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

既然跟李素荀攸談妥了,都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劉備也算是說幹就幹的脾氣,幾天之後,大約是八月下旬,就正式上表給遠在弘農的皇帝,表李素爲益州牧。

反正李素還有時間,程序還是要走的,不用急。尤其是現在皇帝形同周天子,處於流動中,劉備更要擺出尊重皇帝的樣子,不給其他諸侯口實。

而且劉備給劉協的這道上表,也不只是表了李素一人。爲了不顯得過於突兀,他同時把自己麾下全部兩位名列四方將軍的高級將領,都表了州牧:右將軍李素爲益州牧,前將軍關羽爲涼州牧。

這樣的表奏,也比較符合天下公議,朝廷上也沒人能指手畫腳,因爲李素和關羽的重號將軍職銜確實夠高了。當初袁術是後將軍的時候,就已經領豫州牧了。曹操、孫策那種自表州牧的人,甚至連四方將軍都還不是。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劉備有兩個州的實際控制權,還有一個涼州的討伐宣稱,這樣表完全沒問題,非常尊重朝廷的資歷等級。

而劉備之所以要李素籌劃“把州牧制度改制拆分爲三個副州級使官”,另一方面也是在爲劉備陣營明年進一步利用皇帝封官佔據地方要職做準備——

歷史上,劉備陣營中樞有一個比較隱性的缺點,那就是陣營高層的文武,年齡和朝廷資歷都比較淺,主要是相對曹操袁紹的陣營。而哪怕東吳陣營主公們都年輕,可至少還有張昭張紘這些年高德劭的統治集團高層核心。

當然了,劉備陣營的年輕,在原本歷史上沒有造成什麼負面影響,那主要是因爲那個時空劉備發跡晚,又蹉跎了十幾年才略有一州基業,當然不存在弟兄們資歷不足以服衆的問題。

可現在,才194年就即將佔據三州之地,發展得太快了。劉備自己三十五六歲,這沒問題,關羽也馬上三十五了,也是能獨當一面的年紀。

李素要不是有“先帝稱其爲知天命”的加成,多少有點“少年天才、堪爲帝師”的名聲,他才二十五歲也是當不了州牧的。

其餘張飛過完年三十二,軍職是四平將軍。趙雲過完年剛要三十,是更低的四安將軍。他倆的軍職和年紀資歷,要在現行朝廷體制下當州牧,很容易被其他諸侯抓到口實,認爲劉備“雖無挾持天子之表象,卻有威逼天子接受其表奏之實”。

發展快,就要爲超額的速度買單,花更多的心思和代價去抵消歷史的慣性,克服原本不該存在的困難。

所以,把州牧職務改一下,從正州級拆分到副州級,讓趙雲張飛甚至魯肅都能名正言順表爲有實權的副州級,對劉備陣營也是一大隱性加成。

尤其是天下有野心的諸侯都紛紛自表州牧了,劉備覺得他離皇帝最近、他的表奏皇帝最有可能接受,怎能不趁着這一年多的時間差,儘量撈取實利呢?

如今整個大漢朝的十三州土地,也不能算都被強勢軍閥瓜分光了,雖然雍涼益荊都有姓劉的把持,青冀幽並有袁紹、兗徐有曹操,豫揚有袁術孫策,可這不還有個交州牧沒人麼?

前任交州地方長官張津,之前因爲抗拒趙雲,被趙雲派魏延首尾夾攻、還誘降了張津部將南海太守區景,把他幹掉了。那就是北伐之前一年冬天的事兒,後來李傕就完蛋了,朝廷至今沒機會安插交州牧。

現在魯肅在那裡幫劉備事實上代管荊南,和交州的蒼梧、南海二郡,可名義上魯肅就只是一個長沙太守,明年魯肅也才二十五歲,表爲州牧根本無法讓其他諸侯心服。

而劉備和李素討論之後,認爲佔據交州西南方兩個郡的士燮,和其他更魚腩的交州各郡太守,未必有野心和武力敢抗拒朝廷。

劉協聽命劉備這張牌要是用得好了,明年把州牧之職拆一下,然後把趙雲這個安南將軍重新丟到交州,領交州的防禦使,然後讓魯肅擔任交州的布政使。

這兩個年紀都不太夠當正州級的心腹,往一武一文的副州級上挪一挪,恩威並施,說不定不用打仗就讓士燮臣服了。順便還能爲趙雲魯肅多攢資歷,有過副州級的工作經驗,下次再幹別的也名正言順。

大家都是漢人,能不打仗就最好別打仗,和平解放多好。

兵不血刃拿回半個偏遠州的統治權,也算是讓劉備的地方官制改革計劃和向天子表奏官員的餘熱充分發揮了。

反正劉協雖然沒被劉備挾持,但只要其他諸侯敢向劉協表奏交州牧人選,劉備有各種方法讓他們的表奏失敗,而劉備向劉協表奏,他有把握讓皇帝肯定通過——這也算是讓劉協繼續代表朝廷所應該收的利息了。

皇叔辛辛苦苦救你性命,驅除李傕,難道不該收點利息麼?

