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

震驚的是,“討吳盟軍”的出現……

這居然能夠出現……

江東世家是當真完全不顧大局的嗎?

縱使以着呂布的政治能力,也能明白討吳盟軍在這個時機偷襲吳郡,那幾乎就等同於完全站在了討董盟軍的對立面,所打的是整個討董盟軍的臉面。

而討董盟軍所匯聚的是什麼羣體,那可是一衆大漢宗親以及關東諸侯。

尤其是討董盟軍擊敗了董卓之後,討董盟軍所代表的便是大義。

可更令呂布與陳宮爲之重視的,還有對外號稱三十萬大軍,實際兵力也高達十四萬的討吳盟軍居然敗了。

轉瞬之間敗得一塌糊塗,敗得全軍覆滅。

眼下還只能算是一個草臺班子的呂布,自然沒有能力在揚州安插什麼探子細作之類的。

呂布之所以能夠得知這個消息,還是通過作爲當世名門的潁川陳氏的渠道所知曉的。

且潁川陳氏所得知的這些信息,也都是通過一些遠在揚州的門生故吏以及有一定聯繫的世家所知曉的。

更重要的是,在討吳盟軍一敗塗地之後,徹底慌了的江東世家幾乎是滿世界地找關係。

希望能夠通過諸多世家的聯合來對劉備施壓,繼而儘可能地讓劉備妥協,保全江東世家不被劉備秋後算賬。

只是與依然不是很清楚中原時局走向的江東世家的鼠目寸光相比,所有得知了這個消息的中原世家,幾乎都險些被幹沉默了。

劉備,那是何許人也?

討董盟軍的副盟主,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劉備的人脈與影響力之大。

且劉備麾下文有國士李基,武又有趙關張三人,兵精糧足,於討董過程之中闖出了赫赫威名,還被天子劉協當衆尊爲皇叔,拜揚州牧。

因此,便是高傲似潁川世家,心中不喜劉備多矣,但明面上也不敢有任何失禮之處,面對着劉備的拜訪,那都是客客氣氣地招待着。

結果,還是江東世家走在了其餘大漢世家所不敢設想的前方,居然直接組建了一個所謂的“討吳盟軍”討伐討董盟軍副盟主兼揚州牧的劉備。

大漢是已然坍塌的差不多了,可人心依然歸漢,當世一衆諸侯個個都還自詡爲漢臣,一衆世家亦從來不敢否認爲漢民的身份。

故以,這……這不是倒反天罡嗎?

因此,儘管江東世家幾乎跟瘋了似的不斷聯繫其餘世家,妄圖對劉備進行施壓,卻壓根就沒有世家答應下來。

施壓?

怎麼施壓?

倘若是作爲揚州牧的劉備爲了掌控揚州,而毫無原由地對一衆江東世家打壓屠殺,那麼其餘世家自然不會視若無睹。

可眼下卻是江東世家氣勢洶洶地高舉反旗,然後被兵力空虛的一個大逼鬥就給扇得躺在地上直直的打擺,這還能從什麼新奇的角度去指責劉備?

因此,幾乎所有的中原世家得知這個消息之時。

一衆世家的第一反應除了懵逼之外,那便是覺得可笑又鄙夷,甚至達成了一個江東世家當真是大漢世家之恥的共識。

而潁川陳氏之所以特意將這則消息告知呂布,那自然是漸漸看清亂局已至的潁川陳氏,選擇對呂布進行押注。

起碼,當下呂布所擁有的牌面絕不比其餘諸侯差,甚至控制了司隸以及掌控了朝廷的呂布,優勢可謂是一衆諸侯之最。

呂布作爲當世第一猛將不說,麾下還有一衆猛將與幷州狼騎,所欠缺的也不過是世家以及大量文臣的支持。

因此,在中原地區漸顯二袁獨大的情況下,潁川陳氏除了呂布之外,並無更好的選擇。

而呂布能夠在陳宮不支持建立一個“小朝廷”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地讓這個“小朝廷”運轉起來,且將整個司隸以着極快的速度完全控制了下來,自然也是源自於潁川陳氏的鼎力支持。

