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打袁紹

劉成聽到皇帝要封他爲大司馬,進爵護國公時也是吃驚了好一會兒,他倒不是忌諱受封國公不吉利,也不是擔心自己的功勞不夠,而是受封國公太招人嫉恨,大漢朝開國以來,除了王莽之外就再有沒人受封過國公,連那些開國功臣都沒有,他憑什麼?

在荀彧的建議下,劉成上書推辭掉皇帝的封賞,馬日磾以爲劉成要搞出“三拒”的戲碼,於是勸說皇帝在劉成謝絕之後一連三次下詔,而劉成也謝絕了三次。

倒是皇帝劉辯似乎在沒有馬日磾的勸說下好像要跟劉成槓上了,還派太監來詢問他到底啥意思?是不是不想做國之柱石?這話讓劉成怎麼回答?

司空大堂內劉成坐在主位上,手下心腹謀士們都在場,堂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

劉成揉了揉太陽穴嘆道:“本官都已經連續三次謝絕了受封護國公的制書,陛下卻依然還是派人來宣旨,硬要把這個護國公的爵位賜給本官!國公的爵位不是不好,可它遭人恨吶,難道本官不知道嗎?文若,你說皇帝到底怎麼想的?難道本官和皇帝就這樣一直下去,沒完沒了?”

荀彧沉思了片刻,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皇帝陛下可能是想用護國公這個名頭綁住主公,主公若是受封了這個護國公的爵位,就得幹符合這個封號的事兒!日後若是······幹出逾越之事,就會惹都天下非議了!爲了讓皇帝放心,主公只怕要接受這個爵位封賞才行!”

劉成有些不高興,“文若,勸我不要接受封賞的是你,勸我接受這個封賞的也是你,你到底要我怎麼辦?”

荀彧急忙道:“屬下有罪,之前屬下並不明白皇帝的用意,所以認爲這個封賞對於主公有百害無一利,但我們清楚了皇帝的用意,那就只能順着皇帝的意思接下了這個封賞了!”

“那就你不怕我遭人恨了?就不怕有人躲在背後向我射暗箭?”

“······”荀彧說不出話來!

劉成有些煩躁,擺手道:“行了,你也別說了,封賞的事情推來推去徒惹人笑話!元瑜,荀攸,待會兒你進宮一趟稟報陛下,就說我明日進宮覲見,答謝陛下隆恩!”

“諾!”

劉成這時沉聲說道:“本官受封護國公一事一旦公開,很可能收不住口子,關東那些諸侯們只怕要各自上書自請受封某某官、某某爵,朝廷若是不肯,只怕他們就會說他劉成何德何能?他都能封護國公,他們家世顯赫,爲天子牧守一方,爲何就不能受封某官某爵?你們現在給我想想辦法,怎麼堵住他們的嘴!朝廷的官位、爵位不是大白菜,可以不要錢一樣隨便封賞,官位和爵位不能氾濫,一旦氾濫,大漢朝廷的威信就將再次下降!”

衆人答應:“諾!”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劉成受封大司馬一職和護國公的爵位很快傳播了天下,這種事情又不能遮掩和封鎖消息,既然是封賞就得讓人知道,關東諸侯們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情,自領冀州牧的袁紹首先上書請封國公。

接着又是公孫瓚、袁術、張邈、張超等人相繼上書請封公爵爵位。

劉成得到線報後在司空府大發雷霆,在大堂內大聲咆哮:“這幫不要臉的人竟然真的上書請封國公,天下沒有比而他們更無恥的人了!諸位,朝廷應當如何應對此事?荀攸,你來說!”

荀攸沉吟了一下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朝廷把關東諸侯的上書留中不發,這樣更容易壞事,但又不能放開這個口子,若是人人都可以上書自請封爵封官成功,朝廷豈不成了笑話?屬下以爲朝廷應當態度強硬的把他們無理的上書給頂回去,頒佈詔諭嚴加斥責,讓他們顏面掃地!”

“碰!”劉成把桌子一拍:“就這麼辦!馬上以皇帝的名義頒佈詔諭,召集官吏人等抄錄數百份,給每個諸侯送去一份,剩下的在朝廷直接控制下的城池門口張貼,讓天下盡知,讓百姓們看看這些所謂的諸侯們是一副什麼可恥的嘴臉!元瑜,你來草擬詔諭,言辭要犀利一些,要罵得他們啞口無言、無地自容,羞愧難當!荀彧,這個事情你來負責,儘快實施下去!”

“諾!”

在高效的行政辦公效率下,只過了短短几天的時間,朝廷直接控制下的各地城池門口都張貼了官方發佈的詔諭,百姓們得知事情的真相,都罵關東諸侯們不要臉,一時間關東諸侯的名聲大跌。

詔諭送到袁紹處,袁紹聽完朝廷派出的中使宣讀完詔諭,又聽聞朝廷把這件事情鬧得天下皆知地步,當場氣得吐血三聲昏死過去,差點就一命嗚呼,當初向袁紹做出這個建議的審配在袁紹醒來之後被抓起來關進了大牢等候處置。

其他諸侯們這一次也是被搞得灰頭土臉,一個個顏面盡失,聲名掃地。

朝廷這一次的處置可謂是又狠又準,態度又強硬,關東諸侯們似乎發現他們近一年多來對朝廷已經不太瞭解,在他們的印象中,朝廷還是董卓控制的朝廷,但實際上朝廷早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

清醒過來的袁紹惱羞成怒,爲了挽回面子,他決定出兵攻打河內,不顧沮授、田豐等人的勸阻,令顏良領兵五萬從鄴城出發南下進攻河內郡。

河內郡太守韓浩一面收縮兵力、堅壁清野,一面派人向長安求救,求救的信使還在途中,影衛司這邊早就把消息傳到了劉成手上。

劉成立即召集心腹謀臣和大將們商議出兵之事,大堂上官員和武將們濟濟一堂,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劉成到來之後問道:“諸位,袁紹這傢伙上次被朝廷下詔諭斥責了一頓,氣得吐血三聲昏死過去,醒了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力排衆議下令出兵攻打河內,想要給朝廷一個下馬威,這一次朝廷是忍了還是要出兵給袁本初一點顏色看看?”

