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欲滅袁紹

這些年來,文昭治下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這也與關中有着詳細的目標、戰略,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亂世之中局勢瞬息萬變。若是一直抱着既定的方針,刻板行事的話,反而會落入下乘。

關中文士他們的智謀毋庸置疑,然而正是因爲以前刻意謀劃過,制定了詳細的戰略,現在反而成爲了他們思想上的羈絆,身上的枷鎖。

短期之內,這種羈絆與枷鎖,並不會顯露出太大的弊端。然而,若是關中突然遭逢大變,就會使得衆人措手不及。

考慮到這些,文昭在心中暗暗想到:“看來也是時候,趁着這個機會改變一下衆人的思維了。”

“今日議事暫且到此爲止,諸位還是先散了吧。”

衆人起初聽到文昭的話,都將目光投在了陳旭身上,他們還以爲自家主公要說出什麼策略呢。卻沒有想到,這次爭議頗多的議事,既然就這樣虎頭蛇尾的散掉了。

然而文昭在關中的威勢無與倫,就算他這樣做看起來不太好,卻也沒有人膽敢提出質疑。

在衆人全都散去了以後,當天晚上文昭就暗暗遣人將賈詡、李儒、田豐、程昱叫了過來。

待四人都到齊了以後,文昭纔對他們說道:“今天在議事廳中,衆人全都爭論不休,你們卻是沉默不語,若有所思。我想私下聽聽,你們對於此事的見解。”

講到這裡,他將目光放在了賈詡身上,說道:“文和,白天你話只說了一半,現在此地並無外人,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賈詡躬身一禮,而後說道:“主公,詡今日在議事廳中所說的話,其實全都是肺腑之言。”

“劉玄德攻伐袁本初必定會敗,玄德兵敗則豫州必定易主,豫州易主則關中東部再無屏障可言。那個時候,河內郡、河南尹就會成爲一個累贅。”

“所以我纔會向主公建議,捨棄這兩個郡城,仗着函谷關、箕關之天險,據敵於國門之外。”

文昭沉思半晌,這才說道:“文和之言雖然有理,然而這兩個郡城吾經營許多年,就此捨去心中仍舊有些不捨。”

“更何況,境內官吏不少人的家鄉都在這兩個郡城,若是輕易捨棄兩郡,恐怕會讓他們心寒啊。除此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麼”

田豐此時卻忽然說道:“主公,文和之言乍一看來好似無稽之談,細細思量才發現這纔是最好的選擇。河內郡、河南尹雖然難以捨棄,然而在亂世之中只有人口最爲重要。”

“只要主公提前將這兩郡的百姓,遷徙到其他地方。縱然再將其捨棄,主公的實力仍舊不會受到太大損失。”

李儒亦是說道:“都說兩州之地荒涼偏僻,其實除了隴西四郡,涼州境內的其餘郡縣,也有很多地方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耕種。涼州所缺乏的,只不過是人口罷了。”

“以往羌人作亂,涼州全境百姓們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然而殺羌令的出現,卻幾乎將涼州東部郡縣的羌人,全都橫掃一空。”

“若此時將河內郡、河南尹的百姓遷徙往涼州,既可以保存兩郡絕大部分的實力,又可以充實涼州人口,增強主公對於那裡的掌控,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程昱卻是反駁道:“遷徙人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在河內郡、河南尹生活的百姓們,他們都已經在那裡紮下了根,有了屬於自己的基業。”

“若此時遷徙百姓前往涼州,又有多少人願意離開”

“更何況,遷徙人口乃是一個極其龐大、繁雜的事情,其中所需要消耗的錢糧將會是不計其數。若是貿然遷徙,不僅會惹得民怨載道,還會空耗國力啊。”

程昱的擔憂不錯,遷徙人口並不是一件小事,其中牽涉到的東西無比繁雜,耗費的錢糧甚至有可能將整個關中拖垮。真要做成此事,就不得不慎重考慮。

衆人沉默半晌,忽然聽到了賈詡的笑聲,他說道:“其實就如主公所言那樣,現在談論是否要捨棄河內郡、河南尹尚且爲時過早,遷徙百姓前往涼州,更是無從說起。”

