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喜得麟兒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的夏天,整個陳府上下,都圍滿了焦急的人羣。

去歲文昭與袁紹罷兵休戰沒多久,孫策與曹操之間的戰事也已經停歇。

至於劉備,卻是前往荊州投奔了劉表,劉表待其甚厚,並且將新野交由劉備屯兵,好讓劉備能夠成爲荊州的北面屏障。

魯肅回到江東以後,表達了文昭對於孫策親切的問候。就這樣,雙方正式締結盟約。

建安四年,也就這樣緩緩過去。

現在已經到了草長鶯飛的時節,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特別是春耕莊稼長出來以後,整個大漢更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如今還能夠割據一方的諸侯,都非泛泛之輩,對於治下百姓亦是極好。

因爲他們知道,亂世之中人口才是根本,假如不能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百姓就會遷徙到其餘諸侯境內。

若是空有地盤卻無人口,縱然疆域再大也沒有絲毫用處。

正是洞悉了這一點,諸侯纔不停地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儘量使得百姓們能夠生活得更好。

哪怕袁紹被文昭狠狠坑了一把,使得境內多了許許多多流民,他仍舊咬緊牙關,勒緊腰帶,將百姓們安頓妥當。

時至今日,呂綺玲肚中的孩子已經到了生產的日期,可由於這是她第一次生產,孩子卻是無論如何都生不出來。

文昭站在產房外面,面帶焦急之色的來回走動着,時不時往屋內張望一陣。

只不過,產房的房門已經被關上了,他卻是根本看不清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是隱約間,呂綺玲的痛呼之聲不斷傳來,其中還夾雜了穩婆鼓勵的聲音。

不僅是文昭,就連呂布以及魏氏,也都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着急的不知道該怎麼纔好。

“深呼吸,用力,再使點勁”

穩婆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大聲鼓勵着呂綺玲。她可是知道,給這種豪門望族接生,乃是風險與利益並存。

若是能夠順利接生,孕婦還能生出一個兒子的話,主人家定然不會吝嗇賞錢;可若要孩子生不下來,難產的話,穩婆也很有可能會性命不保。

故此,穩婆見呂綺玲無論如何都生不出來,當即心憂如焚,擔心這對母子出什麼問題。

大將軍陳旭雖然在百姓之中口碑甚好,可是他如今亦是權傾朝野,威震天下。在普通百姓看來,陳旭的背後就好像有一道道光圈般,閃閃發光,令人不可直視。

百姓們想起陳旭,有的只是感激、尊敬以及仰望,這個穩婆自然也毫不例外。

當初拿到爲呂綺玲接生這個活計的時候,她還欣喜若狂,感覺上天庇佑,也能讓她爲大人物做事了。

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卻讓她有些崩潰。

努力平復了一下心緒,穩婆知道自己的心不能亂,表面也要露出一副很有信心,智珠在握的樣子才行。

只有這樣,才能給產婦以信心,好讓她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生娃。

大牀之上,呂綺玲雙手緊緊抓住牀單,微微擡起了臀部,深呼吸後使勁開始生孩子。穩婆仍舊一邊引導呂綺玲的心緒,一邊鼓勵她。

“啊,頭出來了,頭出來了”

穩婆忽然看到一個皺巴巴的腦袋露出來,當即忍不住高興的大聲喊了起來。

在旁邊幫忙的幾個婦女,看着小孩露出來腦袋,當即大喜過望,全都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頭生出來了,夫人再加把勁,孩子一下子就會生出來的。”

呂綺玲方纔,幾乎已經耗費了全身力氣,現在聽到穩婆的話,再次用盡了全力。

“出來了,出來了,出來了”

生孩子最怕頭生不出來,只要頭出來以後,小孩整個身體就一下子出來了。

穩婆乃是一個接生老手,穩穩的將孩子拖在手中,大聲喊着。

臉色蒼白的呂綺玲,見孩子終於生出來以後,這才常常舒了一口氣,她雖然疲憊不堪,仍舊關心的問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穩婆扒開小孩的雙腿,看了一下才歡喜的說道:“是個男孩,男孩”

