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

不過司馬懿臉色上的變化,僅僅出現了一瞬就恢復了平靜。

此時此刻,司馬懿清楚自己若不是掛着個“國士侯門生”的名頭,以着甘寧的地位,尋常士子連見他都沒有機會,更別說是指揮甘寧行動。

甘寧願意遵司馬懿爲首聽令,那是李基的命令,而不是當真重視司馬懿。

這錦囊的小把戲,說到底也是測試對方服從與否的小把戲。

顯然,甘寧沒有給司馬懿這麼一個面子,當場就拆開看了起來。

不過屋內光線略顯昏暗,甘寧有些看不清紙張上的字跡,道了一句。

“掌燈。”

當即,便有跟在甘寧左右的錦帆賊親信上前打開火摺子,點了一盞燈送到甘寧的身旁。

甘寧藉着燈光,細細地看了一遍錦囊裡的內容後,問道。

“此計,是否已稟報告知侯爺,得了侯爺的應允?”

“自然。”

被暗含輕蔑地對待的司馬懿,那難掩稚嫩的臉色平靜如常地答道。

“若不出意料,五日後計中所需的糧草軍械將會沿着濄水送至。”

甘寧點了點頭,心中也已有了判斷。

若無李基的鼎力支持,司馬懿自然不可能讓壽春沿着淮水與濄水送來一應糧草軍械。

而司馬懿的計劃並不複雜,又或者說想誘導一羣走投無路的饑民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計劃。

只要給與饑民們一點點希望與寄託,再取得能讓饑民們信服的大義就足夠了。

隨後,在司馬懿的安排中,這小村落的另一個房間之中已經堆放了大量的黃布。

冒充黃巾,便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或許黃巾在整個大漢早就淪爲了人人喊打的存在,但對於看不到希望的饑民而言,黃巾便會成爲他們眼下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甘寧抓起一條黃巾,綁在額頭。

追隨而至的錦帆賊也是紛紛效仿,以黃巾系額。

自張角舉事至今,已經過去了近十年,即便在大漢各處依然還有不少黃巾賊寇作亂,但顯然不可能還有太平道教的傳承。

繫上黃巾,便自然會成爲貨真價實的黃巾賊。

而後,在司馬懿提前做出的佈置中,甘寧指揮着錦帆賊分成二十隊,每隊四十人的規模,朝着鄲縣周邊各處的村落而去。

此前司馬懿通過錦衣司已經早就探清了鄲縣周邊的狀況,且暗中不斷所散播的流言除了與世家有關外,更是宣揚着大賢良師傳人出沒於豫州,有意普世救人。

甘寧所率領錦帆賊的出現,便是爲了證實大賢良師傳人這一傳聞的真實性。

而派往這個村落的錦帆賊,也將公開宣稱大賢良師將會在五日後自濄水而攜糧而出,普救世人。

並且,司馬懿爲此準備了一則朗朗上口的童謠。

“漳水焚,濄水生。黃天不死,惠活世人。”

一時間,在錦帆賊所假冒的黃巾黨以及錦衣司共同發力下,這一則童謠幾乎是如颶風般迅速傳遍了鄲縣周邊。

不僅僅是鄲縣周邊的十餘萬百姓一清二楚,就連鄲城之中的官吏世人幾乎都有所耳聞。

爲此,鄲縣縣令還特意召集了城中一應世家豪強的家主舉辦夜宴商討此事。

作爲這一方父母官,鄲縣縣令容貌甚美,五官端正,氣質頗顯幾分儒雅飄逸之感,任誰見了都不禁暗自讚歎有君子之姿。

只是與城外百姓們飢不果腹與怨聲載道的慘象相比,此刻由鄲縣縣令所設的夜宴卻是盡顯奢華。

樂師舞姬十餘,輕紗遮體的貌美婢女更是鶯鶯燕燕的數十人,不斷穿梭而行伺候着到場的達官貴人。

不時有達官貴人心癢難耐地將身旁的婢女摟入懷中,惹得在這奢靡的宴席中不時響起極力壓抑着的聲音。

“縣宰倒是好眼光,從一羣污泥中屢屢挑選出明珠,不使明珠暗投,終日耕躬而失卻光芒,暴殄天物。”

摟着一個婢女在懷中的中年男子,一邊將手伸入衣物內探索之餘,一邊則是帶着幾分恭維地向着郯縣縣令說着。

而那看上去不過是十餘歲稚嫩年紀的婢女,滿臉羞憤通紅之色,卻又不敢反抗,手掌下意識地推搡着那身着華服之人,可又完全不敢用力。

這欲迎又拒的模樣,惹得那中年男子心頭越發的火熱。

倘若不是在這夜宴中還需略微顧忌形象,說不準這中年男子已然是忍耐不住了。

而看着那中年男子急色的模樣,坐於主位的鄲縣縣令細細地品着美酒之餘,應道。

“不過是見百姓困苦,不得已賣子賣女求活,吾既爲一方縣令,又怎能視而不見?自然是挑選了一些到府內養着……”

頓了頓,鄲縣縣令看着那中年男子似是已經相當上頭的神色,道。

“倒是足下若對此女甚是喜愛,不如帶回府中,也能讓其過些富貴日子,如何?”

“那便謝縣宰的賞賜了。”

那中年男子連聲道謝,又舉起酒盞朝着鄲縣縣令敬了一杯。

不過這一場夜宴倒也不是人人皆好美色,坐於宴席右側上首處一白髮蒼蒼的老者視着左右貌美婢女如無物,不時地細品美酒之餘,開口道。

“縣宰不知可曾聽聞城外有黃巾出沒之事?且那黃巾賊黨不斷流竄於各個村落鄉里之間,似有覓機舉事之跡。”

“此事,本縣亦有所耳聞,因而方纔請諸君到此議個對策。”鄲縣縣令答道。

在豫州這等世家鼎盛之極的郡縣爲主官,真正把控着地方的無疑是一個個世家豪強。

若無世家豪強的支持,鄲縣縣令也就是個擺設罷了,甚至就連如今城中大量強徵的青壯所需的糧草,都是一衆世家豪強合力提供的。

不然僅憑一個地方縣城的糧倉,如何能供得起這等龐大的糧草開支。

隨着鄲縣縣令談及正事,宴席之中衆人的神色也是微正,鄲縣縣令更是直接屏退了宴席之中樂師等一干無關人等。

黃巾!

此事在一衆世家豪強看來,無疑是個可大可小的存在。

規模浩大如此前的青州黃巾,那可是浩浩蕩蕩百萬之數,盯上了某座縣城,無疑是難以抵擋的。

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82章 斷糧?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911章 看破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244章 縱橫司第4章 計將安出?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937章 窮怕了第170章 上當矣!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622章 他敢?第355章 離間計?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395章 爭議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95章 地利!!!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940章 陽謀?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73章 順逆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395章 爭議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762章 低頭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83章 對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573章 順逆
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882章 斷糧?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911章 看破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244章 縱橫司第4章 計將安出?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937章 窮怕了第170章 上當矣!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622章 他敢?第355章 離間計?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395章 爭議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95章 地利!!!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940章 陽謀?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73章 順逆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919章 漢中張魯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395章 爭議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762章 低頭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83章 對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573章 順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