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

劉成壓下心裡的驚訝,問道:“文若,你且說說這郭嘉有何過人之處?”

荀彧想了想說道:“說起奉孝,屬下可以用幾句話來表述他的才能,那就是‘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不過奉先現在還稍顯年輕,缺乏一些嚴謹和細緻,假以時日,必然可一鳴驚人,原本屬下並不想這麼早就把奉孝舉薦給主公的,想等幾年再說,不過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也只好把他舉薦給主公,向磨礪他一番也未嘗不可!”

“哦?他有此等才幹?這倒是要見上一見!你擇日帶他過來喝喝茶!”

荀彧答應:“諾!”

“那麼第二個和第三個呢?”

荀彧回答道:“第二個叫劉曄,也是年輕人,他乃是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以屬下來看,劉曄有佐世之才,現在還年輕,潛力無窮,假日時日必將成爲棟樑!”

“第三個叫陳羣,乃是尚書令陳紀之子,一時俊傑也!”

這三人都是在另一個時空歷史上有很大名聲的人,劉成當即讓荀彧次日帶他們來司空府見面,荀彧答應後離去。

當天,駐紮在槐裡虎威軍營地就得到了朝廷要從虎威軍中抽調兵馬攻打韓遂的消息,軍官們開始對將士們進行動員,糧草和兵器甲冑弓弩箭矢源源不斷從長安運往虎威軍軍營。

次日下午,荀彧帶着郭嘉、劉曄和陳羣等三個年輕人來到了司空府,見到正在與朱建平和許靖說話的劉成就行禮:“郭嘉(劉曄、陳羣)見過司空!”

“三位公子免禮!”劉成扭頭過來笑着起身擡手說道。

“謝司空大人!”

劉成走到他們面前細細打量,一一點頭笑道:“好,都是年輕英才啊,來,咱們坐下說!”

幾人又對劉成拱手行禮,各自在兩側找位置坐下。

劉成對郭嘉等人說道:“朝廷本意在明年二月舉行全國大考選拔人才,只要是大漢男子,年歲在十三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有才學之人皆可報名,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距離明年二月還有四個月,本官已經有些等不及了。昨日聽文若說有幾位青年才俊,才能可冠絕當世,吾聽聞喜不自勝,恨不能立刻見見諸位,所以讓文若請諸位過來喝喝茶,希望三位不要覺得吾唐突了!”

郭嘉等人見劉成說得誠懇,也不管劉成會不會用人,只這態度就讓他們不得不收斂心中傲氣,紛紛對劉成拱手道:“不敢當司空大人如此禮賢下士!”

劉成點點頭,壓壓手問道:“不久前朝廷分別派使者去金城和武威見韓遂和馬騰,馬騰已表示歸順朝廷,完全聽從朝廷詔令,而韓遂卻依仗手裡有點兵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對使者不假辭色,韓遂幾年前就起兵反叛,如今卻拒不歸順,朝廷決定不日將興兵討伐韓遂,由吾親自領兵,諸位俊傑以爲此次對韓遂之戰,朝廷大軍勝負之數如何?”

三個年輕人思索起來,郭嘉向拱手說道:“司空大人,學生以爲此戰朝廷大軍必勝!”

劉成頗有興趣的問道:“爲何這麼說?”

“從前朝廷宦官當道、又有董卓亂政,韓遂之流才得以猖獗,如今朝廷由司空大人主政,政治清明,司空又受百官擁護、皇帝信重。韓遂乃叛亂之臣,今司空以正義伐無道,天時在朝廷而不在韓遂,此其一;其二,韓遂卻在涼州橫徵暴斂、大肆殺戮,百姓深恨之,民心在朝廷而不在韓遂;其三,韓遂佔據金城、西平等地,雖然背靠西羌,但卻被朝廷和馬騰大軍夾在中間,地利在朝廷而不在韓遂!其四,朝廷兵精糧足、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而韓遂手下卻只有小貓三兩隻!其五,司空大人英才偉略、目光長遠、多謀善斷,而韓遂目光短淺、任人唯親、多匪氣而少正義!試問區區韓遂又如何是司空大人的對手呢?嘉料定此戰司空大人必勝!”

