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三成?兩成。

第82章 三成?兩成。

不過,這個時代最富的絕非是富商,而是紮根在大漢四百年的大世家。

李基自然不會完全將希望放在糜家身上,又或者說僅憑糜家一時也未必能夠完全支撐得起李基預期之中的錢糧消耗。

且,行軍速度比李基預料之中的要遲滯不少,這也致使抵達吳郡的時間將會遲上許多。

‘沒有多少時間跟吳郡本土世家玩一些爭權奪利的遊戲了……’

李基暗暗地想着,然後喚來夏侯蘭,打着雨具朝着在旁邊營帳的賈詡找了過去。

等李基走進賈詡的營帳之時,赫然發現賈詡在白日睡覺,傾聽着營帳外的綿綿細雨打落聲音,睡得那叫一個安穩自在。

李基揮手讓夏侯蘭退下,然後走到了賈詡的身旁,輕咳了數聲,道。

“咳咳,文和,焉知大難臨頭乎?”

賈詡不急不忙地睜開一絲眼縫,完全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是懶洋洋地翻了個身,說道。

“有你李子坤在前,能有什麼難處?莫要擾人清夢,吾昨夜可是忙碌一宵。”

李基一時可謂是被賈詡給氣笑了,作爲如今劉備軍中的大總管,李基豈能不清楚每個人分配了什麼工作?

賈詡完全就是意思意思一下,領了個彙總統計每日軍中消耗的工作。

以着賈詡的能力,這種事情怕不用一刻鐘就完成。

看着賈詡那比自己更像一條鹹魚的姿態,李基心中沒有一點點的羨慕,臉上露出着一絲冷笑,道。

“文和莫非不知,在沒有危險的時候,吾便是最大的危險?”

頓時,賈詡就彷彿被按了什麼開機鍵似的,猛然坐了起來,一副君子正色之態,道。

“子坤說笑也,如今玄德公之處境可不樂觀,被道路天氣所阻於途中,快則九月初,遲則要九月底方能抵達吳郡。”

“如今一來,至來年春耕之前僅剩不到半年時間。若不能在半年間掌控吳郡,且迅速對吳郡有所開發,所謂以一郡而治天下將成笑話矣,於玄德公之名望必有損傷,甚至引發一連串的隱患。”

“如此處境,子坤何以言及沒有危險?當速速有所決斷纔是。”

李基聞言,道了一句。

“文和這不是對時勢看得清清楚楚嗎?既然危機至此,文和怎麼能安心在白日睡得着覺的呢?”

“實乃思慮過多,睏乏不已。”賈詡答道。

“文和年方三十有七,正是而立之年,創業立功之際,又是如何睡得着的?”李基再問道。

“睡得着,詡視富貴名望有如浮雲。”

賈詡一副看破塵俗的君子之態,答道。

“不,文和睡不着。”

李基眯了眯眼,不等賈詡反駁便接着說道。“文和也不想主公於吳郡立足不穩,暗裡有大量危險潛伏吧?”

“屆時,或許吾與主公不會礙事,若是有刺客悄然對文和行刺,試問文和又怎麼能睡得安穩?”

賈詡聞言,思索了一陣,扭頭深深地看了李基一眼。

以賈詡的行事低調之風,從來不會輕易得罪人的,就算真的得罪了,賈詡一般也不會讓對方繼續做人。

在這種情況下,賈詡一般而言都不會成爲他人派遣刺客的目標。

不過,賈詡怎麼從李基話裡話外中,聽出了一點李基準備到時候親自派遣刺客嚇唬自己的感覺?

李基則是迴應了賈詡一個關切深沉的目光。

“有道理……”

賈詡點了點頭,認可地說道。

“睡不着,試問子坤覺得吾如何方能安心入眠?”

“自然是使吳郡上下一心,無人敢萌生暗害主公之心之時。”

頓了頓,李基坐了下來,開口道。

“吳郡上一任郡守已是熹平年間之時,而後在光和年間整整六年時間裡,吳郡都是沒有太守的存在,文和覺得是何原因?”

“無非便是默契罷了。”

賈詡隨口答道。

“吳郡當地世家的默契所在,當地世家皆不願使一方獨大擔任郡守,又不想有外來官員凌駕於他們之上,而既然可以至十常侍處買官,那麼自然也可以買通十常侍讓吳郡郡守之位空懸。”

李基聞言,不禁深深地看了賈詡一眼。

不僅是年歲與經驗遠勝於李基,更重要的是賈詡本就是寒門出身,所接觸的世家不知幾何,對於這些事情瞭如指掌,可謂是一語道破隱秘所在。

“沒錯,如此一來,主公到吳郡上任,除非主公通過聯姻又或者是許下大量利益,否則斷然不會獲得當地世家的支持。”

“而若想要開發吳郡,必然會對當地世家的利益有所衝擊,雙方矛盾料想是難以調和。”

李基以着溫和的語氣,說着在賈詡的耳中都有些危險的話語,並且隱隱明白了李基這一次送上門的麻煩是什麼了。

賈詡捻了捻鬍子,盡力地試圖勸住李基,道。

“子坤,或許可以與吳郡世家一併先談一談,世家也並非都不是不通情達理的。” “不了,天意如此,爲之奈何?”

