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收網

送走鄧芝、劉巴之後,李素回到內宅,就想找妾侍溫存放鬆一下,順便問問找世家女眷打探情報的進度。

但沒看到周櫻,他就問了繡瑟,被告知說姐姐還在別院待客,李素就讓繡瑟先給他揉捏一下,眯一會兒等着。

……

“姐姐不喜歡收容宮裡放出來的宮女,和我說就是了,這纔多大點事,我們右將軍府又不是養不起——不過上次已經送去那幾個,不礙事吧?

你夫君初舉孝廉,僅爲郎中而不出來做事,也是浪費才華,下個月就到右將軍這兒辦差歷練,豈不是好。”

李府別院中,周櫻跟楊修的夫人林氏享用着茶點,一邊說着籠絡的話。林氏也頻頻點頭,這幾日相處下來,她已經被周櫻展現出來的畫大餅籠絡住了。

她夫君楊修剛舉孝廉,確實也沒什麼差事,能有個立功的機會,仕途起點就順利一些,也是好事。

她便答道:“那就好,多謝妹妹了。右將軍但有需要爲朝廷出使一類的差事,我夫君口舌便捷伶俐,多能效勞。至於上次送的那幾個宮女,送了也就送了——是我婆婆留下了,她也年老了,伺候不動我公公,有幾個宮女服侍起居也好,反正我房裡沒留。”

林氏這麼說,顯然也是懂得官場各類職務的立功機會多寡,自古搞外交事務確實容易撈到比較高的級別和起點,楊修的出身家世又適合幹這個,不容易有被人扣留的風險。

至於宮女,只要不搶她老公就好。

周櫻點頭賠笑,一邊心裡非常專業地回憶着夫君前些日子交代的問題清單,覺得是火候問最後一個敏感問題了:

“你們楊家也是四世三公,若是德祖公子也年少有爲,將來五世三公也不是沒可能。大王與右將軍也是很想仰賴的,可惜當年的小誤會,前將軍在討董光復雒陽的時候,殺了德祖公子的堂叔……”

周櫻口中的前將軍,自然是指關羽,這是上個月劉協剛封的。

關羽光復雒陽時,殺過受董卓之命接任河南尹、負責放火燒燬雒陽城的楊懿,這是劉備陣營和弘農楊氏一個繞不過去的舊仇,雖然不是什麼重要任務,但話必須說開了,這樣才顯得誠懇。

而且這種話題也不適合男人與男人之間談正事兒的時候提到,那樣沒有迴旋餘地。一羣婦道人家正合適聊這個。

林氏當然知道重要,都沒等周櫻說下去,就若無其事地接話了:“嗨,六叔那……說實話,我家德祖也就給點面子,喊一聲六叔,當初楊懿聽命董卓接任河南尹的時候,就差點兒沒把我公公氣死,連說家門不幸。再說了,幸得前將軍當時保住了雒陽城,按說你直接投誠義軍不就好了麼。

不過,楊懿可能也是沒想明白,也是怕弘農之地在董卓之手,不聽董卓之命可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老家族人會被……過去都過去了,反正我公公和德祖每次聊起這事兒,都是說這種大是大非,寧可捨生取義,也不能焚燬宗廟啊,前將軍殺了楊懿,也保住了我們楊家的聲譽,算是兩全其美了吧。

我們楊家,還不是誰佔了弘農就得仰人鼻息,不過如今可不比當初了。德祖經常跟我說,雖然段平東是個謹慎的,但董國舅爲人張揚輕浮……嗨,咱婦道人家,說這些幹嘛。”

林氏這番話說得很乾脆,而且把楊彪、楊修的態度都說得似有根據,作僞的概率應該不大。或者說,至少楊家人是用心考慮過如何迴避這筆歷史賬的。

周櫻也不負責最終判斷,只是默默記下,又說了一會兒拉家常的話,送了一些果品讓林氏帶走。

“這樣一來,跟韋氏幾個分支的人也都聊過了,衛氏那幾個蠢婦倒是嘴上沒把門的,居然還以爲夫君最近真的重用王必呢。只剩下杜氏,族中要人多在袁術控制的那幾個縣定居,也不來走訪,不好請呢……讓夫君另想辦法吧。”

周櫻最後把這幾天的成果在心中梳理了一遍,準備向李素彙報。

……

“如此說來,楊彪楊修是不看好董承了,他們這是覺得董承德不配位,纔不鎮局,遲早頭重腳輕,出事兒比王允還慘。楊彪楊修有腦子啊,這是已經看出了我讓你請客的意思。另外幾家,見識還差些火候。”

