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

李素跟盧植密會之後,朝中關於劉備的討論似乎也暫時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直到四天後的九月初十,盧植才逮到了一次朝議結束後單獨求見的機會,表示有大事願意爲陛下分憂,得以去畢圭苑私下奏事。

當然了,這種機會肯定不光是“等”能夠等來的,盧植還通過一些隱晦而拐彎抹角的渠道,給上軍校尉蹇碩塞了足足五十個馬蹄金餅,還賣上了盧植本人的人設面子,才換到了這次言事的機會!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最終也是劉備陣營給的。但有什麼辦法呢?誰讓愛錢的靈帝還賴着不死,要安然度過皇帝的最後時光,花錢護航就是免不了的。

靈帝如今下牀走動的日子,已經不如躺着休養的日子多了,很明顯皇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有了解的,而他對此的對策,就是從今年下半年以來,逐步在涉及軍事的政務上,愈發寵信上軍校尉蹇碩、而有意疏遠大將軍何進。

這擺明了是因爲他喜歡王美人生的小兒子,所以要架空何氏外戚了。

不過說句題外話,漢靈帝這傢伙,哪怕在身體那麼虛弱的情況下,依然也不知節制。下牀散步都覺得虛了,在臨幸宮女方面卻絲毫不鬆懈,簡直是明知好色過度會讓他早死,但就是戒不掉。

正史並未明確記載靈帝病死的病因,但沉溺酒色過度枯竭之後,依然到死都不停手,顯然是奇葩得可以了。虛得下不了牀還不忘讓宮女自己動,形同找死。

這一天,原本是朝議結束之後,蹇碩就要去回報朝臣對於近日軍務的處理意見,挑要緊的說,既然拿了盧植的黃金,蹇碩便吹耳邊風道:

“陛下,近日朝中諸臣,對於剿賊久不復命的諸邊將該如何撫慰,又有了些新的策略。奴婢聽說尚書盧植對於遼東太守劉備的事兒有些建議,似乎頗爲可行,陛下何不撥冗一聽?”

劉宏都在牀上躺了兩天沒下來了,聽了這話還是有點上心,擺擺手讓蹇碩召盧植進來。

富貴的人嘛,就是這點毛病,越是病重臥牀越是無聊、缺乏娛樂活動。越是缺乏娛樂活動就越想那點破事,然後病情進一步惡化,惡性循環。

盧植見禮之後,略微鋪墊,便誠懇請奏:“……陛下,當此諸將疑惑之時,臣請召遼東太守劉備入京爲官,以爲表率,兼釋羣疑!”

把劉備召回來,讓其他沒被召回來的將領也見識到劉備受召後有多麼乾脆利落的從命,從而優化所有邊將的氛圍。

這一手的邏輯,劉宏稍微想想也是想得明白的。

比如當初商湯伐桀之前,伊尹讓商湯別貿然行動,而是先暫時中斷對夏朝的進攻,試探一下夏朝的反應。

結果夏桀大怒、命令“九夷”討伐商湯,伊尹連忙勸商湯趕快向夏桀請罪、恢復朝貢先認個慫。

因爲“九夷還對夏桀的命令唯命是從”,這本身就會對其他諸侯傳達出一個“夏桀的號召力還依然強大”的信號。

連商湯都能被這種政治威望的展示肌肉作秀給嚇住,何況普通邊將?

劉宏當然也很快理解了這種政治作秀的好處,他只是擔心:“但劉備的事兒……前些日子不是已經解除了誤會了麼。他在烏蘇授首後,立刻態度謙卑向朝廷獻功,而且此後收兵不動,沒有任何不軌。

朕現在再召他進京,不會讓他心懷怨恨吧?是不是有點欺負老實人了?朕記得盧卿還是劉備的授業之師吧。”

連劉宏自己都覺得這是在欺負老實人了:這不是逮着誰更忠心,就拿誰做樣板案例麼?

而盧植的應對非常漂亮:“陛下何出此言?正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君要臣死臣尚且不得不死,陛下招劉備由太守調任京官,這也是君恩的表現,是不忍他再受風沙之苦,順便還能磨磨他的性子,讓他知道朝廷中樞是如何辦差的,這是一種歷練,又不是害他,有什麼好過意不去的呢?

