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驚天猛料

蔡邕深呼吸了一口,左右掃視兩眼,似乎挺遲鈍地多想了三五秒,才低聲緩緩嘆息:

“這些逆信內容,有理有據,前因後果嚴絲合縫,我相信是真的……或許原件是被張魯燒燬,又或許你們是從知情人口中拷問出這些內容,再形成文字的吧。

給我點時間,要跟那些家常信筆跡相似,倒也不難——你不急吧?我也是爲了天下百姓,不想看蜀地有那麼多漢室宗親常年自相殘殺。”

不想看漢室宗親之間“常年自相殘殺”,跟不想看“自相殘殺”,當然不是一回事。

李素是人精,顯然聽得出來其中區別。

後一種表述,纔是不希望劉焉和劉備兵戎相見;而前一種表述,則是“如果要動手,就趕快分出勝負,佔據大義的一方儘快乾淨利落秒殺掉理虧的一方,好讓百姓少受點苦”。

讓該死的軍閥加速死亡,長痛不如短痛,也是對百姓的重大功德,蔡邕真心是這麼想的。

事到如今,蔡邕心裡清楚:劉焉顯然是有逾制和割據之心的,差別只是這種行徑有沒有到公然謀反的程度罷了,那就推他一把吧。

李素察言觀色,等對方內心掙扎得差不多了,才恰到好處地一張一弛:“我不急,鎮西將軍更是什麼都不知道,泰山可以慢慢考慮。

何況,這種事情本來就不能操切,就算有了筆跡非常神似的逆信,也得有恰到好處的時機來遞送、並且讓宗正景升公機緣巧合問到泰山如何對比辨認字跡的計策……慢慢來好了。”

蔡邕鬆了口氣:“我也是這麼想的,不怕賢婿笑話,我如今這官職,比賢婿還人微言輕,冒然去找景升賢弟,難免惹人疑惑。

六月份的時候,侍中董扶重病不起,如今已經臥牀月餘,上個月大將軍及其心腹、少府王子師,還跟我透了個氣,說準備以調任外官不至留中之法,升我爲侍中。

賢婿與鎮西將軍若是不急,我看可以在南陽稱病不前、拖延月餘,待我先把這些書信仿好、又不着行跡跟景升賢弟談過‘如何對比鑑定書證真僞’,賢婿再進京向陛下報捷,也不遲。”

(注:蔡邕已經55歲,劉表現在是48歲,所以是賢弟)

李素聽了,也不由微微改變了對蔡邕的看法。

不能把他當成純粹的老學究或者大儒啊!

沒想到,回朝爲官還不到半年,蔡邕當年那些當了十幾年京官的政治敏銳度就又回來了,這辦事看起來很有條理章法嘛,思路也挺清晰的。

或許這纔是積年京官該有的水平。

可這樣一個有政治敏感的人,歷史上怎麼就會在董卓死的時候腦子一抽不知察言觀色呢?

李素連忙改口:“泰山思慮縝密,那就依泰山之見。而且,倒是我唐突失禮了,敘談許久,竟還未及問到泰山現居何職……我在南陽時,打探到的消息,還說大將軍任命泰山爲侍御史。沒想到再有月餘就能升侍中了?真是可喜可賀。”

見了準岳父,一上來就聊機密大事,竟連對方做到什麼官都不關心,嚴格來說還是挺不孝的。

侍御史才正六百石,而侍中有比兩千石,這中間差得可太遠了,估計現在蔡邕至少已經爬到比千石了,然後纔有可能夠一夠侍中,否則不可能飛躍上去的。

哪怕原本歷史上董卓提拔蔡邕,也得“兩月之間,周曆三臺”,各種巧立名目利用官場潛規則,才把六百石的人升到比兩千。

蔡邕也尷尬一笑,這纔有機會說這些家常事兒:“也沒什麼,就算做到侍中,品秩也不及賢婿的使中郎將。侍御史是三月份我回朝時的官職,六月時我升了尚書,在少府禮曹,離侍中的品秩還是差得很遠的。

