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

劉備畢竟是古人,沒那麼多金融知識,數學也不好。

要理解李素的貴金屬管制思路,着實是費了一番腦子。最後好歹是搞明白了主要思想:

反正就是國家儘量把黃金的存量實物控制起來,同時絕對控制住新開採的金礦。這樣在社會上製造出實物稀缺後,就肯定可以穩住金銀比一比二十的比價。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因爲黃金被官方擡價,目前市面上存量的持金者,也會實際上財富增值、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定向注水通脹的好處,而貧苦百姓會暫時承受通脹的壞處。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不可能徹底避免,只能是李素想辦法儘量緩解,把過程中的陣痛消弭。

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普通窮人家裡肯定是沒有黃金的,之前家裡窖藏金子的不是世家豪強,就是侯爵們從朝廷那兒拿的賞賜。

黃金值錢了,出現溢出,那就會貨幣供應增加,銅錢和白銀的購買力肯定要短時間小幅下降,這不就相當於後代的通貨膨脹嘛,只不過這個可控一點,就這一次,以後不會重複發生。

但即使是這一次,李素都想了儘量不擾民的措施,那就是在正式實施幣制改革之前,今明兩年讓朝廷出面,正式先提升一次黃金的官府收購價,吸納一部分市面上的黃金。

也就是確保幣制改革時,把市面上的流通量控制一下。

之前從漢武帝開始、三百年來,漢朝的黃金和銅錢比價,不一直都是一兩金兌一萬錢麼。黑市則是慢慢漲到一萬六至一萬七之間。

劉備應該先展示一次仁政:朝廷知道這裡面有巨大的差價,之前朝廷發賞時都普遍有用這條價格雙軌制的潛規則盤剝過功臣。

但那都是之前桓靈懷帝時,天下不靖、四方擾攘,財政崩潰時的老黃曆了!

如今天才徹底一統已經超過十五年,章武陛下要施行仁慈的德政,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

劉備今年也暫時不說要改幣制,暫時只說“要改對功臣賞賜的辦法”:原先對功臣“名義上賞黃金,實際上賞折一萬倍數量的銅錢”的潛規則,從今天起徹底廢除!以後說賞黃金就真的賞黃金!

這條先行探路的變法,肯定是百分百受到支持的,因爲所有功臣和有機會受朝廷賞的人,那都是從中得利的呀,這是一個“沒有人受到傷害的變法”。

誰會反對“給你發年終獎的時候多發六成”這種天字第一號大仁政呢,除非腦子有包。

非要說一個受傷的,那就是劉備自己受傷了,皇家內帑受傷,新法實施期間的賞賜,要實打實多拿出六成的價值發下去。

好在這個窗口期只有兩年,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之前休養生息多年,國庫和內帑總算有積攢了,撐得住這個窗口期。

而等劉備開始“實發黃金賞賜”後,下一步的獠牙就可以很合理、而又表面上人畜無害地露出來了。

朝廷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宣佈,“因爲改爲實發黃金賞賜,黃金流出增多,而且發現有受賞者拿到黃金後,在市面上大量以黑市價拋售套取銅錢、白銀,導致銅銀緊縮。

所以,朝廷願意拿出國庫的銅錢儲備,以一萬八千錢比一的價格,回購民間的黃金、注入銅錢的流動性”。

如前所述,民間幾百年來、黑市價漸漸穩定在一萬六到一萬七之間,兌一金。現在官方給出一萬八的臨時牌價回購黃金放出銅錢,那賣黃金的人肯定是有得賺的,大約百分之六到七的套利空間,這生意肯定有人做。

等朝廷把上百億的銅錢流出去、換回數十萬金,那市面上之前的黃金存量,基本上也萎縮了相當一部分了。

到時候,兩年期滿,才正式進行幣制改革,提升到兩萬錢比一金,市面上能受惠並通貨膨脹流出的金子,也就少得多了。

等於是黃金漲價過程中,原本有20%的總套利空間,朝廷先放出誘餌,給世家豪強吃其中六到七個點,等收網的時候,剩下的十三四個點就歸朝廷了。

朝廷倒不是差這點錢,主要是怕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憑空創造貨幣增值的利益,三七分賬,七成是朝廷的。

當然,剩下那三成裡面,內幕交易得利者,肯定也是免不了的。

比如李素、諸葛亮這種人,他們就是政策制定者。他們知道未來黃金要漲到兩萬錢換一金,所以這兩年窗口期裡,朝廷一萬八收金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賣。

那麼大的事兒,總要有幾個政策制定者。李素和諸葛亮能做到“黃金漲價前不搶着買”、不散佈消息,就非常良心清廉了。

這種事情要是擱在20世紀往後,當然妥妥算是“內幕交易罪”。但誰讓現在是3世紀呢,這是不得已的。

想好了如何平穩過渡金價後,劉備對這個變法基本上就沒什麼異議了。

不過,他還是本着樸素的實用角度考慮,想到了一些問題——李素之前設想的時候,黃金憑證都是有鑄造年份、有編號、流通時要背書、“傳承有序”的。

可這玩意兒,要是時間久了,就算流通少,背書肯定也會越拖越長,最後估計會跟後世那些“古玩字畫”一樣,拖的後綴題跋比正文都長好多倍,肯定用着不方便啊。

(注:沒玩過古玩字畫的可能比較陌生,字畫都要求傳承有序,才能證明是真品。一副唐朝的書法,經常後面會拖很長,顯示唐朝時誰家收藏的、後來宋朝誰家收藏的、元明清民……一直拖到現代。遇到某幾代藏家是個彈幕狂魔,還會讓後綴增幅速度暴漲)