在其他官員們還在議論紛紛的時候,郭嘉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這一仗必須要打,而且還要打得漂亮!”

“哦?爲何必須要打?打得漂亮又是一個什麼程度?”劉成問道。

郭嘉說道:“主公,如果拿朝廷實力與袁紹實力做對比的話,朝廷的實力不一定比袁紹強,這是因爲朝廷控制下的地盤雖然廣大,但人口稀少,土地貧瘠;而袁紹控制下的河北之地乃是中原腹地,人口衆多、物產豐富,兵馬強盛,但是這一仗必須要打,而且要把袁紹打疼,但又不能跟他死磕到底!”

接下來郭嘉說出了袁紹的一些列短板和不利因素,說出了朝廷一系列的優勢,就差點把他那一套十敗十勝論搞出來了。

“碰”劉成一拍桌子,喝道;“說得好,那就打!至於怎麼打?出兵多少?由誰來統兵?諸位都議一議!”

劉成定了要打的調子,接下來這些心腹謀臣就開始各抒己見。

劉成聽了幾個人的意見之後都覺得不是太滿意,最後點了賈詡的名:“文和,說說你的想法!”

賈詡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這一次朝廷不必顧忌其他關東諸侯是否會出兵協助袁紹,他們絕不會這麼做!近幾年在主公的命令下,朝廷各方面的消息都對關東諸侯們封鎖得比較嚴密,他們知道的消息都是我們故意泄露給他們的,想讓他們知道的,他們對朝廷的情況和實力就算道聽途說也只能知道一鱗半爪,這一次朝廷對袁紹出兵,他們肯定會處於觀望狀況,看看朝廷的實力!”

“剛纔郭奉孝說這次與袁紹的戰爭要保持一個度,屬下以爲若是能幹淨利落的吃掉顏良的這五萬人馬就差不多了!”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河內太守韓浩已經收縮兵力、堅壁清野,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要下令給洛陽的徐庶,讓他率軍一萬增援韓浩,加強河內的軍事力量!第三步,下令給幷州的趙雲,讓其統兵一萬出擊攻打常山,袁紹必定要從魏郡出兵救援,如此一來,魏郡的兵馬就會減少!第四,任命一員大將統兵兩萬以最快的速度出發東進河東,過幷州,走壺關殺入魏郡,這一支兵馬的行蹤一定要保密,只有出其不意殺進魏郡才能成功!”

劉成沉思片刻後喝道:“張遼!”

張遼站出來抱拳道:“末將在!”

“命你爲主將,統兵兩萬走河東、過幷州、出壺關攻擊魏郡,兩日後秘密出發,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魏郡,不得走漏消息!”

“遵命!”

劉成的目光又在武將們當中掃了一遍,喊了兩人的名字:“馬超領三千騎兵爲先鋒,閻行爲副將隨行!賈詡爲軍師,荀諶任糧草官!”

凡事被點了名的人都一一站出來抱拳拱手答應:“諾!”

在場的謀臣武將們其實都很納悶,閻行是劉成的結拜兄弟,而且也是最早跟隨他的人之一,從資歷上來說,應該讓閻行爲主將才是,沒想到他讓張遼做了主將,讓閻行做了副將。

這事劉成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閻行與他的關係不假,資歷也比張遼高一些,但他認爲在統兵才能方面,閻行是不及張遼的,張遼是天生的大將,學習能力很強,往往能舉一反三。閻行在這方面還需要加強學習。

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29章 公主的心上人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34章 獠牙(4)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123章 救人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26章 傾心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151章 訓徐晃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144章 找死第21章 求饒第322章 內耗之計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11章 亂咬人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104章 後手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396章 內訌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252章 異心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88章 焦頭爛額第52章 形勢逆轉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66章 莫歸第91章 宮變(1)第444章 呂布死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239章 招撫馬騰第410章 長安亂(2)第254章 分歧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154章 重賞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28章 脅迫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8章 伏誅第92章 宮變(2)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204章 抵長安第123章 救人第186章 回師第49章 拖後腿(2)第86章 殺機(3)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334章 殺心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381章 皇帝的三次特權機會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371章 班師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379章 覲見第181章 敗孫堅第422章 噩耗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37章 馬中赤兔第61章 銅鏡司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146章 暗子第58章 突襲和反擊
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29章 公主的心上人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34章 獠牙(4)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123章 救人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26章 傾心第132章 河內士族嘴臉第151章 訓徐晃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144章 找死第21章 求饒第322章 內耗之計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11章 亂咬人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104章 後手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396章 內訌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252章 異心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35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88章 焦頭爛額第52章 形勢逆轉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66章 莫歸第91章 宮變(1)第444章 呂布死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239章 招撫馬騰第410章 長安亂(2)第254章 分歧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154章 重賞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28章 脅迫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78章 伏誅第92章 宮變(2)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204章 抵長安第123章 救人第186章 回師第49章 拖後腿(2)第86章 殺機(3)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334章 殺心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413章 不好善後第381章 皇帝的三次特權機會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98章 汴水之戰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371章 班師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379章 覲見第181章 敗孫堅第422章 噩耗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37章 馬中赤兔第61章 銅鏡司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146章 暗子第58章 突襲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