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看着錢唐縣令似乎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不斷喊叫着,顧雍似是個老實人那樣開口提醒道。

“主公前往徐州之前便已經將郡守印信俱交給了李郡丞,莫說是蓋張手令,便是蓋在我的臉上都沒有問題。”

頓時,錢唐縣令的聲音一頓,不可思議地喃喃道。

“怎……怎麼可能?那可是印信,府君大人爲什麼會把印信都交給李基,難道府君大人就不怕被李基給架空了嗎?”

須知,在消息傳遞不發達的時代,印信纔是自證身份最重要的信物,且印信也是行使權力最重要的信物。

郡守印信在手,李基甚至完全有可能在劉備離開吳郡的時候,將整個吳郡上上下下的官吏換成自己人,繼而完全將劉備架空。

“感謝足下提醒,險些都忘了。”

顧雍卻彷彿忽然想起什麼,走到了錢唐縣令的面前,然後伸手將被錢唐縣令綁在腰上的印信給解了下來。

錢唐縣令見狀,瘋狂地掙扎了起來。

“還,還給我……”

“憑什麼?就算李基手中有府君大人的印信,他憑什麼無緣無故地奪我的官,還要對我進行處置。”

顧雍複述着李基的理由,開口道。“大災之年,爾等奉命在城中隨時候命,妄敢醉酒誤事,這已足矣。”

此刻錢唐縣令已然沒了絲毫的嘴硬,只顧着連連求饒辯解着。

“罪不至死,罪不至死啊,本官現在已經醒酒了,且馬上就能趕去府衙聽命,絕不會誤事。”

“你說的倒也是,你這一身整潔模樣,就算拉你到驛館外砍頭,恐怕也會使百姓多有議論,事後郡丞說不得還要怪罪到我的身上。”

顧雍喃喃地說了一句,讓錢唐縣令的眼中再度浮現出希冀的光芒。

只是,還不等錢唐縣令繼續說些什麼。

顧雍鼻子略微一動,似是嗅到了房間中還在傳出酒味。

而後,顧雍循着酒味走到了屋內的榻上,打開看了一眼,裡面赫然是半壺尙未喝完的酒。

緊接着,顧雍便提着那半壺酒走到錢唐縣令的面前。

顧雍臉上依然是那一副老實遲鈍的模樣,手中的那一壺酒卻是當着所有人的面緩緩地倒在錢唐縣令的身上。

頓時,錢唐縣令半個身子都被美酒所打溼,開始對外散發出着濃濃的酒香。

隨着酒壺一空,顧雍的聲音隨之響起,道。

“這樣的話,就足以輕易服衆了。”

“欲加之罪,本官……”

只是隨着顧雍擺了擺手,那兩個控制着錢唐縣令的郡兵就直接堵住了他的嘴巴,然後直接將錢唐縣令給拖拽了出來。

下一刻,外面傳來了一陣慘叫聲,然後就徹底沒了動靜。

這方纔讓一直懵在一旁的許文,驟然反應了過來,臉上流露出了驚恐之色。

“我,我要怎麼被處置?”

許文強打着底氣地向着顧雍問道。

而顧雍的臉上多了一分笑容,將手中的錢唐縣令印信塞入到了許文的手中後,道。

“恭喜許大人,據郡丞意思乃是由許大人暫時擔任錢唐縣的代縣令,只待府衙將此任命上報給朝廷,朝廷再正式下達任命,許大人今後便是錢唐縣的父母官了。”

“啊??!!”

驚喜來得有點太快,以至於許文一時居然有些難以理解。

昨晚被上司拽着去赴宴喝酒,被迫表演才藝助興,今早才艱難從宿醉狀態中爬起來叫醒上司去參加會議。

然後還不等遲到的上司出門,上司就被摘了腦袋,我自己反倒升官了?

“咳咳……”

顧雍輕咳了一聲提醒許文,然後開口道。“郡丞正在府衙內等着你參加會議,宜速動身。”

“是!”

如夢初醒的許文來不及慢慢體會心中的複雜,緊握着手中印信之餘,幾乎是飛奔一般地衝着驛館朝着府衙的方向而去。

前縣令的屍體,可還擺在驛館外還沒有涼透呢!

且許文刻意控制着自己不去看前縣令的屍體,但經過之時,果真還是聞到了一陣酒香,並且走遠一點後,還隱隱約約聽到顧雍在當衆宣佈前縣令的罪責。

而等許文飛快地趕到府衙,然後被小吏引導着進入會議所在的屋內之時。

許文的出現,幾乎吸引了所有正在閱讀竹簡的縣令目光。

一道道目光向着許文投來……

然而,當縣令們看見許文腰上所掛的印信後,那本就涼了半截的心幾乎也是跟着涼透了。

那李子坤,果真不是說說的,單純地唬人。

錢唐縣令恐怕這一刻已經身首異處了! 驀然間,剛剛進到屋內的許文似乎聽到了不少吞嚥口水的聲音,且屋內的氣氛似是一下子就緊張了許多。

只是許文來不得多加觀察,就被一小吏引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隨即,許文剛剛打開一卷竹簡,還來不及細看其上的內容,李基也隨着再度進入屋內。

