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

不到半日的功夫,劉皇叔來了的消息便傳遍整個下邳。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皆知曉了這個消息,這也讓下邳城中所有人的精神爲之一振。

曹操大肆屠城,陶謙又是屢戰屢敗……

這讓徐州士卒百姓實則都可謂是惶恐不安,生怕曹軍的屠刀什麼時候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因此,即便屠城之事發生了並未多久,但不少徐州百姓甚至都已經開始南逃避難了。

而劉備的到來,對整個下邳城來說不亞於是一針強心劑。

在陶謙爲劉備接風洗塵的宴席中,主動向劉備示好的官吏將領更是不計其數。

陶謙見狀,非但不惱,反而屢屢爲劉備介紹推舉。

劉備與陶謙之間的關係算不上是不計前嫌,只能說是陶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在陶謙落魄至此,劉備卻能親至下邳相見的舉動,不亞於雪中送炭,讓屢戰屢敗下連丁點心氣都沒了的陶謙幡然醒悟了過來。

‘玄德以誠待之,老夫便以徐州相托之,又有何妨?’

陶謙看着被大量徐州官吏將領圍在中間的劉備,渾濁的眼眸中已多了幾分決定。

且也將陶應、陶商二子託付給劉備,陶謙方能放心。

而等這臨時所設的宴席接近尾聲後,陶謙當着一衆文武,直接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州牧印信與虎符走到了劉備的面前,道。

“玄德,還請接下此物。”

劉備被這忽然的變故驚得酒都忽然醒了,連忙開口道。

“恭祖這是作甚?備入徐州所爲的是援助好友,亦是爲了保護徐州百姓,絕無半點佔土之心。”

陶謙當衆正色道。

“我自是知道玄德大義,但老夫年邁不堪,已無力代天子牧守徐州,以致徐州百姓遭受屠城之禍,尚有何顏面再執掌徐州?”

“惟有玄德這般的仁德之君牧守徐州,方是人心所向,還請勿要推辭。”

此刻,陶謙已然徹底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錢財也好,權柄也罷,陶謙都不再去執着。

更重要的是,陶謙相信將徐州交給劉備,劉備斷然不會虧待陶謙父子三人,起碼可以保陶應陶商那兩個愚子的一生安穩。

面對着擺在面前的印信虎符,心懷天下的劉備心中沒有半點心動自是不可能。

然而,不管這是不是陶謙的試探之舉,劉備的政治智慧都清楚自己絕對不能在此刻就從陶謙的手中接過徐州。

“不可,不可!”

劉備再次拒絕,答道。

“恭祖若是所憂外敵而欲辭讓州牧之位,勿慮也!”

“備率領十萬大軍入徐州,爲的便是助恭祖擊退曹賊,還徐州一個安穩。”

陶謙見劉備的態度堅決,也不再堅持,只得退而求次地說道。“州牧印信,玄德可暫且推辭,但虎符還請玄德接過。”

說罷,陶謙親自從托盤中拿起虎符,遞到了劉備的面前,道。

“徐州因老夫愚蠢而屢戰屢敗,卻非是徐州將士怯戰之過也。”

“素知玄德有識人之能,國士侯用兵更是未有敗績,還請玄德親領徐州將士與曹軍交戰,給予徐州將士一個親手雪恥復仇的機會。”

劉備見陶謙雙手舉到了自己面前的虎符,神色動容,伸手接過了虎符,道。

“既然如此,備便暫領徐州虎符,領徐州將士向曹賊一雪前恥。”

“且願自領軍令狀,戰若敗,願自刎以謝徐州父老。”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無不被劉備所折服,士氣更是隨之高漲振奮。

劉備也是舉起虎符向衆人示意,目光堅定自信。

曹軍在徐州內勢如破竹,未有敗績,已成徐州一衆文武的夢魘不假;

可劉備俱否?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

在李基有意無意的間歇性打擊下,劉備已然不敢自稱“知兵”了,但是劉備對於李基的信心卻是有如巍然泰山。

因而,爲了提高士氣,劉備毫不吝嗇地當衆許諾。

陶謙見劉備初來乍到便贏得人心擁護,士氣與此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心緒複雜之餘,更是明白自己已無牧守徐州之能。

“凡徐州將士見玄德如見州牧,凡有不敬者,玄德可斬之。”

陶謙再度加了一把火,主動地爲劉備助威。

……

隨着在下邳城中暫住的劉備向李基送來了書信,詳細交代了事情經過,引得軍中一衆文武都一陣愕然。

在衆人的設想中,劉備親自前往下邳城能夠與陶謙冰釋前嫌,讓雙方攜手合力抵禦袁曹夾擊,這已經是足夠大膽的構想了。

讓不少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目標似乎定得還是太低。

陶謙就跟中了“美人計”魅惑似的,居然願意主動將徐州白送給劉備。

當時下邳城中有劉備的七千騎兵,劉備一旦接過州牧印信,陶謙事後反悔,劉備也是有足夠能力控制下邳城。

且即便是在劉備拒絕徐州後,陶謙接着還選擇將虎符交給劉備。

周瑜的神色有些怪異地道了一句。

“主公這算不算是單騎取徐州?”

此言一出,頓時在帳中引得衆人一陣認可。

曹操費了多少功夫都沒能得到的徐州,劉備卻僅僅是在下邳亮個相,陶謙就迫不及待地送給劉備。

劉備的魅力之大,屬實是有些超乎衆人的想象了。

而聽着衆人對劉備的讚歎,李基也是忍不住嘴角含笑。

唯有司馬懿與諸葛亮兩人的表情,與其他人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司馬懿純粹是覺得天方夜譚,且下意識從陰謀論的陰暗角度出發,覺得這會不會是陶謙的計謀……

只是,司馬懿的理性又在否定着這個猜測。

原因無它,便是陶謙真的能有這般的心計與能力,又何至於被曹操在徐州境內攆得倉惶逃竄?

至於諸葛亮則是搖了搖頭,道。

“老師,劉皇叔此舉屬實有些過於冒險了。”

“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陶恭祖相邀劉皇叔入城時,劉皇叔還打算將騎兵留在城外,一旦陶恭祖有意在城內設伏,劉皇叔豈不是危矣?”

儘管,諸葛亮也清楚於情於理陶謙都萬萬不會對劉備動手,否則徐州當真就要面臨袁曹劉三家夾擊,陶謙可謂是必死無疑。

可,諸葛亮依然反對劉備如此入城。

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412章 策與瑜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31章 共飲之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297章 破陣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281章 蹋頓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35章 戒“備”森嚴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53章 占城稻?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0章 美人計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36章 圍三闕一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369章 陷陣營!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822章 鹿肉尙溫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170章 上當矣!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606章 水攻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594章 日常第345章 潘鳳之名
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412章 策與瑜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31章 共飲之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297章 破陣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281章 蹋頓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35章 戒“備”森嚴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53章 占城稻?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20章 美人計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36章 圍三闕一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369章 陷陣營!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822章 鹿肉尙溫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170章 上當矣!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606章 水攻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594章 日常第345章 潘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