李素當然比周櫻懂行得多,聽了周櫻繪聲繪色地說了各家女眷的表現後,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斷,結論跟周櫻的看法差不多,但細節更豐富。

周櫻也是聽得一愣一愣的,沒想到夫君能從這些轉述中,都聽出比第一聽衆更多的隱藏深意。

她也不敢多嘴,就靜靜地聽李素最終分析結論:“如此說來,楊家應該是徹底捐棄對董承的期待了,知道他必然不長久,知道要怎麼站隊。

至於韋家,只是一開始對王必有結交之恩,李傕當權那兩年,也庇護過王必,所以這次王必要報恩。現在看來,是韋康這一脈跟咱作對,韋晃是無辜的,到時候清算分清楚就好,不要多株連,也安定人心。

衛家的衛覬一脈,按你的說法,是鐵了心跟韋康有勾結的——我估計衛覬就是放不下舊仇,肯定想以袁紹爲退路了。除了衛覬以外,其他那些當初沒有分潤到河東解縣鹽湖之利的衛家支脈,倒是未必一條心,如果有可能寬宥赦免,也可以考慮拉攏。只可惜,衛覬是衛氏最大的分支了,其他人也不值多少。

杜陵杜氏,我來想辦法,過幾天,我帶兵到杜陵邊境,邀橋蕤一家飲宴,共商京兆救災事宜。到時候,大家各帶兩戶京兆豪族作陪,也算各安其心。到時候,就能見到杜氏的要人了。”

橋蕤是袁術部下,跟李素自然是互不統屬,但目前雙方的轄區犬牙交錯,李素有京兆八個縣,橋蕤有京兆五個縣,而且中間無險可守,真要是鬧衝突了,橋蕤肯定是扛不住的。

李素是劉協聖旨封的京兆尹,橋蕤只是表的冒牌貨,李素以禮相請他不敢不赴約。

只不過,橋蕤肯定不敢來長安城裡,怕被扣了,李素也不可能去杜陵縣城,雙方只能是在長安城與杜陵縣之間的上林苑遺址,選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野餐交遊,各自稍微帶點衛兵,約個“單刀赴會”。

上林苑就是漢朝的皇家園林,是漢武帝登基後第三年開始修的,不過上林苑佔地極廣,足有三百多平方公里,所以幾乎是包着整個杜陵縣的——杜陵是漢宣帝的陵墓,那已經是漢武帝的孫子了,所以是先有的上林苑後有的杜陵,漢宣帝是在爺爺的園林裡找個了地勢高的地方埋了。

說白了,連杜陵杜氏這些世家,都是當初西漢後期,原本是外地豪族,因爲朝廷打擊豪強,強行遷徙外郡富戶來守陵,讓他們種皇陵旁邊的皇莊,但是又給他們免稅,代價是“以役代稅”,也就是免稅的代價是讓他們出人力和材料,確保常年修繕翻新皇陵的地表建築、確保杜陵四時祭祀。

後來西漢滅亡了,長安周邊的舊皇陵翻新祭祀情況,雒陽的新朝廷也懶得管。所以杜陵杜氏這些家族,才靠着依然沿用的免稅政策錢滾錢越做越大,一邊免稅一邊在修皇陵和祭祀上偷工減料,完成原始積累。

周櫻聽完,鬆了口氣,覺得好歹交給她的活兒都忙完了,能打探的也都打探出來了,剩下的有夫君操心,她就不擔心犯錯了。

周櫻體貼地幫李素揉捏着太陽穴,懂事地說:“都是妾身不能幫夫君更多,還要勞煩夫君親自邀約橋蕤到上林苑赴會。”

李素淡然一笑:“我本來這幾天就要請橋蕤攤牌——我準備六月中旬,就把‘準備暴漲調高長安糧價、歡迎各地商人高價賣糧來長安賑災’的消息,通過橋蕤傳達給袁術和劉表。

何況,橋蕤名義上也是京兆尹,他不想自己治下的五縣大規模餓死人,他就也該上心。我這陣子也瞭解過了,我們這邊好歹還是修渠撲蝗,多多少少能搶救些糧食回來。橋蕤是個武將匹夫,袁術麾下又缺乏擅長內政整頓的大才,根本沒人搶救百姓。

袁術控制的京兆五縣,情況其實比我們還遭得多,只不過現在還沒到秋收,看不出差距,秋收一下來,高下立判。我肯牽頭統籌這事兒,橋蕤還該感謝我呢。大家都帶上女眷,橋蕤才放心我不是想動武扣人。”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李素心情正好,就順勢懷着顯擺之心,把剛纔跟劉巴、鄧芝說過的“模仿范仲淹和王安石的賑災秘法”,跟自己的女人也賣弄了一下。

