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幷州平定

趙雲、典韋聞言,臉色都是一變。

他們急忙滾鞍下馬,伏地認錯。

陳旭也並未過多的苛責兩人,只是指着身旁的衆人說道:“我等以前,或是流民,因爲無家可歸而反叛朝廷。”

“或是官兵,被貪官污吏陷害,纔不得不流浪塞外。”

“更有四處漂泊爲家,過着刀口舔血,提心吊膽生活的馬賊。”

陳旭說這話的時候,分別把目光放在了黃巾軍,趙煌、湯陳,以及江武身上。

衆人聽到陳旭的話,紛紛想起了自己以前的身份。

陳旭繼續說道:“我們以往的身份,不見得比匈奴人高貴。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歧視匈奴人呢”

話畢,他也不理會諸將的反應,撫着於夫羅的背說道:“單于所言,無非是兩方面。”

“其一,匈奴勇士從軍,多受歧視,而且有功不得賞賜。是以匈奴勇士,心中都牴觸爲漢人征戰。”

“其二,匈奴人不善耕種,冬天一到,部落之中的糧食不能自給自足。”

於夫羅聞言,慌忙點頭說道:“主公所言甚是”

陳旭搖頭笑道:“若僅此兩件事情,並不難以解決。”

“匈奴士卒但凡被我徵召,可以單獨成軍,由單于親自派人前來統兵。並且匈奴士卒,他們向日後的待遇,可以與子龍帳下騎兵一樣。”

“不管是餉銀,還是戰後撫卹,我軍絕不拖欠。”

於夫羅聽到這裡,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

匈奴人除了放牧,就不會做什麼事情。而且他們好勇鬥狠,若是能夠拿到,與漢人騎兵相同的待遇。

陳旭再去匈奴部落之中徵召騎兵,必定會有很多人自願應徵。

而且匈奴騎兵自成一軍,統兵將領乃是匈奴人,這樣與漢人的接觸也會變小。

如此一來,縱然漢人仍舊歧視匈奴人,也不會影響到他們。

陳旭能夠感受到於夫羅的欣喜,他繼續說道:“如今幷州地廣人稀,單于若是願意,可以派遣族人與漢人通婚。”

“並且,我還會讓人教導你們耕種糧食。”

“或者你們也可以繼續飼養牲畜,然後與我等交易,換取糧食。”

於夫羅聽到這個消息,簡直覺得不可思議,他結結巴巴的問道:“主公,主公真的願意教給我們耕種麼”

陳旭淡然一笑,道:“確是如此”

這個時候,於夫羅再也忍不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賭咒發誓說道:“主公若是果真善待我的族人,並且願意替我們解決糧食問題。”

“日後整個匈奴,必將以主公馬首是瞻。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陳旭再次把於夫羅扶起來,說道:“匈奴不叛我,我一定善待匈奴的兄弟們。”

於夫羅感動之後,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到:“主公,我的族人大多都比較笨,以前也學習過耕種,但總是耕不好地。”

“並且有很多族人,都不喜歡耕地,喜歡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牛牧馬,任意馳騁。”

陳旭想了一下,纔回過神來。

南匈奴進入大漢境內已經這麼多年,若是他們一心想要學習耕種,恐怕早就學會了。

然而匈奴人的骨子裡,卻流淌着遊牧民族的血液。他們雖然羨慕漢人的生活,但是更喜歡草原上的生存方式。

再加上耕種對於土地,有着非常強烈依賴性。而匈奴人所佔據的那片土地,也並不太適合大規模的耕種。

所以直到現在,南匈奴中雖然有些人,也會耕一些土地。但是他們食物的主要來源,仍舊依靠放牧。

而這些,完全不能滿足匈奴人對於糧食的消耗。

這些從史料中記載的,東漢朝廷,每年都會支援南匈奴一定的糧食、絲帛等物資,就可以看出。

然而這種支援,雖然能夠緩解匈奴的糧食壓力,卻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特別是在災荒之年,漢室自己都自顧不暇,又怎麼會支援匈奴

所以,匈奴人爲了生存,不得不四處劫掠。

饒是如此,他們所繳獲的物資,仍舊不夠過冬所用,每年仍舊有大量的匈奴人餓死。

若是陳旭,果真能夠解決匈奴人的糧食問題。那麼對於整個匈奴人來講,都將是天大的恩情。

然而陳旭的目的,不是要讓匈奴發展壯大,而是爲了將他徹底融合,進入華夏這個民族之中。

想要融合,那麼這些匈奴人,必定要拋棄原有的生活方式,學習耕種、漢語、以及漢字。

不然的話,陳旭這麼幫助匈奴,只會是養虎爲患。

“單于放心,匈奴的勇士們不耕地,並不是他們不願耕地,而是因爲很多人根本無地可耕。”

“日後匈奴的勇士們隨我征戰四方,立下戰功的他們不僅可以封官賜爵,還能夠獎勵他們土地。”

“有了土地,還怕他們不學耕種嗎”

於夫羅一想,的確是這個問題,當即大喜過望,再次伏地拜謝。

待趙雲、典韋、於夫羅等人帶着一萬七千騎兵,奔赴美稷之後。

田豐卻是滿臉憂愁的說到:“主公,你對待匈奴人如此寬厚,不怕養虎爲患麼”

陳旭卻是笑了一笑,說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若是我們真心接納匈奴人,要不了多久,世上就再也不會有匈奴人了。”

