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十面埋伏

‘小滑頭。’

李基眼含幾分深意地看了司馬懿一眼,卻也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方面司馬懿更具有天賦。

又或者說,或許諸葛亮等人更尊師重道,但是司馬懿絕對會是最貼心的那個人。

而繼司馬懿之後,當李基將目光投向一衆將領之時,一衆將領的反應就更爲粗暴直接,幾乎是一面倒地支持李基。

不僅僅是因爲支持李基契合着武將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李基歷年來可謂是屢戰屢勝,自弱冠之年出仕至今,歷經大小戰陣無數卻始終未逢一敗。

再兼之劉備對於李基的信任與放權,這讓李基一言一行的份量之重,威望之高是旁人所難以比擬的。

更別說支持李基的榜一頭子,恰恰還是劉備本人。

也就是在外人面前,劉備頗有身爲“主公”的包袱,否則劉備表示支持的速度絕對不弱於人。

所謂的“名人效應”,不外如是。

當然,李基不是不清楚其中隱藏着某些隱患,但想要在亂世中保證可以貫徹自己的治政軍事方針,這種威望又是李基所必須的。

而李基此刻也不是在試圖“指鹿爲馬”,又或者是趁機進行服從性測試,僅僅是在確認了帳內衆人的反應。

兵者,所欲得的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

其中的人和,自然也包括軍中諸多將領謀士的認可。

原軌跡中的“官渡之戰”,袁紹敗於曹操之手並非是天時地利的因素,反倒是在栽在了“人和”之上。

因此,這也是出兵之時會追求一個“師出有名”,所爲的同樣也是“人和”,讓軍中將士可以上下一心,利於維繫士氣。

所以,李基將這個問題拿到檯面上與一衆謀士武將探討,爲的也是提振士氣,爲了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

“諸君,平原殲滅一支十萬之數的大軍極難,但卻不是沒有先例的。”

李基悠悠地開口說着,然後轉身一揮衣袖重新走回到了輿圖的面前。

而這一番話一出,如諸葛亮等精讀兵書之人下意識地一怔,然後猛然想起了那先例何在。

垓下悲歌,霸王自刎,定鼎大漢!

“讓吾等在這徐州大地再用一計‘十面埋伏’,重定大漢基業,如何?”

伴隨着幾分激昂的聲音,李基的手掌蓋在了彭城所在,五指張開,就像是一張大網似的要將正圍困着彭城的十萬袁軍籠罩在內。

十面埋伏!

楚漢爭霸!

這一事蹟無疑是深入到每一個漢人的骨髓之中,凡有善兵者,必然對於楚漢爭霸有所研究。

當年的“兵仙”淮陰侯韓信所用的“十面埋伏”之計,更是被後人翻來覆去的研究解讀。

可就如同後世的“四渡赤水”,貫穿着四百年大漢依然被無數漢人推崇的“十面埋伏”卻從未曾再度復現。

統兵設謀者的能力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十面埋伏”也需要有着天時地利人和。

而就在曾經垓下所在的徐州戰場,又與如今彭城所在的地形地貌極其相似。

李基意欲復現“十面埋伏”之時,帳中衆人先是詫異震驚,然後幾乎是瞬間就狂熱興奮起來。

“請都督用計!”

在魏延快人一步地開口下,其餘衆人跟着齊聲道。

“請都督用計!!!”

如此狀況,無疑軍心可用!

李基轉而朝着劉備行禮,但還不等李基開口請劉備進行最後的決斷。

劉備就像是預判了李基的舉動一般,李基雙手纔剛剛一拱,兵符就順勢被劉備塞入到了李基的手中,道。

“子坤之令,即是我劉玄德之令,軍中自吾在內,敢不聽令者,定斬不饒。”

“遵命!”

帳中一衆文武齊聲應命。

李基則是有些感動地開口道。

“謝主公信任。”

劉備卻是趁機按住了李基的手背,低聲道了一句。“備僅有一個要求。”

李基頓時收回了感動,眼中甚至流露出一絲警惕,沒有冒然地答應下來。

但凡是李基所能答應的小事,劉備不會如此開口。

可只要劉備如此開口了,定然就是會遭到李基反對的事情。

劉備與李基之間,可太知根知底了。

李基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委婉地說道。

“主公不妨直言。”

“備不欲如高祖皇帝那般在後。”劉備答道。

曾經的十面埋伏,漢高祖將兵權盡數託付給韓信指揮後,漢高祖自個人則是苟在了遠離戰場的大後方,生怕被髮瘋的項羽給衝臉了。

李基聽聞,當即便放心了大半。

紀靈不是楚霸王,且不說紀靈有沒有突破重重包圍的能力。

就事論事,劉備的武力之高總會不經意間被世人所忽視。

即便真讓紀靈與劉備單挑,三百回合內紀靈也未必能拿得下劉備,甚至劉備狀態盡顯神勇之下陣斬了紀靈也不是不可能的。

能跑只是劉備的表面特質,支撐着劉備能跑的底氣無疑是能打。

更何況劉備的要求本質上也就是親臨戰場,百步開發遠遠能放上一箭,讓劉備在資歷與史書上能添上一筆參與過“十面埋伏”倒也不錯。

“主公放心,此‘十面埋伏’正需要主公親臨前線坐鎮。”

李基笑吟吟地答了一句,頓時就讓劉備的眉眼都滿是欣喜。

旋即,李基一手捧着兵符,轉身面對着帳下一衆文武,沉聲開口道。

“衆將何在?!”

“在!”

“魏延聽令。”

魏延的神色一振,連忙出列拱手接令,應道。“末將聽令。”

李基出聲道。

“着你領一萬兵馬明日出發,朝西而出,繞道百里,直奔彭城以西,五日內無論如何截斷袁軍退往沛國蕭縣的退路。”

魏延連忙上前接令之時,李基不忘手掌按住了魏延的手背,提醒道。

“文長曾言欲爲主公拒之吞之,今方是時機所在。”

“若遇袁軍撤退,定要拒之一時,不可讓袁軍衝破封鎖,頃刻間盡逃回了豫州。”

魏延沒有再如此前那般張口閉口地立下軍令狀,而是正色地答了一句。

“但有魏延命在,斷然讓袁軍沒有回到豫州的可能。”

“甚好!”

李基微微頷首。

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953章 愚忠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13章 血包第622章 他敢?第898章 舌戰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77章 逆勢袁紹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328章 諸侯會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79章 養望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56章 死間第825章 建業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78章 張八百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24章 意在萬世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95章 地利!!!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4章 計將安出?
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953章 愚忠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13章 血包第622章 他敢?第898章 舌戰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77章 逆勢袁紹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328章 諸侯會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79章 養望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56章 死間第825章 建業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978章 張八百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24章 意在萬世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95章 地利!!!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4章 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