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

少帝擡了擡手,“劉義士平身!”

“謝陛下!”劉成又高呼一聲站起身來。

少帝問:“劉義士,昨日你救駕有功,想好要什麼賞賜了嗎?”

劉成反問:“不知陛下有何可以賞賜給草民的?”

文武大臣中有不少人見劉成這麼問,都笑了起來。倒是有人很不高興,認爲他不該這麼問,應該謙虛一點,皇帝賞賜什麼,他接受就是了。

站在少帝附近的陳留王劉協用稚嫩的聲音說:“官位、爵位、財物、田地和奴僕,劉壯士可以從這些當中選擇,只要劉壯士選得出來,皇兄就賞賜得起!”

劉成馬上說道:“那我還是選擇做官吧!”

“哈哈哈······”朝堂上文武大臣們頓時轟然大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趣的人,竟然開口就找皇帝要官做,而且說出這話也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的樣子。

劉成見所有人都笑起來,頓時有些“惱怒”,瞪着這些人怒道:“笑什麼笑?是陛下要賞賜我,是陳留王要我選的,我選做官有什麼錯?你們要是不貪圖官位,還站在這裡作甚?”

大臣們見他這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也不跟他計較,只當他是一介草民陡然得了天大的好處無法適應,只見衛尉楊彪站出來對少帝拱手躬身行禮道:“啓奏陛下,既然劉成要做官,那就賞他一個官做,河南尹府中有一些空缺,先讓他做個小官學學爲官之道,若有才能,再升遷不遲!”

少帝正要答應,坐在身側的何太后附耳過去低聲道:“辯兒,昨夜你也看見了,這劉成的武藝不錯,頗有膽色,如今我們娘倆在中已經沒有可信和可用之人,皇宮內外不是董卓的兵馬就是世家的人,還有些牆頭草搖擺不定,你二舅舅又被世家看着,脫身不得。除了閔貢之外,哀家和你就沒有其他人可以用了。我等如不培植一些親信,接下來如何能保存自身?哀家認爲可以把劉成留皇宮當任羽林中郎將,護衛我們母子二人!還有,劉協那小子別看年紀小,其實心眼多着呢,要防止他拉攏劉成!”

劉辯本身沒什麼主意,性子又柔弱,又是自己母后的建議,當即就答應了,對羣臣和劉成說道:“劉成,朕昨日見你武藝不錯,皇宮之中正缺乏得力護衛,你就留在宮中護衛朕和母后的安全,朕冊封你爲羽林中郎將,統領羽林衛,進爵安邑伯,賞賜錦緞十匹、百金!”說罷就起身走下丹陛。

太監潘隱當即高喊:“退朝——”

從一介平民一下子有大臣本想反對,但此時皇帝已起身走了,只能紛紛下拜高呼:“恭送陛下!”

劉成有些傻眼,這不對啊,我還沒答應呢!再一看董卓,那夯貨竟然沒有反對,他轉念一想,馬上明白了,董卓現在手裡只有幾千兵馬,與洛陽西園八校、城門校尉部以及一部分北軍加起來幾萬人馬相比,實力有些弱,而且守衛皇宮的禁軍昨日早就被袁紹、袁術和王匡等人殺散,死傷無數,現在皇宮之中原來的兵士只怕沒剩下幾個了,羽林中郎將的職位雖然不低,羽林軍在昨夜早就被殺散了,現在他就是一個光桿司令、沒有一個手下的保鏢頭子。

劉成回過味來,甩手打了自己一記耳光,心中暗罵,搞來搞去,到頭來還是沒有擺脫保鏢的身份啊!

大臣們轉眼之間走了個精光,劉成還在恍惚之間,一個太監就走過來說道:“劉將軍,太后有請!”

“太后?”劉成想起剛纔何太后在劉辯耳邊嘀咕時的情景,猜測劉辯剛纔對他的封賞只怕是何太后的想法,看來何太后也明白皇帝和她的處境很是不妙,想要拉攏和培植一些勢力對抗外臣。

他思忖片刻答應道:“請公公引路!”

在太監的引路下,劉成在御花園中七彎八拐來到一處涼亭,何太后正坐在涼亭的長椅上給面前池塘裡遊動的魚兒餵食。

劉成上前拱手躬身道:“劉成拜見太后!”

“劉大人,你現在應該自稱臣了,羽林中郎將可是秩比兩千石的大臣!”

何太后說着把剩下的魚食全部丟進池塘裡,轉身過來拍了拍手看着劉成,打量了一番問道:“劉成,怎麼看你的樣子好像不怎麼情願當任羽林中郎將一職,不願意護衛陛下和哀家的安全,不想奉詔嗎?”

