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豪華單間

世態炎涼,莫過於此。

劉琦看着被大量荊州世家中人圍着討好的孫幹,臉上流露出幾分苦澀的神色,也沒有開口斥責的意思。

畢竟,劉琦心性也算溫厚,也清楚算是他們父子對不住荊州。

先父一時被貪婪野心所矇蔽,致使十萬荊州軍命喪他鄉,其中有多少荊州父老的親屬,又有多少荊州世家中人隨之命隕。

這些時日裡,劉琦不僅飽受如何爲父報仇之事的折磨,更爲痛苦的卻是不知如何替劉表彌補荊州。

相對而言,若是能將荊州交到施以仁政的劉皇叔手中,未嘗不是一個對荊州父老的交待。

劉琦幽幽地嘆息了一聲,目光隨即落在了還在身旁站着的劉磐、文聘、黃忠等人身上,開口道。

“爾等無需顧及於我,可多與孫公祐交談,我曾與劉皇叔有過數次接觸,其乃是仁德之君,心胸寬廣,爲人溫厚,明主也。”

說罷,不等劉磐等人做出反應,劉琦便徑直轉身下了城樓之餘,道。

“袁術雖退,但需警惕其退而復返,襄陽城防便多依仗仲業再勞心一陣了。”

目送着劉琦有些落寞的身影消失在城樓轉角處,文聘心中一陣複雜,只能躬身相送劉琦離開。

劉磐、黃忠、蒯良等,也是涌現感慨。

僅憑劉琦此舉,便可見劉琦亦稱得上是一寬厚之主,只可惜生不逢時,局勢也完全沒有給劉琦更多的機會。

而襄陽城內的複雜人心,對於城外的局勢所能產生的影響無疑是有限的。

在持續了一個月有餘的守城戰,襄陽之內的可用之兵也是大大減少,僅剩一萬餘戰兵,且其中負傷者不在少數。

守城有餘,可想要出城作戰無疑是力有不逮。

對於如今的襄陽而言,所能做的唯有一邊開始難得休整之餘,一邊等待着城外劉袁二家的決戰分出勝負,繼而決定襄陽,乃至於整個荊州的歸屬。

而選擇在宜城登陸的李基,在得知了袁術已經放棄了繼續圍困襄陽,轉而退卻十里重新安營之時,也沒有急着往襄陽進軍。

在以宜城爲屯糧之所,配合着一萬水軍的艦隊保證後勤糧草運轉之餘,李基同樣也選擇派出大量斥候去詳細探查豫州軍的情報。

一時間,在襄陽以南的百里平原中,兩方斥候先一步發生交鋒,不斷地進行着探查、追擊、逃竄、廝殺……

雙方每日損失的斥候少則十餘個,多則甚至高達二三十個之多。

而這也讓雙方的情報漸漸在斥候的探查下,變得清晰了起來。

豫州軍所剩的兵力之多,比李基預料得要略高了些許。

即便在壽春、宛城兩個方向都牽制了袁術的一定兵力,再加上漫長的攻城戰也消耗了袁術不少兵力。

可襄陽終究是臨近南陽郡,袁術在南陽郡也本就有着相當的根基。

這讓袁術順勢將大半個南陽郡重新掌握後,不斷地從南陽郡強徵青壯補充兵力,再加上有着大量世家的鼎力支持,讓袁術同樣也在不斷補充兵力,當下兵力依然高達十一萬餘。

即便這十一萬餘的兵力摻雜了不少或許連郡兵都不如的水分,但這個數字幾乎是揚州軍的一倍左右。

‘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名門袁氏,吳郡積累多年的底蘊,也不過是對方的起點……’

李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李基也明白人與人之間,自始自終都不是相同且公平,所走的道路也是不可複製的。

骷髏王,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不過李基會幫袁術一把,讓他順利地當上骷髏王。

而將豫州軍的最新情報都翻閱了一遍後,李基這纔拿起吳郡那邊傳回的書信。

劉備的親筆手書。

三分之二的內容,幾乎都是在關心着李基的近況,而後剩下的三分之一篇幅才提及了是否需要援軍以及對於孫策的安排。

與袁術幾乎抽空了所有兵力相比,揚州無疑還是有着相當的餘力的。

只是,六萬戰兵在李基看來,已經足以奠定荊州局勢,完全沒有大費周章繼續抽調更多兵力的重要性。

在“軍戶制”下,揚州所能調動的兵力比例是略高於正常州郡的。

可相對的,揚州所鋪開的攤子也更大。

夷州與瀛洲都需要常駐五千兵力維繫局勢,免得出現什麼亂子。

壽春那邊,李基也暗中加派了兵力,讓關羽手中可用之兵增加到三萬。

再算上暗中協助張昭、張紘、虞國掌控交州,還有維繫各類船隻的水軍、揚州內部治安穩定的兵力,這讓當下揚州所養的實際兵力已經到了十五萬的地步。

也就是林邑稻的普及,再加上背靠金山銀山,讓揚州正式步入了錢糧無憂的階段,否則就算是將劉備直接拉去榨油,揚州也不可能輕鬆養得起十五萬之多的兵力。

可繼續抽調軍戶士卒增加兵力,即便錢糧上不會有什麼壓力,但青壯的減少無疑也會影響作爲基本盤揚州的穩定與發展。

當然,即便李基對於經略荊州有着相當的自信,回絕了劉備加派援兵的提議。

不過考慮到有備無患,還是準備回信提議劉備可移兵兩萬到柴桑大營,以備不時之需。

除此之外,讓李基頗有些關注的便是關於孫策的處置。

有了李基的書信在前,劉備自然不會當真斬了孫策。

只是爲了堵住悠悠衆口,劉備也不得不表現得勃然大怒,當場就將孫策打入地牢之中。

當然,名義上是打入地牢,實則劉備特意給孫策安排了一個“豪華單間”。

除了不能自由行動以及接觸外人外,幾乎就等同於安排病房養傷了。

能做到這個地步,劉備無疑是看在了李基的面子上,否則只要斬了孫策或將孫策交出去,那麼劉備反倒是對劉琦有恩,入主荊州就變得更順理成章了。

畢竟,劉備仁德……極重情義不假。

在他的眼中,匡扶漢室的大業重要性則僅在某些特殊情義之下。

若是能換來一州之地,劉備就算是將阿斗拋高高都不會猶豫,更別說是孫策了。

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952章 洗馬?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39章 遼,乞降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926章 小朝廷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15章 蔡邕!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8章 大興,大興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92章 司馬懿第378章 國士侯第330章 都殺了!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926章 小朝廷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834章 鴻門宴?第304章 捧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573章 順逆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77章 白疊子第194章 緩稱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01章 玉帶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55章 離間計?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953章 愚忠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443章 可以改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447章 大演武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87章 無‘計’可施
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952章 洗馬?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939章 遼,乞降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926章 小朝廷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115章 蔡邕!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8章 大興,大興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92章 司馬懿第378章 國士侯第330章 都殺了!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926章 小朝廷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834章 鴻門宴?第304章 捧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573章 順逆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77章 白疊子第194章 緩稱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01章 玉帶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355章 離間計?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953章 愚忠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443章 可以改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447章 大演武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87章 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