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韓莒子

在關羽等人看來,袁軍過來的時候纔是水淹的最佳時機,及至後來袁軍兵敗,已經沒有必要再使用水淹的計策了。

只是司馬懿以往的表現,卻讓關羽等人心中拜服。他們不相信司馬懿會看不到這些,會做些無用功,故此纔有這樣一問。

司馬懿聞言微微笑了兩下,說道:“關將軍以爲,若是在袁軍渡河前來陳留的時候,使用水淹之計,能夠成功嗎?”

關羽先是愣了一下,而後問道:“他們不就是淌着河水過來的麼,爲何用水淹之計不能成功?”

不僅是關羽,劉備、張飛也將目光齊刷刷的放在了司馬懿身上。

司馬懿正色說道:“此次四員袁軍上將領兵來援,他們又豈是易與之輩?吾料定這些人渡河之時一定會再三小心,故此纔沒有用水淹之計,也沒有半渡而擊之。”

“果不出吾所料,袁軍渡河之時不僅乃是分段而渡。一旦有人渡過惠濟河來到南岸以後,他們就會結成密集的陣型,預防隨時可能到來的襲擊。”

“況且惠濟河並不算十分寬廣,縱然能夠以大水沖走一部分袁軍,於大局而言也並無太大影響。”

“此時以河水淹之,所起到的效果並不會太大。”

“相反,在他們逃跑的時候放水,卻可以斷掉袁軍的退路、生路,使得他們再無戰心,可以一戰將其全殲,何樂而不爲?”

正如司馬懿所言,一開始就用水淹之計,面對有所戒備的袁軍,縱然能夠取得勝利,戰果也不會太大。

纔開始不用水淹,將他們誘到城中先殺其主將,再大破袁軍,戰果反而會大上許多。

爲了使得淳于瓊等人,不至於因爲行軍太過順利而起疑心,司馬懿還特意讓張飛帶領千餘人馬,前去攔截袁軍。

果不出司馬懿所料,淳于瓊看到張飛的兵馬以後,當即不再疑慮。

他麾下乃是遠來疲憊之師,不願在外面與張飛交戰,就讓呂威璜前去攔截張飛,自己卻帶着兵馬往城中趕去。

張飛的出現不是爲了殺敵,只不過是爲了打消淳于瓊的疑慮罷了。故此在臨走之前,司馬懿還特意交代過張飛,若是淳于瓊派人斷後,莫要一下子就斬了敵將。

直到淳于瓊快要抵擋陳留北門以後,張飛才大發神威斬掉呂威璜,而後領兵追殺過去,使得淳于瓊沒有過多的時間考慮,就匆忙進入城中。

司馬懿的計策一環扣一環,淳于瓊慌忙之間衝進陳留,也就是他命喪之時。主將身死,前後都有敵軍,袁軍此時敗局已定。

“有了惠濟河阻攔退路,袁軍絕望之下只剩下投降一途。劉豫州麾下兵馬不多,若是能夠收編這些袁軍,也能擴大自己的勢力。”

衆人聽完司馬懿的考慮之後,當即拜服不已。哪怕是驕傲的關羽,粗猛的張飛,也不敢再小瞧這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

衆人進城沒過多久,關平就領兵回來,押着渾身溼透的韓莒子來到了劉備面前。

劉備見狀,急忙上前親解其縛,說道:“讓韓將軍受驚了,還請韓將軍多多擔待,不知韓將軍可願投降?”

劉備並非嗜殺之人,他反而是個求賢若渴的君主,前番戰陣之中殺掉高幹、淳于瓊、呂威璜、趙叡,那也是迫不得已。

現在關平既然活捉了韓莒子,劉備自然想要將其招降。

韓莒子驚魂未定,聽到劉備溫和的話以後,才放下心來。

他心念一轉,當即撇過腦袋,說道:“敗軍之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韓某絕不皺一下眉頭!”