小半個交州的利息,不算黑。

……

劉備的表奏遞上去後,考慮到劉協也要召集三公集議,走走過程,兩個朝議日肯定是需要的,再算上往返車馬,估計二十天內出結果,李素大約九月半的時候能啓程回成都。

所以最後這半個多月裡,他一邊跟荀攸交接京兆尹的工作,一邊做着離京前的最後安排,給賑災和稅法改革的活兒查漏補缺,以及進一步跟關中世家聯絡感情、安撫人心。

連着忙活了好幾天,眼看時間進入了九月,大部分事務都處理得差不多了,李素想了想,準備把在京的最後幾天,抽出來安排一下弟子諸葛亮的工作。

諸葛亮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算是第一次在軍政方面暫露頭角,在攻打長安的過程中,幫忙規劃了不少攻城工事的佈局營建,還頗受劉備讚賞,已經有了可以出仕的苗頭。

不過,當時畢竟還是太年少,連十四周歲都沒滿,李素也怕揠苗助長,還怕他不適應長安的環境、不瞭解官場,所以沒有急着給諸葛亮安排職務。想多給他幾個月走走看看,適應環境,瞭解關中的民間疾苦。

另一方面,李素也是希望在察舉制廢除之前,給諸葛亮一個出身。

畢竟諸葛亮這輩子也不可能被人三顧請出來了,當年已經有了諸葛珪託孤,後續也沒法演清高了,就普通因功察舉出身,跟李素一樣,也挺正統。

朝廷如今沒有設雍州牧,所以李素這個京兆尹手上就握着雍州地區一年一個的茂才名額。諸葛亮早年喪父,孝廉是很難孝廉了,李素也不希望諸葛亮以德出仕,那就以才舉茂才吧。有個攻打長安戰役時實打實的規劃獻策功勞,茂才也沒人能說不公,畢竟是在光復首都的戰役中立功了嘛,非同凡響。

而且最近這幾個月,諸葛亮雖說是繼續讀書遊學爲主,沒有正式差遣,但還是憑着個人興趣和社會責任感,幫李素做了一些有趣的小工作的——諸葛亮擅長數學,又心細善於觀察,善於總結旁人行事的弊病漏洞,所以前陣子李素要抓關中世家子弟“開豪車領低保”的騙補行爲時,諸葛亮就出於好玩幫李素明察暗訪,抓到了不少把柄。

李素在楊修家的鴻門宴上亮出來的很多騙補證據,都是諸葛亮憑興趣幫他抓到的。歷史上的諸葛亮也是“吏不容奸”的查賬一把好手,這一世數學功底更好了,做起來更是輕車熟路。

當然這一點就沒必要寫進李素的察舉茂才的奏表中去了,只要其他雍州世家略微知道諸葛亮的厲害,不敢來找茬就行了。

李素趁着離職之前,把今年的京兆尹察舉名額都用光,奏表遞上去之後,五天之內皇帝就批覆了,正式允許雍州地區今年舉諸葛亮爲茂才,還說了一些“感謝卿在光復長安之戰中的獻策”的場面話。

表章到手後,李素讓秘書鄧芝把諸葛亮喊來,諸葛亮還有點沒心沒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最近還在憑興趣搞各種民生調研、觀察豪強欺壓百姓的作弊之法。

就跟沉迷福爾摩斯探案小說似的,少年人靠着自己的智商鋤強扶弱揭發舞弊玩上癮了。

李素先問了他最近在幹什麼,諸葛亮如實相告,把李素聽得哭笑不得。

笑過之後,李素把劉協回覆的旨意拿給諸葛亮看,諸葛亮這才鄭重接旨,然後還要感恩李素的提攜。

“不知李師安排我何等差使?學生年少,紛繁複雜之政務,恐不能勝任。”諸葛亮還是很知道自己斤兩的,另一方面,他也是確實擔心自己還在學習階段,積累不夠,分給公務的精力也不夠。

“放心,不會累着你的,先稍微給你點事兒練練手。就當是一邊繼續學業,一邊找點事做——讀書也不能光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寶劍鋒從磨礪出,修行還需事上練。”李素胡七八糟說了一堆車軲轆話,也不管分別出處哪裡,反正意思道理對就行。

