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

周瑜知道李基是當世首屈一指的智者。

可正因爲如此,周瑜料定以着李基之智沒有理由會拒絕自己。

一開始,周瑜還當真以爲孫策盡得了李基真傳,其智略不在自己之下,所以在孫策面前不僅事事謹慎,還甘心奉之爲兄。

只是這種誤會或許能夠持續一時,但周瑜與孫策多相處了幾日後,雙方智商上所存在的巨大溝壑,很快就讓周瑜意識到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當然,儘管周瑜完全探清了孫策的底,但也是深深地被孫策的豪邁英氣所折服,讓周瑜倒也不至於後悔與孫策結義。

只是孫策身爲國士弟子,擅兵擅勇,卻惟獨不擅謀,不可謂不怪異。

這一點,讓周瑜不禁爲之猜測了許多,且在多次旁敲側擊對孫策的人際關係與家族背景打聽後,得出了一個唯一合理的結論。

李基當初之所以收孫策爲徒,爲的僅僅是安撫吳郡世家,爲的僅僅是替劉備拉攏孫堅,所爲的一切都是基於政治上的利益。

所以孫策明明拜於李基門下多年,智商也是正常的情況,纔會學不到半點智計。

這讓周瑜頓生危機感,意識到孫策身爲李基弟子,可孫策在李基眼中恐怕僅僅只是一顆棋子,在劉備集團之中的地位完全稱不上牢固。

隨着討吳盟軍的敗亡以及孫堅的身亡,周瑜更是感覺到孫策在李基眼中價值,恐怕已經所剩不多了。

因此,不管是爲了這個義兄的未來着想,還是爲了能有機會一展才華,周瑜便向孫策獻上了征討荊南四郡爲孫堅報仇的戰略。

且在周瑜看來,這無疑是眼下最好的時機。

趁着李基尚未完全壓服控制揚州世家,趁着孫堅身亡未久還需要顧及些許顏面與情誼,趁着李基當下也需要一個削弱荊州的方略之際……

綜合種種因素,李基沒有理由會拒絕孫策的借兵請求才對。

以利弊而論,此計對揚州、對劉備、對李基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而對於孫策來說,只要能借兵前往荊南四郡,那便是龍歸大海,大有可爲。

至於李基會不會覺得孫策此去將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繼而心生忌憚不願借兵,周瑜認爲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李基眼中,孫策擅兵勇且不通智謀,且對於孫策重情重義的性格相當瞭解,定然不會過分警惕。

且周瑜自身的名聲不顯,即便周瑜自恃有運籌帷幄之才,可卻不爲外人所知,甚至未曾展露過丁點,更不可能被李基所警惕。

其他聚攏於孫策麾下的家將,黃蓋、祖茂、韓當之類,或可爲前驅先鋒,卻不可能會被李基這等人物真正放在眼裡。

因此,周瑜自信李基大體便是會試探一番,然後假惺惺地說些拉攏之言,最終必然會滿心歡喜地將孫策當成棋子一般落在荊南四郡之中。

起碼,易地而處,以着理智來判斷,周瑜也是不會拒絕孫策的提議。

這數息之間,或許屋內僅僅只有三人,卻可謂是有着八百個心眼子在不斷閃爍。

李基四百個,周瑜三百九十九個,孫策僅有一個……

或許周瑜所考慮的甚多,但孫策卻是真的來告家長求安慰求認可的。

而經過了一番有心算無心的試探下,李基則是將孫策與周瑜的想法都已經洞悉得八九不離十。

數息後,李基一副溫和從容的模樣,開口道。

“周郎所言甚是在理,區區三千兵馬,爲父復仇既是大孝又是大義,吾若是向主公言明,主公不會不允。”

“且策兒前去攻伐荊南四郡,於揚州而言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既能讓荊州內亂難以騷擾揚州,又能讓主公掌控以及發展揚州爭取到大量時間。”

荊州精華可謂是盡在荊北三郡之中,荊南四郡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遠不如荊北,地形環境也是惡劣得多,還飽受諸多蠻族的劫掠。

其中荊南四郡之中的武陵郡,戶籍上所登記人口甚至僅僅只有二十五萬左右。

只是一旦孫策當真以父之名進駐長沙,然後迅速開始掃蕩荊南四郡,劉表也斷然不會無動於衷,必然會遣兵攻打孫策。

可其中的時間差,憑藉着孫策與周瑜的能力,很可能已經足夠完全在荊南四郡駐足紮根,且足以將荊州完全拖入到戰爭的泥潭之中。

亂世之中,那自然是鄰居越弱越好。

因此李基的直白,讓周瑜頗感意外。

‘這是演都不演了?’

周瑜暗暗地判斷着。

依然沉浸在悲憤之中的孫策,則是擡頭看向李基,問道。“老師,所以你也是支持我前往荊南四郡嗎?”

然而,令孫策與周瑜都沒有想到的是,李基搖了搖頭,道。

“吾所想要告知策兒的是,若是站在利益與公事的立場上,吾非但不該反對,反而該大力支持策兒前往荊南四郡。”

“只是,若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我不希望策兒前往荊南四郡。”

孫策強忍着熱淚,問道。“爲什麼?”

李基溫聲地開口道。“因爲策兒一去,主公基於同宗之誼,只得與策兒完全撇清關係,吾自此也沒辦法再爲策兒遮風擋雨了。”

孫策聞言,心中更是感動萬分。

只是,孫策從來就不是怯懦畏懼之人,當即便是咬着牙地答道。“我不懼!”

李基凝視着孫策,驟然伸手摸了摸孫策的頭頂,道。

“策兒倒是長大了,心性可嘉,爲師頗感欣慰……”

頓了頓,李基接着開口道。

“策兒,等返回吳郡後,你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便由我來親自爲你及冠吧。”

聽着李基的話語,孫策的心中翻涌着包含感動的複雜情緒。

周瑜的嘴角則是悄然浮現一抹弧度,自覺眼前的一切都盡在預料之中。

及冠,想必就是李基最後拉攏孫策的做法。

等孫策及冠之後,李基也便會准許了孫策的借兵請求,將孫策宛如一顆棋子一般落在荊南四郡。

而作爲棋子的孫策,也將就此擁有龍歸大海的機會。

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79章 清君側?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真罵戰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請假條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664章 青釭劍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172章 想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976章 烽火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906章 起霧了!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355章 離間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976章 烽火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34章 鴻門宴?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7章 沙盤推演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13章 口袋陣第771章 子坤,你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160章 地上涼
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79章 清君側?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真罵戰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請假條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664章 青釭劍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172章 想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976章 烽火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906章 起霧了!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355章 離間計?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976章 烽火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34章 鴻門宴?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7章 沙盤推演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13章 口袋陣第771章 子坤,你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160章 地上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