衆人聞言,全都無比驚愕的望着賈詡,不知道他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文昭卻是精神一振,知道正戲來了。

不知爲何,他對於賈詡有種特別的信任,只要是賈詡謀劃好的事情,文昭幾乎都覺得能夠成事。

“軍師有何高見,還請直言”

賈詡也不再拿捏,當即說道:“其實仲德當初指定的戰略,已經給了主公答案。”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劉玄德能夠拖住袁本初,然後主公親率大軍自幷州出發,大舉攻入冀州。主公可以趁此機會,一舉消滅袁紹,佔據大漢的整個北方,而後再虎視天下。”

賈詡就是這種人,一般情況之下不聲不響,真要說起話來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誰都沒有想到,賈詡居然在謀劃滅袁之事。

程昱說道:“我當時也只是隨口說說,其實依照劉玄德的實力,根本無法拖住袁本初。”

賈詡道:“劉玄德麾下不缺大將,缺的只是謀士。”

“只要主公暗中派遣一個謀士,前去相助劉玄德,憑藉他麾下的數萬人馬,以及關、張之勇,縱不能勝過袁本初,也不會敗得太快。”

“只要劉玄德熬過了秋收,待關中糧草成熟以後,主公即可盡起大軍,發動一次滅國之戰。”

聽着賈詡的話,衆人的心都狠狠抽動了一下,哪怕是文昭自己也毫不例外。滅國之戰,滅的還是袁紹這樣強大的諸侯,只是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

關中的衆多謀士之中,也只有賈詡,沒有被以往制定下來的戰略禁錮思想。相比起他人,賈詡看得更遠,更深入人心。

當然,這並不代表其他幾個謀士遠遠比不上賈詡,只能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時候僅僅是一個靈感,就能迸發出無以倫比的力量。

而賈詡,卻是捕捉到了這個靈感的人。

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58章 法正第753章 反攻第326章 誘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301章 反應第497章 衝突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560章 反心第608章 盜竊案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534章 憂慮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07章 勸降第650章 九錫第779章 釋放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342章 斬郭汜第620章 追與逃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948章 蘆葦蕩第319章 邀戰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949章 東風第85章 張角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534章 憂慮第211章 歸心第249章 匯合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181章 追殺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57章 驚變第789章 屠城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60章 登岸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76章 名士第677章 拒絕第30章 缺糧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188章 依附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章 臥虎嶺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53章 張遼至第30章 缺糧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17章 讒言第298章 獅虎鬥第549章 水淹第295章 衝突第332章 書信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289章 疑惑第114章 田豐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424章 橋蕤第435章 得汝南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87章 擇婿第530章 議事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33章 破寨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487章 臨江仙第805章 約戰第277章 張裕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769章 詭異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77章 奇襲丘縣第394章 被圍襄城
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58章 法正第753章 反攻第326章 誘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301章 反應第497章 衝突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560章 反心第608章 盜竊案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534章 憂慮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07章 勸降第650章 九錫第779章 釋放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342章 斬郭汜第620章 追與逃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948章 蘆葦蕩第319章 邀戰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949章 東風第85章 張角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534章 憂慮第211章 歸心第249章 匯合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181章 追殺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57章 驚變第789章 屠城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60章 登岸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76章 名士第677章 拒絕第30章 缺糧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188章 依附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章 臥虎嶺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53章 張遼至第30章 缺糧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17章 讒言第298章 獅虎鬥第549章 水淹第295章 衝突第332章 書信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289章 疑惑第114章 田豐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424章 橋蕤第435章 得汝南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87章 擇婿第530章 議事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33章 破寨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487章 臨江仙第805章 約戰第277章 張裕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769章 詭異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77章 奇襲丘縣第394章 被圍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