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上當矣!

在流民初步通過水利開發後開墾的良田進行安置,再到良田之中產出第一批糧食的這一時間段,那些流民可同樣是需要官府進行資助的。

那些流民本身沒有存糧,倘若官府不養着他們到第一批糧食成熟,那麼流民同樣也只有被餓死的份,死在糧食成熟的前夕。

這一段時間的消耗,同樣也是李基所需要考慮的,且同樣也是個異常龐大的支出。

因此,李基的計算之中當真完全將吳郡的耕地完全開發出來,所能安置的人口數量是如今的五倍之多,徹底超過如今的汝南郡和南陽郡超兩百萬人口的體量,達到四百萬人口左右的數量。

並且,基於江南地區所特有的氣候優勢,吳郡所產的糧食還會富餘極多,真正初步接近理想之後的“太湖熟,天下足”的地步。

然而,基於現實的情況……

“目前,吳郡最多隻能容納六十萬流民,以保證錢糧在來年不會崩潰,因此最少也需要分流二十萬流民到揚州其他郡。”

李基說出着問題所在,然後看着面前低着頭似乎聽不到的賈詡道。

“文和,如今吾需要坐鎮以工代賑,此兩個難題惟有交給你去解決了,想必以文和的能力,料想反掌之間便能達成。”

“您太擡舉我了……”

賈詡再也憋不住,開口道。

“子坤可太擡舉我了,倘若吾能生牛犢子,還能給主公生幾頭牛出來,但讓我在一年內湊到供六十萬流民耕地所用的耕牛,怎麼找?”

耕牛,這玩意可是稀缺東西。

無論是在大漢的哪個鄉里之中,那可都是被十里八鄉供起來的寶貝。

倘若是跑到鄉里之中去偷人,就算被發現了也還能被扭送去見官,但倘若是跑去偷牛被逮到了,那絕對是要遭老罪直接被打死的。

若是要個百十頭,賈詡還能想想法子,但那可是六十萬流民耕地所需的龐大數量。

即便是三百人共用一頭牛,讓那頭牛幹得口吐白沫地耕,那最少也需要兩千頭牛的龐大數量。

搞不了!

毫無疑問的搞不了!

賈詡直接躺平擺爛,反正就絕對不接受這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免得到時候完不成還有什麼坑等着自己。

“真沒辦法?”李基嘆息着問道。

“沒辦法。”賈詡答道。

“就連賈文和也無能爲力?”李基再問。

“實在能力有限,無計可施。”

賈詡就差躺着說出這句話了。

這讓李基的臉色看起來愁苦不已,起身在營帳之內來回度步,嘆息連連不已,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樣不斷喃喃地說道。

“如此,可該如何是好?”

“尤其大多數耕地都將是首次開墾,沒有耕地,僅憑人力開墾良田何其難也?”

“有田無牛,苦哉苦哉……”

……

這一句句念得,聽在賈詡的耳中,也是讓賈詡頗爲無奈。

只是考慮到種種因素,這題根本無從解決。

或許,靠近北地那一帶會有不少耕牛,但那些耕牛如何能收集起來送到吳郡?

一路上且不說盜匪橫行,便是沿途官府所設關卡看到龐大牛羣,誰不在上面扣一部分下來。

層層剝奪之下,便是在北地勉強收集了一兩千頭牛,等到了吳郡也就剩個一兩百頭牛了。

就在賈詡心中越發無奈,準備向李基告辭之時,李基驟然開口道。

“唉,罷了,耕牛之事吾再緩緩圖之便是,必然有解決辦法,就不勉強文和了,不過如何想辦法將那二十萬流民妥善安置於揚州其餘郡,文和可勿要出了什麼差池。”

賈詡長舒了一口氣,下意識地答道。“此事亦是頗難,但未必沒有破局之法,且容吾回去思慮一陣。”

“文和放心,朝廷已然下令由揚州安置逃難流民,且命令身爲揚州刺史的主公督察之。”李基提醒道。

賈詡聞言,臉上頓時一鬆,道。“‘大義’在手,那便好辦許多了,吾有的是法子讓那些郡守主動來求着安置流民。”

“那便勞煩文和了。”

李基拱手道了一句,賈詡也是回了一禮,然後方纔頗有些心情沉重地離開營帳。 畢竟,耕牛之事確實是個大難題,且事關來年安置流民後整個吳郡的收成問題,可謂是事關重大。

只是,在賈詡踏出營帳,一陣流民營內特有的臭風吹來。

賈詡驟然醒悟了過來,一拍大腿,直呼上當!

“李子坤一開始就不是想將耕牛之事交給吾來處理,而是故意如此說,繼而讓我主動接受說服揚州各郡接納流民……”

“好一個狡詐的李子坤,上當矣!”

而就在這時,營帳之內則是傳出了李基爽朗的笑聲,哪裡還有適才那愁眉苦臉的狀態,道。

“文和,路上小心,待你明日交接了流民營內分配糧食之事,可就要儘快前往揚州其他郡解決此事,可勿要耽擱了。”

“哼!”

