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

“維兒,你還記得曾經對我所言的志向?”李基問道。

聽聞這一問,顧維心中的忐忑緊張瞬間消散一空,朗聲道。

“不敢有一瞬忘卻,顧維惟有一願,便是效仿先父爲我大漢使節,使諸夷八方皆知我大漢之名!”

李基自是相信顧維,但所信的不是這三言兩語,而是顧維這七年來背地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矢志不渝的堅持。

每逢李基提及成爲漢使需要掌握什麼,顧維總會拼了命地去學習與掌握。

“既然如此,不知維兒是否已做好了出使準備?”李基輕聲再問。

顧維當即起身,神色難掩激動地單膝下跪,道。

“願爲大漢粉身碎骨。”

李基凝視了顧維數息,沒有再度開口去確認顧維的心志,然後拿起剛剛寫好的書信交給了顧維,道。

“維兒此番需前去出使的對象是……涼州馬騰,說服涼州馬騰出兵司隸,斷呂布退路。”

作爲李基的貼身書童,顧維所知的各種情報消息數不勝數,關於馬騰的相關情報同樣也被顧維牢記於心。

馬騰自稱乃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曾響應討董之戰,更是立場鮮明地表明着對於劉備進位漢王的支持,對外形象無疑是個支持大漢的忠臣。

可將馬騰的諸多舉動看在眼裡的李基,深知馬騰所重視的與其說是大漢,還不如說高舉着的“伏波將軍之後”的大旗,且以此來謀取西涼馬氏的利益。

原軌跡中,劉備由始至終堅持漢賊不兩立,屢戰屢敗也好,秉承着的觀念就是反曹到底。

可馬騰自詡爲大漢忠臣,伏波之後,對於匡扶漢室什麼的,基本就是喊喊口號。

馬騰真正做出的舉動反倒是出兵相助曹破袁,然後又心甘情願地帶着部分家眷待在許昌,無疑是正走着被曹操“招安”的流程。

如此,又豈是所謂大漢忠臣?

更別說原歷史軌跡中,那也是馬超起兵反曹在前,馬騰被清算誅殺在後,與馬騰的忠臣氣節沒有半點干係,純粹是被好大兒馬超給活生生坑死在了許昌之中。

而在李基率領大軍北伐之前,也曾數次遣人往西涼馬騰遞去書信,有意引馬騰爲北伐漢軍的援軍。

可馬騰皆以與韓遂相鬥無有餘力而婉拒,實質便是待價而沽的態勢,準備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不過這在李基看來,倒算不得什麼,且這也算是亂世中一些小諸侯的生存之道。

而只要馬騰想要的是個價錢,那麼李基自然也就能代表大漢出得起一個合理的價錢。

官渡之戰爆發了至此,不能說是互有勝負,卻是北伐漢軍在不斷地擴大着優勢,也正是再一次拉攏馬騰的好機會。

當下,雖說馬騰韓遂近乎是兩敗俱傷,還能不能擠出個兩萬騎兵都是個未知數,可同時盤踞在三輔之地的董卓殘黨也是虛弱到了極點。

在這種情況下,馬騰若是願意,完全有能力派遣一支精銳騎兵直接橫穿三輔之地,直接從後方進攻防備空虛的洛陽,讓呂布爲之顧此失彼。

不過由於司隸已然被呂布所嚴密封鎖,顧維自然不能從司隸穿行直奔西涼。

此刻顧維想去西涼,需得走一條相對遙遠且艱難得多的路途。

先南下前去荊州南陽郡,再從南陽郡穿行而過進入益州漢中郡,之後再從漢中郡北上進入西涼。

從地圖上來看,這幾乎就是繞着司隸南部兜了一個大圈,並且由於支持着劉備的劉璋與張魯不和,這也使得進出漢中郡會更加的難行且兇險。

兼之想要讓馬騰感受到誠意,也不是派遣幾名普通的信使就能取信馬騰這般牆頭草的。

而由於數次作爲馬騰的代表前來拜見劉備的馬超,既是見過李基,同時也是認得出顧維。

因此,派遣顧維橫穿數個州郡前去西涼,無疑是當下相對恰當的法子,同時也是對顧維的一次鍛鍊。

畢竟顧維所需穿行的地盤不涉及魏趙二國,就算身份不幸在漢中郡被張魯識破,又或是抵達西涼後,馬騰仍然打算繼續觀望。

張魯也好,馬騰也罷,斷然都不會也不敢對顧維痛下殺手,繼而引來劉備與李基的雷霆之怒。

這一條路途走下來必然是不好走的,可假如連大漢十三州內的路途都走不好,顧維又何談什麼出國爲使,造訪諸夷?

大漢之外的路,只會更難走。

顧維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書信,然後細細地向李基請教了一番如何拿捏住馬騰進行說服……

這一談,便是近乎一個時辰的時間。

直至顧維已然對馬騰當下的處境更加了然於心,有了長足說服馬騰的信心,這便準備告退了。

“等等……”

李基擡手示意顧維稍等,又回到案前提筆迅速寫了些內容,又加蓋了大印,然後便拿起那張紙遞給了顧維,道。

“我已讓仲康挑選了二十名虎衛,以作維兒的護衛。”

頓了頓,李基接着說道。

“適才那書信是給馬騰的,而這一張文書則是給維兒的,倘若在前往西涼路上遇到什麼兇險之事,希望這文書能保維兒無恙。”

顧維小心接過那看似輕飄飄的紙,目光落在其上,一句話映入眼簾之中。

【顧維承丞相李基命,爲漢使持節,行巡四方。州郡地方敢有遏害者,凡涉嫌相關,罪至夷族。】

最後,還有着大漢丞相印進行加蓋。

這是顧維跟在李基身邊七年的時間裡,所見過措辭最爲直接嚴厲的文書,就彷彿生怕一些識字不多的山賊土匪也看不懂似的。

放到張魯與馬騰面前,那更是再赤裸裸不過的威脅了。

加害顧維,那便是與大漢爲敵。

雙目不知不覺泛起了一圈通紅的顧維,沒有矯情地拒絕這一份文書,只是越發堅定了無論如何都要說服馬騰出兵的信念。

隨即,顧維小心地將這文書收了起來的同時,道。

“維定不負丞相,不負大漢。”

李基轉身背對着顧維,似是繼續在研究着沙盤之餘,隨意地揮了揮手,示意顧維可以退下了。

形影不離的七年,一點點地見着顧維長大,在李基心中,顧維的地位其實更近乎是義子,這也讓李基難免有些不捨。

而顧維雙膝跪地,朝着李基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以表不敢忘卻多年來的養育教導之恩,這才轉身步伐堅定地離開了大帳。

在大帳之外,許褚所精心挑選的二十名虎衛也在等待着顧維,其中不乏掌握狩獵野獸,山林生存以及一些病痛治療等技能的。

在與這二十名虎衛有了簡單的瞭解,一刻也不想耽擱的顧維,在當晚歇息以及整備一番後。

翌日清晨,顧維便率領着護衛離開了大營。

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52章 密函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20章 美人計第801章 玉帶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22章 他敢?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章 毒士???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782章 找尋第512章 僭越?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898章 舌戰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427章 席中策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606章 水攻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30章 棋局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458章 唯有殺!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583章 遷治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442章 人才啊!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
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52章 密函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736章 解燃眉之急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20章 美人計第801章 玉帶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22章 他敢?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章 毒士???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782章 找尋第512章 僭越?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898章 舌戰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427章 席中策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606章 水攻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30章 棋局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458章 唯有殺!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583章 遷治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442章 人才啊!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