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筆鋒一斜

雖說隨着權勢地位日重,爲了家國之事計,許多事情已經容不得李基由得喜惡的性子去決策。

若是可以,李基何嘗不想時時在家中與嬌妻溫存,以逗弄兒女爲樂,而不是需時時顧着這大漢十三州之事。

可眼下大漢局勢發展到了這一地步,便是說整個大漢十三州何去何從,都是李基的肩上給挑着。

武伕力能扛鼎,謂之雄。

智者謀算天下,稱之英。

不過李基同樣也是有着自己的喜怒哀樂,對於曾經郭嘉所遭受的委屈,作爲老師同樣也看在了眼裡。

過去,潁川郭氏自認爲是僅有一郡之地的劉備與李基高攀不起他們;

短短几年再看,潁川郭氏又看我李子坤有幾分像從前?

郭嘉是如何被潁川郭氏欺辱踢出族譜,劃清界限,只能自立一脈的,李基今日的筆鋒一斜,便要讓潁川郭氏如何向郭嘉低頭。

再者,若是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場,十個世家豪強屠滅九個,也絕對有漏網之魚。

若是完全在李基的角度看來,那便是天下世家豪強除了利益完全跟劉備捆綁在一起的那一部份,誰活誰死都沒有區別。

這是李基爲大漢所設計的滔滔大勢,必然是會拍死一部分經歷了野蠻發展階段的世家在沙灘上。

李基並不是很在乎是什麼世家被拍死在沙灘上。

就跟海浪不會爲魚兒擱淺在沙灘,而生出猶豫與不忍停滯不動一般。

毀滅一部分世家,也僅僅是因爲有這個必要。

進行一番挑選,而不是隨手抽出一沓,已然是李基足夠的仁慈,不願見一部分行事作風還算不錯的世家就此沒落了。

之所以特意關注了潁川郭氏,也僅僅是因爲郭嘉是李基的弟子罷了。

而李基的回答或許還有意地流於表象,但聰慧之極的諸葛亮顯然已經漸漸反應了過來。

去或留,本就在乎李基的一念之差。

李基實際上是將潁川郭氏的去留,暗中交到了不久前從幽州返回壽春的郭嘉手中進行選擇。

李基並不在乎潁川郭氏的悔恨或感激,但與潁川郭氏息息相關的郭嘉或許纔會需要潁川郭氏的悔恨或感激,以解年少之時所留心結。

“奉孝師兄若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必會感動不已。”諸葛亮滿懷感慨地說着。

“貧嘴。”

李基沒好氣地道了一句,讓諸葛亮將那些已標爲“去”的世家豪強整理出來,然後將暫緩判斷的那部分世家豪強留了下來。

這一部分,李基還需根據錦衣司的情報做進一步的考量與判斷。

儘管於大勢而言,去留哪一部分的影響都不大,但李基自然是想要把事情做得儘量的妥當,免得給後人還留下些明顯的禍患。

當然,如何“去”?

這也需要辦得相當的妥當,以免落人口實。

而諸葛亮也趁機開口道了一句。

“老師,我有一策獻之。”

“哦?亮兒有何策?”李基問道。

“今後將借豫州世家之手清查豫州田畝,爲避免豫州世家相互掩護或是串聯造假,何不讓豫州世家往徐州清查?徐州世家則在豫州清查?”諸葛亮提議道。

李基笑了笑,道。

“亮兒此策可行,確能大大避免串聯造假之事,但仍有漏洞,須知部分名門世家的人脈關係可不僅限於一州之地。”

“如此看來,也唯有加強監察了。”

可一想到其中的巨大工作量,諸葛亮都忍不住皺眉。

“亮兒勿憂,且看看此文書。”

說罷,李基取出了一份文書推到了諸葛亮的面前。

《攤丁入畝》

等諸葛亮打開看了數息後,瞳孔都明顯爲之一縮,驚駭地開口道。

“老師想要取消丁稅?”

李基平淡地答了一句。“爲長遠計,丁稅一定要被取代。”

何爲丁稅?

