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

同樣的科舉考場硬件條件,在平時生活水平迥異的人眼中,當然會有不同的評價。

對於那些家裡泡澡都用燻蒸木桶的有錢人來說,新落成的雒陽貢院淋浴房,只能算是便利。

對那些寒門士子,就當得上奢華享受了,尤其是在九月下旬的深秋寒冷中,給窮人以一絲慰藉。

考場裡免費提供的幹烤鹹菜麥餅,更是讓很多貧寒考生考完後還久久懷念。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今年的考試只提供每天早晚兩頓有粥的熱食。據說是前幾年試行下來之後,發現原本的餐食發放秩序有漏洞,容易給內外勾結者機會。

所以今年開始每場只在發放試題之前、以及考完收了卷子之後,纔會給食物。

粥這種熱食不能一直保持溫度,所以必須當場喝完,中午只能是吃早上領的乾冷麪餅,喝一點早上提前灌的冷水。

第一天的考題很快答完,卷子也都交了上去,考生們吃着考場衛兵分發的食物,各自在號房裡休息。

“今年估計是過不了了,這經義考得太偏,過兩年再來過吧!到時候再讓父親的故舊友人多安排幾個讀得差的,陪襯一下。

不過還是要好好見識一下後天考騎射的時候,其他同州考生武藝如何。這東西不好圍,軍中將士平時跟上官子弟比武都是讓着的,得看看博功名時候的真功夫如何!”

太原郡考生郭淮吃着餅,內心罵罵咧咧的吐槽,他知道隨着第一場公共課考完,自己今年基本上就是來走個過場,已經在盤算將來的“復讀”了。

同時他的內心愈發懷念父親在袁紹手下當官的那些日子了。

袁紹多好啊!在袁紹治下的時候,哪有“太守的兒子都無法被中正官選中”的悲催情況!

最多就是官位代際貶值,太守的兒子如果水平不行,一輩子只能做到縣令,這是有可能的。但很少有太守那麼高級的官員,子孫直接一個官都沒有的斷崖式家道中落。

有人發愁就有人歡喜。同樣作爲北方來雒陽考試的考生代表,河內郡的司馬芝心態就好不少。

一方面司馬芝雖然也算是大家族出身,不過河內郡的司馬家在戰亂年代早已逃散,尤其是司馬芝這種逃到荊州去的,幾乎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如今混得好的,只有逃去曹操那兒任職的,司馬朗那幾支。

另一方面,司馬芝畢竟在荊州過過苦日子,也見過同賓貢科的考試待遇,現在再來看雒陽的北場條件,就覺得挺滿足了,至少有秩序。

喝着冷水吃着幹餅,吃完之後鋪蓋一鋪,覺得連號房都比在荊州時的寬敞。哪怕身高九尺的人都能睡得下,不用蜷曲身體。

關鍵是鋪蓋似乎是白棉布的,比幾年前的麻布鋪蓋看上去又幹淨暖和了一些。

“今天的經義應該答得還行,就是不知道其他河內來的同郡考生水平如何。當初在荊州沒考過,是因爲賓貢生都不是分郡錄取的,是打亂了一起取成績最好的。

要是如今的河內太守射堅在選拔舉人的過程中舞弊,讓差生圍關係戶,咱這種意外殺出的估計能截個機會……”

司馬芝心中如是盤算着,漸漸入睡了。

只能說科舉場中,人人都是勾心鬥角。寒門士子經過幾年曆練下來,很多都知道世家大族那點圍標的把戲了。

關係到做官的機會,沒有人會輕忽。哪怕司馬芝這種原本歷史上以官聲清廉公正著稱的,在沒做上官之前,也會渴望盯着官職,觀察旁邊人的小動作。

真要是毫不關心官員產生過程的,那就不會是清官了,只會是隱士。

但是,既然世家大族圍標已成共識,朝廷當然也是要想辦法漸漸摻沙子的,比如打亂各郡的舉人,按州取前幾名,這就是一個逼着地方上少圍標、收斂一點的妙招。

不過,這也不是萬能的,一來這些新招纔剛剛部署,地方上還有辦法陽奉陰違抗拒。

二來麼,還是有可能存在“整個州各個郡都達成默契,都說好了依然每郡只舉一兩個有實力的,其他依然是陪跑菜鳥”。

而且很多做局的世家,勢力範圍不止一個郡,那他們就真有本事讓幾個郡串通了圍。

尤其那種在一州之內都是望族、全州所有郡都有影響力的大家族,這種世家幾乎只有將來“科舉全國統籌”纔有可能被徹底打掉了,但這就意味着科舉得發展一段時間,把南北場南北榜都合併了。

