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

衆人爭相恭惟附和之下,李基一時還當真分不清誰與誰。

可擡眸掃去,少部分坐在席中自顧着飲酒之人,李基卻是看得一清二楚。

旋即,李基面露笑意地朝左右點了點頭後,繼續往前而行,發現劉琦並未出現,預留給李基的座位也是主位。

劉琦既然不在,李基也沒有故作推辭,而是大袖一揮下,安坐在主位之上,舉起酒盞,笑道。

“今既是諸君爲吾所籌備的慶功之宴,還請諸位與吾盡興盡歡!”

當即,參宴衆人紛紛舉盞附和,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爲宴席拉開帷幕。

一場場提前安排的節目,也是輪番出現。

歌姬舞姬,在靡靡之音中,那一段段柔軟腰肢似是無骨,婀娜多姿間,輕紗滑落又顯得酥胸隱現……

若不是李基身邊從不乏傾國傾城之色,甚至偶爾鑑賞着貂蟬的絕色舞姿,怕也要爲之失態一時。

在蔡和的主動介紹下,這些勾人心魄的歌姬舞姬俱是劉景升入主荊州後,讓蔡夫人親自培養出來的歌姬舞姬。

‘老劉果然是個會享受的體面人……’

李基在心中下意識道了這一句之餘,心思微動,看向着一臉討好笑意的蔡和。

好一個不經意的推薦,這些歌姬舞姬尚且如此,豈不是在暗示培養出這些歌姬舞姬的蔡夫人更妙?

這一刻,李基甚至懷疑自己只需表露些許對蔡夫人的興趣,今晚榻上就能多一個美人,順利成爲劉琦的繼父。

且即便自己沒有表露興趣,蔡和也能借此在李基的心中留下印象,今後有着種種好處。

心思急轉間,李基沒有進行任何表態,這讓悄然地觀察着李基神色的蔡和有些失望。

在蔡和心中,劉備自然是最佳選擇,可李基也是僅次於劉備的極好選擇。

若是能得到李基的垂青,通過一個女人就讓蔡氏牢牢地與國士侯綁在一起,那無疑足以保證蔡氏在荊州的利益,甚至能更進一步。

甚至,蔡和相信參與宴席的世家中人,抱有這種打算的不在少數,只是還沒有合適機會開口罷了。

而隨着宴席的不斷進行,其餘譬如劍舞、鬥詞、角抵等等或俗或雅的節目也接二連三上演。

直至賓主盡歡,李基藉口疲倦後,宴席方纔隨之結束。

這一場宴席無疑是政治意義大於玩樂意義,李基需要參宴安撫荊州人心,荊州衆人也希望藉此討好李基以及試探李基對荊州衆人的態度。

所以,節目不錯……

但這種宴席參與下來,實則需要應付各方的李基也是頗感疲倦。

而等李基返回被安排爲住所的宅邸之中,歇息了一陣,劉琦不出所料的上門拜訪了。

宴席之中,劉琦不出現是爲了避免各方尷尬。

畢竟他這個少主在側,多少有些影響大家盡施己長來討好旁人。

不過在宴席結束後,劉琦便是迫不及待地上門尋求答案了。

“侯爺,先父之死可是皇叔指使?”

劉琦的問題異常的直白又尖銳,甚至劉琦完全交出了荊州大權後再詢問,恐怕就是不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假的答案。

“主公一無所知,確是孫伯符爲報私仇而擅殺的劉荊州……”

頓了頓,李基帶着幾分歉意地答道。“此事,主公也定會給公子一個交代的。”

只是在得到了這個答案後,劉琦就彷彿是心中放下了一塊大石頭,說道。

“如此,琦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會無顏面對先父了。荊州便託付給侯爺了,還請侯爺多善待百姓。”

“且劉磐、文聘、黃忠皆是忠勇之士,便是一時不願改換門庭,他日歸心後也定不是背主之人。”

說罷,劉琦這纔有些搖搖晃晃地離去。

而在李基正式入主襄陽,然後以着襄陽爲中心傳令荊州各城,正式開始將荊州納入控制。

揚州大都督兼吳郡郡守國士侯李基率領六萬兵力,一戰而大敗袁術的十二萬大軍,順勢掌控荊州的爆炸性消息,也是如颶風般瘋狂傳遍四方。

青州。

當這個消息傳至曹操耳中之時,曹操整個人可謂是既驚且怒。

“豬!簡直就是一頭蠢豬!!!”

