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九錫

這一次說話之人乃是程昱,此時他已經想通,李儒今日爲何會如此反常了。,

李儒所做的一切,一方面是爲了轉移話題,讓衆人都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以至於忽略了讓文昭交權天子之事。

另一方面,李儒卻也是在爲陳旭封公做好鋪墊。

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不少人勸說陳旭封公,他卻以時機未到爲由,拒絕了衆人的建議。

可是現在天子及冠,朝中忠於漢室的大臣,都開始上躥下跳,要求陳旭交權於天子。

在這個關頭陳旭不僅不能退讓,反而應該更進一步,在宣告自己權勢的同時,也能給關中諸將一個定心丸。

畢竟,文昭雖然乃是一方強大諸侯,名義上仍舊是奉天子以徵四方,關中的文武並非每一人,都知道陳旭心思。

也許有人會對關中的未來有些彷徨,不知道關中日後究竟會被天子掌控,還是陳旭繼續專權。

這種不確定的目標,雖然能夠使得陳旭,招攬到一部分忠於漢室之人,卻也會打擊另一部分人的積極性。

封公不僅能讓陳旭身份地位更進一步,更是能讓衆人看清他的心思。讓所有在關中任職的官吏,都能夠重新站隊。

封公以後,那些忠於陳旭之人自然歡欣鼓舞,不再迷茫;而那些死忠漢室之人,也可能會因此暴露出來一部分。

如此一來,只要清理掉那些暴露的人,整個關中將會更加團結,隱患也會少上許多。

雖然這樣做會對陳旭名聲有損,甚至不利於他繼續打着漢室旗幟,征討四方。

可是天下局勢已經走到了這種地步,尚未被消滅的諸侯,每個人都不是易與之輩,縱然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而且天子已經及冠,無論陳旭願不願意,都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到底是委曲求全交出權力,還是徹頭徹尾做一個權臣。

至於封公,就代表了陳旭的態度。

李儒不惜得罪滿朝公卿,自污己身,也要攪亂朝堂,爲陳旭封公做好鋪墊。

程昱身爲最早投奔文昭的謀士之一,又怎會讓李儒專美於前?而且程昱自己,也是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並非十分愛惜自身羽毛。

故此,當李儒被甲士們帶走之後,程昱卻是站了出來,說出了李儒沒有說完的話。

朝中不少人卻是真正變了臉色,就連天子也不例外,哪怕李儒提起封王的時候,也沒有這樣。

孔融更是怒不可遏的說道:“大逆不道,簡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融的話,卻是惹怒了文昭麾下的不少武將。

典韋梗着脖子說道:“大將軍功勞蓋世,不封王也就罷了,就封一個公你這酸儒也在這裡嘰嘰歪歪,當真可惡至極。”

“你,你……”

孔融指着典韋,憤怒的說不出話來,心中卻是感到非常憋屈與無奈。

典韋這個大老粗自然不知道,孔融以及朝中百官爲何會如此失態。他們失態,不是因爲程昱想要陳旭封公之事,而是因爲九錫。

相比起九錫,封公之事倒也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錫’通‘賜’,乃是賞賜的意思,九錫也就是皇帝賞給臣子的九種榮譽物品。

這九種物品分別是: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

車馬,指的是金車大輅,兵車戎輅,玄牡二駟。只有德行出衆者,方會被賜予車馬。

衣服,指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i,鞋)一雙,這種賞賜只能給那些能夠安撫百姓之人。

樂縣,指定音、校音器具。能夠讓治下百姓們服從、擁戴,並且百姓彼此之間又和睦快樂,方能獲得這種賞賜。

朱戶,指紅漆大門,一般是帝王賞賜諸侯的大門。而且能夠得到這種賞賜之人,還不是一般諸侯,必須是治下民衆極多,實力強大者方有資格接受。

納陛,就是在大殿之中特意鑿出階梯,成爲受賞賜者專用的通道。能得這種賞賜的,都是擅於勸諫,忠誠而且深受天子器重、榮寵之人。

虎賁,指守門之軍虎賁三百人。只有武力過人,能退惡者之輩方能得此賞賜。

弓矢,指彤弓矢百,玄弓矢千,並且是特製的紅、黑色專用弓箭。只能賞賜給那些能征善戰,可以領兵討伐不義的人。

斧鉞,是一種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秬(ju)鬯(chàng),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這種東西,只會賞賜給那些純孝之人。

