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雙全之法

“不怪。”

李基應了一句後,龐統方纔接着開口道。

“老師,若是我等費時費力地賑災救助百姓,且不說會對如今深入敵後的大軍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那都是豫州之民,無異於資敵也。”

“不可爲之!”

“即便是老師心懷仁德,不忍見百姓遭罪,也當平定豫州後再調撥糧食賑災平亂,方是上策。”

實際上李基也不是不明白這一點,正是明白這一點,纔將這個問題拋出,希望能夠借他人之口來說服自己。

而面對龐統所說,李基微微垂目,然後開口道。

“然,那些饑荒災民先是大漢之民,纔是豫州百姓。我等爲漢臣,如何能劃分一地一域,便心安理得地視而不見乎?”

“且若是主公在此,怕是會不惜就地設法賑災,亦不會對百姓視而不見。”

在場衆人因此言而流露動容之色的不在少數,但也不乏頗不認同的。

某種程度上,這便是理性與感性,現實與理想的衝突。

魏延語氣帶着幾分委宛地開口道。

“侯爺,正因如此,更該不可因百姓而拖延行軍速度,速速包圍汝陽,方能讓豫州百姓不受袁氏暴政之苦。”

諸葛亮眉毛一擰,看向魏延眼中閃過幾分不喜之餘,起身道。

“當今天下大勢,豫州已無外援可言,只需在冬季前攻取汝陽平定豫州,快慢數日便無明顯差距。”

“可若是視饑荒百姓而不顧,饑荒必然引起暴亂,暴亂一起,整個豫州或會亂成一片,不可取也。”

眼見諸葛亮下場,司馬懿也忍不住跟着譏諷出聲,道。

“小兒之見!”

“亂世之中,百姓命如草芥,今日因些許百姓而停滯步伐,他日說不得敵軍便要挾百姓爲盾牌,難道便因此遲疑不前乎?”

“欲救百姓,便設法速速平定天下,即便因此付出些許代價,也終究比亂世如此持續拖延下去要好上許多。”

陳登眉頭緊皺,反駁道。“爾之所思所想,不妥!”

“今日能以此爲由,置百姓於不顧,來日便是平定天下,是否又該以修建宮廷可正威嚴爲由,大興土木,浪費民脂民膏?”

“主公向來以仁德爲本立身,那便該始終心懷仁德,如此方能使天下拜服,世人崇敬,不負天命所歸也。”

一時間,以着參謀團四人爲首非但沒有說服李基做出決定,反倒是他們四人各持己見地激烈爭吵了起來。

“夠了!”

李基輕喝了一聲,令場面再度恢復了安靜。

片刻後,李基撿起一根枯枝往篝火裡丟去,低聲道。

“無能之輩才做選擇,匡扶漢室,濟世護民是目的;敗袁術取豫州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二者,不可拋其一,亦不能捨其一。諸位若有盡得這二者的良策,可言之。”

只是此事說得簡單,但卻是讓衆人皆是面露苦色。

解決饑荒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辦法,無疑就是解決糧食問題。

可這裡是豫州,李基手頭上哪裡能有足夠的糧食賑災?

即便是臨近的城池中必然儲藏着大量的錢糧,但袁術往城池之中派遣了不少死忠的督戰隊。

此前就算李基攻下了豫州城池,那些死戰督戰隊都會立刻焚燒城中糧倉庫房,不給李基留下丁點的錢糧。

若不是如此,李基又何至於如此的爲難?

如今李基將壓力轉嫁給參謀團,參謀團衆人也是一臉的苦色,不說龐統那張醜臉,就連諸葛亮的眉頭也是緊皺不止。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顧維都上前主動爲篝火添了兩次柴火,聚在一起的衆人也沒能想出一個良策。

即便有些策略能用,卻也是缺陷重重或是影響過大……

就在這時,司馬懿驟然出聲道了一句。

“老師,我有一策。”

“懿兒請說。”

司馬懿低聲地道了一句。“豫州之中能有糧食解饑荒之災者,唯有豫州世家。”

李基微微皺眉,沒有急着說話,而是繼續傾聽了下去。

豫州世家,李基何嘗沒有考慮過這一羣體。

只是荊揚世家與豫州世家一比較,那簡直就是鄉下土包子與都城富二代的區別。

大漢頂級世家幾乎都坐落在豫州之中,即便是豫州混亂到眼下這等狀況,豫州世家依然沒有被如何影響。

瘋狂如袁術面臨這般絕境,也是選擇對豫州百姓下手,而不敢對豫州世家起什麼心思。

甚至在混亂至今的豫州之中,趁亂劫掠之人中就不乏一些中小型的豫州世家中人所爲。

瘦天下百姓而肥一家,算是相當一部分世家豪族的傳統習慣了。

因而,豫州或許混亂窮困,但並不代表豫州世家就是窮困。

相反,越是亂世,世家的發展速度往往就越快。

二袁也好,呂布也好,就連曹操也好,治理地方免不得要藉助世家的力量,自然也就增長了世家的發展。

也就是如今被劉備所把控的荊揚世家,在李基的一通操作下引往了海外夷洲,無形中反倒是在大漢範圍內削弱了世家。

可豫州世家不僅抱團嚴重,並且地位崇高,影響力巨大。

即便是袁術眼見着要傾覆了,他們也始終沒有完全向劉備靠攏的意思。

“若是以言語勸說,豫州世家怕是不會相助。”

李基給出了一個定論。

即便袁術傾覆在即,不少世家在趨利避害下漸漸與袁術劃清界限,但袁術無疑更能代表世家的利益。

在荊揚世家還沒能在海外明顯獲得巨大利益的前提下,劉備在天下世家的眼中無疑還是不符合世家利益的,自然不會主動向劉備靠攏。

即便袁術當真是倒下了,在高傲的豫州世家看來,也還有別的選擇優於劉備。

司馬懿“嘿嘿”地笑了笑,道。

“言語無用,但自然還有別的能讓世家交出足夠的糧食賑災。”

“細說。”

李基微微一挑眉,道。

只是,司馬懿略微一頓後,以眼神朝着李基示意。

這眼神……鷹視狼顧,還有着幾分賈詡用計的意味。

當即,會意的李基起身走到一側,司馬懿連忙跟了上去,低聲說了起來。

“老師……”

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656章 死間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08章 戰後第988章 平胡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章 毒士???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77章 沙盤推演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179章 清君側?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834章 鴻門宴?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583章 遷治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6章 圍三闕一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89章 訓子鞭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545章 大魚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20章 大都督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請假條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40章 薄落津之約
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656章 死間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908章 戰後第988章 平胡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章 毒士???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77章 沙盤推演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179章 清君側?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834章 鴻門宴?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583章 遷治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6章 圍三闕一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589章 訓子鞭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545章 大魚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20章 大都督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請假條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40章 薄落津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