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敗局早定

“袁術休走!”

張飛眼看着袁術駕御着戰車開始後撤,大吼一聲,再也顧不得其餘騎兵,胯下踏雪烏騅馬長嘯一聲,速度猛然拔高,甩開麾下騎兵,朝着袁術追去。

短短百步距離,對於踏雪烏騅馬而言,不過是數個呼吸。

袁術猛然地回頭一看,發現張飛與自己的距離正在肉眼可見地拉近,這讓袁術心中一寒,馬鞭猛抽着三匹拉車戰馬,將三匹戰馬的速度再度拔高了一籌。

且憑藉着精湛的御術,袁術始終保持着戰車在如此的速度下並沒有發生側翻。

“快快快!”

袁術不斷狂抽戰馬,試圖讓速度再加快三分。

“休走!休走!!!”

單人單騎而追的張飛,則是扯着大嗓門地喊了起來。

這一車一騎,一追一逃,看得不少豫州軍犯懵。

尤其是豫州軍的大纛是被固定在袁術的戰車之上,以至於無數豫州兵都遠遠地看着大纛在軍陣中左衝右突的。

時而往左,時而往右……

可即便不時有着豫州軍嘗試阻攔張飛,但袁術駕車狂奔了好一陣,卻也是始終難以徹底擺脫張飛,急得袁術腎上腺素飆升不止。

張飛有何等武勇,袁術還不清楚嗎?

真讓張飛近了身,那可就萬事俱休了。

就在袁術眼看張飛似乎還在逼近之時,紀靈甩掉了周泰的糾纏,率領部曲自斜裡殺出,再度將張飛給攔了下來。

“休傷吾主!”

“滾開!!!”

後方的那一陣漸漸變遠的兵器碰撞聲,讓袁術不禁生出一種死裡逃生之感。

直至此時,袁術方分出幾分精力去觀察戰局。

結果,無疑是讓袁術爲之絕望的。

就在張飛攆着袁術狼狽奔逃之際,揚州軍已經徹底在豫州軍前軍撕開了三個大口子。

此前紀靈不得不放棄穩固前軍局勢,而後撤護衛袁術……

再加上袁術帶着大纛一路狂奔,本就陷入混亂邊緣的豫州軍更是士氣大跌,已然開始出現大範圍的潰敗。

敗局已定!

袁術腦海裡浮現這個念頭的同時,整個人都不禁精神有些恍惚了起來。

本是大優勢的戰局,怎麼會在短短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徹底逆轉?

接下來的戰局發展,便是袁術也清楚在前軍大潰的情況下,徹底失了陣型與指揮的中軍、後軍也只能跟着大潰。

“李子坤!!”

袁術不甘地怒吼了一聲,猛地回頭,發現張飛似乎已經擺脫了紀靈再度開始追上來。

除此之外,在戰場外圍,田豫所率領的白馬義從也似乎想要從外圍堵截袁術。

這讓袁術猛地清醒了過來,顧不得咒罵李基,連忙拔劍將固定在戰車上的大纛砍斷,又擡腳將戰車上礙事的物件都踹了下去。

一方面是爲了避免高高豎起的大纛持續吸引追兵,一方面袁術也是爲了給戰車減負,提高戰車的速度。

至於大纛如此一倒,是否會導致本就處於崩潰邊緣的豫州軍徹底崩潰,袁術已然顧不得去考慮這種事情了。

下一刻,袁術手中馬鞭一甩,將三匹狂暴的戰馬穩穩地控制着,駕馭着戰車以着驚人的速度朝着後方逃去。

遠遠地看着袁術的戰車有如一道殘影似的,轉瞬間就徹底消失在了視線盡頭,這讓李基不禁有些感慨。

“怕是高祖御用馭手夏侯嬰再世,也未必能穩壓袁術一頭……”

對於李基的讚歎,袁術一無所知。

不過,這並不妨礙袁術一路駕馭戰車狂奔不止,不敢有絲毫停歇。

在一路狂奔穿過襄陽後,袁術又不知跑了多少裡,直至三匹戰馬都活生生累死在地,袁術估摸着怕是已經有百里餘,這才心中略安。

而如此狂奔許久,袁術早已是飢腸轆轆,稍微辨別了一下方向。

袁術這才舍了戰車,徒步繼續往北而去。

荊州之戰已敗,但南陽郡還在袁術手中,袁術大概猜測了一下位置,感覺自己距離新野城恐怕都不遠了。

所以,袁術便準備先進入新野,然後返回豫州再圖後計。

然而,就在袁術一路摸索着走到新野之時,卻遠遠看到新野城城門大開,城內亦隱隱有喊殺之聲傳出。

這讓袁術頓感渾身發冷……

若不是豫州軍敗得太快,且自己見形勢不妙一路駕着戰車狂奔百里不止,正好撞破了這一幕。

怕是以正常的撤退速度,等豫州軍戰敗後的潰兵一路撤回新野城休整,就將中了埋伏。

且即便荊州之戰自己未曾落敗,而是與李基成了僵持之勢,後方新野城一破,自己想要同時繞過新野城與宛城維持後勤糧草,難度將提高數倍不止。

袁術如此遠遠地站着看新野內的喊殺聲漸弱,城牆上換上了一個“魏”字旗幟,腦海中卻是不自覺地覆盤着整個戰局。

“原來,敗局早早便定了下來……”

袁術喃喃地道了一句。

在李基在宜城按兵不動,看似畏縮不前,誘使進退兩難的袁術主動朝李基進軍之際,戰局走向便幾乎確定了下來。

越過襄陽城作戰,豫州軍的戰線再度拉長,後勤糧草負擔進一步加劇……

一旦新野城被攻佔,那麼豫州軍的補給就會成爲一個大難題。

除非豫州軍一戰而定徹底擊潰揚州軍,否則豫州軍或小勝或平,最終也都唯有退兵一途。

甚至,若不是袁術孤身御車百餘里,而是一無所知地率領敗兵退回新野城,新野城很可能便是袁術的葬身之所。

“李子坤……原來一直立於不敗之地……”

袁術心中複雜之極。

而這一支偏軍是如何瞞過自己襲擊新野城的,時機如此恰當地襲取新野城。

袁術隱約猜到了這是自己此前遲疑緩慢的行軍速度,給了對方足夠的繞行時間。

步步爲營的謹慎,卻是顧此失彼,還是中了李基的奸計!

“有此人相助劉大耳,吾該如何南取荊揚之地?”

向來自信的袁術,此刻卻是涌出濃濃的自我懷疑。

旋即,眼看着新野城內的動靜漸漸平息,袁術不敢逗留,連忙繞行往東,甚至已經打定主意儘快離開南陽,回到豫州再說。

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95章 地利!!!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930章 棋局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78章 如履薄冰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520章 大都督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806章 刺與背刺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17章 陽謀第32章 白袍返鄉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901章 官渡奏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239章 威與德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
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95章 地利!!!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930章 棋局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78章 如履薄冰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520章 大都督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806章 刺與背刺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17章 陽謀第32章 白袍返鄉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901章 官渡奏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239章 威與德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