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養望

第79章 養望

吾主玄德,所需的正是這些小黑子來爲大漢的復興添磚加瓦。

因此,李基不愁膽敢挑戰自己的“小黑子”不來,敢來一個李基就嘗試折服一個。

就算李基折服不了,只要是有才者,李基大還可以讓“大漢魅魔”親自出馬,料想那必然是一勾一個準。

不過面對着盧植的評價,李基臉上依然維持着寵辱不驚的平靜,拱手道。

“盧公擡舉了,吾自認稱不上如此評價,所喜者是如此名聲傳出後,或可吸引大才尋吾以沙盤推演指教一番,以增長用兵謀略。”

此言一出,倒是令不少人對李基的看法頗爲改觀。

若是李基單純只是邀名,能連勝五人,再被盧植如此評價之,已然是足夠了,此刻更該愛惜羽毛纔是。

然而,李基再度公然尋大才指教之,這無疑說明着李基真的只是單純癡迷此道,欲尋他人交流罷了。

而李基頓了頓,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說道。

“當然,若是有大才認爲吾如此相邀誠意不足,可宣揚稱其可堪與李基一戰,吾定會發出邀請函,再派人至其家鄉相請之。”

周圍聽聞此言之人,一時哪裡懂李基這一番話所蘊含的深意與內涵?

衆人僅以爲李基此純粹就是謙遜誠意之舉,同時也表達着與其他大才交流學問的渴望。

然而,自此之後世人必以收到李基的邀請函爲榮,這將成爲對於李基名聲進一步的催化劑之餘,所收到邀請函之大才,十有八九亦會欣然前往李基所在之地。

如此一來,對於劉備收攏天下人才無疑有着難以估量的好處。

而對於李基屢屢改觀的皇甫嵩,縱使已然被拒絕過一次,此刻卻也忍不住再度開口道。

“子坤,以汝之才,輔助治理一郡之地實乃浪費才能,不如隨老夫返回洛陽,老夫定全力向陛下薦之,以爲將才。”

“謝過皇甫公好意,只是基此前所言,用兵設謀僅是吾所說擅長一部分亦不假,吾於治理一方亦是有所自信也。”李基答道。

而知曉“以一郡而治天下”之策的盧植,則是頗爲感慨地說道。

“此前,老夫聞玄德欲以一郡而治天下,也只是驚訝於玄德志向遠大,且此事利國利民,故以全力支持,但對於玄德能夠成功,卻是未曾抱有多少希望。”

“如今,若是當真如子坤所言,治理一方之能不亞於用兵設謀,或玄德當真能於吳地有所作爲。”

以一郡而治天下?

這一詞,徹底引起了在場衆人的注意,其中所蘊含的器量之大,更是讓人爲之心折。

“子幹,以一郡而治天下,此爲何意也?”朱儁問道。

盧植想了想,開口道。

“玄德,此事還是由你來說吧。”

“是,盧師。”

劉備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後朗聲地解釋了起來。

此策原本李基是打算等吳郡治理有所成就,方纔宣揚出去吸引流民、人才,並且獲得大義上的支持。

不過,如今藉着李基已經證明自我的能力信用,劉備提前宣揚此策亦是有着諸多好處。

而隨着劉備一點點地進行解釋,在場衆人看向劉備與李基的眼睛越亮,心中更是不乏震撼莫名者。

劉備那看似偏安於江東吳郡之地,實乃心懷救世安民之心,且義無反顧地踐行到底也。

“劉玄德,真乃仁德之人也。”

“欲開發江南之地,以活天下萬民,何其壯哉?”

“若李子坤當真於治理地方亦有大能,此或非癡人說夢也,屆時當乃大漢之幸,萬民之幸,天下之幸也……”

……

一時間,劉備與李基徹底成了宴席之中的主角。

甚至隨着天色漸暗且宵禁將至,盧植不得不宣佈宴席結束之後,衆多各自散去的武將文士口中所談論的亦是劉備與李基。

而藉着衆人之口,宴席之上的種種亦必然會隨之傳遍大漢的每一個角落,從而捲起着一股新的風潮。

‘能不能把握住這一股風潮,徹底趁勢而起,就看我等的了……’

這一刻,李基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勢的痕跡,並且還是一場由自己親手創造的大勢,心中甚至萌生一二分焦急,迫不及待就想與劉備前往吳郡。

只是,關羽、張飛、夏侯博等人未歸,縱是焦急也是沒有任何作用。

而在隨後的數日裡,到劉備府邸之中拜訪之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一部分乃是爲了李基而來,一部分更是折服於劉備欲救天下萬民而踐行之舉,特來相投。

這便是名聲!