所以,王少府才迎合大將軍之意,想出了‘調任外官不至留中’的老辦法,讓我下個月先以禮曹尚書外放巴郡太守,然後以道路不通無法到任爲由,留中改任侍中,那樣品秩就差不多了。”

蔡邕提到的這個掩人耳目快速升官法,外行看官或許有些懵逼,但稍微解釋一下就明白了。

因爲漢朝的制度,地方官員的品秩其實是比京官虛高很多的。尚書之類的職務,因爲是少府的屬官,品秩較低,但實權很重,早期尚書才六百石,後來也就到比千石。

如果直接從尚書升到侍中,那就太難操作了,容易引起朝中其他論資排輩者的敵視——別小看這種敵視,在朝廷裡,方方面面的感受都照顧到,也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何進是大將軍,也要兼顧。

所以,歷史上在189年和190年這兩年裡,朝廷裡有一個辦法,叫做“假裝把一個尚書級別的人外放巴郡太守,但實際上無法赴任,然後就可以順勢轉爲九卿級別的高官”。

因爲外官品秩再高是不會拉京官仇恨的。

爲什麼是巴郡呢?

因爲原本歷史上,這兩年裡,只有巴郡這個地方,被張魯隔絕漢使;

同時張魯隔絕之前、朝廷又知道舊的太守被巴西賊甘寧殺害了,那裡沒有太守;

而且就算張魯讓開路,巴郡還有板楯蠻造反未曾平定,所以巴郡太守怎麼都是不可能上任的。

這不是巧合,也不是老天爺給李素開掛,而是歷史本來就如此——有兩個鐵證,在董卓掌權時,董卓甚至幾乎同時任命蔡邕和許靖爲巴郡太守,一官二任只相隔了幾天時間,差點兒沒鬧出笑話來。

但隨即蔡邕就以“無法上任”爲由,補償給了他一個跟巴郡太守品秩差不多的侍中。

而許靖也以同樣理由補償成了尚書令——而許靖被任命爲巴郡太守之前,他只是尚書“郎”,一個郎字和一個令字,品秩差了不知多少呢。

然後朝臣們纔看明白董卓的操作:這是不想讓這倆貨升得太快招人恨呢。

說白了,巴郡太守就是如今朝臣的一個過橋遮羞垃圾桶,讓關係戶們可以快速走完“六百石京官-兩千石外官-因爲沒法上任-補償你一個兩千石京官”這條捷徑。

但是,李素殺出來了!歷史在這裡就發生了一個拐點。

張魯已經被劉備幹掉了,板楯蠻也被花錢收降了,甘寧也被俘虜了!

只要李素出現,他什麼時候出現,就宣告了什麼時候巴郡太守可以成功上任!

得到了準岳父的內幕消息後,李素瞬間就調整了他的戰略,改口勸道:

“既如此……我看泰山也不必等大將軍調任您爲侍中了——大將軍不是要先調任泰山爲巴郡太守、而後以無法上任爲由才留中改任麼?

小婿願意算好時間,等大將軍前一道巴郡太守的調令下發後、而後續一道留中調令還未發出時,中間這個時間差,抵達京師、向陛下報捷、告知漢中、巴郡均已平定,巴郡太守可以上任!

而且小婿也是爲泰山好,侍中之職,原本或許清貴,但最近接任侍中之職,卻不太吉利,因爲那個剛病重卸任的董侍中,可是牽連到了劉焉逆案當中。”

嘿嘿嘿,何進和王允也學董卓,想把巴郡太守這個沒法當的虛職當成過橋遮羞的垃圾桶,這下玩脫了吧!

