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暗子

林慮縣衙大堂。

掛在牆壁上的燈籠把原本昏暗的大堂內照亮,幾個侍女不敢觸楊奉的黴頭,掛好燈籠之後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楊奉跪坐在案桌後面暗自神傷,本以爲這林慮縣乃是最近兩三個月最爲安全的地方,畢竟三面環河,一面環山,這樣的地形簡直是天然的易守難攻之地,沒想到現在竟然成了絕地。

正在佈置城防的徐晃被叫到了縣衙大堂,他走進來看見楊奉揹着手在大堂內焦急的走來走去,上前一步抱拳道:“頭領,您找我?”

楊奉停下,立即轉身過來說道:“公明啊,從早上開始直到現在,我們連續派出去五撥探哨,除了第一波探哨負傷逃回來之後,剩下四撥探哨都沒有一個人回來,現在我們對朝廷大軍的情況一無所知啊,這可如何是好?”

徐晃也感覺到情況很不妙,這樣一來,很可能朝廷的人對匪軍的情況很清楚,而他們對朝廷大軍的的情況完全摸不着頭腦,這仗還怎麼打?仗還沒有打就失去了先機啊。

徐晃略作思索後問道:“頭領,第一撥逃回來的負傷探子怎麼說?他們是在什麼地方遭遇到了朝廷的探哨?”

楊奉道:“是在鷹嘴嶺一帶!”

徐晃立即走到地圖前看了看,很快找到了鷹嘴嶺的位置,他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幾下後說道:“鷹嘴嶺距離縣城大約八十里,按照慣例,偵騎探哨一般會在主力大軍前方十里至二十里之間偵察,也就是說第一撥探哨遭遇朝廷偵騎的時候,朝廷大軍距離縣城還有九十里至一百里。朝廷大軍有近三萬人,步騎結合,以正常的行軍速度一般是每天行軍六十里左右,那麼他們大約會在明日午時抵達城外!”

楊奉稍稍放心了一點,又說道:“夜間還是要派探哨出去探查朝廷大軍的具體位置,要不然我心裡實在放心不下啊!”

徐晃想了想搖頭,建議道:“我們已經連續派出了五撥探哨,按理說現在早就應該有消息了,如果我估計得沒錯的話,他們只怕已經全部被朝廷的偵騎幹掉了,就算我們現在再派人去探查,只怕也是有去無回。倒是可以派一些人去城外往幾個方向的二十里處隱藏起來,每隔兩個時辰回來稟報一次,只要朝廷大軍抵達,我們就能及時得到消息!”

楊奉聽了之後一拍手道:“好,就這麼辦!”

其實即便這麼安排下去了,徐晃的心裡也踏實不下來,他太清楚那些匪軍的德行了,根本就沒有什麼軍紀和責任心可言,派出去探查朝廷大軍消息的探子很有可能半路去打劫村莊,或者得知朝廷大軍殺到的消息之後害怕得連招呼都不打就當了逃兵,這種事情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沒有朝廷大軍的任何消息,這事就像一把刀懸在頭頂一樣,彷彿它隨時都有可能砍下來,徐晃現在就是這種感受。逃走?徐晃暗自搖了搖頭,他也是有傲氣的,還沒有照面就要跑人,這可不是他的風格。叛了楊奉去投靠朝廷大軍?徐晃想了想也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想法,朝廷大軍的統兵大將憑什麼相信他是真心而不是假投降?他可是在賊窩裡呆了一年多啊!誰還相信他忠心於朝廷?徐晃想到這裡,不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暗自感嘆造化弄人。

徐晃很鬱悶,他自負才能,但卻在楊奉手下發揮不出來,只因他不是他們自己人,楊奉手下的頭目們也因爲嫉妒他的武勇和才能都很排斥他,楊奉雖然欣賞他,卻不給他兵權,他現在在城牆負責城牆防禦事宜也只是協助,根本指揮不動那些匪軍兵士。

