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譴曹操(上)

漢初平三年六月初七,也就是康鵬與賈詡等人密議後的第三天,康鵬留李儒、司馬朗和趙雲等人守衛長安,與賈詡、法正、馬超和龐德等文武,率領六千西涼鐵騎,帶着大批物資浩浩蕩蕩離開長安,前往兩年前被逼撤出的洛陽,去‘朝見’大漢獻帝。與當日狼狽撤離洛陽時不同,康鵬這次是故意擺出香車駿馬,錦衣玉食,風風光光的返回洛陽的。

因爲這次不是去上戰場,所以這次與康鵬同行的還有病中的伏玉、大喬和甄宓之母,伏玉的病情全因思念父母過度而致,又因爲勸蔡文姬不要賭氣回洛陽而被閨中好友蔡文姬怒罵,急火攻心之下吐血昏倒,康鵬又公務繁忙無法分心照顧她,多虧了有神醫華佗在長安,又得大喬悉心照料開導,否則伏玉的病情可真就要危險了。不過當伏玉聽說康鵬要帶她回洛陽時,病頓時好了大半,而大喬藉口要照顧她堅持着跟來,也被康鵬默許。

而根據康鵬得到的消息,負氣出走的蔡文姬一行已經到達華陰,遇上緩慢推進的呂布、張繡部隊,康鵬也不急於追趕,只是飛鴿傳書呂布,讓他帶軍親自保護蔡文姬一行以回家探親爲名先行前往洛陽,一路大張旗鼓,鑼鼓開道,務必要讓中原諸侯知道自己知道重返洛陽了。

不是康鵬不關心蔡文姬,而是他太清楚蔡文姬的脾氣,現在趕上去,她也許真能在自己面前橫刀自刎,不如讓她先回已經破落的洛陽吃點苦頭,磨磨她的傲氣,何況患病的伏玉還躺在車中,康鵬不敢讓她太過顛簸。但康鵬半點都不擔心蔡文姬會在生氣中做出什麼傻事來,早在三天前,甄宓之母就悄悄告訴康鵬,是她故意讓甄宓與蔡文姬同行的,目的就是讓已經逐漸長大的甄宓在路上慢慢勸解蔡文姬,方便康鵬與蔡文姬和好。不過有一件事順便提醒一下,伏玉正在病中,大喬康鵬又死活不敢動,晚上住宿之時,與康鵬同牀共枕的是不是那位三十出頭、看上去卻僅有二十左右、又正值狼虎之年、成熟得在滴蜜水的甄母就不知道了。唯一知道的是,早在長安之時,康鵬就在蔡文姬的眼皮子底下幾次趁黑摸到甄宓母女房間裡,也不知道是去幹什麼——或許只是去看望這對孤苦伶仃的母女罷了,所以董府的人也不敢胡說八道。

就在康鵬風光旖伲的向洛陽緩慢開進的時候,曹操軍卻在面臨他們獨霸兗州後最大的麻煩,開始是陳留城門旁出現一張告示,那告示十分古怪,非紙非綢,薄而透亮,水浸不溼,揉而不爛,上面的字色作灰藍,也是半透明的,彷彿一個材質。如果有一個現代人看到那告示肯定會嗤笑——這不就是把汽車的太陽膜剪成字,粘在塑料布上,有什麼希奇?