“哈哈哈······”劉成很是高興,大笑起來。

郭嘉從天時、地利、人和、兵馬規模、兵士精銳程度、謀士、猛將、糧草軍備和統帥能力等多種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上進行了對比,雖然比起十勝十敗論還差了點火候,卻也很難能可貴了,果然不愧是鬼才啊。

“奉孝果然有軍事謀略之才,司空府奏曹掾一職尚空缺,若奉孝不嫌棄,還請暫且屈就!”劉成起身抱拳躬身說道。

奏曹掾是司空屬官之一,秩比三百石,官爵雖低,卻是司空屬僚,主管奏章、議事,而且劉成主政,實際上權利比丞相都大,也只有親信有才之人才有機會做這個官,提拔任用的機會比其他人都要大得多。

郭嘉連忙讓到一邊拱手躬身道:“不敢受司空大人大禮,嘉遵命,多謝司空大人信任!”

兩人又重新坐好,劉成有道:“自黃巾之亂伊始,天下紛亂,各地盜匪猖獗,朝廷又經歷董卓之亂,各地強盜匪人更多,如今朝廷直接管轄治下依然多有強盜匪人佔據山林稱王稱霸,對百姓多要滋擾,對抗官府。日前在朝議上有大臣上奏此事,提議增加兵力征剿,然很多大臣認爲認爲山賊據險而守,難以攻克,而且無足輕重,不應徵伐,不知三位以爲如何?”

劉曄略作思索就站出來拱手道:“司空大人,如今朝政在大人的主持下已日漸清明、廉潔,施政效率大大提升,但各地治安狀況堪憂,如果不徹底清剿山賊強盜,百姓又如何能夠安居樂業呢?這勢必影響朝廷政令的實施,也會讓百姓們對官府失望,學生以爲當徹底清剿山賊盜匪!”

劉成點頭道:“吾兩個月前曾下令各地派鎮守偏將領兵征剿,但收效甚微啊,不知子揚可有良策?”

劉曄拱手道:“學生以爲,之前時局還不穩定,各地駐守偏將資歷不足、纔能有限,不能對山賊強盜們進行有效的威懾,所以山賊強盜們仍然膽敢對抗朝廷。如今時局穩定,可先發布張貼告示,以重金勸降山賊強盜,若不降,可重金懸賞山賊頭目的人頭,再派猛將在前,大軍在後,步步緊逼!”

劉成聽得頻頻點頭,等劉曄說完之後笑道:“之揚說得好,你獻策有功,先請暫居倉曹掾一職,若此策功成,吾再另行封賞!”

劉曄當即到:“多謝大人!”

劉成又問出一個問題,說道:“從前天下太平時,各地犯事之人很少,如今各地州郡諸侯們不服朝廷,朝廷政令不能通達到各地,現在朝廷治下各地犯事之人日益增多,官府的監牢都關滿了,此事頗爲令朝廷和地方官府頗爲棘手,犯事之人逃脫了官府的追之後又逃到了別的州郡,使得抓捕行動的難度大大增加,不知諸位可有良策呢?”

陳羣見郭嘉和劉曄都先後獻計並得到了官職,他這時當人不讓的站出來拱手道:“大人,學生以爲從前犯事之人少,是因爲那時朝廷威嚴甚重,官府衙役捕快辦案執行力度強,百姓臣民不敢輕易犯事,而如今朝廷威嚴衰減,律法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很多郡縣常年沒有主官督促,致仕辦案力度不強,效率過低。再者,律法大多隻針對普通百姓,而權貴之人有特權,對王法對權貴之人所犯小罪卻不與追究,普通百姓心中強烈不滿,如今朝廷威信下降,百姓們顧忌減弱,膽量大增,形成強烈反彈,犯事之人自然增加!”