頓時,在場心思各異且惶恐不安的縣令們,神色均是一肅,紛紛打起所有的精神。

而李基感受着兩次進入屋內縣令們的不同反應,心中不由得暗笑一聲。

殺雞儆猴……

永遠都是立威最快捷的方式。

其中,李基的目光多在許文的身上停留了一瞬,令許文的臉上肉眼可見地浮現着緊張。

不過,李基並沒有對許文有什麼特別的表示,目光下一刻就略了過去。

對於李基而言,許文是相對特殊的,但還是頗爲普通的。

普通的是,許文的能力目前並沒有什麼太過於出衆的地方,特殊的是許文的出身便是連寒門都算不上,甚至是奴僕出身,且許文的心性品德尚且不錯。

如若許文是個可造之才,李基便會對許文進行相當的扶持,以向許多出身低微的士人傳遞一些信號。

更重要的是,李基想要通過許文爲貧苦百姓們打造成一個標杆,讓貧苦百姓儘可能支持子女讀書。

在這個連科舉、學堂都沒有時代,識字率低得可怕!

文字、學問幾乎是完全掌握在世家豪族的手中,底層百姓既不識字,更沒有識字的途徑。

因此,並非是漢代諸多帝皇想要依靠於世家維持統治,而是不得不而爲之。

畢竟,倘若一個人連字都不認識,如何執政一方?

不識字的話,甚至就連成爲一個小吏都是不可能的。

“仁德學院”不問出身的規矩,表面看似是利好寒門士子,受到無數寒門士子的追捧讚揚,實則也是李基暗自給與百姓們的一個機會。

只是,暫時還沒有士子察覺罷了。

因爲無論是在世家豪族,亦或者是士子們的眼中,他們與普通百姓就不是一個賽道。

故以,許文已經算是這個時代罕有的一個特例。

書童出身,一步步展現能力,然後被前錢唐縣令當成家臣那樣扶到了縣丞的位置。

這也算是前錢唐縣令唯一的執政功績了,自知能力不行,便讓許文當了縣丞。

當然,李基更傾向於前錢唐縣令僅僅只是想要抽出更多時間去享樂罷了。

這些念頭在李基心中一轉亦不過是轉瞬之間,表面上李基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地坐到了主位上。

“麻煩諸位同僚應邀到此,基在此感激不盡。”

頓時,下方的縣令們紛紛謙虛地表示“不敢”。

“適才分發給諸位的竹簡,想必諸位也已經看過了一部分,那便是需要諸位同僚接下來所需要對各自區域內重新或疏通、或開掘、或填平的水網規劃。”

儘管諸多看了一部分內容的縣令們有所預料,但當真聽到了此言之時,依然爲之大爲震驚,一部分縣令臉上明顯流露苦色。

“不可!”

性格頗爲剛正的婁縣縣令忍不住起身開口道。

“還請郡丞大人三思而行!此水網規劃以吾觀之,確實於萬世而言都乃是大利!”

“然,若由各縣自行依據徵召勞力,且不說錢糧消耗,更恐會引得百姓天怒人怨,紛紛逃離家鄉也不是不可能的。”

“莫非郡丞大人慾讓吳郡百姓也化作北面來的流民那般乎?”

一言蔽之!

那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並且各縣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執行如此龐大的計劃,縣衙的錢糧有限。

若是爲官清平一點的縣令,縣城的錢糧維持縣衙運轉與開銷都是有點緊巴巴的,一年下來的餘錢最多就是招募三五百勞力修繕一下城牆,清理一下河道,那都算得上是勤政安民了。

若是再想要進行些譬如修整道理之類的大動作,過去那便是需要縣令向當地的世家豪族請求募捐,得到當地世家豪族的支持才行。

一個字——窮、苦!

因此,婁縣縣令看到李基派發的水網規劃計劃後,心中止不住的是憂慮。

生怕李基強徵勞力進行水網規劃,那可是暴政啊!

百姓們過得本就頗爲艱難,家家戶戶往往就一到兩個勞力,一旦被強制去開掘河道,甚至要求勞力自帶乾糧,餘下的老弱婦孺怎麼活?

那勞力又是否能在繁重的勞役下活得下去?

恐怕用不了多久,即便河道修好了,當地也將變得十室九空了。

李基看着婁縣縣令那梗着脖子,一副不怕你殺我頭的模樣,忍不住讚賞道。

“我吳郡有心懷百姓的賢官也,大善!”(本章完)

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4章 計將安出?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03章 昭亭侯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170章 上當矣!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05章 驚喜?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05章 驚喜?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15章 強制嘲諷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960章 漢王之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95章 爭議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92章 孫氏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11章 看破第76章 以身入局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556章 雄壯否?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17章 稱“魏王”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800章 威逼第952章 洗馬?第530章 草案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25章 調度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
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4章 計將安出?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03章 昭亭侯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170章 上當矣!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05章 驚喜?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05章 驚喜?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15章 強制嘲諷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960章 漢王之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95章 爭議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92章 孫氏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11章 看破第76章 以身入局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556章 雄壯否?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17章 稱“魏王”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800章 威逼第952章 洗馬?第530章 草案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25章 調度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