告示上只有十六個字:‘曹操不仁,妄奪祥瑞;天將懲之,兗人速避!’雖然告示出現的當天正巧是陳留集市之日,看到告示的兗州人很多,但告示字意含糊,詞語不詳,不知道什麼意思,除了紙質獨特外,也本不應該引起多大轟動,貼了幾個時辰後被聞信趕來的曹操軍士兵撕去了事。但自從那天起後,兗州就怪事不斷,田間先後挖出兩個石人,石人身上也刻有那十六個字;然後是幾名兗州漁人在黃河岸邊撿到幾條大魚,這本是平常之事,但那幾名自認運氣好的兗州漁人很快就笑不出來了,他們把魚賣出去不到半個時辰,一隊如狼似虎的曹操軍士兵就把他們提溜到軍營,用皮鞭追問那些魚的來歷——那幾條魚的肚子裡都發現白絹,白絹上也寫有那十六個大字。繼而是陳留民間出現一些童謠,古里古怪的,不知什麼意思,其中一段是這麼唸的:‘一曲日,背天意;千斤糧,不發芽;天雷降,兗人亂;提品木,不得生。’小孩子唱着好玩,不知道什麼意思。但兗州有見識的士子學子卻大概聞到什麼味道,拖關係,走後門,四處打聽曹操從王匡手裡搶到的神種生長情況,而神種生長情況乃是曹操軍機密,他們當然打聽不到,但更增加了他們的疑心。於是乎在短短几天之內,曹操要遭天譴的消息以超越商旅信使的速度迅速傳播到兗州全境,在兗州民間引起極大轟動

這些情況引起了曹操軍留守在陳留的程昱和夏侯敦等人懷疑,漢初平三年六月十四,謠言在兗州出現的五天後,夏侯敦匆匆趕到府衙,一進大廳就對着程昱大嚷道:“仲德,不好了,樑都的曠野之上,一夜之間出現了十六個長寬都是丈餘的大字,還是那些污衊主公的字。”夏侯敦喊完後,又翻着獨眼擔心的說道:“仲德,最奇怪的是,那些字都是由無數只密密麻麻的螞蟻組成的,你說這會不會真是上天給主公強搶祥瑞的警告?”

程昱一笑,“元讓莫慌,那不過是細作效仿昔日漢高祖誘楚霸王烏江自刎之法,以蜜糖寫字,蟻自附之成字,沒什麼奇怪。”

夏侯敦鬆了口氣,正要說幾句俏皮話,程昱卻又皺起眉頭,喃喃道:“速度有這麼快嗎?五天時間,許昌、穎川、官渡和武平都突然出現大量謠言,昨天又是樑都,除非是事先有準備,互相之間又有特殊的聯繫方法,否則少許細作散播謠言,不可能有這麼快的傳播速度。”

夏侯敦上陣打仗有萬夫不擋之勇,這些陰謀詭計卻不是他拿手的,只能睜着一隻獨眼看着程昱拿出那張奇怪的告示繼續說道:“元讓,不是我自大,我熟讀經史子集,自付天文地理也略通一二,可這告示的紙張卻從沒見過,更是聞所未聞,我總覺得事情有些奇怪,如果敵人是爲了動搖我們軍心,大可以借我軍軍中兗州軍與青州軍不和作文章,何必以天災爲藉口?除非他們能操縱天災,否則謠言不久就會自破。”其實正如程昱所聊,康鵬原先是想讓暗月組利用兗州軍與青州軍不和大作文章的,只是臨時更改主意罷了。

夏侯敦搖搖頭,老實答道:“這些我不懂,你叫我上陣打仗可以,運籌帷幄我不行。”

程昱又是微微一笑,心說你還真有自知之明。程昱考慮良久,還是說道:“不行,這事不能掉以輕心,元讓將軍,你立即派心腹將這篇告示送到正在小沛的主公處,請主公定奪。”

夏侯敦點點頭,正要去辦,一名傳令兵衝進來,半跪奉上一封竹柬,“稟告二位大人,董卓軍大將呂布率五千鐵騎兵出潼關,往洛陽方向趕去。另據消息,董卓軍大將張繡也率領五千鐵騎往潼關方向移動,董卓親自率領六千鐵騎緊隨其後,目標也是潼關方向。”

程昱騰的站起來,大叫道:“對了,董卓,就是他!他要假借天譴之名攻打我們,牽制我們的力量,不給我們安心發展的機會。”

夏侯敦大驚,但也有些奇怪,“奇怪?董賊居然只派一萬六千多騎兵來攻打我們,這麼點人夠用嗎?”

