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表面兄弟

九月初,雒陽城。

幽州的秋收暗戰已經結束半個多月了。

蔡邕和李素聯署著述的《駁災異論》,也已經上市二十天。

當然了,是在幽州和冀州上市二十天。

考慮到商人的物流速度,雒陽附近的司隸地區,這套分爲上中下三卷、一共一萬多字的論著,纔剛剛上市七八天。

另外,考慮到這套書在外交欺騙胡人、清洗張舉逆檄餘毒的大業,幽州版與全國版的署名略有差異——幽州版只署蔡邕,以提高在胡人中的公信力。全國版則是蔡邕第一作者,李素附於其後。

而且這套書在全國其他地區要賣每套三卷總價八百錢,在幽州卻只賣每套兩百錢,只有全國版的四分之一,只相當於新式白紙售價的兩倍,內容幾乎白送了。

這也是爲了讓幽州地區更多貧窮讀書人能幫忙擴散理論、打造輿論基礎。

好在李素把印刷生意完全託付給了甄家,這次也完全沒打算靠這種書掙錢,利潤都以甄家爲主,所以甄家人非常賣力幫他控制供貨渠道,防止串貨。

既防止幽州的便宜貨流入其他市場、拉低了整體利潤。又防止全國版那種帶李素署名的書卷流入幽州。

相信以漢末的信息傳播速度,等李素的勸降任務最終完成時,幽州的讀書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套書上本該有李素的署名。等明年他們就算知道了,一切也晚了。

……

雒陽素來是天下書籍銷量最好最快的首善之區,哪怕在本地上市僅僅七八天,《駁災異論》依然賣出去了上萬套!

甄家坐鎮雒陽的商號大管事張亮,時隔半年後再次體會了一把年度書籍熱銷爆款——上一次遇到這種盛況,還是雕版印刷書剛剛出現時、幫李素印《孝義錄》和《論語》、《爾雅》呢。

而這一次,太學生們似乎又受到了那股無形之手的操縱,絕大多數人都不吝錢財買了一套。

而在京的官員和其他士子,也被太學生們的這股潮流引導帶偏,哪怕聽說此書差評較多,依然堅持買來看看。

好多人都是一邊罵一邊買,狂噴李素和蔡邕竟敢質疑先賢大儒、黑董仲舒。

這背後,張亮隱隱然感覺到:又是太常卿劉焉,在暗中不遺餘力推手,發揮他“教育主管部門”一把手的帶貨能力,促成了這一盛況。

但張亮並不知道劉焉是如何動手的,爲什麼要動手。

每天傍晚關店算賬的時候,張亮都會被又一次刷新的銷售數字與收益感慨到:

“才八天,這套書已經累計到一千萬錢銷售額了。董仲舒寫的《春秋繁露》,六月份刻印至今,累計都沒賣出這麼多吧。”

當然了,拿蔡邕/李素跟董仲舒比,也是有點欺負董仲舒了。因爲雒陽城本地的讀書人,對《論語》、《春秋》、《春秋繁露》這種基礎書籍,大部分人家早就有了手抄本的,出了印刷版也沒必要再買。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活着的人裡寫的書,至少還沒比董仲舒《春秋繁露》銷量高的,李素是第一個。

……

張亮作爲書商,在爲“劉焉那種大人物,爲什麼要如此仗義竭盡全力幫李素”而大惑不解的同時。

太常卿府上,劉焉本人也在緊鑼密鼓地爲“伯安兄”交代的事情奔忙操持。

劉焉如今好歹算是漢室宗親中的第二號實權人物,他怎麼可能是爲了李素的面子纔出力呢?能夠使喚動他的,當然也只有劉虞了。

前幾天,劉虞給他的加急密信就送到了,信中還說,此信抵京後最多七八天,劉虞給皇帝的報捷奏章也會到。

這段時間差裡,劉虞需要劉焉全力在京城幫他造勢佈局,以便奏章到皇帝手上的時候,皇帝能夠有個心理準備、知道該如何解讀那份奏章,從而答允奏章中的一些請求。

當然,劉虞也沒讓劉焉白幫忙,他讓密使還隨信帶給劉焉一份重禮——價值幾千萬錢級別的重禮!作爲劉焉幫忙活動的經費。

這筆財物過於龐大,所以並不是從幽州千里迢迢運來的,而是從劉虞本人在雒陽的別府憑信物支取的——劉虞當過多年大宗正,在雒陽的府邸始終保留着,也有家人打理,藏了大筆錢財以便隨時結交權貴運作打點,就跟駐京辦似的。

“伯安這是吃準了我當初‘廢史立牧’的用意了呀,唉,爲了早日外放,只好幫他斡旋到底了。”

劉焉聽取完屬吏的彙報,知道這幾天爲《駁災異論》預熱造勢的工作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心中如是感慨,決定明天按計劃入宮面聖。

他爲什麼非要幫劉虞呢?很簡單,因爲劉虞是劉焉建議廢史立牧後,至今外放的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州牧,相當於是“試點州牧”。

如果劉虞政績不明顯,平叛效率沒有提高,劉焉還如何證明州牧制度的優越性?他還怎麼請皇帝毫無疑心地把他也放出去當益州牧?