也就是呂布性子頗爲念舊,即便對於陳宮此前反對建立“小朝廷”的態度有些不滿,但還是讓陳宮繼續保持着“謀主”的地位。

至於潁川陳氏的代表陳羣,此刻在呂布的“小朝廷”之中地位則是僅次於陳宮。

而作爲潁川陳氏嫡子,陳羣之風姿無疑是最爲標準的世家子,一副高雅貴公子又不咄咄逼人的君子姿態。

開口娓娓道出關於“討吳盟軍”之事的過程中,口齒清晰,詳略有當地在三言兩語間便道出一系列的關鍵之處。

以風姿而言,陳羣無疑勝了陳宮不止一籌。

即便陳宮的位置站得比陳羣靠前,可給人的感覺便是面目平平無奇的陳宮比陳羣差之甚遠。

而在陳羣將相關信息說出,又細細分析了此事的種種後續影響。

陳羣直接言明劉備會如何處置參與反叛的江東世家並非關鍵所在,關鍵在於自此揚州將徹底被劉備所掌控,稱霸江東已不是指日可待,而是將成事實。

此刻可還不是歷經了多個皇朝更替,達成了“由北到南易,由南到北難”這麼一個共識的時期。

相反,秦漢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江東之地從來不乏霸主的出現。

楚、吳、越均是位於長江兩岸的霸主。

且楚霸王項羽滅秦,亦是從會稽郡起兵,然後一路從南到北打穿了整個大秦,爲大秦填平了最後一捧土。

因此,在劉備即將完全一統江東之時,所有人第一感覺便是如芒刺背的威脅。

揚州看似遠離中原地區,可一旦揚州鯨吞了徐州或豫州,那麼即刻就能進入中原,並且諾大的揚州反而會成爲無人能夠威脅的產糧地,爲前方源源不斷地輸送糧食。

而陳宮原本爲呂布所制定的霸業路線,可是掌控司隸後便伺機出虎牢關奪兗州,再以兗州爲踏平橫掃中原,南防劉備,北攻冀、幽、並三州,便能徹底奠定霸業。

屆時,霸業已定的呂布再慢慢清掃劉焉、劉表、劉備這些棘手的漢室宗親。

可若是劉備先一步進入中原,那無疑是對呂布的戰略意圖造成極大威脅。

以着呂布的高傲,他或許看不起關東一衆鼠輩,唯獨對於劉備相當的忌憚,一直暗中視爲大敵。

因此,這讓呂布對於此前勸說自己讓劉備擔任揚州牧的陳宮大爲不滿,皺着眉地朝着陳宮質問道。

“公臺,這跟你之前說得可是有些不一樣啊,你此前不是說劉備完全掌控揚州或許需要近兩年的時間嗎?”

陳宮張了張嘴有心想要解釋,可話到了嘴邊,又是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或許陳宮深知此前爲了送走討董盟軍,若不是不把“揚州牧”給劉備,拿什麼去安撫劉備?

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872章 曹洪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872章 曹洪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453章 占城稻?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887章 可願降?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05章 驚喜?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782章 找尋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584章 平蠻第825章 建業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583章 遷治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70章 開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17章 稱“魏王”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179章 清君側?第584章 平蠻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06章 夜襲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58章 唯有殺!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72章 想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0章 美人計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179章 清君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908章 戰後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
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872章 曹洪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872章 曹洪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453章 占城稻?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887章 可願降?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05章 驚喜?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782章 找尋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584章 平蠻第825章 建業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583章 遷治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70章 開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17章 稱“魏王”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179章 清君側?第584章 平蠻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06章 夜襲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458章 唯有殺!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72章 想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0章 美人計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179章 清君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908章 戰後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