而且正因爲臣是劉備業師,臣才更瞭解劉備秉性,知道他素來只想平賊報國。只要接到朝廷詔書,定然心神無貳放下兵權入京。這樣穩妥之人,纔可以作爲昭示天下的典範。”

盧植沒說出來的潛臺詞,便是:如果不拿劉備做這個典範,而是召請如今的劉焉、董卓回來做京官,他們肯麼?就算皇帝權威還在,他們不敢不肯,至少也得找藉口多拖延一些時日吧?

而盧植這番話的潛臺詞,已經是形同打包票:你要是召劉備,劉備不但會來,還會毫無保留地立刻就來!扮演九夷之於夏桀的示範作用。

當然了,這裡絕對不是在說劉宏是夏桀!這點必須澄清!

話說到這份上,劉宏也不由聳然動容:“想不到啊,盧卿對於劉備的忠義之心,如此有把握,既然這樣,朕也不會負他,就拿他做個試金石吧。召他進京當以何官職名義,盧卿可也想過了?”

這個問題,盧植稍微多拖延了一些,甚至說了些別的備胎選項,以降低皇帝對他“早有預謀”的反感,最後東拉西扯,回到了“宗正少卿”這個選項上。

然後,有把李素說的那些好處,挑了前兩點眼下就能說的,略作包裝說了一遍。

具體措辭就不再贅述了。

劉宏聽後,果然覺得很有可能性,就批准了,讓蹇碩幫忙擬旨。

不過,皇帝要考慮的問題,顯然比盧植和劉備的要多得多,他很快得想想遼東徹底平定後,接任的太守人選。

這個問題盧植就不方便建議了,因爲他只要一建議就顯得很假,容易讓皇帝覺得臣子在算計他。

劉宏稍微問了幾句之後,盧植才一臉自然而然的“剛剛想到”,回奏說:“陛下,劉備前日已派其副遼東長史、護烏桓校尉李素進京述職澄清。遼東之事,劉備精於兵略,李素明於內政。

既然日後遼東戰事已熄、當以牧民爲先,陛下何不召李素問之,看可有得用人選?而且,若是陛下願意讓李素擔當遼東太守,直接讓他由長史轉爲太守也可。”

這句話不是李素教他的,要是李素此刻也在場的話,聽了恐怕會捏一把汗。

劉宏要是真聽從了,那可就把李素一個人丟在遼東當土皇帝了。

不過劉宏也知道李素跟劉備的衆多手下關係都很好,如果留李素長期擔任遼東太守,那就等於沒有起到“防止險遠之人割據”的效果。

所以他虛弱地擺了擺手:“若是讓李卿接任,不是白費這麼多周折了麼,何況朕本有心留李卿也做京官。也罷,就把李卿招來,問問他可有其他人選。”

……

蹇碩連忙去傳話,同時讓盧植先到園內另尋一處歇息、賜膳,一頓飯的工夫之後,李素就被召進畢圭苑來面君。

“臣護烏桓校尉李素,叩見陛下。”

一番禮儀、日常問對之後,劉宏就提起了剛纔的話,讓李素舉薦未來的太守人選。

李素假裝想了一會兒,還說了些“日後戰事已平,當以民政爲重”的套話,不過他更瞭解情況,所以說得比盧植多,特地強調了“這兩年的遼東需要一個大政府的太守,有足夠的錢糧儲備,能全面管好百姓的口糧借貸、屯田開荒”的情況。

這種信息劉宏倒是第一次聽到,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就讓李素直說候選人。

李素這才把糜竺推出來:“陛下,臣以爲,現任幽州別駕、此前兼任戰時轉運的糜竺糜子仲,可擔此位。糜竺爲東海鉅富,擅長經營,雖才幹不及桑弘羊,卻也非同一般。讓他調度民力,統營開荒、賙濟渡荒,定然使百姓都能活下去。

只是糜竺此前官位品秩還是低了些,直接接任遼東太守,怕有人不服。陛下若是有心,可先讓他接任遼東長史、暫居副職,而不設正職。待觀其後效,若今年冬天及來年開春春荒時,遼東饑民安排妥當、並無百姓因青黃不接而頻頻餓死,則說明糜竺政績斐然,到時再將其轉正爲太守。若是賙濟墾荒饑民不力、再撤查也無妨。”