“就算是十二萬頭豬放在平原上衝鋒,也不可能一天內就被殺得乾乾淨淨,袁公路到底在幹什麼?!”

“袁公路這一敗,大半個荊州將盡數爲劉大耳所得,荊揚連成一片,整條長江南北兩岸俱爲劉大耳所得,待時北進中原,還有何人能擋?”

不僅是曹操失態地咒罵袁術,席中的一衆謀士也是面露難看之色。

若是將整個大漢以黃河、長江爲界分成三段。

如今第一段黃河以北則是公孫瓚與袁紹在爭鋒,第二段黃河以南則盤踞着呂布、袁術、曹操以及各方小諸侯。

第三段:長江兩岸則是以劉備、劉表、陶謙、袁術爲主。

如今,劉表一死,袁術大敗,荊州大半落入劉備手中,天下已被劉備得了三分之一。

而在劉備穩固了荊州地盤後,必然是揮師向北。

袁術能擋得住劉備嗎?

袁術一旦擋不住,接下來就輪到了呂布、曹操等人……

太快了!

歸根到底就是太快了!

在曹操的預估中,劉表、袁術都不會是劉備與李基的對手,可理應拖個好幾年不成問題纔對。

結果,曹操感覺也就是打個鼾的時間,荊州局勢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曹操這邊纔剛剛費盡心思平定青州黃巾,想方設法開始恢復青州民生積攢錢糧,結果劉備都要橫跨荊揚兩州成一方霸主了。

片刻過後,曹操重新坐回主位,那細長且充滿壓迫力的眼眸一凝,沉聲道。

“時不待我!已然沒有時間讓我等在青州慢慢恢復民生,積攢一兩年錢糧再揮師進討兗州了。”

“早則今年,遲則明年初必須出兵,否則那劉大耳揮師向北之日,我等都還在青州內坐以待斃。”

說到最後之時,曹操的目光則是落在了被寄予厚望的大管家荀彧的身上。

在曹操看來,荀彧的治政之能或不在李基之下。

即便青州十室九空,弊病重重,但在初定青州後,荀彧還是順利讓青州重新走上了正軌,所展現的治政之能讓曹操自愧不如。

щшш ⊕тт kǎn ⊕CΟ

因此,曹操希望荀彧能夠像李基莫名其妙地弄出數不盡的錢糧給劉大耳揮霍那樣,也大手一揮地表明出兵之時錢糧都會籌備妥當。

只是面對着曹操的注視,日夜操勞政務之下,面容比過去枯槁了幾分的荀彧只想睡覺。

現實做不到,夢裡啥都有。

青州遭受黃巾肆虐不是一兩年的事情,百姓爭相出逃,田地荒廢,荀彧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從青州的地裡刨出錢糧給曹操出兵。

足足半晌後,荀彧才苦着臉地緩緩開口。

“最快,明年下半年可供給五萬大軍出兵的三個月所需。”

然而,對於這個答案,曹操顯然是不滿意的。

等到明年下半年,說不準一切都已經遲了。

荊揚連成一片,徐州陶謙又是劉備盟友,等到一年後將荊州消化得差不多的劉備,說不準已經具備揮師北進中原的條件了。

屆時再出兵,莫非是要跟劉備在中原爭鋒?

眼看着議事廳內氛圍越來越凝重,投效曹操不久的程昱緩緩起身開口道。

“主公,我有一計可大大緩解錢糧壓力。”

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447章 大演武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46章 七三開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03章 營嘯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393章 莫須有?!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52章 吾計成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12章 僭越?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72章 想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62章 低頭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583章 遷治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68章 擋得住嗎?
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447章 大演武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46章 七三開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03章 營嘯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393章 莫須有?!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52章 吾計成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12章 僭越?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62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72章 想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62章 低頭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583章 遷治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68章 擋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