呂綺玲聞言,這才常常舒了一口氣。

這個時代重男輕女還是非常嚴重的,哪怕陳旭說過男孩女孩都可以,呂綺玲仍舊希望自己生個男孩。

不僅是爲了讓陳氏更加興旺發達,她還希望讓呂布能夠開心,好找到精神上的寄託。

這些年來,她能夠感覺到自己父親年齡越來越大,一直想要將自己身上的武藝傳承下去。她只有生個男孩,才能讓滿足呂布的心願。

房屋外面,陳旭、呂布等人聽到了穩婆的喊聲,全都大喜過望,就急匆匆的要往裡面衝,卻被身旁之人拉住了。

張玲以及魏氏說道:“產房男子可不能隨意進去,還是等孩子洗完澡以後,你們再看吧。”

陳旭、呂布無奈地對視一眼,卻也不敢壞了規矩,只得眼巴巴的等待穩婆將孩子抱出來。

又折騰了半個時辰,穩婆才一臉笑意的抱着個孩子,施施然往外面走來。

呂布見狀更是大喜過望,三步並作兩步衝了過去,一把將孩子奪了過來,還忍不住扒開衣服再次確認一番,到底是男是女。

呂布看到孩子的那個小揪揪,忍不住放聲大笑道:“好,真是太好了。”

而後,他轉頭對着魏續說道:“賞,凡是參與接生的人,全都重重有賞”

文昭亦是對張玲說道:“外舅他們賞一遍,咱們也不能小氣,全都重賞”

穩婆聽到了陳旭、呂布的話,自然是大喜過望,連忙道謝。她口中卻是說道:“我接生了一輩子,都未嘗見過如此強壯的小孩。”

“大將軍這個麟兒,日後定然身材高大,異於常人。”

呂布聞言眼睛一亮,心中更喜,說道:“哈哈哈哈,吾一身武藝,終於有繼承人了。”

陳旭從呂布手中接過了大胖小子,輕輕將他抱在懷中,百看不厭,而後向穩婆問道:“琦玲無礙吧。”

穩婆慌忙答道:“夫人只是太過勞累,身體並無大礙。”

直到此時,陳旭提起來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母子平安,比什麼都好。

第769章 吳懿第623章 逃命第389章 殺貴妃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789章 屠城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719章 心憂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09章 刁難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16章 內亂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600章 魯肅(上)第241章 殺意第389章 殺貴妃第338章 弒帝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21章 試探第250章 搶功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738章 再戰第231章 遭遇第627章 葫蘆谷第89章 必敗論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329章 虐呂布第111章 民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章 虎嘯第208章 絕路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316章 赴長安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68章 棺木第350章 怒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37章 離間第505章 求情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237章 借貸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364章 赦令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23章 對策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42章 斬郭汜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57章 蛻變第267章 不可敵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6章 甦醒第360章 鬥將第371章 函谷關第201章 封官第17章 殺人第322章 饑荒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453章 張遼至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740章 戰畢第379章 圖謀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42章 孫策退兵
第769章 吳懿第623章 逃命第389章 殺貴妃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789章 屠城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719章 心憂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09章 刁難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16章 內亂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600章 魯肅(上)第241章 殺意第389章 殺貴妃第338章 弒帝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21章 試探第250章 搶功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738章 再戰第231章 遭遇第627章 葫蘆谷第89章 必敗論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329章 虐呂布第111章 民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章 虎嘯第208章 絕路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316章 赴長安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68章 棺木第350章 怒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37章 離間第505章 求情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237章 借貸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364章 赦令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23章 對策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42章 斬郭汜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57章 蛻變第267章 不可敵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6章 甦醒第360章 鬥將第371章 函谷關第201章 封官第17章 殺人第322章 饑荒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453章 張遼至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740章 戰畢第379章 圖謀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42章 孫策退兵