李素這麼說,也是爲了顯得儘可能大公無私,看療效給官職,皇帝也更容易相信。

劉宏果然頻頻點頭,覺得李素的建議非常老成持重,又很符合實際情況需求。

李素見狀,這才最後悄悄補上一句殺手鐗:“陛下,而且糜竺之前就多有創見之策,覺得遼東因爲久飢,按尋常徵收賦稅之法,恐怕朝廷多年難以有收入。

所以他覺得既然有富商幫助官府統包統籌開荒,則百姓稅賦也應嘗試統包。他曾經算過,若是由他統包遼東稅賦,可以每年給朝廷五千萬錢。”

劉宏眼神劇烈地一亮。

臥槽!邊遠地區的太守,好多都年年給朝廷的稅收缺斤短兩了!

遼東那破地方,按照實打實足額收一點都沒折扣,估計也就四千萬,糜竺報五千萬,顯然是把新流民都算上去了。

但正常的朝廷稅收,新流民前兩三年也是會想辦法不交錢的!糜竺這豈不是每多一個人口就當年足額繳稅了,這是什麼效率!

要知道劉宏賣了這麼多年官,相當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稅制崩壞,賣官錢其實有一部分是折抵了“包稅款”——我也不管你上任了能搜刮到多少,只要你給朝廷一年交兩千萬,收不上來稅朝廷也就認了。

糜竺這個投名狀,可是比直接給買官錢修宮錢還好聽得多。人家是以副業大商人的身份,搞包稅制,給的是包稅款。

劉宏一拍牀板:“好!這糜愛卿果然有桑弘羊之才,所謂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此之謂也!這便先授他遼東長史、待來年春荒若百姓果然安妥,便立刻正式加爲遼東太守!蹇碩,先把兩道旨意都擬好,到時候別忘了。”

蹇碩:“是,奴婢這就去辦。”

糜竺這是相當於前前後後給了劉備三個億、又給了皇帝五千萬的破例買官錢(正常資歷夠的人則是隻要兩三千萬就夠了),一共花了三點五個億,才當上了永鎮遼東的土皇帝。

當然,還搭上了自己的兒子給劉備做人質,妹妹給劉備做婢妾,相當於也是人質。

安排好文職之後,劉宏很快又想到遼東的兵事:要防止劉備的殘餘勢力架空糜竺,肯定不能把忠於劉備的遼東軍私兵繼續留在那兒。

而且,要驗證糜竺試用期內百姓是否過得好、有沒有拿不到糧食借貸而大規模餓死、到時候能否轉正,都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朝廷空降官員來監視。

劉宏智商是不低的,做了這麼多年皇帝也懂御下之術。

他稍微想了想,就決定任命一個遼東屬國都尉過去,主持遼東的軍事,順便監視糜竺和驗證糜竺的試用期工作情況,也好把關羽張飛那些人調走。

不過,這種問題他顯然不會再問李素或者盧植了,問李素問出來的人選劉宏也不信任。

皇帝就是要全面聽取。

所以,劉宏僅僅是稍微思索了一會兒,就問蹇碩:“蹇碩,京師北軍、西園軍、司隸諸衛,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能任遼東屬國都尉?最好要知兵,品秩相差不大,籍貫、履歷也適合到遼東做事,瞭解情況適應水土的。”

蹇碩恭恭敬敬聽着訓話,把皇帝的要求一一在心中梳理了一遍。

這蹇碩好歹也是當了好幾個月上軍校尉的人,對於中央的軍隊和將領都比較熟悉了,思前想後,他悄悄附到劉宏耳邊低聲建議道:

“陛下,奴婢以爲,旋門都尉徐榮,大致符合陛下的要求——徐榮此人,祖籍遼東玄菟郡,中平元年之前,本在遼東邊軍任職多年,歷任曲軍侯、當年剛剛升任別部司馬。

黃巾亂起之後,朝廷爲拱衛京畿,於洛陽八關均設一都尉人馬守關,大將軍也召各郡舉勇猛知兵法者入司隸爲守關校尉,徐榮便是當時從遼東調來雒陽的。中平四年時,在旋門關防備亂軍入滎陽、成皋,也頗有微功,以謹慎聞于軍中。此人在遼東領兵多年,可以大用。”