而李素之前也只是在理論空想,畢竟沒落地實操呢,這些需要壓力測試後才能想明白的細節,確實是容易旁觀者清。

所以李素也非常謙虛,連忙表示陛下所見甚明,這事兒可以打個制度小補丁解決。

比如,以後就覈定一年爲期,或者三年爲期,具體時間可以再酌定。年終時,財部在京城主持“紙黃金變更”。

過去三年裡,某些紙黃金如果有反覆交易、背書後綴拖得比較長了,那就拿着背書和之前的交易契約,到財部變更登記。

或者契約沒了,那就找支付方本人,或者是拿着支付方的印信的授權代表,到財部變更登記。

這種都是小事兒,後世銀行制度那麼發達,支票本票匯票的防僞保障制度那麼完善,李素隨便借鑑幾條,跟諸葛亮劉巴商量一下就能解決。

“變更登記”之後的紙黃金,就可以把中間環節那些背書去掉了,朝廷收回舊券銷燬、重新下發以新權利人爲持有人的紙黃金。

如此一來,估計以後雒陽也會成爲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畢竟大漢土地上的黃金法理上都是不能直接流通、被政府管制了,實體都是存在國庫裡的。

雒陽金庫,未來就相當於後世的美聯儲金庫了。別人名義上有黃金,實際上只是拿了張憑證,實體都是在雒陽金庫裡放着。

這樣一旦遇到有人造反叛亂,或者是誰謀逆獲罪了。哪怕造反者之前籌資有籌到過紙黃金,但實物在雒陽,到時候直接發一個詔書,昭告天下,某幾號到某幾號紙黃金作廢,就把反賊的金收繳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誤傷還是有可能的。因爲帝制集權時代的法律,不存在“保護交易安全、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條款。

如果在詔書宣佈紙黃金作廢之前的時間差裡,反賊用這些紙黃金買了東西、花出去了。那接受這個錢的無辜商人,肯定會受到損失。

這點上,帝國對“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保障力度,那肯定是不如後世18世紀資產介級歌命後建立的政權的。

但以3世紀的社會環境,也不會有多少人覺得這不合理,因爲在帝國環境下,商人跟一個未來的反賊做生意,那是妥妥的資敵啊,

只是把商人這筆交易收到的錢作廢,不再追究別的,已經很仁慈了,商人該反省自己眼神不好,居然跟一個潛在反賊做生意。

說潛在,是因爲有可能做生意的時候,對方還不是反賊,有個時間差。這種情況下,纔是“只讓錢作廢而不及其餘”。如果明知對方已經是反賊了還與之做生意,那肯定是通敵,直接要處刑的。

……

把這些細節都捋明白之後,劉備對於貫徹這項變法的決心,也差不多定了。

隨後他才反應過來:這事兒,跟他最近這段時間,帶着百官一起視察扶桑回來的運金運銅船隊、以及後續付賬浪費到扶桑巡幸,有什麼關係呢?

劉備跟李素說話從不打啞謎,所以直接就把質疑拋了出來。

李素淡定微笑解釋:“陛下,未來要實行這個幣制改革,讓大家相信‘紙黃金’沒有超發,一個關鍵的信心來源是什麼?不就是讓大家相信,‘朝廷有充足的、源源不斷的黃金生產力’麼。

而這個公信力的建立,靠的就是天下立功受封的那些侯爵、世家鉅富的代表,要先相信。這些人的代表,如今就在陛下的隨駕羣臣當中。陛下在他們面前誇示富豪、國力蒸蒸日上,他們將來纔不會擠兌。”

劉備一愣,終於回過神來。

未來大漢新的“世家大族、侯爵勳貴”們,不就是從他如今的中興功臣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利益經營者中產生麼。

這個時代的信息流通不是很順暢,說到底還是靠消息靈通人士、那些“上面有人”的人口耳相傳、散播內幕。

要讓天下世家相信朝廷有足夠的持續黃金產能、來維持、長期貫徹幣制改革,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的代表來主動散播。

一個兩個這麼說,外人或許不相信,但有上百個高層官員都這麼說,都親眼所見陪同視察過,而且這些人之間的陳述沒有相互矛盾,那些外圍的官員富商世家,也就漸漸都相信了。

這是個三人成虎的簡單道理。

劉備領悟了這個道理之後,立刻就不困了:原來他作爲仁君,對於“炫富”還是有道德負罪感的。

現在才知道,原來炫富是爲了天下安定、爲了震懾不臣、讓天下人對朝廷的財政信用更有信心,那還不容易!