這何太后長得倒是美貌非凡,年歲還不到三十,正是一個女人最美貌的時刻,但劉成此刻卻全完沒有欣賞的心情,他頓時苦笑不已,說道:“太后娘娘啊,您這可是把我害苦了,我是想做官,可我不想做皇宮的官啊,再說這宮中禁軍已經沒幾個人了,我一個郎中更是一個光桿而已。昨天我殺了那麼多西涼兵,這事遲早會被董肥肥查出來,我留在這皇宮就太危險了,太后您還是行行好,請陛下重新下一道旨意,讓我外放爲官吧!”

何太后臉色一冷,盯着劉成道:“哀家只想問你,是否不想奉詔?”

不奉詔?這罪名可大了,只要說是,馬上就要被拉出去砍了腦袋,劉成可不傻,連忙下拜行禮道:“臣不敢,臣只是不想讓董卓以臣爲藉口針對陛下和太后娘娘!”

何太后緩緩起身,向劉成走來,也不知是無意還是故意的,腳下竟然一軟,“啊呀!”驚叫一聲向劉成撲來。

劉成慌忙之中本能的伸手將她抱住,只感覺一陣香氣撲鼻,入手之處的肌膚滑膩如軟玉,此時他才發現這何太后身量竟然如此之高,真可謂是身材高挑、豐滿潤澤,又想起史冊記載何太后身高七尺,現在一看,果然不假。

嬌軀抱在在懷,劉成竟然有些心蕩神搖,無法自持,差點就當場出醜。

何太后在昨天對董卓的威勢和不臣之心已經看得極爲清楚,這廝見了皇帝竟然不下馬參拜,還大聲喝問誰是皇帝,這樣的人豈是良善之輩?她知道她必須要找一個得力人手待在皇宮護駕,否則指不定董卓會幹出什麼事來,而劉成背景乾淨,身家清白,又武藝高強,還有那麼一點英武,正是合適的人選。

她俯身湊近劉成,吐氣如蘭,一字一句道:“劉將軍,你是真傻還是裝傻?你以爲外放爲官董卓就找不到你,就拿你沒辦法了嗎?逃避可不是一個男人該做的事!哀家對宮外那些大臣都信不過,信得過的也不可能待在宮中護駕,只有你背景清白,還有一身本事,哀家和陛下已經是孤兒寡母了,難道劉將軍就忍心看着哀家和陛下遭到董卓和宮外那幫大臣的欺辱嗎?”

劉成瞬間驚出一身冷汗,不是被何太后前面那句話嚇的,而是何太后的用心,她這是在用美人計!

他心裡明白這何太后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個女人可不是一盞省油的人,她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想把他拉攏在身邊,利用他而已,但是如果他沒有被人利用的價值,那說明他也沒有能耐。

行,既然你想利用我,我也來利用你們!劉成思忖片刻後對何太后說道:“太后,臣願意當任羽林中郎將,願意護衛陛下和太后的安全,但以臣一人之力無法抗衡董卓,陛下身邊的守衛力量太過薄弱,今陛下和太后那些守衛士兵的都是閔貢和盧植的人,這兩個人應該可以信任,但是兵力太少,皇宮已經在董卓的掌握之中,就憑這不到兩百人抗衡不了董卓的幾千人馬,所以臣需要補充羽林衛的人馬,否則就憑臣無法與董卓對抗!”

劉成知道這個時候一定要搶在董卓控制洛陽城中全部兵權之前控制一部分兵馬進行自保,否則他即便在皇帝身邊也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而且他的敵人不止是董卓,還有淳于瓊,淳于瓊又是袁紹的人,所以袁紹也即將成爲他的敵人,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都是他目前惹不起的人,這兩人都有兵權在手,只要一句話就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何太后聽了劉成的話知道這就是現實情況,但她又沒有好的辦法,她之所以要拉攏劉成,是因爲劉成的背景乾淨,而且武藝高強,是一員難得的猛將,她根本不相信董卓和外面那些大臣們,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后,她看得很明白,那些世家之人嘴上說什麼主辱臣死,實際上到了關鍵時刻還是隻顧自己的利益,只要對他們不利,他們隨時都可以換皇帝。

她的大哥何進死了,母親舞陽君在宮外,又沒什麼勢力,二哥何苗被何進的部將盯得死死地,根本指望不上,目前劉成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她問道:“劉卿可有法子擴充皇帝的護衛力量?”