周櫻聽說夫君要“讓長安糧價暴漲,引誘商人遠道而來賣糧”時,第一反應也是瞠目結舌,無法理解,反應比劉巴還不如。

李素得意地跟她講解了很多推演,她才似懂非懂。

不過這也正常,深閨女子,能學會如何社交就不錯了,哪裡會懂經濟和商業呢。

周櫻只是本着對夫君的關心,怕夫君惹事,想來想去,不放心地說:“夫君,此事哪怕真有你說的那麼神妙,可以救民,但百姓始終不知道‘如果你不這麼做,他們最後會有多慘’,這種事情,怕是賣力不討好啊。

妾不懂什麼大道理,讀書也不多,只知以扁鵲之神技、想要上醫治未病,尚且被蔡桓侯諱疾忌醫。百姓之無知,過於蔡桓侯,夫君之神術,卻未必顯於扁鵲……”

李素擺擺手:“你這番話,倒是跟鄧芝相似,不過鄧芝是怕我們清算世家太慢,給他們時間如此造謠生事。只要正式實施之前,把造謠挑事的源頭掐了就好。我心中自然有定論。”

周櫻聽鄧芝想到過,就沒有多說,當晚只是好生服侍李素,讓他緩解疲勞。

但還真別說,三人成虎,聽周櫻也想到了這一點,李素第二天就忍不住反思——爲什麼連鄧芝和周櫻都想到了,劉巴當時卻沒提醒他呢?

劉巴對於經濟規律的洞察,應該是遠遠高於鄧芝和周櫻的。

熟讀史書的女子都看得出來,劉巴不至於智商不夠。

動了這個念頭之後,李素忍不住往深了揣摩,然後自己嚇了自己一跳:“臥槽,劉巴該不會是去年爲租庸調法改革背鍋背多了,這次不想再主動背鍋吧?他要是也看出這裡面的風險,怕不是怕我讓他以他的名義提出‘漲糧價’的惡政,到時候出事了讓他背鍋?

連劉巴都如此趨利避害,莫非是他真心覺得這事兒會留下惡名,洗都洗不白,所以哪怕有大王力挺,他都不想主動沾染?”

一想到這兒,李素不由有些不甘心。

確實,上醫治未病,最怕的就是無法證明自己的功勞,反而因爲病人沒生病,最後還以爲自己白捱了幾針鍼灸、白吃了幾副苦藥,反而埋怨醫生。

偏偏李素還沒有設置對照組實驗——其實,要證明他的經濟學理論正確,有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設置對照組實驗。

比如原本如果什麼都不做,京兆一百多萬百姓要餓死二三十萬,或者被迫流民逃荒。要是李素給部分地區提前高糧價、另一部分地區不做處理,作爲“實驗對照組”。

那麼到時候,提前漲價區域該餓死的十五萬人或許才餓死一兩萬,而沒提前漲價區域依然餓死十萬到十五萬,那百姓肯定將來都會徹底記李素的好。

甚至不打擊挑頭散播謠言的韋康、衛覬,都不要緊了,到時候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可問題是,爲了證明李素的正確,白白多餓死十萬對照組百姓,這個代價也划不來啊。

從頭到尾,李素的治療手段,都是把病人壓制在無症狀狀態,這人家怎麼感你恩嘛。

不過,李素想了之後,覺得還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吧,爲了證明自己的正確就多死十萬人,這種心狠手辣的事情還是幹不出來。

他還是按照原計劃,讓鄧芝準備收網,另一邊,也給杜陵橋蕤發去了邀請函,約好了雙方只需各帶五百騎兵到上林苑赴會,商討買糧賑災,而且酒宴上帶的貼身侍衛不能超過五人。

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30章 收復了遼東就不能享受享受嘛?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46章 虛實之法第724章 蓄勢待發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341章 看菜下飯的精髓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407章 尤里卡時刻第682章 冊封公爵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46章 虛實之法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第323章 不能降則死耳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5章 水到渠成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449章 出兵交趾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740章 這次不用你殺故主,傳檄天下辱罵袁紹一頓就行了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39章 上達天聽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499章 天威折服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618章 劉備飄了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85章 巴西三賊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372章 收網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82章 拖人下水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
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30章 收復了遼東就不能享受享受嘛?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46章 虛實之法第724章 蓄勢待發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341章 看菜下飯的精髓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407章 尤里卡時刻第682章 冊封公爵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46章 虛實之法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第323章 不能降則死耳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5章 水到渠成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449章 出兵交趾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740章 這次不用你殺故主,傳檄天下辱罵袁紹一頓就行了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39章 上達天聽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499章 天威折服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618章 劉備飄了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85章 巴西三賊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372章 收網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82章 拖人下水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