地劃出來修一處大大的府邸,以便子坤偶爾歇腳,如何?”

“謝主公。”李基答道。

“就是不知今日子坤可休息夠了?”

“足矣。”

劉備忽然朝着李基行了一禮,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備可就斗膽請先生出山,大漢可還在等着先生。”

“主公。”

李基回了一個已經多年沒喊過的稱呼,這使得劉關張三人都忍不住爽朗地大笑出聲,張飛更是大咧咧地說道。

“哈哈哈,大哥,子坤還在客套什麼?同走,同去……”“同去。”

“同去!”

……

興漢三年,秋末。

涼、並二州屢有捷報傳來,馬超、趙雲大肆掃蕩邊疆,俘虜胡人婦孺老弱不計其數。

大漢十三州,重歸於一。

興漢四年春。

顧維奉王命爲漢使,出使西域都護府。

有西域小國對漢使不敬,屯兵二十萬於涼州的馬超被劉備委任爲西域都護兼平西將軍,領兵二十萬蕩平西域諸國。

耗時六個月,馬超滅西域諸國一十有三,神威天將軍之名於西域能使小兒止啼。

同年,益州西南有蠻人作亂。

丞相李基點諸葛亮爲帥,領兵十萬入川平蠻。

歷時一年,諸葛亮七擒七縱蠻王孟獲,永固西南。

兼之這一年來,五虎上將頻頻領兵北出草原掃蕩,夷滅殘胡部落,使得北邊既無邊患,又有大量俘虜充當勞力源源不斷往中原輸送。

而在這一年間,天下初定的大漢十三州也被李基細細梳理了一遍。

在這期間,各地請漢王登基的文書如雪花般飄落壽春,世家豪強以及百姓的自發請願也是源源不絕……

至興漢五年,天下已定,十三州兼西域都護府歸漢,諸蠻夷胡人遂平,建業城立。

劉備三辭三讓,方纔定建業爲都,登基稱帝,再造大漢,仍取“興漢”爲年號,以李基爲丞相,改三公九卿爲中書省六部制。

至此,大漢遂立,推行仁政,而使四海昇平。

直至興漢六年,李寶遠航歸來,獻四洋海圖,拉開了開闢海上絲綢路以及海外分封制的帷幕。

此番李寶遠航,沿東南羣島一路南下,直抵李基記憶中的大洋洲。

時,足以與大漢十州之地相提並論的大洋洲,被稱爲“新大陸”。

且隨着劉備首封李基爲海外第一王,定王號爲“楚”,意取楚國國土於新大陸,親派大軍南下爲李基開闢國土,這無疑徹底引爆了無數人的衝動。

以大漢十三州爲中州,分封海外諸地,某種意義上這無疑在復現曾經周朝的分封制。

一時間,再造大漢後徹底的大量勳貴武將也好,無數世家豪強也罷,紛紛興起了出海的熱潮。

期間,爲了開闢海外絲綢路,使諸國臣服。

李基多次舉薦諸葛亮爲帥,率領大軍七下南洋,終使中州爲幹,而海外諸國爲葉。

一處處被大漢認可的分封地,開始點亮海外地圖。

直至劉備稱帝治政二十五年,海外已分封諸侯八百之數,強漢之名盛傳於羅馬。

而後,劉備退位讓於劉禪,定下祖訓帝王執政不可超二十五年。

同時,丞相李基也選擇請辭歸隱,且將同時掌握了軍政大權的丞相,拆分爲左右丞相分管軍政。

劉禪爲此一連登門七日挽留李基,直至被太上皇劉備訓斥,方纔無奈作罷,轉而以李相爲左丞相掌政,諸葛亮爲右丞相掌兵。

終劉禪一朝,兵鋒至羅馬,強漢之名聲威如日,封地遍佈諸洋。

直至八百年,方纔隨生產力變化,帝制結束。

然,漢之名已遍佈五洋七洲,後人稱爲“炎漢”。

————本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656章 死間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195章 地利!!!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章 借刀殺人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00章 威逼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59章 老東西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27章 席中策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137.第137章 仙人“跳”144.第144章 大海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55章 鬥智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4章 “毒士”賈詡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163章 許文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906章 起霧了!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68章 密信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78章 張八百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393章 莫須有?!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492章 司馬懿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453章 占城稻?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9章 漢!威武!!!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58章 父子情深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
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656章 死間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195章 地利!!!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章 借刀殺人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00章 威逼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59章 老東西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27章 席中策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137.第137章 仙人“跳”144.第144章 大海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55章 鬥智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4章 “毒士”賈詡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163章 許文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906章 起霧了!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68章 密信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78章 張八百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393章 莫須有?!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492章 司馬懿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453章 占城稻?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9章 漢!威武!!!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398章 真的只有一點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58章 父子情深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