“聽你這麼一說,似乎的確如此,一針見血啊!那你可有解決之法?”劉成問道。

陳羣拱手道:“學生以爲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給朝廷相關衙門和各地方官府下令,要加強案件偵破力度,選派得力官員不定時去各地官府巡查,督促地方官府對積壓案件的處理、加快偵破速度,對冤假錯案及時平反昭雪;第二,下令讓地方官府加強對地方百姓們的教化;第三,今時不同往日,學生以爲朝廷律法也應該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形勢······”

劉成聞言很高興,問荀彧:“文若,你以爲長文之策如何?”

荀彧拱手道:“甚好,不過修改律法之事茲事體大,考慮到影響,只怕還要從長計議!”

劉成想了想說道:“這樣,過兩日朝議上,你上奏提一提,讓諸位大臣們商議一下,再把消息散佈出去,試探一下民間的反應。皇帝那邊,我去說!”

荀彧答應:“遵命!”

劉成笑着對陳羣道:“長文有大才,就請你暫居法曹掾一職。你回去以後啊,把漢律研讀一番,看哪些條款需要做相信的修改,你擬一個條陳出來給我看看,如何?”

陳羣大喜,立即拱手道:“學生遵命!”

劉成對旁邊一個侍從招了招手低聲吩咐兩句,然後對郭嘉等人說道:“吾命人去準備酒菜,爾等就留下來吃頓便飯,朱大人、荀大人、許大人也留下,咱們再聊聊!”

剛來就被留下用膳,這種重視程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郭嘉等人不敢推辭,紛紛答應:“諾!”

一頓酒宴過後,郭嘉等人三個年輕人先行告辭離去,劉成問朱建平和許靖:“二位先生看這三人如何?”

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55章 張網以待第441章 改制第189章 華雄領飯盒呂布逞威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112章 危急第267章 勸降第21章 求饒第381章 皇帝的三次特權機會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61章 銅鏡司第383章 特赦第53章 恐慌第202章 定策第93章 勇闖火海第206章 提出美人計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323章 問罪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9章 定計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0章 說服第300章 盤橐城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407章 用刑第46章 一觸即發!第272章 追責第22章 遭擒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231章 荀攸之謀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379章 覲見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342章 以逸待勞、敵蹤現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409章 長安亂(1)第281章 利誘第49章 拖後腿(2)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188章 一敗一勝第54章 害怕第181章 敗孫堅第130章 賜婚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7章 收買人心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446章 打袁紹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48章 截殺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154章 重賞第299章 擊敗疏勒王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88章 焦頭爛額第326章 破樂就收南陽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276章 迷惑王旻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88章 焦頭爛額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249章 鬼才的消息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345章 匈奴河之戰(2)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334章 殺心第221章 納蔡琰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234章 前四排名
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55章 張網以待第441章 改制第189章 華雄領飯盒呂布逞威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112章 危急第267章 勸降第21章 求饒第381章 皇帝的三次特權機會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61章 銅鏡司第383章 特赦第53章 恐慌第202章 定策第93章 勇闖火海第206章 提出美人計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323章 問罪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9章 定計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0章 說服第300章 盤橐城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407章 用刑第46章 一觸即發!第272章 追責第22章 遭擒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231章 荀攸之謀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456章 使者至孫策死第379章 覲見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342章 以逸待勞、敵蹤現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409章 長安亂(1)第281章 利誘第49章 拖後腿(2)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188章 一敗一勝第54章 害怕第181章 敗孫堅第130章 賜婚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7章 收買人心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446章 打袁紹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448章 截殺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154章 重賞第299章 擊敗疏勒王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449章 徐榮隕落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88章 焦頭爛額第326章 破樂就收南陽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276章 迷惑王旻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88章 焦頭爛額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249章 鬼才的消息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319章 見好就收第345章 匈奴河之戰(2)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334章 殺心第221章 納蔡琰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234章 前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