劉備與李基亦是一一考覈來訪之人,但可惜來訪者或亦有幾分本事,治理一縣之地尚可,但卻算不得什麼大才。

不過,對於如今根基薄弱的劉備而言,這等人才同樣也是欠缺無比。

因此除了某些似是心性大有問題者,其餘劉備均是一一拉攏收服,準備以之爲協助治理吳郡之地。

站在一角落的賈詡見狀,緩緩地評價了一句。

“玄德公,已然開始養望矣。只待威望一成,子坤與玄德公相輔相成,屆時吸納天下英才往吳郡易如反掌。” “天下承苦已久,等待一立志救國救民之人而欲追隨者,不知幾何。”李基低聲地道了一聲。

在中平元年的此刻,漢靈帝尚在位,朝堂卻是越發黑暗,無數有志之人亦純粹苦悶哀愁之際,欲報國救民而無門。

此刻,劉備比原軌跡更早踏上養望之途,亦更早宣揚自身報國救民之志,甚至地位也比原軌跡要高上不知多少,所產生的吸引力是難以想象的。

時局黑暗,劉備則是正是這黑暗之中的一道光,又兼爲漢室宗親與一方郡守,可謂是根正苗紅。

“呵……”

賈詡聞言,輕笑了一聲,然後說道。

“子坤,那曹孟德又給你送來了鹿肉錦袍,其用心頗誠,邀你出城狩獵,不去乎?”

“不去。”

李基果斷地搖了搖頭。

自從不知是何人將李基與許攸之事宣揚了出來,自此鉅鹿城中李基與許攸就各自多了一個名號“李三千”與“許三升”。

導致許攸躲着不敢冒頭不提,就連李基與曹操之間的關係,那也是變得鉅鹿城中路人皆知的地步。

這一刻,李基再跟曹操獨自出城狩獵,那雙方的牽連就真的是寡婦鑽入曹賊屋——日後再說。

怕不是去狩獵的,而是李基自己變成了獵物。

兩日後,距離最近的夏侯博帶着夏侯蘭返回鉅鹿城。

又五日,關羽、張飛亦已護衛着桃園衆返回,簡雍亦在隊列之中,更重要的是關羽、張飛將存放於涿縣的大量錢糧亦帶了過來。

這也是根基薄弱的劉備,欲在吳郡之中有所作爲的全部底蘊了。

隨後,劉備安排舟車勞頓的關羽、張飛以及其餘士卒休整一日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出發前往吳郡。

站在鉅鹿城的南門處,劉備驟然間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數月前第一次率軍出涿縣城,麾下不過關、張以及兩千士卒。

如今,卻是浩浩蕩蕩的一大行人,將有關、張、趙與雙夏侯,文有李基、賈詡、簡雍以及招攬了十來位士子。

並且那一次出城乃是爲了拼命,這一次則是前往吳郡上任準備安民治政。

短短數月的境遇,比劉備過去二十餘年的人生都要來得精彩。

甚至,在得知劉備今日將往吳郡而去,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位中郎將親自相送,且在送行隊伍之中的士子、百姓更是多不勝數。

而在劉備一一拜謝盧植等人之時,曹操卻是直奔李基的方向,滿臉不捨地拉着李基的手,說道。

“操與子坤尙未深交,不想子坤卻是先往吳郡而去,操心中痛哉痛哉,不知何日方能再與子坤再聚。”

李基聞言,只得露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曹老闆伱所說的深交可不單純,基焉敢應之?

“孟德且安,他日定有再聚之時。”李基答道。

“自此,子坤一路向南,而操亦將往北而去濟南國上任,一別分隔南北,嗚呼痛哉。”曹操依然是不捨地說着。

這一點,曹操並沒有半分不實。

對於李基的離去,曹操昨夜聽聞之後,卻是整整一夜痛得不能入眠。

曹操本就對李基之才垂涎三尺,恨不得將之掠於左右日日問策。

至於李基已然拜劉備爲主的事實,非但沒有讓曹操退卻,反而越發感到興奮莫名。

而李基越是抗拒越是拒絕,曹操心中對於李基就越是看重。

如此忠義大才,若能得其心,亦可放心而用之。

眼看着李基即將離去,曹操忍不住追問道。

“子坤,若操亦願如玄德那般往江東之地,以一郡而治天下,汝可願輔助於吾?”

“忠臣不事二主。”

李基看着劉備即將與盧植等人交談完畢,然後拱手留了一句就轉身上門。

“子坤!”

曹操喊了一聲,還欲上前之時。

張飛手中的丈八蛇矛猛然從側面一攔,擋住了曹操的去路,怒目圓睜地喝道。

“呔,你這曹賊當是不知好歹,休得覬覦俺家子坤先生。”

曹操連忙攔住身後也欲拔出兵器的夏侯惇、夏侯淵,看着李基長嘆一聲,然後拱手道別。

“恨未與子坤早相逢,還望子坤此前一路平安,實現心中之志。”

(本章完)

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458章 唯有殺!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2章 孫氏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780章 左慈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39章 威與德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969章 劉曹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08章 戰後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24章 意在萬世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17章 稱“魏王”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0章 美人計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583章 遷治第27章 錦衣潛行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70章 上當矣!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622章 他敢?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377章 白疊子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573章 順逆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92章 司馬懿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99章 老道士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530章 草案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80章 往吳郡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06章 夜襲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978章 張八百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722章 所謂世家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
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458章 唯有殺!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2章 孫氏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780章 左慈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39章 威與德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969章 劉曹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08章 戰後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24章 意在萬世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817章 稱“魏王”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0章 美人計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583章 遷治第27章 錦衣潛行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70章 上當矣!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622章 他敢?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377章 白疊子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573章 順逆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92章 司馬懿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99章 老道士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530章 草案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80章 往吳郡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06章 夜襲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978章 張八百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722章 所謂世家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