也便是人頭稅,具體實行下來就是大漢如今的“口賦”與“算賦”。

這是大漢現階段的兩大稅賦“田稅”與“丁稅”之一。

“丁稅”的存在,也是爲何世家豪強會不斷地隱匿人口,更是爲何田畝歉收之時,百姓不得不賣田賣身爲奴的原因所在。

如今青春版的諸葛亮接收了如此驚駭的消息,都爲之愣了好一陣,方纔下意識地提醒道。

“老師,此事一個處理不當,怕是會舉國動盪。”

“如今的大漢還不夠動盪乎?”

李基反問了一句,讓諸葛亮啞口無言,更是漸漸冷靜了下來,重新將目光放在文書上一字一句地細細斟酌起來。

這一看,諸葛亮足足看了許久,緊繃着的整個人才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由衷地開口道。

“這‘攤丁入畝’若是能推行下去,於天下百姓有大利也。”

諸葛亮如今還算是一根幼苗,可正因爲是幼苗,諸葛亮接收新興事物反倒更爲容易。

看着諸葛亮頃刻間就轉變的態度,李基不禁想起了此前爲了說服劉備。

那可當真是徹夜未眠,口乾舌燥,擺出了無數的數據與案例,這才讓劉備漸漸認可了“攤丁入畝”的重要性。

這“攤丁入畝”簡單說來便是取消所有人頭稅,按百姓實際耕種田畝來計算稅賦。

如此一來,不僅讓普通百姓實際所需繳納的稅賦大大減少,還能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對勞動力實現解放。

這也是李基爲描繪的帝國藍圖所必須的根基之一。

否則有丁稅一日壓在身上,許多百姓根本就不敢放棄田地,也根本就沒有任何試錯的成本可言,只能終日于田地耕耘,避免來年交不上丁稅。

結合着李基特意提高士卒地位的改良版軍戶制,這“攤丁入畝”與“軍戶制”便是李基爲今後帝國所制定的兩條腿。

只是“攤丁入畝”的制度,無疑大大損害了世家豪強的利益,讓他們所需繳納的稅賦鉅額增長。

結合着李基趁機清查豫州田畝,某種意義上無疑是讓陷於困境的世家拿着刀捅自己一刀進行放血,放血之餘還能保持笑臉堅決擁護的,才能登上李基準備打造的帝國鉅艦。

如今,豫州無疑成了李基爲“攤丁入畝”所準備的“試驗田”,等在豫州順利推行,繼而就能在劉備治下的全境實施。

如此一來,諸葛亮也就明瞭李基爲何會放心讓豫州世家清查豫州的田畝信息了。

爲了奪回被黃巾所佔的田地,豫州世家自然需要儘可能將所有田畝都查出來,且是查出來越多越好,自然不可能會隱瞞不報。

真正可供世家豪強作假的地方,實則是田畝歸屬的信息,趁機將百姓所耕耘的良田進行侵佔。

就如將有主良田的改爲無主良田,某百姓所有的十畝良田改爲偏僻角落的十畝下田,這都不過是實際執行人只需筆鋒一斜,就能隨意修改的部分罷了。

後續即便有二次驗證,只要田畝總面積與肥沃程度沒有出入,也不可能細緻地找到一家家農戶再度問詢覈查。

若是過去的大漢稅法,這種做法對於世家而言自然是大爲有利可圖的。

畢竟大漢的稅賦是丁稅重於田稅。

即便世家所得的田畝信息清楚,但將那些因此破產的百姓收爲黑戶勞動力。

讓那些黑戶爲世家豪強對田畝進行耕種,不僅能逃掉相當一部分的稅賦,家族成員即便不下田勞作,也能有着足夠的錢糧進行供養。

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304章 捧殺第305章 驚喜?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52章 洗馬?第113章 血包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33章 已有妙計?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556章 雄壯否?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49章 漢!威武!!!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937章 窮怕了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14章 真罵戰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74章 益處何在?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589章 訓子鞭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78章 張八百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304章 捧殺第305章 驚喜?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52章 洗馬?第113章 血包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33章 已有妙計?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556章 雄壯否?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49章 漢!威武!!!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937章 窮怕了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14章 真罵戰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674章 益處何在?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589章 訓子鞭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78章 張八百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