程昱搖頭道:“兵貴精不貴多,西涼鐵騎素以精銳著稱,如今又經過董賊幾次精編,雖只有一萬六千人,但戰鬥力遠勝十萬步兵。何況董賊今後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西川。此來只是破壞我們的農業,在秋收農忙到來之季逼我們抽調用於屯田的兵力迎敵,使我們無力顧及屯田而糧食減產,不會深入兗州。”

“那怎麼辦?要立即徵招民兵嗎?”夏侯敦急得滿頭大漢,從康鵬撤出洛陽後的這一年多來,曹操爲了維持民間發展,採取藏兵於民的政策,雖然兗州人口基數遠勝河北與徐州,卻沒有象劉備和袁紹那樣大規模徵招擴軍,軍隊數量一直保持在十二萬左右,但是現在屯田養軍已佔軍隊數量的大半,還要駐守各地,又被曹操帶走一些去小沛,目前還能調動的軍隊,已經只有三萬了。

“不能從民間招兵,無論如何要保證今年的秋收。元讓將軍,請你即刻率領還能調動的三萬兵馬增援汜水、虎牢二關,只要董賊來攻,無論他然後挑撥,你都要依仗關牆堅守不出,只要堅守到主公回援,那麼董賊必退,如果討賊聯盟能順利組成,那我們還可以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程昱一邊讓夏侯敦增援汜水、虎牢二關,一邊派人緊急通知遠在小沛談判的曹操,雖是萬全之計,但卻遺漏了一點,陳留兵力一空之後,埋伏在陳留的暗月組頓時更加活躍,乘機進菜場,入弄堂,上妓院,下集市,深入田間地頭,有關曹操強搶王匡神種將遭天譴的謠言不絕於耳,只是曹操這兩年來施政確實得當,陳留百姓對這些謠言都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暫時沒有激發民變而已。但與此同時,兩箱潔白的棉花混雜在一批產自長安的棉花中,通過重重檢查,悄悄送到陳留的某些人手中……

漢初平三年六月二十,曹操軍信使終於趕到小沛,將程昱的急信送到曹操手中,而恰好就在這天,搖擺不定的袁紹下定決心,與曹操、劉備、孔融、劉表和劉焉等勢力化解仇恨,組成第二次討董聯盟,以抵禦已經東山再起即將適機噬人的董卓。

曹操等六方約定,今後不管那一方遭到攻擊,另外五方都有義務救援那一方,或支援物資,或出軍相助,還有就是直接攻打董卓大本營。六方還宰白馬爲誓,互約六方之間不得互相攻伐,待積累足夠力量之後,再一舉消滅董卓,再興漢室。

但諸侯沒想到,他們立誓的當天,曹操軍的求援信就到了,雖然有些煞風景,但也給了聯盟的兩位提議者之一劉備表達誠意的機會,劉備拍着胸膛說道:“孟德兄放心,董賊假借天命攻打於你,我這就親自率領駐紮在小沛的一萬精兵去與你助陣,另外再支援你一批糧草兵器,助你抵禦董賊。”劉備心中暗笑,不出諸葛軍師所料,第二次討董聯盟一成立,董賊必然攻打於你,讓你和董賊陷入無休止的消耗戰。可惜諸葛軍師正在守徐州,否則他一定能給我出一個好主意,讓你和董賊打得更激烈一點。

劉備帶頭髮話了,另外一位在場的諸侯孔融自然不好意思小氣,也是派遣太史慈領兵一萬去助陣,但軍糧卻半點沒有,初平元年的大旱,青州受災最重,這一年多來,孔融軍一直在與袁紹軍打打停停,根本無力恢復元氣,爲了解決軍糧短缺的問題,孔融已經提前把他在歷史上那套吃人肉相當於吃猩猩吃鸚鵡的理論發明出來了。

劉表的使者伊籍、劉焉的使者張肅和袁紹的使者沮授也紛紛表示對曹操遭到董賊無端攻打的慰問,並且立即返回襄陽、成都和鄴城,請主公支援曹操。

六方在那裡慷慨激昂,只有隨着曹操而來的郭嘉盯着九州地圖不放,咳嗽着一邊看看地圖,一邊看看信使帶來那張奇怪的告示,沉思不語,自從今年元月的長安之行後,郭嘉本來就不好的身體病情更加惡化,老是咳嗽不停,身體也消瘦了不少。突然間,郭嘉盯着地圖上某處,血一下子衝上腦袋,臉頓時漲得通紅,剛想開口說話,發出來的聲音卻是一連串激烈的咳嗽,“咳!咳!咳!咳!……”