“這是最後一次,就當報答你的賞識之恩吧,倘若我徐公明不死,以後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光道!”徐晃站在縣衙大堂外的屋檐下暗自下了這個決定,然後義無反顧的跨上馬匹向城牆方向而去。

來到城牆上,徐晃舉目眺望遠方,黑漆漆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他突然意識到這座縣城的城牆實在太多低矮,這次朝廷派來的可是最精銳的北軍,那可是一年之內就平定了席捲了大半個大漢朝疆土的黃巾之亂的軍隊啊,攻城對於他們而言實在不要太容易。

想到這裡,徐晃又跑下城牆跨上戰馬跑回縣衙,楊奉對他去而復返很納悶,問道:“公明,怎麼又回來了?”

徐晃抱拳道:“頭領,剛纔我想起一事,縣城的城牆太低矮了,也不夠結實,根本經不住朝廷大軍的攻打,以北軍的精銳程度,用大型攻城器械只要兩三天就摧毀城牆並破城!”

楊奉一聽大急,急忙道:“這可如何是好?”

徐晃建議道:“爲今之計,只能派出一支兵馬在城外紮下一座堅實的營寨,與城池互爲犄角,讓朝廷大軍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動兵,最遲明日午時朝廷大軍就會抵達,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連夜派出兵出城構築營寨,否則就來不及了!”

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楊奉也敢掉以輕心,不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了,他立即下令把手下的頭目們都叫來,商議派誰出去構築營寨之事。

匪軍頭目們陸續來到大堂,當得知楊奉把他們叫來的目的之後,一個個怨聲載道,誰都不願意在這麼大冷天的夜晚帶人出去構築營寨,再說就算他們肯,他們手底下的匪軍兵勇們只怕也不會樂意,正要強行讓他們出城幹活,那些匪軍兵勇肯定要把他們恨死了。

匪軍頭目易平指着徐晃大罵:“姓徐的,你怎麼想一出是一處啊,你這是想借着這個機會伺機報復我們是吧?這事既然是你提出來的,要去你去,反正我是不去的!”

徐晃淡然道:“我當然可以去,但是我一個人也沒辦法把營寨搭建起來,你若給我一萬兵馬,我現在立馬就帶兵出城去搭建營寨!”

易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指着徐晃叫道:“噢,我明白了,弄了半天,原來你想要兵權啊!”

這時另外一個匪軍頭目李東出聲道:“我去,徐公明跟我一起,不過我手裡的兵馬不夠一萬人,還請頭領再調撥五千人給我!”

楊奉的目光在幾個手下頭目身上掃來掃去,最後落在易平身上說道:“易平,你帶五千人跟李東出城紮營,以李東爲主,易平和徐晃爲副!”

易平苦着臉道:“頭領,我不能不去?換人行嗎?”

“你不去誰去?”楊奉也惱了,當場一聲暴喝。這些人一個個推三阻四,越來越不像話,他指着易平大叫道:“你若再在本頭領面前沒個正形,遇事推三阻四,別怪我軍法無情!”

易平頓時萎了,只好答應帶兵跟李東一起出城紮營。

······

北軍營地,中軍大帳。

除了,中軍大帳還亮着些許燈光之外,營地內漆黑一片,營地內的巡邏隊也休息去了,只剩下明哨和暗哨在負責警戒任務,這是爲了避免被林慮縣城內的匪軍發現。

對於營地的安全,劉成是半點都不擔心的,營地之外方圓十里至二十里之間到處都是北軍的探哨和暗哨,特別是各個交通路口,只要都敵情,消息會在第一時間傳到營地。

此時劉成正在和韓浩在中軍大帳談話,韓浩這些天的舉動贏得了劉成的欣賞,他本人也有向劉成效忠的意願,今夜劉成找他來談話就是要對他今後進行安排的。

劉成對韓浩說:“元嗣,在河內一干官員之中,你是最特別的一個,這些天本將軍也看出來了,你是一個忠勇和公正嚴明的人,如今朝廷就是因爲缺少你這樣的官員,威勢才衰落下來啊!”