劉成思索片刻道:“太后,若能得陛下一道旨意,臣可攜陛下聖旨出宮收了西園右校兵權以充作宮禁護衛!”

何太后秀眉皺起:“爲何只收右校兵權?其他幾校和北軍難道就不能?”

劉成前身在洛陽城內也是消息靈通之輩,又經常在外走鏢,知道洛陽城內的一些情況,他道:“太后,此時洛陽城內外除了董卓帶來的人馬,還有城衛軍、西園八校和北軍一部。陛下已經任命了伍瓊爲城門校尉,伍瓊又是董卓舉薦的,我懷疑伍瓊是董卓的人,所以城衛軍肯定動不了”。

何太后大驚:“什麼?哀家豈不是弄巧成拙?”

劉成繼續道:“北軍一部分目前駐紮皇城以北,剩下的被皇甫嵩統帶在關中駐紮與韓遂等人對峙。大將軍一死,您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就成了這支大軍的統帥,以太后您目前的情況來說,調北軍一部入宮負責宮禁守衛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朝中大臣肯定不會同意,他們可不想再來一次外戚專權!”

“西園軍自從蹇碩和大將軍相繼被殺,上軍、下軍、護軍大部兵權落在了大將軍的部將王匡手中,典軍只負責軍紀,人數不多,起不到多大作用。中軍是袁紹掌握,袁紹乃是世家代表人物,不可用。據說王匡認爲大將軍之死乃車騎將軍何苗勾結張讓等人所致,又認爲太后保持了默許態度,因此他對車騎將軍和太后都很憤恨,所以此人也不可信!而且此人手中兵馬太多,實力很強,輕易動不得!”

“護軍之中又分爲四部,左校、右校、助軍左校和助軍右校。其中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都是車騎將軍何苗的人,右校尉淳于瓊是袁紹的狗腿子!”

“我們唯一能打主意的只有右校,校尉淳于瓊昨夜縱兵在城內燒殺擄掠,造成大批百姓死傷、房屋被焚燬,而且他在臣來宮中之前已被臣打成重傷,不能理事,只要我們速度夠快就能掌握這支兵馬,只有淳于瓊有把柄落在我們手上,而且這支軍隊的士兵們大部分都參與了劫掠,此時肯定是心中惶惶不安,害怕朝廷追究,只要陛下下旨赦免,再加上臣的努力,定然可以讓他們歸心!”

何太后擡眼看了看劉成,仔細觀察一番,她發現這劉成身量高大,頗爲魁梧,長得也很有些英武,沒想到此人竟然有這番見地,她嘴角露出一些笑意,問道:“淳于瓊與你有仇?”

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308章 新局勢第161章 賞賜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425章 被閹第313章 護國公第308章 新局勢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51章 董卓的決心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232章 用重典第85章 殺機(2)第78章 戰李肅第28章 脅迫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300章 盤橐城第25章 強綁賈詡第183章 偷營第66章 密會第342章 以逸待勞、敵蹤現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08章 新局勢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410章 長安亂(2)第416章 夜間襲擾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146章 暗子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404章 暗流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365章 獸羣來襲(3)第331章 分歧第411章 長安亂(3)第25章 強綁賈詡第287章 殺鄯善王第36章 收買第411章 長安亂(3)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12章 長安亂(4)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2章 會董卓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249章 鬼才的消息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326章 破樂就收南陽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428章 趁火打劫第30章 說服第86章 殺機(3)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18章 激將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2章 殺招不停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36章 收買第5章 虎賁王越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64章 獸羣來襲(2)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229章 議政第254章 分歧第347章 緊追不捨
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308章 新局勢第161章 賞賜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425章 被閹第313章 護國公第308章 新局勢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51章 董卓的決心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232章 用重典第85章 殺機(2)第78章 戰李肅第28章 脅迫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300章 盤橐城第25章 強綁賈詡第183章 偷營第66章 密會第342章 以逸待勞、敵蹤現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08章 新局勢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410章 長安亂(2)第416章 夜間襲擾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146章 暗子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209章 香餑餑劉協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404章 暗流第430章 臧洪歸心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365章 獸羣來襲(3)第331章 分歧第411章 長安亂(3)第25章 強綁賈詡第287章 殺鄯善王第36章 收買第411章 長安亂(3)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12章 長安亂(4)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2章 會董卓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249章 鬼才的消息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326章 破樂就收南陽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428章 趁火打劫第30章 說服第86章 殺機(3)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18章 激將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2章 殺招不停第38章 炸出鍾繇和荀彧第36章 收買第5章 虎賁王越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64章 獸羣來襲(2)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229章 議政第254章 分歧第347章 緊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