否則只要南北分場存在,某些州打通另一些卻不打通,法理上很難服衆。

不過好在這個時代的南北文教差異也不大,並不是後世幾次衣冠南渡之後,南方人讀書明顯碾壓北方人的時代,如今的河南河北地區還是文教強州。

所以阻止南北合併考試的主要因素,還是國家尚未統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還不完善。將來溝通江漢和黃淮的運河體系造好了,其他道路條件也修繕一下,二十年內把科舉合併到全部來首都考試,成績不分榜,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從眼下來看,各種確保公正性的制衡手段,總要多磨合幾屆,花上數年甚至十幾年的慢功夫,讓地方上各郡之間、各州之間對於圍標的默契漸漸崩壞,不肯相信鄰郡的配合,才能徹底打散世家大族的網絡。

這種情況下,司馬芝這種“往年是按淪陷區舉子身份參考過、今年因爲家鄉完全光復了、改爲正常參考”的考生,才顯得對朝廷挺有利用價值。

這些人的考試資格不用靠地方太守推舉,他們原先的考試資格還沒作廢呢,

因爲李素規定的這套科舉制,地方上舉上來的舉人,只要不是連續幾屆成績都排在比較差的排名,那就是可以多次重複參考的。

這種人是重要的鮎魚,可以把水攪渾,把世家大族和地方實力派的圍標默契撕扯開一個口子——你不是要安排四個差生陪襯一個自家子弟麼?

現在來了個不用察舉舉人名額的外來返鄉戶截胡,只要你扶持的自家子弟成績不如那個返鄉戶,那就白白看着那個返鄉戶做官,圍了白圍。

……

這天的基礎考試裡面,李素的新理論還沒有出場。主要是那些新理論也纔剛誕生不久,不成體系。確實不方便在已經命題成熟的考卷里加塞,只能是作爲附加題。

而且,這個附加題的要求,也不是李素本人決定的——李素還沒狂妄到他自己想到點什麼,就立刻讓天下人去考。這背後其實是劉備的決定。

尤其是今天一早考場抓到夾帶作弊的人,這個消息傳到劉備耳朵裡之後,劉備都覺得影響太壞了,有必要對人性善惡展開一下大討論,正本清源把缺德之源剖析一下。

臨時加題也能防止內外勾結、提前泄題。畢竟是皇帝親自拍腦袋想到的題目,不可能有人提前準備。

當天晚上,文部尚書管寧,才親自接到劉備的宣召,匆匆從考場回到數十里外的雒陽城,聽取了劉備的聖諭。

劉備先是問了今天科舉考場抓作弊的事兒,然後表達了一些對考生德行的擔憂,說朝廷不會跟隔壁僞朝的曹操那樣,搞毫無節制的“唯纔是舉、不問德行”。

朝廷是德才並重的!之所以之前對德考得比較少,只是因爲德不好量化,容易淪爲挖空心思的表演。

因此,曹操唯纔是舉不看德,不代表這是對的。如果對德的量化手段跟上了,也該恰當地考一下德,至少是瞭解考生對德的真實看法。

然後,劉備就把題目丟了過去,正是李素最近的創見。當然劉備只是給了題目,沒給標準答案。反正現在還不需要答案,等閱卷評分的時候把答案發下給考官就好。

管寧也覺得陛下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並不反對加題。反正科舉本來就是允許皇帝親自加題的,後世的考試還有殿試環節,或者是皇帝親自問對策論的環節。

拿到題目後,管寧匆匆趕回城南郊的貢院,時間都已經快半夜了。好在文部尚書本人在監考的時候工作不繁重,熬夜倒也不怕。

一路上,管寧自己也在琢磨着題目該如何解,如何切入把韓非對荀子人性善惡論的解讀重新評判一下。

他已經揣摩出了劉備想要的觀點,但怎麼都無法從《荀子》和《韓非》得出劉備想要的結論,不由有些氣餒。

管寧也不難猜到,這裡面肯定是陛下從丞相那兒得到的新知,實在是難以想象,丞相是如何從這兩本古人著作裡推導出新東西的。

管寧心中忍不住暗忖歎服:“當年咱三人避居遼東,我和邴原、華歆齊名,以精通典籍禮法聞名。

這些年來,我雖早知丞相擅洞察天命,卻自問那些尋章摘句的學問,丞相未必強過我等。難道連這點咱都一直看錯了麼?