(以何進的智商,估計想不出這種官場操作,他和董卓用了同樣的招數,可能都是少府王允教他們的)

蔡邕聽了,眼神瞬間一亮。

他當然也想回來做官,但眼下京城的局面看起來就不太穩當,能做外官肯定比做京官舒坦。

要是能真的當兩千石的大郡太守,不比侍中舒服?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巴郡原先到不了,賢婿來了,不就能到了麼!好好好,那我們調整一下時間,賢婿還是先回南陽伊闕關外裝病……半個月吧。等大將軍假裝外放我爲巴郡太守的調令一下來,我立刻快馬通知賢婿,賢婿再快馬兼程進京。

對了,賢婿剛纔還說,那董扶董侍中也牽連了劉焉逆案,具體是怎麼回事?都怪我剛纔沒仔細看全部逆信和口供。既然要相助賢婿成此事,不如趁此機會,把所有涉及劉焉同黨的證據都先驗看一遍,我也好有心理準備,知道近期朝中哪些人還可親近,哪些要保持距離。”

蔡邕這是想盡快把跟劉焉有牽連的人挑出來,這幾個月儘量撇清關係儘量不要交往,免得外放之前的最後關頭落下什麼把柄翻車。

他現在可是無比珍惜去外郡當太守的機會。

李素便再次把剛纔那些書信、供詞仔細排列,還親自指點他驗看。

其實在朝廷中樞、牽連到劉焉逆案的人也不多,主要就是董扶,罪證無非也是劉焉僞信裡寫的那些讖緯預言,什麼董扶告訴他“益州有天子氣”,“令世侄吳懿之妹貴不可言,可爲三公子良配”之類大逆不道的話。

蔡邕看了之後,氣得發抖:“這董扶!身爲朝廷命官,居然對劉焉說這種勸人大逆的話,看樣子他是不得在病牀上善終了。

嗯?這裡還提到,劉焉確實聽信此言,爲他三子劉瑁定親了吳懿之妹……那吳懿不是吳班的族弟麼,吳班之父吳匡,豈不是也牽涉到了逆案之中?吳匡可是大將軍麾下執掌京城衛軍的心腹啊,他與張璋二人各掌一半京城兵馬。”

聽蔡邕冷不丁說出這條人際關係時,連李素都忍不住嚇了一跳:什麼?吳懿居然是吳匡的侄兒?

他前世看三國,有點燈下黑了,一直覺得吳懿不過是蜀中重臣,跟雒陽的朝廷中樞應該沒什麼關聯。被蔡邕一提醒,才注意到其中竟然還有這樣一層親戚。

這吳匡可也是董卓屯何進勢力時的關鍵棋子啊。

正史上何進被宦官殺害後,光靠袁紹和曹操那點保護何進的貼身保鏢,根本是攻不下皇城也殺不了宦官的。真正攻打皇宮的主力,就是吳匡的部隊。

而董卓和少帝回京之後,要吞併何進的嫡系人馬,拉攏的主要對象就是吳匡和張璋。是這兩人被董卓嚇住、籠絡住之後,董卓才壓倒了雒陽本地軍隊。

而且吳匡和張璋還在何進死後,把跟他不和的弟弟何苗定性爲“謀兄之賊”,殺了何苗,才導致何進勢力徹底沒了主心骨,不得不崩塌依附董卓。

沒想到這麼一個關鍵的京師統兵將領,居然也可以牽扯到劉焉逆案中!

吳匡已故的親哥哥,現在成了劉焉的兒女親家!還有人說吳匡那個侄女兒有皇后之相!

這個猛料提前幾年爆了出來,可不得了啊。

李素的大腦飛快運轉起來:這條額外的消息,要如何利用?要不要把“劉焉說吳懿之妹貴不可言”那封信抽掉?還是按照原計劃實施?

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72章 收網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473章 噴瘋了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816章 斬了黃忠就好辦了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76章 蠻夷拓荒周公瑾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60章 惺惺相惜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36章 徵辟只是走走過程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846章 要追,緩追,不給曹操喘息機會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852章 狐死首丘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87章 關雲長義釋嚴顏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
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72章 收網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473章 噴瘋了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816章 斬了黃忠就好辦了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76章 蠻夷拓荒周公瑾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60章 惺惺相惜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36章 徵辟只是走走過程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846章 要追,緩追,不給曹操喘息機會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852章 狐死首丘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87章 關雲長義釋嚴顏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