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天下楷模

如此,再一次側面印證了密林之中果然設有重兵埋伏。

直至,袁紹翌日小心地指揮全軍擺出陣勢,徐徐往密林之內推進,方纔發現密林中留下的痕跡根本不像是重兵埋伏。

可如此再三拖延下,已然足足爲公孫軍爭取了兩日的時間。

袁紹再想追襲,已是鞭長莫及,只得放棄追擊公孫軍,轉而開始在冀州之內攻城掠地。

而界橋一戰的大敗,早就徹底嚇破了韓馥的膽子。

一些不滿袁氏霸道舉止的冀州官吏將領還在自發地試圖抵擋袁軍,韓馥就先一步捧着印信前去向袁紹獻降,以圖苟活。

這也讓公孫瓚幾乎是前腳才退回到幽州,後腳袁紹就幾乎盡領了冀州之地,徹底成了真正的冀州之主。

冀州一入袁紹手中,袁紹便一方面便以幷州州牧之名派人前往幷州攬權,一方面則是整備大軍,試圖順勢乘勢攻入幽州。

然而,等袁紹整備了韓馥麾下的兵力,浩浩蕩蕩地率領十萬大軍劍指幽州之時。

袁紹方纔在大量斥候的回報中,得知在界橋對峙的一年間,劉虞不斷遷徙幽州南部與冀州相鄰的百姓到北部牧馬養牛。

甚至就連大量與冀州相鄰的幽州城池、城鎮等,均在界橋之戰出了結果後,被劉虞派人放火焚燬。

等袁紹此刻注意到此事之時,幽州與冀州相鄰之地,可謂是堅壁清野上百里。

這一下,袁紹以及帳下的一衆謀士均有種無計可施之感。

沒有城池或城鎮爲依託,這百里平原即便袁紹大軍能步步爲營地通過,後勤輜重又該如何在來去如風的幽州騎兵騷擾下保障?

也就在袁紹爲之頭疼不已之時,界橋之戰的結果也傳遍了整個大漢。

在這個結果沒有出現之前,世人普遍所看好的往往是白馬將軍公孫瓚,更多的是估摸着袁紹能夠支持多久不敗。

萬萬沒想到的是,袁紹大勝,一舉佔領冀州。

公孫軍損失慘重不說,若不是趙雲及時馳援,公孫瓚自身都差點把命丟在界橋,只得狼狽地退回幽州。

兩霸多強的袁劉之爭的格局,似已經初步形成。

在世人眼中,荊揚二州背後有交州這個隱患,冀並兩州的背後同樣也還需要平定幽州,如此袁紹、劉備方能真正毫無後顧之憂地攻取中原。

且袁紹這一勝,對於中原的局勢影響同樣也是巨大的。

在壽春的劉備得知界橋之戰的結果,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悲慼之色。

五萬左右的幽燕男兒,就此殞命界橋。

這讓作爲同鄉的劉備如何不爲之心有悲慼?

界橋之戰的整個過程,在郭嘉派人送回的彙報中更是連每個細節都相當清晰。

對此,李基只能感慨公孫瓚敗得不冤。

袁紹一方上下一心,人人用命,面對逆境,袁紹的表現可謂是可圈可點,完全當得上如今盛起的“天下楷模”讚譽。

與之相對的,公孫瓚太過於自傲了,自恃兵力優勢且身處對騎兵有利的平原,一直都沒有將弱勢兵力的袁紹放在眼裡。

不過界橋一戰,倒是讓麴義、趙雲的名聲大震。

麴義率領八百先登死士抵擋白馬義從,趙雲則是在亂軍中來回衝殺救出了公孫瓚。

“唉,伯圭未有生命之危,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希望此戰過後能讓伯圭戒驕戒躁纔是。”

而對界橋之戰分析了一遍後,劉備只得如此感嘆一聲,然後向着李基開口道。

“幸好子坤早早料定界橋之戰或有變故,提前讓劉幽州在南部堅壁清野,遲滯了袁本初趁機攻入幽州的勢頭。”