丞相連從諸子百家古籍中尋找矛盾、辯駁去僞存真,都比我們強?難怪十二年前在雒陽,靈帝御前那場關於殿興有福的辯論,當時還只是護烏桓校尉的丞相,能夠連敗華歆、董扶。

當年我只聽聞結果,還恥笑華歆心浮氣躁,學問不再精進。現在看來,跟華歆的學問無關,我上我也慘敗。”

還真別說,管寧心中想到的那個被他“割席斷交”的華歆,如今在關東僞朝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華歆早年就是九卿了,現在執掌的也是跟管寧差不多的工作,在跟陳羣搭班子管人事和文教工作呢。

鄭玄、盧植已經死了,蔡邕半退休。老一代的學者都不在了,管寧他們同學幾個確實能算得上文化圈裡的第一梯隊。

但就是這樣一羣人,一個個被李素在經學上吊打,還毫無還手之力,也沒有不服的脾氣。可見丞相平時是懶得尋章摘句,真要是做起紮實學問功底,想吊打誰就吊打誰。

……

第二天,考試的附加題發了下去。

連文部尚書管寧自己都覺得無法答得很好的題目,給到那些普通舉子,自然是愈發哀鴻遍野。

不過沒關係,畢竟這是選拔性考試,而不是合格性考試。只要大家都考得差,那就不會影響到錄取。

劉備要求臨時加這個題,也不是打算選出什麼才智之士,只是想看看考生們對於“人天性善惡”、“是否相信道德是自發”的這個問題的真實看法,甚至是直覺看法。

看看有沒有人會文過飾非、明明找不到關聯,還非要生拉硬湊圓謊——如果真有那樣的人,哪怕真似是而非論證出了“人性本善”,或者純粹是口號式的引經據典,那也會被判最低分。

文字是不是真情流露真實看法,這還是很容易判斷的。

當然了,你要是真有奇才,能在給出一定的提示後,按照李素那套思維路徑把答案論證出來,那沒說的,哪怕其他科目考差一點,今科基本上也是跑不了破格給個茂才了。

題目發下去之後,一些本性就不相信道德和人性,也從來沒複習涉獵過這些朝綱教材的考生,果然就抓狂了(《荀子》和《韓非》本來就不在經學考試範圍內)

“虛僞!天下人都知道混官場就是靠缺德,仁義禮智都是演的!誰不知道大漢數十代帝王都是行的秦政。

明明用了韓非的,還非要咱來收拾粉飾,論證韓非對荀子的解讀是錯的?太虛僞了!隨便寫寫吧!”

明知自己肯定過不了的郭淮,愈發放棄治療,隨便瞎寫了幾句直接裝病提前交卷,準備騎射考完就回太原。

類似這樣明顯態度有問題的考生還不止幾個,多半是最近兩年新光復地區的考生,很多還是袁紹、曹操統治下的既得利益家族。

估計他們要是意識到在劉備的朝廷,考生人品有問題、留下案底會有不好的影響,多半現在就會逃回關東投奔故主了吧。

不過,也有少數跟司馬芝一樣好好答題的。尤其是一些本身道德節操也還行的“真.孝廉”,對於加試要求論證的論點並不牴觸。

倒不是這些人學問好,而是他們本來就從邏輯上覺得韓非的推導有問題。

只不過,他們也就是模模糊糊那麼真心覺得,讓他們講道理,他們也講不明白。但這不妨礙他們寫一點答案拿一點分。

考生是不是真心這麼想、寫的有沒有邏輯,判卷管到時候拿到了標準答案,自然可以看得出來。

當然,從劉備到李素,再到管寧,都知道這種考題只能用一次。也就虧得李素纔剛發明出來沒公佈,這種考題才能側面窺探一下考生的真實道德態度。

等明年,李素的新學術觀點被刊印成經、供天下士人學習,大家都掌握了官方意識形態、道德評判標準,也就沒法考這個題目了。

大家都變着花兒抄標準答案,那就沒有意義了。

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508章 有歷史能抄我就安心了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69章 殺帥奪軍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503章 兩路北伐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802章 鄴城落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137章 困守孤城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820章 永不言敗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454章 天降軍糧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5章 水到渠成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191章 尋找自貢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402章 就像打遊戲一樣看屬性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
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508章 有歷史能抄我就安心了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69章 殺帥奪軍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503章 兩路北伐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802章 鄴城落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137章 困守孤城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820章 永不言敗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454章 天降軍糧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5章 水到渠成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191章 尋找自貢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402章 就像打遊戲一樣看屬性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