田豐聞言,若有所思。

一彪人馬向北方疾駛而去,爲首者正是趙雲、典韋。

他們騎在馬上,想到臨走前陳旭交代給他們的話,都是有些疑惑。

依照自家主公,對於夫羅所說的承諾,他將待匈奴人爲兄弟。

但是爲何,他卻暗地給兩人下達命令,要他們儘可能地消滅,立須卜骨都侯兒子手下的匈奴人,用來削弱匈奴的實力呢

他們卻不知道,陳旭有着自己的考慮。

匈奴人中,雖然有不少人親善大漢,但是仍舊不缺乏敵視漢人的匈奴人。

而立須卜骨都侯的兒子,以及他帳下的那些匈奴人,大多都對漢人沒有好感。

若是想要徹底融合匈奴人,那麼就必須剷除這些不穩定因素。

於夫羅是匈奴人,哪怕他擊敗立須卜骨都侯兒子的帳下人馬,也不會將他們趕盡殺絕。

所以陳旭才暗中吩咐趙雲、典韋如此行事。

陳旭還有另外一個用意,那就是,要展現帳下騎兵強大的戰鬥力,用來震懾於夫羅。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上,信奉叢林法則,認定強者爲尊。

陳旭只有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才能夠得到這些人的敬畏。

而殺人,就是最好展示實力的方法。

這次震懾的對象,不止是匈奴人,還有幷州境內的其餘胡人,以及另外幾個郡城的官吏。

定襄郡,郡守府。

定襄太守看着手下收集來的戰報,駭得面無人色。

戰報如下:美稷附近,湳水河畔,陳徵北手下大將趙雲、典韋,率領一萬精銳騎兵,趁夜突襲另外一支匈奴人的營地。

趙雲、典韋,各自斬殺十幾員匈奴大將,無人能擋。立須卜骨都侯的兒子,在第一時間就被趙雲射殺。

而後兩人以一萬騎兵,大破三萬匈奴騎兵,斬殺兩萬五千餘人,俘虜兩千。

整個湳水都被屍體堵塞,鮮血流入河中,河水鮮紅如血。

而後陳旭軍,更是將立須卜骨都侯兒子的一家六十餘口,連同兩千匈奴俘虜,全部梟首示衆。

當於夫羅得知消息以後,已經晚了。

那個時候,立須卜骨都侯的兒子,以及他帳下的三萬匈奴騎兵,除了逃跑的幾千人以外,無一活口。

於夫羅和呼廚泉,又驚又怒。奈何他們畏懼趙雲、典韋之威,卻是敢怒而不敢言。

自此,整個西河郡全部平定,強大的匈奴也變得一闋不振。

定襄太守看完戰報,喃喃自語:“好大的殺心”

他的一個心腹,接過信件,讀完之後亦是大驚失色,急忙上前勸諫:“主公,陳徵北帳下,兵多將勇,幷州境內無人能擋。”

“上黨太守,妄圖憑藉壺關天險抵擋天兵,最後身死道消。三萬精銳匈奴騎兵,更是一夜之內化爲枯骨。”

“與之相反,西河太守主動投降,不僅保得性命,更是繼續就任太守之職。”

“陳徵北此人,只能爲友而不能爲敵,還請主公三思”

“況且定襄郡乃幷州最小的郡城,境內兵微將寡,縱然主公有心抵擋陳徵北,恐怕也是以卵擊石,有心無力啊。”

定襄太守聞言,想了一下,終究是咬牙說道:“我欲向州牧大人上表請降,不知你可願代我前往晉陽走一趟”

那人聞言,自然是大喜過望,欣然領命。

與此同時,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以及上郡太守,全部都接到了美稷的戰報。

面對強勢的陳旭,以及陳旭軍無與倫比的兵鋒,他們都想要主動納降,卻又擔心自己地位難以保全。

一時間,幾個郡城的太守都開始觀望起來。

當定襄郡太守上表納降,陳旭讓他仍舊爲定襄太守之後。

其餘幾個郡城的太守,也都坐不住了,紛紛上表求降。

就這樣,半月之內,陳旭平定三郡;再十日,西河郡平定;再半月,其餘諸郡盡皆上表納降。

直到這個時候,陳旭才初步掌控了,整個幷州的九個郡城,成爲名副其實的幷州牧。

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316章 赴長安第650章 九錫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72章 爭功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91章 入敵營第181章 追殺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85章 高順第508章 出巡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45章 回馬槍第15章 買糧第366章 內亂第212章 張揚第437章 離間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章 臥虎嶺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0章 欲殺文昭第15章 買糧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99章 解惑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492章 野炊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89章 中伏第72章 華雄第791章 入敵營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72章 劫營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71章 擒張任第333章 投效第64章 野心第513章 隱情第279章 水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322章 饑荒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390章 清洗第813章 婚事(上)第362章 陷陣第40章 出戰第61章 救人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286章 劍道第308章 換糧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85章 內亂第261章 相爭第255章 逼宮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291章 戰鼓響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85章 無名第539章 戰!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72章 勸降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732章 第三天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85章 家事第240章 被圍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53章 烏龍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91章 心憂
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316章 赴長安第650章 九錫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72章 爭功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91章 入敵營第181章 追殺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85章 高順第508章 出巡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45章 回馬槍第15章 買糧第366章 內亂第212章 張揚第437章 離間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章 臥虎嶺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0章 欲殺文昭第15章 買糧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99章 解惑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492章 野炊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89章 中伏第72章 華雄第791章 入敵營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72章 劫營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71章 擒張任第333章 投效第64章 野心第513章 隱情第279章 水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322章 饑荒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390章 清洗第813章 婚事(上)第362章 陷陣第40章 出戰第61章 救人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286章 劍道第308章 換糧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85章 內亂第261章 相爭第255章 逼宮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291章 戰鼓響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85章 無名第539章 戰!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372章 勸降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732章 第三天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85章 家事第240章 被圍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53章 烏龍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91章 心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