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荊州事變

下一刻,不僅僅是郭嘉,在場的其餘學子也是聞到了那股濃烈的味道,紛紛扭頭朝着龐統看了過去。

這股怪味,赫然是從坐了起來的龐統被窩中散發出來的。

而悶了半個月的味道會是什麼樣?

這味道所過之處,幾乎是聞者色變。

郭嘉毫不猶豫地開口道。

“來個人,快,快將這奇才給請出去……”

……

而李基在離開講堂後,自然是不知道講堂之內發生的小鬧劇,反而是加快步伐離開了仁德書院,迅速返回了州牧府。

等李基回到州牧府之時,不僅僅是劉備,就連關羽、趙雲、賈詡、糜竺等人也均已經到了。

“子坤回來了。”

“軍師……”

“侯爺!”

李基分別簡單地迴應了一下,然後便是在分列兩側的右側文臣首座上落座。

這一次無疑是緊急召集衆人議事,尚且還有些位置空缺,不過在李基已經落座了,劉備也不再等待,直接開口道。

“據暗探回報,返回益州的劉璋遇襲了,且很可能劉璋已經落入到劉景升的手中,召集諸位也是想聽聽諸位的看法,此事……揚州該如何決斷。”

此言一出,無疑是在議事廳內引起一陣色變。

類似於賈詡這等智謀之士,更是明白這是風雨欲來之勢,不僅僅是涉及益、荊兩州,很可能會將周邊州郡都一併捲入漩渦之中。

而李基的表情未有什麼變化,卻是在郭嘉所給的急報中已經大體瞭解到事情經過。

在李基推測劉琦的行爲異常後,劉備便聽從李基的建議,隱晦地警示了一番劉璋。

劉璋也絕非是什麼愚鈍不堪之人,即便劉璋個人並未感覺劉琦會對自己不利,但也是漸漸有意疏遠了劉琦。

且爲了安全起見,劉璋在“大演武”結束後,還特意等到劉琦先行離開吳郡後,這纔開始籌備離開的路線。

除此之外,張鬆也向劉備獻了一計,明面上依然安排船隻如常走長江水路返回益州,暗裡則是從劉表控制不穩的荊南走陸路返回益州,以最大限度確保安全。

此事,李基當時亦關注了一下,一時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沒想到,還是出事了。

“主公,此事不知探子是否已經進一步覈實?會不會是有旁人嫁禍給劉荊州,以挑撥益、荊兩州的關係?”簡雍開口道。

糜竺聞言,頗爲贊同地說道。

“這確實不失爲一種可能,且按理來說,劉璋離開的時候如此小心,劉荊州想要真正找到劉璋所在並不輕鬆。除了主公外,清楚劉璋返回益州路線的應該……”

漸漸的,糜竺沒了聲音。

坐在主位上的劉備,也是皺着眉頭地開口道。

“子仲所言極是,劉璋是在荊州境內被襲的沒錯,但是在世人眼中,恐怕我的嫌疑並不比劉景升來得要小。”

“或許,這也是在有意挑起主公與另外兩位同宗州牧的矛盾。”

李基緩緩地開口道,心中亦是升起了一種被算計的感覺。

眼下的情況,李基很清楚劉備的無辜的,但在世人眼中卻不是如此,甚至劉備想要洗清自身的嫌疑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劉琦與劉璋多次出入遊玩場所,這會讓世人覺得劉琦與劉璋私交甚密。

且劉琦先一步離開了吳郡,然後遲了不少悄然離開的劉璋,卻是在荊州境內遭遇了襲擊。

這在旁人看來,說不準更像是一場劉備特意嫁禍給劉表的襲擊。

而在李基返回州牧府的途中,便已經細細將來龍去脈都推敲了一遍,緩緩開口道。

“主公,不過基更傾向於這一切依然是劉荊州所爲。”

“何出此言?”劉備問道。

李基緩緩地開口道。

“以基之見,劉荊州從一開始便是算計好的,劉琦主動與劉璋交好,若是能以此誘劉璋前往襄陽自然最好。即便不能,此異常舉止也會引起我等的注意。”

“而後,劉荊州料定了主公自大局考慮會勸說劉璋主動疏遠劉琦,劉琦能借此脫身洗清嫌疑先行返回荊州之餘,後續暗中小心離開的劉璋遇襲,自會讓主公惹上極大的嫌疑。”

“如此一來,主公便是派人前往荊州質問劉荊州,劉荊州必然會推脫無辜。可主公若是大興刀兵,在世人看來卻更像是主公特意嫁禍給劉荊州,以此爲由奪取荊州之地。”

可以說,此事看似簡單,但內裡卻是重重迭迭。

劉璋遇襲,劉表看似也脫不了嫌疑,但卻也是將劉備也一併拖下水。

更重要的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斷了劉備進攻荊州的理由,否則劉備就更難洗清襲擊劉璋嫁禍劉表再同室操戈的惡名。

這一番推測說出,亦是讓議事廳的衆人陷入一陣沉思之中。

片刻後,張飛一拍腦袋,開口道。

“啊!好複雜,總之子坤先生的意思,就是劉表老兒是準備將襲擊劉璋的事情安在大哥的頭上沒錯吧?”

李基答道。“這僅是基的一番推論,亦存在其他可能。”

如今劉備在天下諸侯中也算是站起來,自然免不了會遭受各種算計,也不是不存在這是有人在蓄意挑動宗親州牧之間矛盾的可能。

只是,此事無論怎麼看,得利最大的始終就是劉表。

劉璋在手,那就有了打開益州大門的鑰匙;

將劉備也拖下水,一時也能讓劉備投鼠忌器不敢進攻荊州。

而這恰恰是劉表謀求益州的兩大阻礙所在,如何打開益州大門,以及如何避免劉備趁機襲擊荊州後方。

“只是,劉荊州是如何準確地找到劉璋所在的?”

簡雍不解地問道。

畢竟,且不說劉璋是偷偷走荊南返回益州,除了劉備與李基等人清楚外,旁人根本就不清楚劉璋不在長江水道上。

且荊南亦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劉表對於荊南的掌控力同樣有限。

這種情況下,劉璋那數百人鑽入荊南之中低調離開,想要找到的可能性極低。

即便是被有心人發現了,等消息傳回襄陽再等劉表調動兵馬襲擊,劉璋也早就離開荊南抵達益州了。

也正是因此,所以即便劉璋在荊南遇襲,反倒在世人眼中劉表的嫌疑並不算大。

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953章 愚忠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92章 三贏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788章 系別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817章 稱“魏王”第655章 鬥智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69章 陷陣營!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450章 流放嶺南?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章 大興,大興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594章 日常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64章 “毒士”賈詡第665章 典韋在此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589章 訓子鞭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875章 李氏三傑
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953章 愚忠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92章 三贏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788章 系別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817章 稱“魏王”第655章 鬥智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69章 陷陣營!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450章 流放嶺南?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章 大興,大興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594章 日常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64章 “毒士”賈詡第665章 典韋在此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589章 訓子鞭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875章 李氏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