李基嘆息了一聲,道。

“若是主公能夠早早抵達吳郡,吾或許有時間也有閒心採取些更溫和的方式,但是雨水連綿,這些時間已被耗在了行軍路上。”

“再者,先處置了一批,剩下的一批想必會更好說話。文和,你說對吧?”

賈詡露出了一個委婉的笑容,道。

“子坤,其實吾乃北人,隨着一路南下漸感水土不服。”

李基聞言,神色多了幾分黯然悲傷地開口道。

“如此說來,若是文和今後定居吳郡,豈非命不久矣。也罷,那基這便提前去爲文和準備後事,必然會將文和風光大葬的。”

眼看着李基作勢起身離去,賈詡明知李基這是在擠兌自己,但還是下意識拉住了李基的手腕,道。

“水土不服,也不是不能克服克服的。”

“當真能克服?”李基再問道。

“自然可以。”賈詡答道。

“就是,吾怕吳郡本土世家亦會不服主公。”李基說道。

“那也是可以克服的。”賈詡答道。

“只是,吾亦憂若是吳郡血流成河,或會有損主公之賢名。”李基幽幽地說道。

這一刻,賈詡在心中忍不住對李基破口大罵了起來。

就知道你個李子坤看似溫文儒雅,斷然就不是什麼良善之輩,既想殺人,又不想見血,甚至就連惡名都不願負上。

婊子都沒有伱會立牌坊……

(PS:貞節牌坊不是程朱理學之後的獨特產物,最早的貞節牌坊出自秦始皇時期一位名爲“清”的寡婦,且是由秦始皇親自賞賜的名爲“懷清檯”的貞節牌坊。)

只是,罵歸罵,賈詡也清楚這無疑是李基與他此前所暗中所作約定:諸多仁德不便處置之事,便需由賈詡來處理。

“可有吳郡世家名冊?”賈詡問道。

李基則是笑眯眯地從袖子中取了一份提前準備的竹簡,遞到了賈詡的面前。

關於吳郡如今具體的情報,李基自然還是一無所知。

不過吳郡世家的數量,這是在朝廷都留有名冊的。

因此,這一份竹簡是籍由盧植從朝廷處所查的信息,或許其上有着許多不盡詳細之處,但數量上與實際出入不會過大。

而吳郡今領有十三縣,分別爲:吳縣(治所)、婁縣、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烏程、由拳、海鹽、餘杭、錢唐、富春。

登記於戶籍人口有70餘萬,世家豪族大大小小數量有三十餘家,平均分別於每一縣大體都有三家左右,可謂是將吳郡這個蛋糕分得明明白白的。

當然,相對的則是吳郡並沒有出現什麼一家獨大的世家,這對於李基想要整治吳郡世家而言是個極大的優勢。

在沒有領頭羊的情況下,想要進行分化瓦解,拉攏打擊等手段可謂是簡單得多。

只可惜,李基想要通過“計謀模擬器”推演出實際可行的計謀,需要大量確切的情報。

因此,在劉備決定儘可能地爲流民們打通一條可以前往吳郡的道路,行軍速度必然還會進一步有所影響的情況下,不如將賈詡先行前往吳郡處置世家問題,儘可能解決劉備掌控吳郡的最初阻力。

而賈詡沉思了良久之後,方纔放下了手中的竹簡,神色頗爲嚴肅地問道。

щшш ☢т tκa n ☢C O

“幾成?”

殺雞儆猴,殺幾成嗎?

李基想了想,豎起了三根手指,答道。“三成。”

賈詡聞言,又是沉思了起來。

留三成嗎?

片刻之後,賈詡開口道。

“既然子坤已決定不先跟吳郡當地世家先聊,那麼後續似乎也沒有聊的必要了,三成有點多了,兩成吧。”

“兩成也行,不過最好還是三成……”

李基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也不勉強賈詡初用計就殺戮過多。

“那此事便交給吾,不過吾需要張飛與五百騎兵,且保證張飛聽吾命令。”賈詡提出着自己的要求。

“可以。”

頓了頓,李基接着說道。

“不過主公主觀上是不會同意,但客觀上我可以保證主公不會追究,所以文和可以放手施爲,我要的是主公抵達吳郡之時一羣服服帖帖的本土世家,一羣會協助主公治理吳郡,而不是爭權奪利的世家。”

賈詡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答道。

“子坤放心,既然吾加入了玄德公麾下,總歸還是需要做一點事的,這一點小事必然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剩下的世家,必然會服服帖帖且對玄德公感恩戴德的。”

(本章完)

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297章 破陣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30章 棋局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30章 草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74章 益處何在?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355章 離間計?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978章 張八百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757章 巡察諸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71章 子坤,你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72章 三千金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309章 醜陋之舉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
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39章 注視着益荊之戰的眼眸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297章 破陣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30章 棋局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30章 草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74章 益處何在?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355章 離間計?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978章 張八百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757章 巡察諸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771章 子坤,你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72章 三千金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309章 醜陋之舉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