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

司馬懿所說,同樣也得了不少門生的贊同。

“三姓家奴”的狡詐惡徒,就連兩任義父都死在其的手上,這等人會遵守盟約?

徐庶所做的推斷,或許是如今袁術最好的決斷,以“南陽郡”爲條件與呂布結盟,通過呂布來分擔來自劉備的壓力,繼而有機會讓二袁會師兗州。

可呂布本就是個反覆之人,且以着呂布的利益進行考量,又怎會甘心做爲他人嫁衣之事?

劉備勢大不假,可也正因劉備勢大,呂布得了南陽郡也未必願意與劉備死磕。

相反,得了南陽郡再撕毀盟約,先行與劉備默契聯合共分袁術,免得袁氏做大後,損兵折將的呂布反倒淪爲任由袁氏宰割的魚肉,這纔是最符合呂布利益的做法。

且兩家平分袁術的話,即便豫州爲劉備所得,呂布手中也將握有司隸、南陽郡、兗州,與劉備未嘗就沒有一戰之力。

而爭論,也就由此產生。

徐庶認爲袁術不會是傻子,如此白送南陽郡給呂布結盟,必然有法子讓呂布不會反咬自己一口。

可司馬懿則是判斷無論如何結盟,呂布得了南陽郡後,都不會選擇與劉備死磕,轉而會反咬袁術爭奪兗州。

如此一來,徐庶與司馬懿從不同立場推論出來的局勢,自然就存在了衝突。

本質上,這便是關於呂布會不會違背盟約,以及袁術敢不敢相信呂布結盟的爭論。

對於徐庶與司馬懿的推論,李基實則也有過相關的猜測。

呂布的名聲太盛,無論何人想要與之結盟,都得掂量掂量一下董卓、丁原的下場。

不過李基微微頷首後,目光投向龐統,道。

“龐統又是如何判斷?”

龐統起身行禮,然後一甩有些亂糟糟的頭髮,有種放蕩不羈的醜,然後開口道。

“老師,中原局勢,除卻陶謙外,影響大局的便僅剩青州曹孟德。”

“而曹孟德此人看似忠良,實則乃是野心勃勃的大奸之徒,其志或亦在天下。”

“于徐庶的推論中,將曹孟德當做是協助掌控袁氏掌控兗州的助力,吾不敢苟同之。”

李基沒有打斷龐統,而是繼續聽着。

若是換做一年前,或許還會有不少人覺得曹操乃忠良之輩。

可隨着曹操不惜傾盡家底平定青州黃巾,然後以着不少血腥手段掌控整個青州,甚至自封爲青州州牧,可謂是盡顯梟雄之姿。

“若是袁術得了兗州,曹操便僅能龜縮在青州一地。可與袁氏撕破臉皮爭兗州,初定青州的曹操怕是力有不逮。”

“而青州出路唯二,兗州或徐州!以吾之見,曹操必攻徐州,且是聯合袁術共取徐州,如此一來才能先斷劉皇叔一臂。”

這個推論,倒是有些新穎。

李基開口提問道。

“不過僅憑曹操、袁術兩家,必然取不了徐州。陶謙被攻,主公必救,無論是直接派兵馳援,亦或是直接進攻豫州,都能解徐州之圍,又該如何?”

雖說陶謙隨着年紀變化,再無過去那般的膽氣與能力,但徐州的兵力可不弱,就算是一味守城不出,都不是須臾間能夠奪取的。

再兼之有劉備作爲盟友,想要攻取徐州的難度之高是難以想象的。

“老師,可若是袁術將南陽郡交給呂布,換取呂布出兵進攻荊州呢?”

頓了頓,龐統開口道。

“呂布亦知劉皇叔的威脅,也知不可讓袁術奪了兗州做大。可在袁術沒有選擇北取兗州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保持一種微妙的同盟關係削弱劉皇叔。”

李基聽罷,也是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龐統這一番推論,完全就是劍走偏鋒,但也不是沒有可行性的。

局勢,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呂布或許接受不了爲袁術做嫁衣牽制劉備,但袁術與曹操進攻徐州,無形也是在牽制劉備。

劉備不會對徐州困局視而不見,勢必會出兵爲陶謙解圍。

如此一來,劉備也就不得不兩面作戰,且呂布、袁術、曹操三家都有機會得到好處。

司馬懿出言反駁道。

“汝莫不是忘了呂布大可同樣選擇不與劉皇叔糾纏,轉而趁機全力攻取兗州?”

“不會!”龐統。

“何以篤定?”

“呂布確能如此選擇,可劉皇叔在援助徐州與奪取兵力空虛的南陽郡之間選擇,會如何選擇?”

龐統力爭道。

“呂布不攻兗州,便是三家各得利益抵抗劉皇叔;呂布若攻兗州,在劉皇叔奪取南陽郡之際,袁術與曹操同樣可以轉而進攻呂布。”

“如此一來,面臨背腹受敵的便是呂布。”

“縱使呂布不智,陳公臺與陳長文又豈會看不到這個局面?兗州無人取之,方是維持這個微妙同盟的關鍵所在,呂布不會貿然打破。”

司馬懿反駁道。“汝根本就不懂人心,呂布斷然不會放過取兗州的利益。”

徐庶也是搖頭,道。

“以吾觀之,袁術怕也不是那般顧全大局,寧可自損南陽郡而與曹操共攻徐州之人,其當還是會設法北上兗州。”

眼看着三人爲首的門生似乎又爭論了起來,李基不得不以摺扇敲了敲桌案,讓他們暫且安靜了下來。

不得不說,三人均是各有道理。

緊接着,李基又看向了諸葛亮,問道。

“亮兒所設想的乃是主公,那又有何見解?”

諸葛亮拱手答道。

“以不變應萬變,無論袁術、呂布、曹操如何圖謀。只待豫州或南陽郡有何處露出破綻,全力擊之,便可打開北伐中原的大門。”

李基聽罷,眼中不禁流露出滿意之色。

事實上司馬懿、龐統、徐庶所言,李基均有所考量,但在情報不足,動向不明的情況下,李基同樣也無法確定。

而李基的做法,實則與諸葛亮的思路基本一致,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以此觀之,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明顯有了長足的進步。

起碼,在一衆天賦均相當出衆的門生中,他們四人已經是遙遙領先。

環境的不同,讓他們的進步太快了。

恐怕用不了多少時日,讓他們繼續留在書院之中放養,能夠提供的幫助將會顯得漸漸有限。

旋即,李基也不去評判他們之間的推論誰對誰錯,而是斟酌了一下,開口道。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你們四人甚是不錯。”

“謝老師誇獎。”

四人連忙齊聲應道。

“中原局勢再如何變化,主公北伐中原匡扶漢室之志不會動搖,且北伐中原的時機或許不久後就會到來……”

說到這裡之時,李基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

“爾等平日裡勿要懈怠,待北伐中原之時,吾可讓爾等隨軍左右擔任幕僚,如何?”

四人臉上不禁面露狂喜之色,連忙答應了下來。

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929章 反客爲主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49章 漢!威武!!!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939章 遼,乞降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17章 陽謀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217章 陽謀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0章 應對之策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
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929章 反客爲主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775章 瑞雪兆豐年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49章 漢!威武!!!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939章 遼,乞降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17章 陽謀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苟安活?第217章 陽謀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0章 應對之策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