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槐林結義

和典滿一樣,在陳旭麾下擔任親兵,這句話說的卻是非常有技巧。哪怕尚且沒有經歷過太多事情的關平,也能從中聽到不一般的意味。

畢竟,典滿乃是關中大將典韋的兒子,他的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現在典滿在文昭身旁擔任親兵,卻是一種栽培與歷練。

文昭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把關平帶在身旁,好好栽培。這對於草根關平來講,無疑是個極大的恩惠。

畢竟,他的父親關羽雖然也是一員大將,卻並沒有在關中任職。

文昭能夠如此照顧關平,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對關平的器重;另一方面,也顯露出了關羽在陳旭心中的地位。

不僅是關平,典韋、關羽、徐晃心中也都是這麼認爲。

在他們看來,關平雖然有些潛力,能夠得到如此特殊的對待,很大一部分因素,可能就是因爲文昭對於關羽的喜愛。

他們卻不知道,陳旭乃是一個穿越人氏,對於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名將,都是情有獨鍾。哪怕不考慮關羽的因素,他會提拔重用關平。

可是如今關平尚且年幼,沒有經過歷練終究難成大器。故此,文昭纔會將關平帶在身旁培養。

就如當初的徐晃、郝昭、司馬懿那樣,文昭的所作所爲,純粹是爲了培養關中下一代的力量。更是爲這些歷史名人以後的發展,做些鋪墊。

畢竟,他們能夠待在文昭身旁一段時間,再擔任其他職務的時候,也就有了一種資歷,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關羽卻並不瞭解文昭的心思,他見文昭如此重用自己兒子,心中當即感動不已。

可是關羽並不是一個善於表達情感的人,他只能將這份感動默默放在心中。

其實,關羽有時候也會感嘆,既然上天讓他遇到了劉備這個兄長、明主,又爲何會讓他再次遇到陳旭

關羽毫不懷疑文昭其人也是一代明主,然而關羽既然已經認主,卻早已斷掉了轉投陳旭的後路。

哪怕他心中對於陳旭有着極大的好感,結果也不會改變。怪只怪,他投奔劉備在先,認識文昭在後。

強行壓住心中的感動,關羽看着一臉興奮的關平,沉聲說道:“我關家子弟,講究忠義仁孝,至死不變。你既然投奔了大將軍,還得到了如此重用,自然要以死相報。”

“縱然日後我父子兩人戰場對決,你也要爲了忠義,莫要手下留情。”

關羽的這番話,透露出來很多信息。大將軍對他的拉攏之心,關羽自然是洞若觀火。

講究忠義仁孝,至死不變。關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也就表明了他自己的態度。他甚至還在其中暗示了,也許雙方今日是朋友,說不定以後就會成爲敵人。

關平收斂了興奮之色,鄭重的說道:“孩兒知道了。”

庭院之內的氣氛,也因爲關羽的一番話,而顯得有些冷場。

“飯好了,吃飯了。”

就在此時,胡氏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庭院之中尷尬的氣氛。

文昭當即若無其事的說道:“哈哈,奔波了一日,肚中早就飢餓難耐,吃飯,咱們都先去吃飯吧。”

華夏的人民,自古以來都非常好客。胡氏與關平在集市之中,買了許多自己平常都捨不得吃的東西,備下了極其豐盛的宴席。

吃飯的過程中,衆人都沒有提及關羽方纔說的話,只是興高采烈的談論着其他話題。

文昭吃了一口菜,忽然說道:“阿滿與阿平年齡相仿,又脾性相投,不如讓兩人結爲兄弟可好”

典滿經過陳駿的薰陶,縱然將近及冠,性子也越來越活潑。與之相反,關平雖然比典滿小上一歲,卻顯得頗爲沉穩。

“好啊,好啊。”

典滿聞言大喜過望,當即拍手稱是。他雖然看關平比自己英俊,感覺心裡有些不爽。然而與關平交過手之後,不由對他有些惺惺相惜。

而且他也覺得,有個結拜兄弟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更爲重要的是,兩人敘了年齒,典滿自己癡長一歲。若是兩人結爲兄弟,關平自然要稱呼他爲兄長。