賈詡悶着臉,只覺得適才李基刻意裝出的苦悶,這下子倒是完全轉移到了自己的臉上。

只是事到如今,賈詡顯然是沒有什麼反悔的機會了,便是再回到李基的營帳之中也只會是迎來一陣更加爽朗的笑聲。

當即,賈詡只能是邁着大步就直接離開,且心中將那些怨氣都轉移到揚州的其他郡守身上。

而聽着賈詡離開的動靜,營帳之內的李基臉上的笑容幾乎是掩蓋不住的。

對於關羽、張飛而言,激將計自然是百試百靈;對於趙雲則是詳細解釋,便不會推脫分內之事;至於對於賈詡嘛……

那就需要先提出一個相對過分的要求,然後再略微收一收,拿出一個沒那麼過分的要求,賈詡自然就會容易接受了。

且心中有怨念的賈詡,想必會比平時更爲勤勉些許纔是,不至於像是在流民營之中那樣裝着狼狽,實則天天躺平摸魚當俸祿小偷。

自劉備盡收流民營之內的民心之後,賈詡在流民營之中的任務,實則就是暗中監控引導一下內部輿論動向就足以避免發生暴亂,可謂之悠閒。

想起錦衣司時常稟報賈詡天天就呆在營寨之中喝茶,喝得肚子漲了纔到流民營之中四處轉轉,這等悠閒小日子李基如何能忍?

‘擺爛不能一起擺,那就大家都不用擺了。’

李基暗道了一聲,然後方纔從袖子中掏出自己常用的記事竹簡,在其上寫着“耕牛”兩個大字,然後又在“耕牛”的下方備註上“海船”。

賈詡推辭耕牛之事的緣由,李基知曉得一清二楚。

以着如今大漢各方的黑暗程度,一對鴛鴦路過關卡都得有一個下鍋!

想要運大量耕牛過境,便是懇請天子下令,天子說不準都得先拿走一半送入皇莊耕地。

不過,賈詡下意識基於人性與現實去考慮,想不到如何解決。

但對於李基而言,答案本身就已經存在。

那就是海船!

只要造船工場那邊的海船一成,那麼完全可以通過海運繞過層層關卡自北地直達吳郡,甚至只要打通這一海道,吳郡就連一直存在的戰馬難題也將完全解決。

相對而言,反倒是賈詡覺得這個難題中最爲簡單的在北地收集耕牛部分,成了李基所需要解決的最難的部分。

除此之外,李基還在耕牛的一側,又補上“曲轅犁”三字。

如今大漢所使用的是長直轅犁,甚至李基親自下田試着使用過,發現這種長直轅犁轉彎不靈活,起土費力,效率相對頗低。

而李基記得存在着一種“曲轅犁”,且李基也還記得大體的構造與輪廓,完全可以將其中的概念交由工匠完善,對長直轅犁進行改善,繼而提高耕牛的耕地效率。

不過,李基將種種考量都簡明扼要地寫在記事竹簡之中,免得今後出現什麼遺漏之餘,卻也沒有急着解決,而是早早就進行歇息。

如今最爲緊要的始終是“以工代賑”。

明日起,李基就需要指揮着那諸多小吏以及士子開始在流民營之中挑選合適青壯,然後開始對流民營內的流民進行分流,正式開始“以工代賑”。

大量方方面面的繁瑣問題,都需要李基去一點點解決。

類似於耕牛這種重要但不急之事,李基僅僅是記錄一下,便將它往後推着待空閒再逐步落實解決便是了。

隨後的三五天裡,李基一方面親自在流民營內處理着種種要務之餘,一方面更是親自走遍了整個流民營,監督指導着士子們挑選流民。

很快,一批一批的流民就在士子們各自的帶領下離開流民營,整個吳郡自上而下也幾乎是高速運轉着配合“以工代賑”的開始。

而隨着一批又一批的流民離開流民營,流民營內部的流民數量也終於開始快速下降。

等所有士子、小吏都挑選了首批適合“以工代賑”的流民離開,整個流民營內部的流民數量在極短時間內下降到了四萬人左右。

這讓簡雍的壓力一下子驟降無數,甚至有些任性地連睡了四個時辰。

而剩下的這些流民俱都是些孤零零的老弱婦孺,一起逃難到此處家人中也沒有青壯存在,自然就不適合參與到“以工代賑”之中。(本章完)

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978章 張八百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724章 危矣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8章 封賞官職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43章 可以改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655章 鬥智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92章 三贏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887章 可願降?第488章 馬上風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章 毒士???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46章 兵圍滎陽請假條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29章 曹昂求援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904章 射殺子坤?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656章 死間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55章 鬥智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52章 洗馬?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87章 可願降?第530章 草案第800章 威逼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
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978章 張八百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724章 危矣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8章 封賞官職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43章 可以改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655章 鬥智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792章 三贏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887章 可願降?第488章 馬上風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章 毒士???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946章 兵圍滎陽請假條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29章 曹昂求援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904章 射殺子坤?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656章 死間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655章 鬥智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52章 洗馬?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784章 明主之風劉阿斗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87章 可願降?第530章 草案第800章 威逼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