“忠臣不事二主,某生是袁氏之人,死是袁氏之鬼,要我投降絕無可能。”

說這話的時候,韓莒子心中卻有些七上八下,希望劉備莫要真的一怒之下將自己斬了。

他作爲一個敗軍之將,這麼說話也不過是爲了面子、氣節罷了。若是劉備能夠禮賢下士,再三請求他投降,待自己賺足了面子,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

這個時代,固然有些人對於自己的主公忠貞不二。然而仍舊有不少人,在兵敗被俘以後,爲了自己性命着想,會順勢投降。

可是縱然有心投降保命,也不會明着求饒,他們只是先擺足了譜,再等一個臺階下罷了。

劉備還沒有說話,張飛當即勃然大怒,說道:“你這賊將好生無禮,我家兄長如此好言相勸,你非要做那袁紹的屬下。既然如此,俺現在就殺了你,成全你的忠義!”

話畢,張飛就拔劍要上前殺了韓莒子。

韓莒子見狀大驚失色,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本見劉備乃忠厚、仁義之人,才擺了這麼大的譜,卻沒行到居然碰到了張飛這麼一個渾人。

現在有心再求饒,卻也是抹不下臉面。

劉備卻是急忙斥責張飛道:“益德休要無禮!”

張飛卻是大笑兩聲,指着被嚇得面色蒼白的韓莒子,說道:“某方纔聽他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絕不皺一下眉頭,這才相戲耳!”

“卻沒想到,尚未動手他就被嚇成這樣。”

韓莒子聞言,當即羞憤欲絕,卻也不敢再說些什麼。劉備本來見此人乃是袁軍大將,以爲頗有膽識、才能,纔想要將其招降。

現在看來,卻是有些失望,當即再無招攬韓莒子的心思。

一旁的司馬懿對於衆人心思洞若觀火,他看着臉色蒼白的韓莒子,說道:“吾主劉豫州並無與袁冀州爲敵的心思,此次出兵陳留亦是逼不得已。”

“將軍但請放心,稍後就會有人,將你完好無損的送回冀州。”

話畢,他隱秘的向劉備打了一個眼色。劉備會意,當即讓人把韓莒子帶了下去。

由於司馬懿這次乃是秘密行動,暫時不能暴露身份,故此在韓莒子面前,還要假裝自己乃是劉備麾下謀士。

張飛卻是有些不滿的說道:“仲達,就算不殺那廝,也不能將他放回去與我們爲敵吧?”

司馬懿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說道:“張將軍但請放心,縱然將此人放回冀州,袁本初也不會留下此人。”

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86章 遭遇戰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30章 議事第301章 反應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68章 棺木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437章 離間第508章 出巡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212章 張揚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630章 縱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12章 騎兵第468章 沙盜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9章 薦文昭第727章 始末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84章 決定第331章 賭約第655章 鬧事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20章 追與逃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61章 救人第223章 安頓第33章 離間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31章 遭遇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95章 困境第237章 借貸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1006章 家宴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627章 葫蘆谷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85章 鴻門宴第332章 書信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481章 春耕第503章 傳統第281章 往事第737章 餘波第766章 陰招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486章 授課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333章 投效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87章 圍殺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611章 三問第43章 黃巾退兵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134章 褚燕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30章 郭嘉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50章 怒第135章 趙家村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892章 陷陣營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28章 龜兒子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190章 回寨
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86章 遭遇戰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30章 議事第301章 反應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68章 棺木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437章 離間第508章 出巡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212章 張揚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630章 縱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12章 騎兵第468章 沙盜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9章 薦文昭第727章 始末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84章 決定第331章 賭約第655章 鬧事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20章 追與逃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61章 救人第223章 安頓第33章 離間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31章 遭遇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95章 困境第237章 借貸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1006章 家宴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627章 葫蘆谷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85章 鴻門宴第332章 書信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481章 春耕第503章 傳統第281章 往事第737章 餘波第766章 陰招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486章 授課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333章 投效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87章 圍殺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611章 三問第43章 黃巾退兵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134章 褚燕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30章 郭嘉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50章 怒第135章 趙家村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892章 陷陣營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28章 龜兒子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190章 回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