這樣的話,也就相當於典滿收了個小弟,何樂而不爲

將目光放在了關平身上,陳旭問道:“阿平,與阿滿結爲兄弟,你可願意”

關平知道和典滿結拜,自然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畢竟,他在關中沒有絲毫根基,典滿身後卻是站着典韋這尊大神。

依照典韋在關中的地位,幾乎所有人都會給他三分薄面。若是成爲典滿兄弟,就算關平日後不能完全藉助典韋的勢力,對於他日後的發展,仍舊有很大的好處。

況且這件事乃是自家主公提出,典滿又率先答應。若是關平出言拒絕,恐怕就會得罪兩人。

故此,沒有絲毫猶豫,甚至也沒有經過自己父親的同意,他就開口說道:“固所願意,不敢請耳”

“哈哈哈哈,等吃飯以後,你們兩人就結拜吧。”

關羽等人聽見文昭的提議,亦是感覺心中頗爲高興。爲了見證兩個小夥子的結拜,衆人吃飯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

結拜之事自古皆有,劉邦、項羽曾經也結拜成爲兄弟,只不過兩人最終反目成仇,爭奪天下的主權。

孫策和周瑜亦是總角之交,兩人之間的關係勝似親兄弟。馬騰、韓遂雖然是爲了利益,仍舊相互結爲兄弟。

最爲出名的結拜,莫過於桃園三結義,而關羽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當然,劉備三人的確結爲兄弟,也的確情同手足。但是他們結拜的過程,到底是不是像羅貫中寫得那樣,卻也不得而知。

衆人吃過飯以後,就開始爲典滿、關平兩人的結拜做準備。

關平當即說道:“村外有一片槐樹林,如今正值槐樹開花的時節,香飄四溢,綠樹成蔭。不如兄長與我,就在那裡結義可好”

典滿也收起了平常的嬉皮笑臉,說道:“平弟對於此地較爲熟悉,此事但憑平弟做主。”

衆人來到了槐樹林中,果然看到了美麗、潔白的槐樹花。微風吹過,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味,傳入了衆人鼻子之中。

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8章 有鬼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53章 陳駿第353章 烏龍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351章 衣帶詔?第18章 神勇第50章 東阿對第338章 弒帝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108章 破敵第208章 絕路第119章 噩耗第93章 以死脅迫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266章 勸降第219章 白波軍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23章 擊賊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64章 野心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3章 投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485章 家事第350章 怒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338章 弒帝第866章 孫權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84章 決定第284章 旭之志第534章 憂慮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134章 褚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42章 出塞第108章 破敵第93章 以死脅迫第110章 議事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405章 軒轅關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23章 小霸王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247章 反攻第809章 屠殺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578章 獻第663章 遊行法第299章 大婚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33章 斬將第516章 再審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18章 敲暈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14章 婚事(下)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55章 逼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55章 鍾繇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92章 陷陣營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185章 高順第220章 徐晃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67章 捷報第856章 傷勢第713章 鄧芝第558章 張鬆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
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28章 有鬼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53章 陳駿第353章 烏龍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351章 衣帶詔?第18章 神勇第50章 東阿對第338章 弒帝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108章 破敵第208章 絕路第119章 噩耗第93章 以死脅迫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266章 勸降第219章 白波軍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23章 擊賊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64章 野心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3章 投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485章 家事第350章 怒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338章 弒帝第866章 孫權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84章 決定第284章 旭之志第534章 憂慮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134章 褚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42章 出塞第108章 破敵第93章 以死脅迫第110章 議事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405章 軒轅關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23章 小霸王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247章 反攻第809章 屠殺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578章 獻第663章 遊行法第299章 大婚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33章 斬將第516章 再審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118章 敲暈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14章 婚事(下)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55章 逼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55章 鍾繇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92章 陷陣營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185章 高順第220章 徐晃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67章 捷報第856章 傷勢第713章 鄧芝第558章 張鬆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