蹇碩這番話,外行人不一定聽得懂,這就需要稍微說一說雒陽附近的軍事力量。

在漢末的司隸,主要有三股軍事力量,一個是傳統的北軍八校尉,也就是屯騎胡騎射聲那些,一共八營四萬人。第二就是新設的西園八校尉,上軍中軍下軍那些,如今是蹇碩袁紹他們管。

而第三股力量,就是黃巾之亂爆發的中平元年開始擴充的洛陽八關守兵。

漢制凡是有關隘的地方,每個關也會設一個都尉、領兵兩千人防禦。守關的武官級別跟守一個郡的武官是一樣的,都是都尉。

雒陽旁邊一圈有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座防禦關卡(實際上是六個關卡加兩個渡口。孟津、小平津這兩個名字帶津的,都是雒陽北面黃河岸邊的渡口)

徐榮歷史上就是旋門關的都尉,這個旋門關在虎牢關以內,正對着滎陽和成皋,所以徐榮對這裡的地形非常熟悉。

後來董卓焚燒洛陽劫持天子西遷,而曹操率領五千本部兵來追殺董卓,董卓之所以派徐榮在成皋截殺曹操,就是因爲徐榮守旋門關守了七年了(截止到討董那年),非常懂得附近的地利。

從這個角度說,歷史上徐榮能大敗曹操,也有一定的主場作戰地利優勢。

另外,就因爲徐榮是遼東玄菟郡人,歷史上董卓西遷之後,遼東太守出缺,徐榮推薦人選的建議才顯得非常有分量,加上他爲董卓立了不少軍功,董卓才聽他的,任命徐榮同鄉公孫度爲遼東太守。

這也是因爲徐榮本人純粹是個武官,不會民政,所以他當不了太守,才選之前有刺史政治經驗的公孫度去當。

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同了,因爲漢靈帝需要的不是遼東太守的人選,而是遼東都尉的人選,要的就是武官,還是讓蹇碩來推薦,選中近在京城周邊的徐榮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整個司隸範圍內,同時遼東籍貫、又是都尉級別的,就只有他一個人。

公孫度又當不了遼東都尉。

劉宏仔細聽了蹇碩的細細分析,點點頭,這才高聲宣佈:“便命旋門都尉徐榮,改任遼東都尉,備禦鮮卑、扶余,兼察遼東民情,輔佐糜竺。”

聽了這個旨意時,盧植倒是沒什麼反應,李素卻是心中一震。

臥槽?這不會導致歷史被改得太厲害吧?而且這徐榮可是狠人啊,雖然他本人應該只是想當將領,沒有政治野心,可糜竺鎮得住他麼?

到時候,還要在工作交接的時候,多留一手,要麼把徐榮徐徐拉下水,要麼防着他,總之不能讓他被未來其他諸侯收買而反對糜竺。

而且,徐榮要是被皇帝調走了,將來討董的時候,孫堅或者曹操有沒有可能就蝴蝶效應直接把董卓大敗了呢?要是發生這麼劇烈的變動,不知天下大勢會演變成何等李素根本無法推演想象的狀態。

不過,似乎也不可能。

就算曹操和孫堅取得更多的戰役級勝利,他們也不可能攻破得了函谷關。董卓就算稍微吃點敗仗,無非就是逃回長安時逃得更加狼狽一點。

“罷了,不想那些了,還是想想看如何在跟糜竺交接工作時動點手腳穩住局面吧。唉,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啊。皇帝果然也不傻,還知道安排武官監視。”李素心中暗忖。

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561章 來人吶!伺候禰公子考試!第603章 靜坐的賣隊友第669章 滅袁是一場持久戰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563章 真降都被當成詐降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標題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348章 奪宮前夜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31章 飲馬遼河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11章 取信賈琮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452章 給你機會跑你不跑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番外第4章 公正嚴明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238章 大王無小事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272章 初到荊州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454章 天降軍糧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345章 荀攸的迪化段位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712章 歸己之功爲天有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
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561章 來人吶!伺候禰公子考試!第603章 靜坐的賣隊友第669章 滅袁是一場持久戰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563章 真降都被當成詐降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標題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348章 奪宮前夜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31章 飲馬遼河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11章 取信賈琮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452章 給你機會跑你不跑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番外第4章 公正嚴明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238章 大王無小事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272章 初到荊州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454章 天降軍糧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345章 荀攸的迪化段位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307章 法孝直再出五丈原第712章 歸己之功爲天有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