想象一下,九種賞賜分別代表了,被賞賜之人的九項才能——品德高尚;能安撫百姓;得民心;強大的諸侯;敢於諫言,並且得天子器重;勇武過人;擅於統兵打仗;執掌國家軍政大權;孝順。

可以說,以上的九種物品,哪怕有人能夠得到其中一個賞賜,已經是天大的殊榮了。若是天子真將九錫賜給臣子,寓意將會完全不一樣。

真要賞賜九錫,就代表了這個人簡直是完美無瑕,他的榮光甚至要蓋過天子。

當初王莽就是被西漢授予九錫,而後廢掉漢室建立新朝。

華夏曆史上,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以及後來宋,齊,樑,陳四朝的開國皇帝,都曾受過‘九錫’的賞賜。

而‘九錫’,幾乎已經成爲了篡逆的代名詞。

對於這個賞賜,一般人也不敢隨意接受;因爲接受了九錫,往往就代表心懷不軌。

三國鼎立的時候,遼東公孫淵依附曹魏,孫權爲了拉公孫淵,並且離間他與曹魏之間的關係,就曾經派遣使者,前去遼東賜給公孫淵九錫。

結果公孫淵爲了避嫌,就拒絕接受孫權的賞賜,並且殺掉了孫權使者。

蜀漢丞相諸葛亮功高震主,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了蜀國。李嚴當時就試探着勸說諸葛亮,讓他受九錫,進爵稱王。

諸葛亮卻是回答:“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魏,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看過諸葛亮的答覆,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

諸葛亮明知李嚴之意,卻故意裝作糊塗婉言拒絕,並且開玩笑似的說出最後那句話,就風淡雲輕的將這場風波平息。

正是因爲九錫非同尋常的含義,當天子以及百官,聽見程昱的話之後,纔會臉色大變。

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68章 生死鬥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69章 止戈第476章 重逢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390章 清洗第510章 切磋第496章 家宴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章 救人第456章 中伏第957章 鬥陣(下)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63章 洞房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205章 罷兵第965章 一封信第478章 韓遂死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06章 擒張遼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372章 勸降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12章 騎兵第245章 大捷第856章 傷勢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30章 郭嘉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16章 很年輕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362章 陷陣第176章 困境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9章 薦文昭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73章 王承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468章 沙盜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188章 依附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620章 追與逃第906章 再設計第102章 馬驚第6章 虎嘯第620章 追與逃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63章 遊行法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9章 復奪廣宗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111章 民心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46章 考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08章 換糧第266章 勸降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26章 建言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40章 聆聽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92章 比試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689章 中伏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89章 糾結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24章 國輔第503章 傳統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719章 心憂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
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68章 生死鬥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69章 止戈第476章 重逢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390章 清洗第510章 切磋第496章 家宴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章 救人第456章 中伏第957章 鬥陣(下)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63章 洞房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205章 罷兵第965章 一封信第478章 韓遂死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06章 擒張遼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372章 勸降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12章 騎兵第245章 大捷第856章 傷勢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30章 郭嘉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16章 很年輕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362章 陷陣第176章 困境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9章 薦文昭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73章 王承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468章 沙盜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188章 依附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620章 追與逃第906章 再設計第102章 馬驚第6章 虎嘯第620章 追與逃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63章 遊行法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9章 復奪廣宗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111章 民心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46章 考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08章 換糧第266章 勸降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626章 建言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40章 聆聽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92章 比試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689章 中伏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89章 糾結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24章 國輔第503章 傳統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719章 心憂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