爲了自己早日從太常卿轉職爲益州牧,就要早日讓皇帝看到劉虞幹得好、州牧試點有療效!

在這個問題上,劉焉與劉虞暫時有共同利益。所以哪怕自己貼錢他都要熱心幫襯,幫劉虞就是幫自己。

只不過,這種休慼與共不會持續太久。

只要劉焉拿到益州牧任命的那一刻,他與劉虞的表面兄弟也就結束了。

……

第二天一早,劉焉就出城去面聖。

這並不是朝會的日子,所以想見皇帝得去畢圭苑,而畢圭苑不在雒陽城內,在城外十幾裡的鄉下。

爲了確保這次能見到皇帝,而且還要確保會見前皇帝心情不錯,劉焉就先花了幾十萬小錢,把十常侍中的當值人員稍微打點了一番。

“臣太常劉焉,叩見陛下,爲陛下賀喜。”

在一座仙鶴與錦鯉環繞的湖心亭中,劉焉見到了皇帝劉宏,立刻稱禮,細節自不必提。

這兒沒人知道,再過20個月,畢圭苑裡養的這些錦鯉就要被董卓拿來煮湯了,而仙鶴則要被燒烤。

“是君朗啊,最近有什麼趣事麼?”劉宏也是有夠沒心沒肺,遇到大臣來畢圭苑求見,依然以爲是玩樂的事兒找他。

劉焉深呼吸了一口,口不對心但聲情並茂地說:“回稟陛下,臣是來向陛下賀喜的。臣任太常數年,常惶恐文教不昌,政績不如此前歷任。

幸得天佑大漢,當此多事之秋,有大儒作《駁災異論》,力斥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不合春秋古義的附會之處。且一併力駁張僞逆檄中以近年災異栽贓朝廷之狂悖言論,使北疆洶洶沸而復寧。臣身爲太常,深感與有榮焉。”

“有這等事?”劉宏還有些懵逼,因爲信息量太大,一時不知如何反應是好。

書和經義學問,劉宏是絲毫沒有興趣的,哪怕劉焉把一本書的學問有多好吹出花來,劉宏該打瞌睡還是打瞌睡。

那些腐儒之學有個屁好看的!

但是,劉焉的說辭很有藝術,他最後提到了“這卷學說居然讓反賊蔓延的攻勢得到了遏制”,這句驚悚之言着實抓住了皇帝的好奇心。

世上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

那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反賊啊,憑口舌和學問頂個屁用!

劉宏好奇道:“請君朗爲朕簡明扼要言之,此書何人所作,爲何見效?”

劉焉連忙用盡量通俗易懂小白的語調,細細道來。儘量不用任何學術術語,力爭以讓不識字的胡人酋長都能聽懂的粗俗語言來描述,相信皇帝應該也能聽懂了。(臺詞是劉虞給他的密信裡提供的,劉焉看完後就已經燒掉了)

一言以蔽之,就像是一個UC震驚部的小編在講“迷信靈異故事漏洞大揭秘”。

不得不說,劉焉的表達很成功,劉宏只是不願意死讀書,但聽聽“迷信大揭秘”故事還是很喜歡聽的。

很快,劉宏就真心意識到:把天降災異與朝廷失德之間的因果關係切割撇清,對於如今年年大災的大漢朝來說,實在是太划算了!

既然這篇《駁災異論》能把道理勉強編圓,爲何不重用!

“君朗,你還沒說此文是哪個大賢所寫?還有,你剛纔說此文使北疆反賊因此收斂,具體是何表現?”劉宏都驚喜得摩拳擦掌。

畢竟作爲皇帝哪有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多坐幾年,他只是懶,又不是傻,好壞還是分得清的。

劉焉:“此書是已經在野十年的蔡邕,與他近年來的弟子、幽州別駕李素所寫,爲的就是破除各路反賊對朝廷的道義攻訐。

至於說反賊因此而羞愧退卻的具體表現……據臣所知,七月時張舉剛剛宣稱僞帝逆舉時,叛軍一度攻入漁陽郡邊境,且據說幽州那邊從賊人數也有一次暴漲。

可此文出現後,從賊人數已然被遏制,叛軍也被重新擊退收縮到右北平。遼西邊民也多有重新內附,且聽說之前被蠱惑從賊的百姓,在張逆盤踞區域內多有起事、並甘作流民逃回朝廷控制的漁陽。