韓浩連忙欠身抱拳道:“將軍謬讚了!”

劉成繼續道:“想必你也知道,目前朝政被董卓掌握,他倒行逆施、欺天罔地,已經惹得天怒人怨,本將軍推測,各地諸侯遲早要造反,以朝廷現在的情況,只怕擋不住各地諸侯的聯手進攻,本將軍雖然也看不慣董卓的所作所爲,也跟他不是一路人,但大家總歸都還是奉當今天子爲主,若各地諸侯造反,名義上是反對董卓,實際上卻也是反對皇帝,他們自然而然的也成爲了本將軍的敵人,若真有各地諸侯起兵造反的那一天,本將軍希望元嗣能夠加入各地諸侯那一天,爲朝廷充當耳目,及時把諸侯們的打算和動向稟報朝廷!”

韓浩聞言抱拳誠懇的說道:“浩何德何能能得將軍以如此機密之事相托?將軍既然信任韓浩,浩豈能負將軍?必盡綿薄之力。只是浩如今只是一個從事,官小位卑,且浩出聲寒門,與太守府其他世家出身的官員格格不入,深受排擠······”

劉成笑道:“元嗣不必擔心,本將軍既然把事情對你說了,自然會替你把路鋪平。本將已派人送一份奏章去京城,舉薦你出任河內郡太守一職。雖然朝中和地方官的大部分官位都由董卓說了算,但如今本將軍出征河內,也是給他擦屁股,我若舉薦一個太守,董卓應該不會駁我這個面子!”

第7章 收買人心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16章 歸心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40章 出入第138章 戰前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170章 反襲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154章 重賞第410章 長安亂(2)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61章 銅鏡司第410章 長安亂(2)第92章 宮變(2)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451章 猛攻邯鄲城第379章 覲見第128章 冤大頭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161章 賞賜第220章 內訌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37章 馬中赤兔第46章 一觸即發!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448章 截殺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302章 立威第325章 聯合第208章 殘暴不仁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231章 荀攸之謀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154章 重賞第123章 救人第5章 虎賁王越第314章 打袁紹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254章 分歧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84章 殺機(1)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54章 分歧第37章 馬中赤兔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448章 截殺第86章 殺機(3)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453章 兵圍袁紹第43章 失控(1)第383章 特赦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09章 弒父第154章 重賞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95章 君臣對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451章 猛攻邯鄲城第179章 斬孫賁第415章 開戰第221章 納蔡琰第133章 立威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277章 被規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156章 趕鴨子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325章 聯合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3章 獠牙(3)
第7章 收買人心第351章 圍追堵截(3)第16章 歸心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40章 出入第138章 戰前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170章 反襲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154章 重賞第410章 長安亂(2)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61章 銅鏡司第410章 長安亂(2)第92章 宮變(2)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451章 猛攻邯鄲城第379章 覲見第128章 冤大頭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161章 賞賜第220章 內訌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37章 馬中赤兔第46章 一觸即發!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448章 截殺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302章 立威第325章 聯合第208章 殘暴不仁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231章 荀攸之謀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154章 重賞第123章 救人第5章 虎賁王越第314章 打袁紹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254章 分歧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84章 殺機(1)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54章 分歧第37章 馬中赤兔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448章 截殺第86章 殺機(3)第13章 中郎將徐榮第453章 兵圍袁紹第43章 失控(1)第383章 特赦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09章 弒父第154章 重賞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95章 君臣對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451章 猛攻邯鄲城第179章 斬孫賁第415章 開戰第221章 納蔡琰第133章 立威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277章 被規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156章 趕鴨子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73章 奔襲孔伷軍第325章 聯合第219章 消失的李儒第33章 獠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