郭嘉的動作馬上被曹操發現,曹操忙過來拍他的背,埋怨道:“奉孝,我叫你多休息你就是不聽,不要那麼辛苦。來人啊,快拿丹藥來給奉孝服用。”郭嘉的臉紅漲得快滴出血,但死活一句話說不出來,咳得也越來越厲害,忽然一口鮮血噴出,仰頭昏去……

郭嘉這次病得十分嚴重,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二十三,曹操急於回援兗州,將郭嘉交給從人照料,已經和劉備軍先行三日了,而兩日前,孔融的軍隊也集結完畢,緊跟而去。而郭嘉聽從人說完情況後,大喊一聲,“完了!黃河!”便又再次吐血昏去。

@!!

()

第9章 夢幻之戰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13章 儒林文會前奏曲第17章 國事家事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4章 凱旋而歸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40章 準備第14章 董老大的羣英會第24章 忠言逆耳第31章 王允伏誅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49章 再戰汜水關(中)第56章 賈詡下策第11章 朝議屯田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35章 萌芽第30章 智取葭萌關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34章 負擔第1章 驚人的任命第2章 活着回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38章 英雄末路(下)第27章 康王第10章 意外收穫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4章 勝利(下)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19章 亂起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36章 三年光陰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37章 英雄末路(上)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2章 儒將練水軍第14章 審判國賊(下)第26章 一箭雙鵰第51章 是誰殺了他?!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6章 冀州混戰(1)第9章 鐵騎對飛軍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4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0章 士林的反擊第9章 冀州混戰(4)第22章 決勝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4章 凱旋而歸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55章 統一之戰(13)第11章 朝議屯田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52章 孫權軍,譁變!第32章 本章不想寫標題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22章 決勝第33章 人販子魯子敬(上)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5章 收買人心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3章 王允歸來第48章 天譴曹操(4)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48章 鏖戰武昌(下)第8章 仁義無雙趙子龍第31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上)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20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下)第42章 文武大會(2)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11章 朝議屯田第31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上)第15章 血戰汜水關(3)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24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中)第46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烈女文鷺(下)
第9章 夢幻之戰第7章 義與不義(上)第23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上)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13章 儒林文會前奏曲第17章 國事家事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4章 凱旋而歸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5章 劫持獻帝(上)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40章 準備第14章 董老大的羣英會第24章 忠言逆耳第31章 王允伏誅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49章 再戰汜水關(中)第56章 賈詡下策第11章 朝議屯田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35章 萌芽第30章 智取葭萌關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45章 雪上加霜第34章 負擔第1章 驚人的任命第2章 活着回來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38章 英雄末路(下)第27章 康王第10章 意外收穫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4章 勝利(下)第6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6章 陽平關之戰第9章 董老大微服私訪記第19章 亂起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36章 三年光陰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37章 英雄末路(上)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2章 儒將練水軍第14章 審判國賊(下)第26章 一箭雙鵰第51章 是誰殺了他?!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3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下)第6章 冀州混戰(1)第9章 鐵騎對飛軍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4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0章 士林的反擊第9章 冀州混戰(4)第22章 決勝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4章 凱旋而歸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55章 統一之戰(13)第11章 朝議屯田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52章 孫權軍,譁變!第32章 本章不想寫標題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6章 俘虜政策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22章 決勝第33章 人販子魯子敬(上)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5章 收買人心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3章 王允歸來第48章 天譴曹操(4)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48章 鏖戰武昌(下)第8章 仁義無雙趙子龍第31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上)第14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臥龍初出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50章 統一之戰(8)第20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下)第42章 文武大會(2)第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0章 冀州混戰(5)第11章 朝議屯田第31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上)第15章 血戰汜水關(3)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16章 血洗黃家莊(下)第24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中)第46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烈女文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