臣只是太常,邊事不甚瞭然,此番只是見《駁災異論》對朝廷平叛起到如此重大作用,欣喜來報。關於賊勢,陛下欲知詳情,可問幽州牧劉虞。”

劉焉這番說辭裡,偷換了好幾處概念和因果關係,但劉宏是聽不出來的。

比如,遼西百姓帶着“碾轉”等食物儲備大批逃亡回漁陽郡,當然不是因爲他們聽懂了《駁災異論》的道理,而是因爲中了李素的絕糧之計、搶先收割未徹底成熟的麥子做成碾轉,所以怕被叛軍報復屠殺。

但是,既然這兩件功勞一虛一實都是李素做的,也別分得太清楚了。

就好比李素是個醫生,他給皇帝兩顆藥,皇帝都吃了,病也好轉了,這時候還要分清楚究竟是那顆藥佔主要療效,何必呢。

就在劉宏欣喜腦補之時,今日當值的十常侍郭勝趁機來報:“陛下,今晨幽州牧劉虞有報捷及舉賢奏章送到,陛下可要撥冗一觀?”

“哦,伯安叔的奏章也到了?那還真是巧了,今日心情不錯,你念唸吧。”劉宏順水推舟就答應了。

如果是平常時候,他當然不會十常侍給他什麼奏章他就看什麼,那不得累死?98%的奏章根本就到不了皇帝面前。

這份奏章卻到了,到的時機還那麼巧妙,顯然是花了代價的。

受益人額外爲這個呈遞的行爲和時機,送了價值兩百萬的禮物給郭勝呢。

郭勝也算拿錢辦事,非常抖擻地就讀了,內容主要是報捷。

大致意思,就是幽州前線對叛軍的相持階段,收益不錯,搶徵了叛軍佔領區很多糧草,讓叛軍不斷收縮。

另一方面,原本一直滯留在上谷郡的叛軍張純部,之所以一隻留在上谷不走,也是想搶奪上谷郡的秋收收成以過冬。

但如今朝廷官軍把上谷郡的叛軍秋收也破壞了一小半——主要是破賊校尉鄒靖,帶着都尉劉備麾下的騎兵,由趙雲率領,出八達嶺肆虐上谷搶糧,複製了右北平那邊的勝利。

張純見在上谷再無油水,又怕官軍在西線相持之後騰出手來全力圍剿他,所以從張家口一代逃出外長城、走大草原往東轉移,去跟張舉、丘力居會合。

如此一來,好歹算是把上谷郡和半個代郡給收復了。

原本一直在燕山沿線一東一西的兩股大叛軍主力,西邊這一股徹底放棄了根據地去投奔東邊,也算是平叛進展了一小半。

同時,被叛軍刮乾淨油水和過冬糧食後拋棄的上谷百姓,好歹算是“被朝廷感召重新投漢”。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賬面上的大功一件。

“好啊,讓伯安做幽州牧,果然是朕的英明決策,原本這樣規模的賊亂,若無伯安這般招撫進剿手段,恐怕要遷延日月很久,現在看來,年內滅賊是有希望了。那蔡邕和李素,也確實該重賞,蔡邕被罷免之前是議郎吧,也該招他回朝了。”

劉宏聽完後,親口表態,嘉許連連。

劉焉怕壞了大事,連忙勸諫:“陛下!既然要靠蔡邕才學名望感召胡人,則在賊亂徹底平定之前,不宜召蔡邕回朝!否則,只怕胡酋會懷疑蔡邕著述此論別有用心!”

劉宏一想也對:“那就暫緩記下,等幽州之亂徹底平息再徐徐給蔡邕授官——對了,伯安的奏表中,可有言及給那李素請賞?”

郭勝謹慎回答:“劉虞想以此功舉李素爲茂才,但幽州今年已經舉過茂才了,是陶謙離任前搶舉的。”

劉宏擺擺手:“無妨,伯安素來是個會辦事的,朕爲他開特旨加恩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也特旨爲李素破例吧。”

劉宏知道劉虞會暗中超級加倍的。

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476章 亞洲馬車伕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531章 援軍抵達第552章 不是李司空不盡力第11章 取信賈琮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435章賈詡的B方案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29章 省親救難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93章 站好大漢忠臣的最後一班崗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31章 代人捉刀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29章 省親救難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177章 胸甲騎兵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87章 關雲長義釋嚴顏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676章 蠻夷拓荒周公瑾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413章 平涼三傑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69章 殺帥奪軍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502章 嶺南一月
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476章 亞洲馬車伕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531章 援軍抵達第552章 不是李司空不盡力第11章 取信賈琮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435章賈詡的B方案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29章 省親救難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93章 站好大漢忠臣的最後一班崗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31章 代人捉刀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29章 省親救難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177章 胸甲騎兵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87章 關雲長義釋嚴顏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676章 蠻夷拓荒周公瑾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413章 平涼三傑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69章 殺帥奪軍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502章 嶺南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