“否則當真讓袁本初橫據幽、並、冀三州,再兼之中原有袁公路、曹孟德爲其助威,頃刻之間大漢半壁江山將易袁姓也。”

說到最後,劉備越發感到震撼。

袁紹這一勝,超乎了世人的預料,可並沒有超乎李基的預料。

更重要的是,在世人看來,袁紹自此能與劉備成隔中原而望的爭霸之勢。

可,以着劉備的利益立場來看,袁紹這一勝對於劉備而言同樣是百利而無一害。

討董期間,公孫瓚隱隱還尊劉備爲上,可在公孫瓚漸漸成稱霸黃河以北之勢,劉虞、劉備越發不被公孫瓚所正視。

一旦公孫瓚擊敗袁紹而橫據冀、並、幽三州,那麼劉備公孫瓚,孰爲大?

屆時,劉備公孫瓚不僅要反目成仇,持續了多年的海貿也將就此中斷,荊揚再難持續大量購入戰馬耕牛。

相反,如今袁紹雖勝,但在李基的落子下,袁紹卻難以攻入提前堅壁清野的幽州。

既保全了幽州維繫海貿,又無形中削弱了袁紹,讓袁紹短期內難以佔有幽州。

不過對於劉備的讚譽,李基搖了搖頭,起身走到了大廳之中所擺的巨型大漢沙盤中,一邊在冀、並二州中緩緩插入代表袁紹的小旗,一邊謙遜地答道。

“順勢而爲罷了,公孫伯圭過於自傲,兵勢雖強,卻並不足以奠定勝負,有此一敗再正常不過了。”

兵戰,絕非是衡量雙方紙面數據就能分出勝負。

界橋之戰是以弱勝強不假,但是跟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合肥之戰、夷陵之戰這四大翻盤戰役相比,並無什麼希奇之處。

尤其是合肥之戰,孫十萬的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精銳大破,不僅影響了當世大局,更是一舉奠定了“江東傑瑞”千古美名。

罪在當代,過在千秋。

這個世界,往往就是個半場開香檳的草臺班子。

所以,縱使公孫瓚在李基的影響下兵力比原軌跡更強,但收穫了一場大敗,並不讓李基有一絲一毫的意外。

而等李基將冀、並兩州的小旗換上後,左手捋着大袖,右手朝着黃河以北一指,道。

“主公,黃河以北的局勢明朗,韓馥膽怯如鼠主動投降,但黑山軍、幽州以及幷州鮮卑等各方牽制,袁紹短期間縱使兼連冀、並二州,一兩年內也無力南下中原。”

旋即,李基又指着兗州道。

“不過界橋之戰勝負一分,這兗州之爭……還需再加入袁紹一方,成四方相爭之勢。”

“且袁紹當下亦該知短期內以穩固後方爲上,不宜涉足中原,所以袁紹極大概率會選擇支持袁術奪取兗州。”

“而青州曹操與冀州不過是一河之隔,曹操未必敢與二袁相爭,也只能選擇放棄兗州。”

劉備聞言,眼界豁然開朗,道。“這麼說,不久後,呂布將與二袁相爭兗州?”

“非也。”

此刻,李基擺了擺手,道。

“二袁必知與呂布相爭,只會給了一個我軍進攻豫州後方的機會,所以二袁或會選擇以利使呂布放棄兗州。”

說到這裡,李基的手指略加思索後,往着南陽指去。

“此處,南陽或會割讓給呂布。”

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194章 緩稱王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281章 蹋頓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783章 重聚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章 計將安出?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606章 水攻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529章 驕矜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7章 二選一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817章 稱“魏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97章 破陣第976章 烽火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833章 此事易耳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30章 都殺了!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447章 大演武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
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194章 緩稱王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281章 蹋頓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783章 重聚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4章 計將安出?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606章 水攻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529章 驕矜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7章 二選一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817章 稱“魏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97章 破陣第976章 烽火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833章 此事易耳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30章 都殺了!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447章 大演武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