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

都昌城府衙內。

青州牧兼任定南將軍的曹仁,少有地邀請麾下諸將飲宴,共賀豐收。

爲防備南面的劉備,青州雖說貧瘠了點,但由於大量地進行屯田,歷經了幾年的治理,也有大量的糧食入庫。

且能令曹仁如此放鬆的原因,除了是冬季將至外,曹仁同樣也從曹操送來的密信中得知了壽春之亂,整個大漢都已是亂做一團。

雖說曹仁不敢趁機攻入徐州,但小心緊張地防備徐州方向多年,放心下來後曹仁同樣也不免打算趁機歇歇。

然而,府衙內一衆曹將觥籌交錯的動靜,卻是被驟然闖了進來的毛玠急匆匆的聲音打破。

“誒呀,將軍竟還在飲宴,大事不好了!”

曹仁臉上生出一絲不悅,但還是按納了下來追問道。

“何事如此驚慌?”

毛玠額頭微微冒汗地急聲道。“劉備已發‘興漢討賊檄文’一份,興兵北伐了!”

“什麼?!”

此言一出,原本在場諸多曹將的酒意幾乎是瞬間就醒了。

曹仁急忙起身奪過毛玠手中的報紙,打開迅速掃了一眼,臉色同樣也是大變。

漢魏趙三國鼎立已有一段時間,雙方邊境緊張不假,但卻始終沒有爆發真正的衝突。

人人皆知,大漢早晚會出兵北伐,但對於曹魏而言,卻又不希望那一日的到來。

曹仁發怔了好幾息後,幾乎是脫口而出地說道。

“不可能!大王傳來密信言及壽春內亂,劉李決裂,自顧不暇,怎麼可能會如此突兀地出兵北伐?”

頓了頓,曹仁朝着毛玠質問道。

“這報紙或是僞造而成?孝先是從何處得來的?”

“將軍,這報紙乃是遣于徐州的密探晝夜急送回的報紙,早已傳遍了徐州全境,知悉的百姓不計其數,豈會有假?”毛玠急聲答道。

這也讓曹仁僅存的僥倖之心迅速消弭,明白劉備便是瘋了也不敢向民間大肆放出假消息,否則所損的乃是劉備與官府的威信。

此刻,一陣涼風自門外吹來,曹仁方驟然感覺到後背一陣溼涼,不知不覺中出了一身冷汗,哪裡還有半點醉意。

“不論真假,須得加強防備。”

曹仁厲聲地道了一句,正欲往邊境調兵,提醒邊境守將須提高警惕之時。

“急報!”

一道頗有幾分尖銳的聲音,打斷了曹仁。

等曹仁快步地衝了出來,卻見一風塵僕僕的傳令兵一邊衝了過來,一邊舉起裝着急報的竹筒急聲道。

“有漢軍犯境,號稱兵馬十萬,已圍困昌安、安丘二城,請將軍速速馳援。”

曹仁迅速接過竹筒,從中倒出了火漆完好的急報打開,一目十行地掃了起來,臉色顯得甚是難看。

建武將軍徐盛率軍號稱十萬犯境,已將臨近琅琊國的安丘、昌安二城圍困。

安丘、昌安兩城,乃是曹仁這數年來大小修繕了十餘次的堅城,各囤着五千兵馬,以防備徐州。

不是曹仁不想屯放更多的兵馬。

而是安丘、昌安本就是小城,所能容納的兵馬有限,當地百姓所能繳納的糧食稅賦也是有限。

若是在未起戰事時期,屯置更多的兵馬,那麼曹仁就不得不持續向安丘、昌安運糧,這也是一筆極大的損耗。

且以着曹仁所安排的佈置,乃是徐州一旦有所異動,則是同時跟着調動散在青州各地的兵馬。

由安丘、昌安阻攔一時,爭取足夠的時間讓曹仁能夠調集兵馬,再以安丘、昌安後方的汶水一線佈防,借江河之利進一步阻攔漢軍。

如今,安丘、昌安在毫無準備下被圍困,已是令曹仁的安排大打折扣不說。

令此刻曹仁所憂的,還不僅僅是安丘、昌安能堅持多久,更擔心徐盛所率領的僅僅只是北伐大軍的先鋒。

檄文之中所提及的乃是由大漢丞相李基親率北伐大軍,真正的北伐主力怕是還在後面,徐盛僅僅是在爲大漢丞相李基開路。

當即,意識到事態嚴重的曹仁不敢有頃刻的耽擱,急令青州各地加強防備之餘,迅速開始調動青州各地的兵馬。

同時,曹仁毫不猶豫地派人前往鄴城求援,請曹操速速派兵來援。

即便曹仁苦心經營青州一段時間,不惜以“屯田制”近乎窮兵黷武地壓榨青州的潛力,但曹仁手中能調動的青州守軍合計也不過是十五萬左右。

倘若北伐大軍的目標是青州,那麼曹仁更清楚自己想要抵擋是相當的兇險。

……

而就在曹仁火急火燎地迅速調動各地兵馬的同時。

徐盛所率領的大軍已對安丘與昌安發起持續了近兩日的強攻,在各種提前的攻城器械猛攻下。

即便曹仁安排在安丘、昌安的守軍相當之精銳,但安丘、昌安二城已是搖搖欲墜,守軍死傷近乎過半。

當然,漢軍的傷亡同樣不低。

安丘、昌安的城池不大,但卻是修繕得相當不錯,各種城防設施以及守城物資都可謂齊備。

以傷亡來看,漢軍的傷亡更甚是守軍。

不過,在徐盛的命令下,漢軍的強攻非但沒有放緩,反而還在不斷加劇着。

以地形來看,琅琊國正北恰好與北海國所接壤。

也正因此,安丘、昌安就有如是一對門牙一般擋在琅琊國的面前。

唯有拔掉這一對門牙,後續漢軍攻入北海國才能保障糧道的安全。

徐盛策馬在安丘、昌安二城間奔走着,確認着攻城的情況之餘,朝着身旁的親衛開口道。

“即刻派人給丞相傳信,明晚,最遲明晚本將便是親自上陣攻城,也定然拿下安丘、昌安二城,將青州曹軍吸引到這個方向來。”

……

當徐盛所派人傳回的軍報送達了李基的面前後,李基眯着眼地走到了大帳內所懸掛的地圖看了起來。

此刻,尚在留在李基左右的參謀團成員,便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二人。

諸葛亮與司馬懿二人,同樣也在做着判斷。

片刻後,諸葛亮開口道。

“老師,差不多能讓子龍將軍與文長將軍動身了。”

“再等等。”

李基擡手擺了擺手,沉聲答道。

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393章 莫須有?!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72章 三千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02章 衣帶詔第825章 建業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453章 占城稻?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642章 中計矣!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70章 上當矣!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297章 破陣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7章 毒士???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976章 烽火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299章 塞外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
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393章 莫須有?!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72章 三千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802章 衣帶詔第825章 建業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453章 占城稻?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642章 中計矣!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70章 上當矣!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297章 破陣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7章 毒士???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976章 烽火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299章 塞外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