他自己也不知不覺,把陸游王陽明的心得都拉到一塊兒隨口扯淡,也沒打算記錄下來。倒是諸葛亮聽了覺得李師說話都是隨口一套一套的,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諸葛亮連忙正襟跪坐,恭敬請教:“請李師示下。”

李素:“我也是考慮到了你的年紀,能力特點,臨時說服大王專門爲你設置了一個職位,原本所無,歸在九卿中的太常卿府下、由太史令拆分而來,就叫靈臺令。

將來太史令還是掌國史修撰之職權,而靈臺令掌太史令除修撰國史以外的職責,包括掌天文星象曆法、記錄處理災異、祥瑞、鑑別批駁讖緯,以及一些我新給你加的權限。

畢竟直接給你一個古所未聞的新官,怕也不能服衆,還是要帶一點日常舊職的,好在你懂算學物理,要仰觀天文記載曆法對你太輕鬆了,一邊學一邊玩就做好了。剩下的精力,可以放在新設的職責上。”

按照漢制,太史令是太常卿以下的正六百石官員,跟博士祭酒平級,一起掌管朝廷的修史、典籍等職責,太史令也要管天文曆法災異祥瑞等等“天意”。

太史令下屬還有靈臺丞,則是專門分管太史那些天文工作,類似於後來唐宋明的“欽天監/司天監”。

不過靈臺丞級別太低了,李素故意設了一個“靈臺令”,從太史令裡拆分出來,這樣就可以把級別做到比六百石。

相當於從太史這個“司”下面的“處”,提拔爲一個獨立的“副司級辦公室”。

諸葛亮也知道,李素讓他繼續學習天文地理,那肯定都是小事,就算這個工作幹不了幾年,只是讓他歷練學習當京官,也不會那麼簡單的,估計後面加塞的私貨纔是關鍵。

所以諸葛亮也很上道地問:“願聞其餘——那些加進去的工作,纔是重點吧?”

李素:“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沒錯。我準備上奏朝廷,給這個靈臺令增加一項職權,那就是成立一個朝廷官辦出錢的出版機構,負責審覈民間哪些書籍、言論應當被推廣,但因爲不好賣,商人不願意刻印,那就官方出錢雕版印刷。

未來,也好作爲一項對希望著書立說、立德立言以傳萬世的儒臣的約束獎懲機制——凡是所言所著有如《殿興有福論》一樣有利於社稷,或是《農政要術》這般有利於民的,哪怕不掙錢,朝廷負責出雕版的錢,幫他們的著作名揚千秋。

這樣,也好激勵官員與大儒勤於著作、效忠朝廷。畢竟光靠我和有限幾個有良知的鴻儒著述還是太少了,如今雕版一卷書成本也要數十萬錢,窮儒出不起,但寫得好朝廷就讓他們刊印天下。

另一方面,這活兒也不重,只要你清廉,別想着以權謀私、以決定誰的書能千秋傳頌爲交換收受那些想留名的文官的財物,那你就沒什麼好怕犯錯的。我這也是看重你品性不錯,而且家裡有錢犯不着這樣,別讓我失望。

最後麼,讓你提前出仕,做這份工作,也是考慮到你遊學未竟。做了靈臺令,就得增廣見聞,把天下的書都讀了,才知道哪些書值得刊印,哪些書是‘老生常談、前人之述備矣’。”

李素讓諸葛亮“以審代讀”,用編輯和文化部門審覈人員的眼光去讀書,逼着他增加閱讀廣度,也是爲了諸葛亮的成長好,而且諸葛亮讀書喜歡博而不精、不求甚解,讀書非常快,給他這個審覈工作,新書不夠就讓他先從蔡邕搶救下來的蘭臺藏書裡篩選,把哪些古書值得刻印哪些不值得,都做個價值判斷歸併。

說白了,這份工作有點類似後世的文化審覈部門,乃至某某總局或者新聞出版領域的某某署,能做這活兒對於一個還在成長期的天才,是最好的學業向事業的過渡,說不定當兩三年這種閒差官,帶着問題去事上練,比自己閉門讀書七八年收穫還大。

諸葛亮也是深爲感動,李師幫他量身定做了這麼貼切的一個官職,來作爲他茂才入仕的起點,雖然只是比六百石,但已經讓他躍躍欲試了。

讀書還有俸祿拿,還有名師可以請教切磋,多好。

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9章 市義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182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272章 初到荊州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1章 不毛之地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7章 三手準備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
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9章 市義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182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272章 初到荊州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1章 不毛之地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7章 三手準備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37章 權攝漢中王(三更)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