別的不會,花式炫富、炫自己黃金多,這還是會的。

……

當天下午,劉備就帶着百官,親自登臨了那條扶桑開回來的船,還讓糜家的船長把所有艙室都打開,供大夥兒開開眼界,每處都能隨便看。

隨駕視察團隊中,很多官員一開始還放不開,覺得這種數錢的場合皇帝帶着他們幹過眼癮有什麼意思?看得到拿不着,白白撓心,還不好流露出貪財的神色。

但很快,他們就在劉備貪財好色的本色演技下,漸漸放開了。因爲劉備還訓斥了幾個放不開、假裝清高不愛錢的傢伙。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錢有什麼不對?努力經商,或者爭取立功受賞便是。都來看看仔細了,朕決定,從今年起,以後朝廷賞金,不再折算銅錢,就真的發黃金!之前的陋規全部取締!”

劉備趁熱打鐵,口頭把他跟李素商議的計劃的第一步,先透個底。

果然隨駕百官個個都歡呼雀躍,盛讚皇帝聖明。

此後幾天,一直到四月下旬,在句章等地,這樣的橋段還在重複上演。李素甚至派出巡邏斥候船隊,專門攔截打招呼,

要求所有運金銀銅的船隊,哪怕原本是船型比較小、不用在句章過駁換內河船、可以直接駛入長江口、要走邗溝或者淝水轉淮河的,現在也都改爲來句章過駁,提前換小船。

所以,句章港口上,隔三岔五劉備就能帶着隨駕百官開開眼,不處十日,大家都從一開始的震驚,變得漸漸麻木了。

這才幾天功夫,已經看到扶桑和旅漢運回來那麼多可以鑄幣的硬貨了,真是天佑大漢啊。

在這個過程中,李素也見招拆招,隨着實際情況調整他的部署。

他意識到將來把黃金全部囤積在雒陽,這倒是沒問題。但一上來就直接集結雒陽,操作上有難度。

另一方面天下商人各地都有,所有紙黃金的票據變更、背書換證,都要跑雒陽的話,交通成本也太巨大了,哪怕富商們在雒陽留專人處理金融匯兌,也還存在一個通信上的麻煩。

所以,他建議劉備微調一開始的設計,未來可以在南邊長江口的句章縣,以及北面易水、黃河口外的津門縣,都設置一個分支機構。

既然設了機構,那職權上也儘量整合,以免人浮於事浪費。

這兩處,就分別叫“南方海關署/北方海關署”,管轄範圍以淮河爲界,衙門一共有三類職能。

第一是分別管理進入長江和黃河流域的海貿,負責徵收關稅。但凡從長江黃河口出海、和從海外回來的船,統統依法覈查照章繳稅。

第二就是承擔相當於後世外匯管理、貴金屬管制的工作,海關署覈查商船的時候,要明確貴金屬申報,黃金都要交由國家統一管理、出具紙黃金給實際擁有人。

在海外開礦得到的黃金,除了用於首飾的可以民用,其他不允許以元寶、金錠等貨幣形式私藏。(當然法律出臺後,肯定會有富商回國時戴幾十個金鐲子或者粗項鍊,這也是沒辦法的,時代侷限性不可能管太嚴)

第三嘛,就是可以再兼一個金融登記機構的職能,對於南方和北方的商人而言,大宗貿易用到了紙黃金,背書已經拖得比較長了,又不願意派人跑一趟雒陽去變更登記,那就在句章和津門登記。

句章和津門的海關署,每到年底都會把本地今年累計的登記簿冊封存、加蓋火漆印,然後交到雒陽去歸檔。這樣就不用所有用到紙黃金的富商都跑來跑去了,朝廷統一幫忙跑腿同步信息。

等於是海關、貴金屬與外匯管理局、匯兌銀行三重職能。

最後,爲了確保權力能實施落地,肯定還要武力保障。

所以把現有的大漢海軍,趁着如今天下太平海軍也沒仗可打,分出兩支精銳,分別成立北洋緝私艦隊和南洋緝私艦隊。艦隊的母港基地就分別設在津門和句章。

北洋緝私艦隊由甘寧任提督,南洋緝私艦隊由周泰任提督。負責打擊走私、打擊海盜、護航合法商人。

遇到武裝抗稅或者武裝藏匿海外開礦所得黃金的時候,就輪到他們動刀子了。

至於這兩隻艦隊的開支,有南北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河海轉運貿易關稅撐着,肯定是養得起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依然要保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

不許地方官員直接撥款給甘寧和周泰,也不許甘寧和周泰直接問地方自籌錢糧。有朝廷專人監督做賬、全部收清楚之後再劃撥,就能避免甘寧周泰變成親自管關稅的軍閥,更不會出現歷史上節度使那樣的尾大不掉了。

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435章賈詡的B方案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544章 改元稱帝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68章 誰敢殺我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79章 平定吳越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2章 羣賢畢至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一點免費感言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
第49章 一紙能抵十萬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趕主線時間線)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435章賈詡的B方案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544章 改元稱帝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68章 誰敢殺我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79章 平定吳越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2章 羣賢畢至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一點免費感言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83章 無血開城下南鄭(三更)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